分享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4:43
作者:大岛丽子 已被分享2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






【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念佛分为实相念,观想念,持名念等方法,持名念佛一法,比较前面二种念佛,容易得多,不论上中下根,但是能念,无不成功。经过二千年来,佛门大德不断提倡和实行,已成为最普遍而深入民间的念佛法,就因为它有修必成,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义理广博渊深,包罗各宗精髓。
为了要适应念佛时的环境和心境起见,为了要适应念佛人的根器起见,所以念法便有种种不同,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作用,有它的特长,行人念佛时,可以自己选择下列合宜之方法,加以实行,若是念了些时,觉得此种方法,又不能镇定当时的心境时,便可以再换一种念法,如是一换再换,八换十换,均无不可,只要这一刻能定心扫除妄念的,便是这一刻的好方法。譬如医病,但医得好病的,便是对症良药,众生妄念是病,佛号是药,能除痼病,便是妙药。今将各种念法分别详述于下。
高声念:念时声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大有音若金石,声满天地之概。此种方法,虽然稍嫌耗气喉哑,不能持久,但是它能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的杂念,行者念佛时,若昏昏欲睡,或想入非非时,猛一提起精神,高声朗念,顿觉头脑清醒,正念恢复,仍旧有无穷活力,强大作用,并且会使闻声之旁人,亦生起念佛之心。昔永明禅师,在杭州南屏山顶念佛时,山下行人,觉其声音如天乐鸣空,高朗嘹亮,所用的就是这种念法。
默念:念时自外表看来,只见唇动,并不出声,虽是不出声,但“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在行者心识中,还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了清楚明白之故,所以心不散失,正念得凝成一片,故其效力,并不减于有声。这一种念法,可用之于卧时、病时、沐浴,入厕时,或不便出声之旅次及公共场所。
金刚念:念时声音不大亦不小,甚为中和,行者一面念,一面用耳听,不论四字念,或六字念,但能一字一字听得分明,不走失,自然心定。此种念法,效力至大,故以金刚喻之。盖金喻其密,密则不为外境所渗入,刚喻其坚,坚则杂念无不破,在各种念佛方法中,独此最为常用。
觉照念: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回光反照自性,所以眼前虚灵超拔,但觉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圆陀陀,境界辽阔,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时顿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处,如此则报身未谢,已证寂光,佛号初宣,便入三昧,以凡夫身,预佛境 界,无有比此更捷者;可惜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实行。
观想念:念时一面称佛名号,一面观想佛身相好庄严,卓立我前,或手摩我头,或衣覆我体,或再观想观音、势至,侍立佛旁,诸圣贤众,围绕于我,或者观想极乐世界金地宝池,花开鸟鸣,宝树罗网,光辉庄严,如观想真切,即身便可游于极乐国土,如不真切,亦可作为念佛之助缘,使净业易于成办
追顶念:念时用上面金刚念法,但将字与字之间,以及句与句之间,连缀得极其紧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顶一句,中间不留间隙,所以名为追顶念。因为追顶紧密,不留间隙的缘故,杂念便无法乘机楔入;此因念时情绪紧张,心口并进,正念的威力,盖过一切,故能使无明妄想,暂时归于沉寂,所以此种念法,效力至大,净业行人,多采用之。
礼拜念:念时一边念一边拜,或念一句后拜一拜,或不论字句多寡,但边念边拜,边拜边念,成为念拜并行,身口合一,再加上意中思佛,便是三业集中,六根都摄。这样则吾人身体上,所有能发生作用的器官,全部都用在念佛上,更没有空闲时间,能再涉及念佛以外之事,或念佛以外之念头了。所以此法是特别精进,效力也特别大,惟是拜久则身劳气喘,故只宜兼用,不宜专用。
记十念:念时以念珠记数,每念十句佛号,拨过一粒念珠,用三三四制,于第十句念毕后,拨过一珠。如此心中既要念佛,还要记数,不专也要专,若不专心时,则数目便错乱了,所以此一法可算是强迫专心的方便法,故对治杂念极有功效。
十口气念:念时但用追顶法念去,不论佛号多寡,但以尽一口出气为度,待到出气已促,势须抽吸进一口气,方能再续念时,名为一口气,如是十次,名为十口气。此系专为每日工作忙碌之人,而特设的方便法,大约念完十口气,只须五分钟左右,每日只须念过一次十口气,便能往生极乐国土,所以纵使极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据弥陀第十八愿:“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愿文而设;据古人研究的结果,所谓十念,即是十口气,因为佛愿甚广,而净土法又最切实,所以虽仅十念,临终佛亦必来迎也。
定课念:念佛最怕是始勤终懈、无有恒心,故古今行人,每将念佛一事,定为按日功课,只要日日实行,便是道心不退。佛号多寡,规定时可以不拘,古人有每日定念十万、七万,五万佛号,皆为常有之举,可见其精进。总之,此事当斟酌环境,及自身力量,定为功课,既定之后,无论如何忙法,也要把它念完,否则次日即当照补,养成习惯。若起初藉一股勇气,定得太多。以致后来做不到,则不好,若定得太少,则近于懈怠,亦不好,所以在决定之时,是要细加斟酌的。
四威仪中皆念:行者净种纯熟,则念佛自会精进,由于勇往直前的结果,便不以定课为满足,在定课之外,不论日里夜里,除睡眠外,几乎无时无刻不念,这便是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皆念,久之成为习惯,则一句弥陀,永不离口矣!这在古人往生传中,就比比皆是,有的业打铁,便一面打,一面念;有的业磨豆腐,便一面磨,一面念,最后都是声音一停,便已立化。这大都可作为吾人之借镜,果能做到这种程度,则定课和不定课,便不成问题了。
念不念皆念:上述四威仪中皆念,是指口念,此处念不念皆念的最后一念字,是指心念,照题目即是说:不论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这样说起来,口念时心中固然是在念佛,即使口不念时,心中也是在念佛,这就是持名之外,又加上忆想,当忆想时,也正在持名,所以与单是口念时才想佛者,又有不同。行者果能做到,不论何时何地,也不论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在思佛,如此则净念坚固,心如铜墙铁壁,风吹不入,脚踢不破,没有一丝世念杂念,能够闯得进去,此时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国,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说: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这种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纯熟,则绝对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学者所能行。
',1)">
【念阿弥陀佛的要点】
念佛方法简便易行,而执持名号,持之以恒,达到感通佛力、成就往生的目标,却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念佛法门以自性力、念力与佛力三力和合得以成就往生。能否感通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取决于诚敬,念佛的功夫浅深取决于专精。换言之,净业行人能否往生,往生的品位如何,与念佛人的诚敬专精的程度密切相关。诚敬专精是净业修持的方法原则。
经典昭示:阿弥陀佛“十念必生愿”的前提是“至心信乐”。至心即至诚心,至诚心即是不与万法为侣的妙明真心。净宗以“他力本愿”立教,诚就显得十分突出。印光大师临往生前对弟子们的最后开示:“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带业往生。”阿弥陀佛大愿接引众生,是他的至诚。我念佛求生净土,是我的至诚。二诚相感,如磁吸针,岂有不任运往生之理?诚的外显即是敬。对土木金彩等佛像视作真佛,读诵佛经祖语,应当作现前佛祖为我亲宣,不敢稍有懈怠。对念佛行人作菩萨想,作未来诸佛想。以恭敬心对待三宝,以恭敬心待人接物,以恭敬心持佛名号,常恒如此,业障日消,慧光日益。老实念佛乃净宗心要。老实念佛的本质内涵即是诚敬,诚敬实为成就往生、超凡入圣的极妙秘诀。
世出世间法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专精。专者用志不分,精者纯而不杂。专精有助于激活潜能,显现不可思议的神妙效应。念佛行门贵在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念佛功夫深浅与专精密切相关。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表明万法归一,契入性海,便可获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就是教导我们不间断不夹杂的直尔念去,心的势能增大到极限,豁破无明,现生顿证念佛三昧。心力弱的,亦可稳操生西方净土的胜券。       念佛以往生净土为旨归,亦以对治烦恼,荡涤妄想杂念为下手功夫。佛以六根为六贼,贼众则难以一网就擒。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意根功德最全。故应在制服耳意二根上下功夫。先利用耳根听佛声,摄住意根在佛号,紧紧制服,其他诸根自然臣服。所谓一根既返源,六根咸解脱。因此,大家在念佛的时候,佛号一定要从心里面出来,念得清楚、听得清楚。清楚这两个字最重要。要清楚、稳定而有力量。
念佛是以西方极乐世界为归宿。 在念佛结束后,念如下回向文三遍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念经可结佛缘于生生世世
不论拜佛
或念经
或念佛之人
都是宿有善根的人
现在再加上培养
使善根慢慢成长
乃至开花结果
未曾念经拜佛的人
听见经声佛号
亦已种了善根
必成为将来的佛缘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敬请常念阿弥陀佛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改过迁善! 真为生死 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 持佛名号
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人生无常 朝不保暮 须勤念佛 切莫虚度
一堕三途 万劫受苦 趁此健康 求生净土
人生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有福无福
不在穷富
穷人而肯修行
是真大富大贵之相
富以能施为德
贵以能下人为德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菩提所缘
缘苦众生
尊敬三宝
深信因果
上求佛果
下度众生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 -《大集经》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
此世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人天路人作福为先.生死海中念佛第一.
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花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既是禅,又是密,
又能总括三藏十二部经典。念佛法门真的是不可思议。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彼佛今现 在世成佛 当知本誓 重愿不虚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祝各位同修和有缘人,法喜充满,福慧双收.
愿诸护法常拥护,昼夜六时恒吉祥!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吾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吾人在肩上的重担,在心上的压力,岂止手上的花瓶?这些重担与压力,可以说使人生活过得非常艰苦。必要的时候,佛陀指示的“放下”,不失为一条幸福解脱之道!!!
南无阿弥陀佛!
来时空空
去时也空空
世上万般将不去
唯有业随身
人身难得
是万古一瞬的因缘
佛法难闻
是万劫不遇的机会
错过了
没有人能够承担这一份过失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有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念佛念得心清净
清净心显露
心地自然善良
念佛必须以无限的愿力
来推动方能维持慧命
慧命就是清净心
一心念佛见自性
了知念性空无影
念通法源即禅定
便知弥陀常光明
一念清净现空心
空心不动烦恼平
念佛直了心源性
达本寂灭涅槃位
心乱烦恼生
心安烦恼灭
平常念佛定
生活宇宙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