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顿被迫辞职:布什政府又坠一只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1:34:19
布什政府“屋漏偏逢连阴雨”,12月4日又痛失一只“鹰”。布什星期一下午亲自宣布接受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的辞职,原因是他对博尔顿的任命得不到新被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的批准。
布什刚失去了为他打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拉姆斯菲尔德,现在又与在外交上为他冲锋陷阵的博尔顿诀别,近乎“四面楚歌”般的形势令人触目惊心。博尔顿不是普通的大使,他的离去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民主党控制国会后已经向布什政府打响了“第一枪”。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现在都缺少对布什的足够同情。在所剩的两年任期中,布什将如何“撑下去”?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最近成了布什的伤心地。美国东部时间12月4日下午3时,布什与博尔顿来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接受博尔顿辞职的消息。近一个月前,他刚刚在此送别“老战友”拉姆斯菲尔德。与上次他同时带来了拉姆斯菲尔德的继任者盖茨不同,这次布什并没有带着博尔顿的继任者。
布什先对博尔顿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期间的功劳足足说了两大段话,然后开始严厉地攻击起反对博尔顿留任的“一小撮参议员”。他沉下脸,提高了声音说:“对于一小撮参议员用战术极力阻止博尔顿大使的任命表决……在如此敏感和重要的时刻破坏了我们的外交工作……不仅损害了我们的国家利益,还使得有志为国家服务的杰出青年男女备感沮丧。”在宣读完接受博尔顿辞职的声明后,布什再次紧紧握住博尔顿的手深情地说:“你做了一个大使所能做的一切,我会想念你的。”
从拉氏辞职到博尔顿下台,布什政府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被“釜底抽薪”。美国媒体将布什当初对拉氏辞职和现在对博尔顿辞职的态度进行对比后发现,布什宣布拉氏辞职的消息时,只是对拉氏表示感谢,没有更多的评论;但此次对博尔顿辞职,布什表现得异常愤怒,直言他对某些人阻挠博尔顿留任“很不高兴”,甚至还严厉指责共和党内部的不团结。
按理说,拉姆斯菲尔德职位比博尔顿的职位更重要,为何布什对后者似乎更有“依恋”之情?分析人士认为,拉氏的辞职是当时布什在中期选举后采取的“主动放弃”措施,而博尔顿的辞职是在布什想极力挽救而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发生的,布什甚至没来得及想好博尔顿的继任者。这使布什感到了无奈,不仅让布什看到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党合作的无望,而且看到了共和党内部也在分裂,这无异于伤到了布什班子的“筋骨”,难免令他“悲由心生”。
博尔顿是布什政府中着名的鹰派大将。他与布什家族有着极深的渊源,曾在老布什任总统时期担任高官。在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选票纠纷中,律师出身的博尔顿为布什打赢选举官司出力甚大,后被布什任命为副国务卿。博尔顿当上副国务卿后,积极鼓吹强硬外交路线,说话经常口无遮拦,《华尔街日报》甚至称博尔顿为“美国国务院最危险的人”。
他曾多次游说有关国家把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赶下台;他曾对朝鲜领导人出言不逊,以至于朝鲜政府发言人表示,平壤“不会和博尔顿这样的人渣和吸血虫对话”;他还批评联合国称,要是联合国不为美国利益服务,美国将不要联合国,他甚至扬言:“如果纽约的联合国大楼少了10层,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2005年3月,布什提名博尔顿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按照正常程序,美国驻联合国代表的任命需要得到参议院2/3议员同意,但民主党用阻碍战术阻止博尔顿的任命过关。2005年8月,布什利用国会休会期间总统有权暂时直接任命重要职务的宪法规定,绕开参议院强行任命博尔顿为常驻联合国代表。博尔顿成为联合国成立以来,美国第一个没有得到参议院批准就上任的常驻联合国代表,但他今年必须得到参议院同意才能留任。
布什当时的想法是,先让博尔顿干一年,干出成绩后,再让参议院点头认可。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美国中期选举中,民主党控制了国会。明知博尔顿的提名根本没有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对博尔顿“情有独钟”的布什仍然于11月再次提出对博尔顿的任命。
布什这次确实作了极大努力想让博尔顿留任。实际上,博尔顿在12月1日就给布什写了请辞信,但白宫到4日才宣布接受他的辞职。据《纽约时报》报道,几天来,副总统切尼等布什班子成员为博尔顿留任一事想尽了办法,他们试图游说反对的议员,但没有成功。
美国媒体认为,博尔顿今天的结局早在预料之中。如果说拉氏是伊拉克战争的牺牲品的话,那么博尔顿则是两党之争的牺牲品,他的下台是美国中期选举的后续效应。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表示:“民主党的行为大大削弱了布什总统任命合适人选的权力。
毫无疑问,博尔顿是完全称职的。”美联社评论认为,博尔顿的辞职表明,中期选举后,尽管布什和共和党大谈两党合作,但实际上两党并没有合作的诚意,即使此前两党还存在合作的可能性,那么博尔顿的辞职为这种合作画上了句号。
博尔顿辞职也成了联合国当天的头号新闻。不过,对他的辞职,联合国内各方反应不太相同。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幽默地表示:“这下我们两人一起毕业了。”他说:“博尔顿作为美国大使尽了职责,维护了美国的利益,同时他也尽可能与其他国家大使一起工作。”
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马西加则认为,博尔顿在联合国制造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他经常在安理会会议上喧宾夺主,有时还提出一些顽固的想法。博尔顿过分好斗的风格引发了没有必要的争论,使富国和穷国之间有关人权、联合国改革等的分歧加剧。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对记者表示,博尔顿是一个勤奋、尽职的人,他一直在积极推动维护美国的利益。“尽管在有些问题上我与他有分歧,我们还是能够一道工作。”
也有分析认为,博尔顿到联合国后,还是有所改变的,并没有发生太离谱的事情。他虽然有时态度相当强硬,但还是能做出妥协,至少会有一些外交姿态。比如在安理会磋商关于朝鲜试射导弹的决议时,中国坚决反对引用授权动武的《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他为了使决议草案得到通过,取消了有关内容。在通过决议那天,他还专门戴上有北京奥运标志的领带,向中国示好。
路透社以《威吓与娴熟的外交家》为题评论称,博尔顿辞职使美国的联合国外交钟摆暂时停顿。博尔顿带着布什交付的改革联合国等重大使命而来,但他离开时美国外交却充满了全球性挑战。
拉姆斯菲尔德和博尔顿这两位布什政府中着名的“鹰派”人物先后辞职,使人们更加关注布什政府的鹰派政策是否会分崩离析。《纽约时报》认为,博尔顿的离去可能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布什今后恐怕将孤掌难鸣,在布什剩余的两年任期内,有关内政、人事、预算、情报等势必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文章认为,布什选择的博尔顿继任人选将表明布什政府最后两年任期的走向,一些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者正接替在意识形态上持保守态度人士的职务。
《华盛顿邮报》5日在头版发表评论称,布什在忍痛割舍博尔顿后形势“恶化”,外交班子非常空虚。博尔顿是布什外交班子中的重要人物,他深度卷入处理伊朗、朝鲜及黎巴嫩危机的事务,他的辞职使布什外交团队又破了个洞。而且这个外交班子还会继续萎缩:自佐利克辞职后,国务卿赖斯一直没有助手单打独斗,她的外交顾问泽利科日前也已宣布年底辞职。
《洛杉矶时报》5日发表文章称,博尔顿的辞职可能发出了美国外交转向的信号。博尔顿的辞职连同民主党控制国会两院及韩国人潘基文担任联合国新秘书长,这一系列事件代表着美国与联合国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僵硬的关系可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傅梦孜认为,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沼,政坛上的“鹰派”干将走的走、闭嘴的闭嘴,就连曾被媒体誉为“美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副总统”的切尼也不太吭声了。
不过,傅梦孜认为,布什政府中的“鹰派”受挫并不等于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改变。实际上,由于美国面临着严峻的反恐形势,保守主义理念仍在社会中占上风,只不过变得温和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