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微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25:59

微博客不过是一种模式,与博客、IM、SNS一样,只是互联网服务的一种形态而已。之所以谈到这个话题,是因为近日由新浪微博引发的热潮中,笔者看到不少溢美之词,例如“微博很有可能取代博客,IM”——这种观点如果在街头巷议,那只是一笑了之的事;但如果变成观点从专家角度以文章的形式发布出来,那就不得不探讨和较真了。首先声明,本人对微博的优势颇感认同,这是一种新颖的、传播力量强大的、极具潜力的模式,必将在IT业界上掀起一阵应用旋风。然而在热潮面前,也许冷静的观点应该更有意义。

    不微博客过是一种模式,这世界上还不存在能够满足一切需求的商业形态。既然通过功能定义,将自己定位于这某方面的应用,那它注定就不是另外一种应用。如果无法涵盖其他模式的客户需求,那么肯定是无法取代其他模式的。这个道理很简单。

     微博客内容简短,易写易读,这极大地拓展了参与者的范围,不论是心理上的还是能力上的,它使得更多的用户加入到写“短博”的队伍中,并使得“微博文”迅速传播。然而,这世界上毕竟还存在着丰富而复杂的逻辑、理论、情感、故事,存在者拥有文字表达能力和表达意愿的人群,“意义”二字仍然影响着社会文化的状态。这些都不是微博的功能所能承载的,它一定会通过其他的互联网模式实现。因此,微博取代不了博客,因为它是一种“短、平、快”的渠道, 而“短、平、快”只是社会生活需求的一部分而已。只要有人愿意写小说、愿意分享自己的思想和生活,那么博客就一定会存在。微博在其中的作用,无非是加速博文的传播罢了。

    既然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公众生活形态的重要工具,那么我们不得不再从社会文化角度考虑一个问题,即,如果有一天微博真的取代了博客,这也许是商业的成功,但它肯定是社会文明的悲哀。它会使得原本浮躁的社会从“快餐型文化”进一步肢解成“零食化”文化, 短小的微薄文和快速传播的微博客能承载多少思考力和创造力呢?这社会已经残存的“意义”将被进一步解构。在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微博取代论”者应该反省一下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了。

    同理,微博的另一特点是“点对面”传播,信息流转的方式是无序的,这一特性的优势已经明显地摆在面前我们不必讨论。但分析起来,人们的交流有三种形态需要,其一是点对点交流,如网络聊天;其二是点对多点的有序交流,如信息在圈子内部的群发;其三才是点对面的公布型交流,即类似微博这种模式的“粉丝团”形式。 微博的确非常出色地满足第三种交流需要,或者说微博开创了满足第三种需要的应用模式,所以它才会如此火爆。作为IM,其交流方式已经成为公众生活和工作交流中的主要手段,它满足的是前两种交流形态的需要,因此微博就意义本身而言,是无法对IM造成冲击的。如果二者在竞争的话,那只是功能层的竞争,哪一种模式能够为公众的交流需求提供更好的功能实现,哪一种模式就会成为未来互联网的主流。所以如果说“微博”会取代“IM”,那未免太过武断了,在这两种模式之争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个人认为,“得用户体验设计高手者得天下”,最终不是模式之争而是企业之争。

    综上所述,正如肯德基麦当劳不会冲击全聚德和小肠陈一样,微博与博客、IM等模式“做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它本身难以真正实现其他互联网模式的服务内涵,如果将来微博能够融合博客或IM的话,那最多只是嵌入而已。另外,微博的信息流难以控制,在中国的社会管理环境下其自由度能有多大,这是个需要观察和探讨的命题,但自由二字又恰恰是微博的核心意义之一,我们难以想象当微博成为主旋律的宣传通道时,公众的热度能保持多久。微博客不过是一种模式而已,虽然在诞生之日起就有了未来新星的基因,但它终究只是一种模式,无论它在伊朗大选中起到多大的作用,无论奥巴马是否也挂微博取得民意支持,也无论在李开复离职新闻的传播中表现多么优异。象IM、SNS、BOLG一样,终将在光环和热潮中回归其自身价值,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中为需要它的人群服务。 同时,它的内在意义所依赖的环境一旦被切断,微博能否生存下去还未可知。 任何对微博的作用和发展过分夸大的观点,都是值得冷静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