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2:01:05
论三大矛盾与科学发展观http://theory.jschina.com.cn  2010-01-05 15:20:00

  自从人猿相揖别,人作为人生活在地球上,便处于种种矛盾之中。万千矛盾,可概括为三: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身的矛盾。这三大矛盾决定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全面认识这三大矛盾,有助于我们寻找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使发展又好又快,早日臻于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境界。

  一、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矛盾,就是生存的矛盾,物质需求的矛盾,生活环境的矛盾。当人类享受自然诸多恩赐的同时,又不得不承受自然带来的灾害与压力。

  首先表现在生存环境不如人意。通常说生态平衡,那只是就局部地区而言。其实,生态原本不平衡。70%是海水,30%是陆地,陆地环境,优劣各半。就拿我国来说,南方多雨,北方干旱;江浙沿海多平地而少矿藏,西北西南多矿藏而少平地;南方多植被,西北多光秃;低纬度炎热难当,高纬度日照不足;贵州地区“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青藏地区高寒缺氧,许多地方环境恶劣,不宜人居。现在搞的南水北调、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就是调节不平衡。

  野生的植物、动物等天然馈赠,不能满足人类的饮食需求;树叶、兽皮、山洞,不能解决人类的御寒和住所。在原始社会,人类靠采猎度日,勉强存活。进入奴隶社会后,由于青铜器、铁器的相继发明,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的进步,食物稍有结余,却又出现了剥削制度,奴隶依然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发展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多数人还是穷人,甚至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里有剥削制度、分配不公的原因,也有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仍然不强、获取的生活资料总量不足的原因。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基本上靠天吃饭,凭艰辛的劳作收获微薄的食物。唐朝宰相李绅感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谣唱道:“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却又无可奈何。千万年来,民以食为天,填饱肚子始终是第一大难题,故迄今为止,人们见面第一句话总是问:“你吃了吗?”称找工作为“找饭碗”,丢工作为“砸饭碗”。到20世纪后半叶,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公民才过上了温饱生活,并出现了一批富翁。但是,即使进入21世纪,还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依然在贫困线上挣扎。即使是那些发达国家,仍有相当数量的贫民需要救济,方能维持低水平生活。“全球有半数人口一天靠不到两美元生活;有10亿人一天的生活费还不到一美元;10亿多人每晚都是饿着肚子睡觉;1/4的人口喝不到洁净水。大约1.3 亿儿童从没有上过学,每年都有1000万儿童死于可以预防的疾病。”(比尔·克林顿)有许多人看不见蓝天与阳光,呼吸不到新鲜空气,有病得不到医治,住在危房里,甚至无房可住,生活区的环境脏乱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不少地方的进步极为缓慢,慢到几乎一辈子看不到变化。年复一年,面貌依旧;代复一代,贫困依然。

  除生态环境不如意之外,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时有涝灾、旱灾、风灾、雪灾、火灾、震灾、虫灾、瘟疫等发生,给灾区居民造成重大损失,甚至是毁灭性打击。黄河近3000年来决堤1500多次,平均2年1次,两岸人民饱受“黄祸”之害。难以防范的地震,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平均约7秒1次,约有100次造成灾害。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3万多人受伤,30多万人无家可归,直接损失10万亿日元。中国近130年来,发生7.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10多次,平均约10年1次。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0多万人,重伤近20万人,一座大城市被夷为废墟。2008年汶川大地震,死亡近9万人,伤员近50万人,物质损失近8500亿元,重建需要万亿元以上。历史上许多大灾害,导致大饥荒,人相食,史不绝书。多次发生瘟疫,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在14世纪40年代,由鼠疫细菌引起的黑死病,从克里米亚传到西欧和北非,死亡7500万人。1918年的全球流感,美国死亡67.5万人,印度死亡1250万人,全世界共死亡2500万人。

  先秦著名典籍《管子》,把水、旱、风雾雹霜、瘟疫、虫灾,称作“五害”,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把防治自然灾害,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放在治国安邦的首位。经过千万年的拼搏,时至今日,人类在治水、治沙、治荒、防火、防震、防疫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不敢“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恩格斯)各种自然灾害,仍在频频光顾人间,夺走大量生命财产。同时,由于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化工原料,带来了许多新矛盾:诸如植被减少,地球变暖,大河断流,臭氧层破坏,空气、水质、土地、食物、建材、垃圾、噪音等一系列污染,加上各种职业病,等等,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安全。人类在用科技提高生产力、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事故,如矿难、空难、井喷、塌方、车祸、核泄漏等等,从另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压力。近年来,我国每年仅交通事故一项就有10万余人丧生,平均每天死亡300多人,每5分钟有1人丧命,每1分钟有1人致残。人类同自然的矛盾与较量正未有穷期,任重而道远。二、人与社会的矛盾

  如果说人与自然的矛盾表现为物质生存的问题,那么,人与社会的矛盾则表现为物质生存和精神生存两个问题,两者又可归结为一,即人权问题。正如印度德兰修女(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所说:饥饿,不单指没有食物,而是指爱心的渴求;赤身寒冷,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不单指无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弃和谴责。当爱心不能满足、尊严受到剥夺、被社会非法排弃和谴责,就是人权受到侵犯,是人与社会的矛盾的表现。人类的痛苦与灾难,不单是来自于自然,也来自于人类自身。卢梭甚至认为:“人类的不幸大部分都是人类自己造成。”

  人与社会的矛盾,首先表现为人与家庭的矛盾。家庭是生存的寄托、力量的源泉、幸福的港湾,但也是矛盾的始发地。过去家庭中存在不平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战国时期甚至出现“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韩非子)的现象。还有嫡庶之别、长幼之别、前娘后母之别,相当严格。这些区别导致待遇不同、命运不同。在皇家,嫡长子有继承王位的权利,争立太子的斗争残酷无情。为夺皇位,常常闹得血雨腥风。隋朝杨广弑父杀兄,唐朝李世民弑兄杀弟,秦二世胡亥继承皇位后,仍将20多个兄弟姐妹全部杀害;而武则天为争当皇后,掐死了亲生女儿;等等,难以胜数,触目惊心。

  封建社会的指腹为媒、包办婚姻,牺牲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幸福,造成了数不清的悲剧。女子受“三从四德”的束缚,毫无独立性可言。“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不得改嫁,人性遭到摧残。还有女子缠足,平添了诸多痛苦。

  夫妻关系最亲密,但也不乏琐屑、微妙的矛盾纠葛。二人之间,时而爱,时而怨;爱时缠缠绵绵,怨时别扭斗气。有许多妻子不得不含泪忍受丈夫的家庭暴力,有不少儿童因父母离异而缺乏亲情与关爱。

  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同样有矛盾。家庭愈大,矛盾愈多。“清官难断家务事”。资产阶级更是“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中国封建社会的“三纲”,其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没有平等可言,由此产生无数的矛盾与苦恼。

  从家庭走向社会,矛盾更复杂了。上学后有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干工作有与上司、同事的矛盾,做生意有与买方、卖方的矛盾,打官司有与对方、司法机关的矛盾,等等。凡因学习、工作、生活涉及权益的地方,都有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冲突。

  人与社会的矛盾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与官府的矛盾,承担官府规定的种种义务、负担,如兵役、劳役、赋税等。还有官府规定的种种法律与道德的约束。毫无疑问,有些义务、负担、约束是必要的,合乎情理的。二是与他人、与集体的冲突。社会的每个个体、集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名利场上,充满博弈。有时遭遇强凌弱、众暴寡、恶欺善、富骄贫、大欺小的恶行。普列汉诺夫指出:“弱者受强者压迫,这种现象自然状态中有,在社会生活方式中更多得无比。”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民事纠纷和刑事案件。这些纠纷、案件需要政府、社会裁判,裁判如不公正,又加一层矛盾。

  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造成僧多粥少,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购房难。再加上科技发展,用人相对减少,造成争饭碗、争岗位、争级别、争薪酬,这些成为常在的压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清朝时,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次在镇江金山寺与法磬禅师赏江景,面对往来的船只,乾隆问:“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往来?”禅师答:“两条船,一条船为名,一条船为利。”的确,无论是与家庭的矛盾,还是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矛盾,表现虽然五花八门,而核心是利益问题,是名缰利锁。此外,还有“人类因无知或偏见引起的冲突,有时比因利益引起的冲突更可怕”。(温家宝)

  在政坛有权力、禄位之争,在商场有市场、利润之争,在学界有观点、门户之争。精英之间的主义之争、领袖之间的路线之争,不一定为个人名利,但为的是团体、阶级、党派、民族的利益,是大的利益之争。人与人斗争的手段,既有合法的、道德的,也有非法的、缺德的。人们受利润的驱使,有时还会干出伤天害理的事,从而造成社会对个人权益的侵犯。如食品、药品的假冒伪劣,废气、废水、废料以邻为壑地排放,公共建筑的偷工减料造成的事故,无不是对健康和生命的侵害。近年来我国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故,特别是2008年暴露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引起公愤,舆论哗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地位、不同利益的人们形成不同的阶级,阶级之间又必然有斗争。被剥削阶级与剥削阶级、被压迫阶级与压迫阶级之间的斗争从未停止过。种族之间、民族之间、文明之间、宗教之间也存在争斗。斗争者之间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战争带给人类的负担与痛苦是巨大的、惨烈的。据记载近5000年来,全世界共发生过1.4万余起战争,年均2.8起。1992年竟爆发30起,1993年又爆发34起。“枪炮一响,黄金万两。”每次战争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给文明成果造成严重破坏。战火过后,满目疮痍,断壁残垣,哀鸿遍野,一切又得从零做起,而心灵创伤则难以愈合。两次世界大战更是把欧洲甚至整个世界变成了“屠宰场”,达到人类自我毁灭的高峰。一战死亡人数1000多万,伤2000多万,二战死亡5000万以上,物质损失以万亿计。二战时还使用了原子弹,虽然美国的目的是要打败日本法西斯,但受害的却是日本民众。时至今日,各国储备的军火总威力能毁灭地球多次,核武器超过25000件,TNT当量摊到每个人头上高达3吨。“人在自己血肉之躯的手中,握有足以消灭一切形式的人类贫困和一切形式的人类生命的力量。”(约翰·肯尼迪)穷兵黩武者大有人在,强权主义者大有人在,争夺领土、资源、市场、利润、霸权的斗争处处可见,战争阴云无时不在空中飘忽,随时可能变成腥风血雨,向人间袭来。当然,战争问题很复杂,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正义战争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它带来的损失是为了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非正义战争则完全是灾难。

  在太平清明时代,矛盾少些、缓和些、易化解;在混乱黑暗时代,矛盾多些、紧张些、不易化解。在暴政、战乱时期,民众的生活处境极其恶劣,或喻为“人间地狱”,或曰“水深火热”,故自古有“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民” 的民谣。暴政者想出了百般酷刑对付民众的反抗,如劓、黥、刖、断指、割耳、挖眼、水牢、炮烙、油烹、腰斩、车裂、凌迟等等。一人犯法,株连多人,甚至灭三族、诛九族。

  如果社会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公正,势必挫伤许多人的积极性,甚至逼上梁山,所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不如做土匪强盗”。闻一多在诗中写道:“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心态。陈胜、吴广“伐无道,诛暴秦”的揭竿而起,钟相、杨么“等贵贱、均贫富”的呐喊,高迎祥、李自成“均田免粮”的诉求,洪秀全 、杨秀清“杀尽不平乃太平”的怒吼,等等,掀起了一次次农民战争。

  中外历史上有些昏聩统治者,于国家兴亡胸中无数,于百姓疾苦无动于衷。自以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而作威作福,理得心安。任苍生啼饥号寒,但保我锦衣玉食;任民怨此起彼伏,但保我安享尊荣。出则仪仗蔽天,前呼后拥;入则红楼盛宴,曼舞轻歌。听不见百姓的真实呼声,看不见社会的真实情景。解决自然矛盾无方,年复一年,山河依旧;榨取民脂民膏有术,苛捐杂税,有增无休。社会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所以,孔子怒斥“苛政猛如虎”,柳宗元冷讽暴政毒如蛇!于是乎,载舟之柔水,变为覆舟之怒涛。一场场动乱周而复始,一顶顶王冠得而复失,代复一代,跳不出兴亡周期律。三、人与自身的矛盾

  人与自身的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肉体,二是心灵。

  与肉体的矛盾表现为疾病、残疾带来的痛苦。病有百种,样样难受。久病者叫病魔缠身,苦不堪言。许多英杰,因重病在身,雄才难施;几多天才,因不敌病魔,英年早逝;不少家庭,因有重症病人,常年压抑。今天,医术虽已取得很高成就,但仍有心血管病、艾滋病、风湿病、精神病、癌症及各种职业病折磨着人类,造成无尽的煎熬。中国有8700万残疾人,全世界有6.8亿残疾人,他们比正常人更多了一些艰辛与痛苦。

  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减轻人类病痛、提高人体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均有不少毒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患者死亡病例中,近1/3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中国现有的2000万耳聋者中,有近80﹪是与链霉素、庆大霉素使用不当有关。

  人在青壮年时,体魄强健,充满活力,中年过后与肉体的矛盾开始显露,疾病渐渐出现。有病后做事常常力不从心。到了老年,病痛增多,要花很大精力与之斗争,有的花主要精力,有的花全部精力,有的甚至不能自理,还需他人照料方能活下去。

  人与心灵的矛盾,首先表现在人不能战胜自身的弱点。发展需要勤劳勇敢,积极进取,但人天生有惰性,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发展需要坚忍不拔,愈挫愈奋,但人天性容易气馁悲观,破罐破摔;发展需要谦虚谨慎,善始慎终,但人天性容易骄傲自大,膨胀热昏。

  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吸毒危及生命,就是控制不了烟瘾、毒瘾,吸成了肺癌,吸干了身体。中国的烟草税收每年高达数千亿元,而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吸烟。当前全球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每年大约有10万人因吸毒而死亡,有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了正常的劳动能力。明知赌博有风险,就是抵挡不了诱惑,心存侥幸,陷身赌场,最后输个精光,落得妻离子散。明知贪污受贿犯罪,就是利令智昏,贪得无厌,终致沦为囚徒,身败名裂。

  人与心灵的矛盾,其次表现在精神苦恼。人既生活在物质世界,也生活在精神世界,物质生活有痛苦,精神生活有苦恼。精神苦恼并非都因贫穷苦难,度日如年,也有富裕者,如某些大老板;并非都因地位卑微,受气受压,也有位高权重者,如帝王将相;并非都因事业无成,一无所有,也有功成名就者,应有尽有,如诸多名家。人与心灵的矛盾,有的是良心发现,有的是懊悔、遗憾,有的是愤世嫉俗,有的是冤冤相报,有的是理想难以实现,有的处于弱势地位却翻身无望……

  人是万物的主宰,但在万物面前,人又曾自叹弗如:鸟儿能在蓝天自由翱翔,人却受着种种局限;蜜蜂能在花丛中自由采蜜,人却不能自主地创造;群雁高飞和谐有序,人类社会却充满战乱冲突;候鸟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地自由迁徙,鱼儿能在江河湖海里自由游荡,人却一辈子走不出小山村,被束缚在土地或作坊;兔子尚有宽敞的三窟,蜜蜂亦有精致的蜂房,人却缺乏足够的居屋;春夏秋冬百花竞放,各展英姿,散发不同的芳香,人的天性却得不到充分的张扬,有时被压抑或扭曲。这一切又无不引起人的苦恼。“哀莫大于心死。”心灵的痛苦有时甚于肉体的痛苦。心灵的痛苦能诱发精神抑郁、失常、分裂。

  有的人因解决不了与疾病的矛盾而自尽,有的人因解决不了与心灵的矛盾而自杀。如今,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生、教授跳楼不算稀奇,名人、高官、大款自尽亦时有所闻。据《莫斯科共青团报》2009年7月10日报道,俄罗斯最近12年每年约有6万人自杀,每10万人中有36―38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日本自1998年以来,自杀者人数已连续11年超过3万,每10万人中有24例。韩国在2007年共有13470人自杀,每10万人中有29例。全世界每天有近3000人自杀,有自杀念头者更是难以数计。

  人与自身的矛盾,大多是自然与社会矛盾带来的,是它们的延伸和反映。生存环境恶劣,物质匮乏,饥寒交迫,劳累过度,便引起疾病。社会环境不良,不自由不舒心,受到不公正待遇甚至遭受欺凌侮辱,便引起心灵痛苦。矛盾之间,交相作用。肉体的痛苦可引起心灵的痛苦,心灵的痛苦可诱发、加重肉体的痛苦。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不好,加剧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解决不好,又阻碍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与自然、与社会的矛盾解决不好,势必加剧与自身的矛盾。但是,也有些痛苦是人性的弱点和自身的素质造成的。如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庸人自扰,嫉贤妒能,患得患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自己做了自己的掘墓人。

  人生的命运无常、酸甜苦辣,使人感慨不尽。有道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昨天是座上宾,今天成阶下囚”;“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正笑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泣血锥心,写出诗史“三吏三别”。梁祝化蝶,凄凉起舞,舞不来恋爱自由;窦娥喊冤,呼天抢地,哭不来司法公正。仁者落泪,“邑有流亡愧俸钱”;志士扼腕,岁月蹉跎饮恨亡。在过去的专制条件下,改造社会、改造人生、改变命运何其难!以致江南才子唐寅作《一世歌》,表达出对人生的不满和无奈,反映了一部分人的心态。四、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在种种矛盾与压力面前,人类免不了困惑、苦恼、悲观,但总的态度是奋起应对,积极化解,变压力为动力,一往无前。“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列宁)人“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恩格斯)各种灾难可能一时打败人类,但不能征服人类。千万年来,人类坚持抗争,生存着,发展着,进化着,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正是在种种矛盾的压力下,促成了一系列人间奇迹的创造。

  在古代,中国的祖先即认为“人定胜天”,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从茹毛饮血到美酒佳肴,从树叶兽皮到绫罗锦绣,从山洞茅舍到摩天大楼,从小病即倒到心脏搭桥,从短寿夭折到长命百岁,从最初的“吭唷吭唷”到多重唱、交响乐,从迷信鬼神上帝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昌明,从肩挑手提到机械化、自动化,从大自然的奴隶到入地下海航天,从洪荒蒙昧到现代文明,人类不再完全靠天吃饭,不再完全依赖大自然的恩赐,而是自己创造财富,改变环境与命运,造福自身。

  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就是要从自然界获取充足的生活资料,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满足物质需要;就是要战胜自然灾害,增强抗灾能力,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就是要改造环境,美化环境,使环境与人和谐相处;就是要把人从大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必须建设物质文明、生态文明。

  生物学家米丘林说:“我们不能坐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应当向大自然争取。”但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不能采取掠夺方式,必须考虑后续发展;不能污染环境,必须兼顾生态文明。北宋思想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千年之前即认识到应把大自然当成朋友,做到“天人合一”。1960―1970年代,西方有识之士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看到了“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为之醒悟,于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开始走出误区。

  要建设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必须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发展科学技术。高度的科学技术带来发达的生产力,发达的生产力带来充足优质的食物,凉暖合身的衣服,宽敞舒适的住房,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安全便捷的交通,准确详尽的信息。科学技术带来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使劳动强度降低,工作轻松有趣,工时缩短,闲暇增多。人们可以有较多的自由来学习、娱乐、度假,到各地旅游观光,把整个世界当成后花园。依靠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扩展生活的空间,延长生命的时间,丰富生活的内容,提高生活的质量,增加幸福的指数。

  科学技术带来的效率,不仅是体能简单的和数、倍数、指数,而且是能干体能不能干的事。是科学技术使人类具有神话般的“千里眼、顺风耳”,使人类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梦想成真。科学技术不断破除神话玄机,不断增强人类的力量,不断增添希望之光。如今的电脑网络,使人类跨入信息化时代。世界连为一体,地球融为一村,天涯若比邻。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加上生命科学、遗传学、干细胞研究与再生医学、认知学、纳米技术、克隆技术、电脑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转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一大批新兴学科的发展,不断创造出人类过去想都不敢想,甚至无法想象的奇迹。科学技术的每一项进步,就带来一些极限的突破,促成一批记录的刷新。科学技术带来的产品极大丰富,使人们在消费方面有充分的选择,以至无需选择,并将最终填平官本位造成的级差鸿沟,公民同等享受文明成果,各取所需。总之,科学技术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类自身的巨大力量。科学技术的好处说不完,科学技术的潜力挖不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愈往前发展,科学技术展示的力量便愈大。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同时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因为三者同等重要。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如果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引导与制约,科学技术可能用偏,出现异化,反过来成为威胁、破坏、毁灭人类的力量。食品、药品以及诸多商品的假冒伪劣,用的是科技;生化武器、核武器用的更是尖端科技。

  要发展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除了发展教育,别无选择。政府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教育。人来到世间的第一任务就是接受教育。全体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学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掌握改造自然与管理社会的本领。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形成学习光荣、学习快乐、学习是责任、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学习的氛围,做到学有所教,教有所成,成有所用,用有所功。

  很早以来有一种说法,在困难的情况下不能拿出很多钱来办教育,等到富裕了才能多拿钱办教育。这是平庸的思路,凡人也能做到。只有在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多拿钱优先发展教育者,才叫有远见卓识,才能领导民族较快走出落后困境,后来居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成为人类的脊梁与先锋!不重视教育,舍不得在教育上花大本钱,很难改变现状,更不可能赢得未来。我国近30年来之所以发展超常,迅速崛起,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加大了教育投入。教育发展了,人的素质能力提高了,没有资源可以开发资源,没有市场可以培育市场,没有财富可以创造财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创造财富,知识改变世界,知识减少错误,知识改善人生。中国第一个被称为圣人的是教育家孔子,千百年来备受朝野爱戴的也是教育家孔子,今天作为古代文明的代表走向世界的仍然是教育家孔子。“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温家宝)如今世界各国教育投资的平均水平达到GDP的5%,有的国家高达9%。日本近10年都在8%以上,半数以上的国民受过大学教育。从学生的校舍课桌,可以判断执政者的眼光;从今天的教育投资,可以预见明天的强弱胜负。当然,发展教育,必须是素质教育、科学教育、创新教育,而不能是科举教育、应试教育、格式化教育。新加坡的口号提得好:“Thinking School,Learning Nation”(思考型学校,学习型国家)。五、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

  人与社会的矛盾,多因分配不公、愚昧野蛮、不公平公正引起的,因此,必须构建公平公正、利于生产力发展、公民全面自由发展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建设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马克思)不断把人从神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从皇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从人对人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从对各种教条权威的迷信中解放出来,从各种错误、似是而非的理论学说的误导中解放出来。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体制问题。政治体制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切都在体制内活动。中国历史上曾经提出过德治、礼治、法治、德法并治、无为而治等治国方略,经历了长期的人治阶段,出现过分封制、郡县制等中央集权制等等。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最理想的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在民主的基础上立法,法是善法,法有权威,法能服众;在民主的监控下执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法治严明。通过民主与法治,保障每个人的人权,尤其是保障善者、弱者的权利不被强悍者侵犯,从而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领取合法报酬,勤劳致富,科技致富,人文致富,经营致富,追求幸福生活与全面发展。在民主与法治的保障下,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尽情发挥,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每个人为社会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享有价值。民主与法治,既是对民众的保护,也是对执政者的保护,使其抵御权力的腐蚀,抵挡糖衣炮弹的进攻,保持清正廉洁,不走向人民的反面,善始善终;既是给弱者以公正,也是给强者以规范,使强者不敢胡作非为,违法犯禁。只有实行民主与法治,社会矛盾才能避免激化,及时解决,保持稳定与和谐。

  国家尽可能为公民提供较多的权利与自由。公民的权利与自由愈多,公民素质的提高就愈全面、愈迅速,公民才能的发挥就愈主动、愈充分,创造的财富与价值就愈多,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就愈快。社会管理追求的有序稳定,不是万马齐喑、鸦雀无声、一潭死水,而是百舸争流、燕舞莺歌、充满活力;不是甘于平庸、不求进取、得过且过,而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抱荆山之玉。

  精神文明中包含价值观、伦理道德。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伦理道德,弘扬人的良知,培养人的理性,提升人的境界,增强自我约束力,利己不损人,利己亦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努力达到天人合一、万物相融、众生和睦、互利共赢的“太和”境界。

  建构利于发展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建设民主与法治的政治体制,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是人类解决三大矛盾从而不断满足自身需求的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各级政府的最重要职责,是执政党的头等大事,是全体社会成员最有价值、最该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

  六、解决人与自身的矛盾

  解决人与自身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医学科学、体育活动、精神文明。

  医学科学直接救死扶伤、祛病去痛,体育活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精神,提高免疫力,解决与疾病的矛盾。整容、美容,能修复缺陷,变丑为美,美者益美,不仅治疗了外表,也治疗了心灵。精神文明解决与心灵的矛盾,使灵魂有家园,精神有寄托,向往真善美,心情舒畅,活得坦然。精神文明主要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等。

  伦理道德是人成其为人的重要标志,是人类有良知有尊严的体现。引导人向善,遵守社会规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地尽职尽责。有高尚道德的人是高贵的、自尊自信的。具有高尚道德也是一种幸福。学术大师季羡林,晚年以“为善最乐,能忍自安”为座右铭,即是典范。

  “文学即人学。”所有的文学艺术,都是人们情感的释放、情操的陶冶,心灵矛盾的化解。听一曲《二泉映月》或《茉莉花》,如饮甘醇,令人陶醉,手舞足蹈;赏一曲《命运交响曲》,如沐春风,令人激情飞扬,奋而起行。维纳斯的塑像,散发着迷人的风采;蒙娜丽莎的画像,荡漾着永恒的笑靥。中国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卓别林的讽刺与幽默,丹麦安徒生的童话,奥地利的钢琴音乐,俄罗斯的舞蹈,等等,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无一不是对假恶丑的批评、改造,对真善美的向往、塑造。通过文学艺术,得到真善美的享受,使灵魂得到慰藉,情操得到陶冶,境界得到升华,信心得到增强。通过哲学、历史的学习,培养理性思维、历史眼光,防止偏激、短视,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学会辩证法,万事想得开。中外历史上的诸子百家,诸如孔孟的仁义情怀,墨子的兼爱非攻,老子的深邃圆融,庄子的旷达乐观,亚里士多德的博识睿智,黑格尔的辩证思维,等等,莫不益人心智。

  “宗教是人的第一个自我意识”,“信仰、爱、希望,乃是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宗教的目的,是人的安适、得救、福乐”。(费尔巴哈)当人靠自身的力量不足以对付自然和社会的压力时,便幻想得到神灵的帮助。宗教是人类发自本能的一种自我救助。含有一定理性的宗教信仰,一方面是自我麻醉的精神鸦片,另一方面是安定灵魂的精神支柱。宗教劝导人要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行善之心,宣传善恶有报,提倡积善积德,“自觉觉他”,“渡己渡人”,普渡众生,超脱现实的苦恼,争取将来的幸福。通过宗教方式,对前进中的偶尔失足,探索中的难免失误,生活中未能克制的邪念恶行,提供反省、忏悔,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有“病”即医,或者悔过自责,将功补过;或者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总之,保持信念,放下包袱,轻装前行。当然,宗教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吸收现代科学元素,不断减少迷信,增加理性。

  几千年来,知识精英和普通民众总结了许多人生哲理,不断端正、深化对人生的认识,释疑解惑,化解心灵的矛盾。基本精神是“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其内容丰富多彩,不胜枚举,择其要者略述如下。在看待人生意义上,文人学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便是普通劳工,也不妄自菲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等等,体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价值取向。

  在看待死亡上,庄子说:生即死,死即生,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继续,生者必死,新陈代谢,死不足惧,视死如归,表现了达观的态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志士仁人提倡为正义而献身,不为苟全而偷生。“朝闻道,夕死可矣。”为民众利益而死,为高尚理想而献身,死而无憾,虽死犹生。

  在对待名上,视名誉为第二生命。自古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怕留下恶名。于谦说“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常言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追求有口皆碑,流芳千古。但是,务求实名,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反对徒有虚名,更不可欺世盗名。做不了天才,做泥土亦可;做不了大树,做小草也行。

  在对待利上,常言道钱财是身外之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俗话说:“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有广厦万间,夜宿不过一床”;“钱不在多,够用就行;屋不在大,够住就行。”“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钱却能把人送进坟墓。”如今又有新观念:财富取之于社会,还要回报于社会,富人只是社会财富的管理者。比尔·盖茨既是伟大的发明家、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杰出的理财者,2008年他裸捐380亿美元给慈善事业,不给子女留一分,把对财富的认识和处理提高到一个新境界,成为人类的楷模。因此,当与他人、与集体发生利益冲突时,大者依法维护,小者谦让为上。

  在对待错误、失败上,自古道:只要走路,就可能摔跤,“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君子“不二过”。挫折使人成熟与坚强。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别人打不倒,就怕自己倒。宽容失败者,允许犯错误,欢迎改错误。屡败屡战,直至成功。

  在对待命运的打击上,“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提倡逆来顺受,随遇而安,“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同时与命运抗争,天塌下来擎得起,泰山压顶不弯腰。相信“天不生绝路之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经风雨,哪见彩虹?“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即使蒙受冤屈,终将得到平反。生前得不到昭雪,死后将补回公道。历史无情亦有情。

  在对待失落上,提倡“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信“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不怨天,不尤人,提得起,放得下,相信时间是正义者、勤劳者的朋友,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对待贫穷苦难上,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孟子发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之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自古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是学校,苦难是财富,没有受不了的苦,没有爬不过的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问的根苦,学问的果甜。

  在对待误解和孤独上,但丁和马克思都主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思想者需要孤独,有孤独思想方能有深度。凡是先知先觉者必定有一段孤独的历程。孔子深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决不随俗浮沉,提倡特立独行。“世人皆醉而我独醒”,砥柱中流,屈原在当时环境下的孤独,难能可贵,无上光荣!郑板桥以竹为师,“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王安石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坚持革故鼎新。梁启超在革命时期,“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挥如椽巨笔,纵横捭阖。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惯于长夜过春时”,为中国的新生在“莽原”上“呐喊”。青年高尔基宣言:“我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不妥协!”毕生献身于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孙中山“愈挫愈奋”,百折不挠,志在振兴中华。陈毅坚信:“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在对待邪恶势力上,决不畏惧,“且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敢于蔑视、鄙视、仇视,奋起抗争。相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善恶到头终有报,“多行不义必自毙”。邪恶者即使生前躲过惩罚,死后也难逃清算,骨朽人间骂未消。历史很有信心地等待邪恶者的覆灭,时间很有耐心地等待正义者的成功。

  在对待壮年逝去、老年来临上,孔子“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曹操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说:“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自古道,“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老有所为;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人间重晚晴,喜看“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

  在对待保健养生上,曹操指出:“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相信人的自我调养,可延年益寿。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淡泊养生以长寿。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贤达向往“心地干净,心地坦然”,“不做亏心事,睡个安稳觉”,居陋室而德馨,饮粗茶而治学,保持心灵的充实与宁静。学术大师任继愈信奉“养心第一,养身第二;神养第一,药疗第二;自医第一,求医第二”,高寿九十有三。常言道运动是健康之良方,生命在于运动,因此不可好逸恶劳。人必须遵循养生科学,饭好也少吃,不累也休息,无病也体检,逆境也乐观,不可透支健康,不可纵情声色。可以田园为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读书为安,“布衣暖,菜羹香,读书滋味长”。

  有道是:“疾病缠身的百万富翁,比不上身体健康的乞丐。” 健康就是财富,健康就是幸福。近年来我国提出 “健康是责任”、“健康也是生产力”的新观念,政府明确要求公务员带薪休假。政府正在建构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医保体系,给人民带来了福音。

  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固然总有一些灰暗、丑陋之处,但并不缺少美,而且不断增加美。

  放眼大千世界,姹紫嫣红,燕舞莺歌,流水潺潺;云蒸霞蔚,彩虹如练;“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山五岳的巍峨,长江黄河的浩荡,江山如画,瑰丽多姿,……这是自然的美。

  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雕栏画栋,巧夺天工;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一桥飞架南北,高峡出平湖”;飞船上九天揽月,巨轮下五洋捉鳖;迪士尼游乐园的刺激与开心,奥运会运动员的健美与英武;艺术园地的百花齐放,学术园地的百家争鸣;霓虹歌舞,美轮美奂;琴棋书画,赏心悦目,诗词歌赋,抒情言志;刺绣雕刻,尽善尽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科技产品,月异日新;振兴中华,众志成城……这是人造的美。

  面如桃花,肤如凝脂,秋波流转,明眸皓齿,亭亭玉立,楚楚动人;任劳任怨,忠贞坚韧,相夫教子,温柔贤惠;体魄强健,力能扛鼎,声若洪钟,仁义礼信;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上山敢打虎,下海敢擒龙;“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志存胸内跃红日,敢教山河常新美……这是人类自身之美。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知道打扮自己,欣赏自己。西塞罗认为,在人看来,人是最美的。人体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文体赛、模特赛、选美赛,那是美的展示,美的集萃。人类在自我欣赏中,也获得莫大的美感与快慰。最受歌颂的是妙龄少女,被视为美善爱的化身,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把女人比作鲜花和月亮,无数的画像、雕塑、歌曲、舞蹈和文学描写,是那样地充满激情,惟妙惟肖,雅俗共赏,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价值与精神享受。

  对自然之美、人造之美、人类自身之美,要善于发现,善于欣赏,善于发展,善于创造,用越来越多的美装点生活,增加生活的幸福、信心和力量。七、最佳途径:践行科学发展观

  从猿进化到人已有数百万年的历史了,高于本能的劳动创造在几百万年以上。粮棉年年种,为何迄今还未完全解决温饱呢?房屋年年盖,为何还未完全做到居者有其屋呢?医院年年建,为何仍然看病贵、看病难呢?学校年年办,为何依旧读书贵、读书难,还有那么多的文盲呢?试问:人类的聪明才智和精力用到哪里去了?回视历史,不难发现,是剥削制度与剥削者吞噬了人民创造的财富,使人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有时甚至将人民逼到绝境,使人民不得不起义造反以维护生存权。中国历史上就曾爆发过成百上千次的农民起义。是残暴的统治者将大量的民力用到掠夺、残杀上去了,用到内耗、破坏上去了。虽然对抗是文明的存在方式与发展动力,但对抗又使文明的进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类一手在建设,一手在毁灭;一边在利己,一边在损人。有时出于本位主义,有时出于妒忌心理,自己不能好,别人也休想好,相互掐脖子,损人不利己。特别是由反动统治者挑起的大规模内战与侵略战争,破坏性最大,往往将积累了数十年、数百年的文明成果,化为废墟。近代中国人民饱受侵略战争之害,沦为赤贫,以致新中国成立后,只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此外,还有些人把才智和精力用在了讲空话、套话以及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上,用在了写经院哲学的空文、浮言上,沉溺于“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中,用在了风花雪月、玄学清谈上,用在了科举考试、读书谋官上,不务实学,不干实事,劳而无功,虚掷时光。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数千年来中外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理论学说,旨在认识矛盾、解决矛盾,认识人生,解释人生,改造人生。有的是真知明珠,超越时空,熠熠发光;有的是智慧清泉,汩汩流淌,滋润人类的心田。它们指引人类走过了蒙昧、野蛮、黑暗,逐步臻于文明、理性、人道。但是,也有些理论学说如水上浮萍,没有根底;似墙头杂草,缺乏节操;有的肤浅空疏,与世无益;有的抱残守缺,作茧自缚;有的配方不当,对人有害;有的违反人性,荒唐可笑;有的不为民众说话,面目可憎!诸如儒家的“三纲”说,礼教的“三从”说,韩非的“法术势”说,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说,以及皇权主义,神本主义,金钱拜物教,社会达尔文主义,还有诸如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排外主义、神秘主义,等等。有些理论学说,“不仅欺骗买者,而且往往也欺骗卖者。”(马克思)它们常常将民众引入歧途,创巨痛深,教训多多。对那些似是而非、貌似有利实则有害的理论学说,再也不能轻信盲从。今天,正当许多不发达国家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诸多发达国家陷于困局缺乏良策之际,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继创造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之后,又接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统筹解决三大矛盾,提供了新的指南和利器,也为人类解决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并以自己的成功实践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邓小平理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破旧立新,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路,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创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造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科学命题,推动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旧时代过渡到“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推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执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于有了这三个代表,也就内含了第四个代表,即代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只有建立了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实现前三个代表。而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然要求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按人民本位来设计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这一思想简洁明了,提纲挈领,一纲举而万目张。

  科学发展观突出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解决了发展的价值观、目的和动力问题,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的宗旨;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以人为本是对共产党宗旨的弘扬,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普遍价值。指出发展是第一要义,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了发展,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什么矛盾都不能化解,什么福利都不能增加,只能是纸上谈兵和原地踏步。因此,强调任何时候都应“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江泽民)发展必须尊重人民,尊重科学,尊重规律,保证安全。发展必须全面、立体、系统,不能单打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一起抓;体制改革必须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务必衔接、协调、平衡,不能瘸腿走路。瘸腿跑不过别人,更走不了万里长征。解决各种矛盾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系统发展、协调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总之是贯穿以人为本、充满理性思维的发展,体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融合。科学发展观决不限于经济工作的指针,而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又是造福人类的普照之光。总之,按科学发展观办事,就不会出现荒谬与折腾,不会出现大的冲突与动荡,做到用理性提升理性,用文明推进文明。凯歌行进,前程似锦。

  基于人类的三大矛盾,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可以明确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认清自己的担当,考虑自己的奋斗目标,权衡自己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不作无益害有益”。(《尚书》)执政党及其政府,制订治国方略、改革与发展计划,都应围绕有利于解决三大矛盾,而不是不利于解决三大矛盾,更不要人为地制造矛盾,增添矛盾,恶化矛盾,与和谐发展背道而驰。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生活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人们解决矛盾创造历史,不可能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必受各种关系的制约。一个地区的发展必受制于国家环境,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受制于国际环境,尤其当资本、科技、网络和现代交通将世界变成一个统一市场、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的情况下。今天,各民族之间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与共同责任,理应有更多的共识与合作。经过长期盲目的相互仇杀,受到多次血与泪的淬炼洗礼,人类逐渐变得清醒和理智,认识到两斗皆仇、两和皆友;灭敌一千,自损八百;斗则两伤,和则两利;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在核战争中没有赢家。一场灾难来临(自然的或社会的),谁也不能置之度外,独善其身。在应对自然矛盾方面是休戚与共的,在应对社会矛盾方面是息息相关的,从而追求互利共生、互利双赢。从相互封闭抵制到相互开放学习,从相互封锁到互通有无。二战后期成立了联合国,当时只有51个国家,如今有近200个成员,WTO组织也由几十个朋友发展到200多个伙伴。欧洲已结为欧盟,近30个国家之间没有边防军,没有海关哨卡,其中10几个成员国使用同一货币欧元。现在各国在寻求科研合作、学术合作、教育合作、环保合作,寻求抗灾联手、抗疫联手、禁毒联手、反恐联手、反腐败联手、反经济危机联手等等。2009年4月2日在伦敦召开的20国金融峰会,与会领导人就全球携手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达成多项共识,改变了以邻为壑、相互掣肘的旧思维,追求合作发展的新格局。2009年7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主题是“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

  奥运会是全人类的体育盛会,追求团结、和平、友谊、进步。200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充分体现了奥运精神。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赛,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出席了开幕式。大会的宗旨是:“One Word ,One Dream”(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莎拉·布莱曼与刘欢高唱主题歌:“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情真意切,动人心弦,表达了中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对团结、友谊、合作的向往,引起数十亿人的空前共鸣。当然,只要有利益分歧,就会有矛盾斗争。这是不以人们的善良愿望而转移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还会长期存在,资本的贪婪性、掠夺性也很难改变,所以我们决不能解除武装,耽于幻想,一相情愿,而应有两手准备,高度警惕,随时应对,保卫国家的利益,保卫人民的利益。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我们应该尊敬的是以真理的力量来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是用科学的光芒来照耀人类的人,而不是用迷信的谬误来忽悠人类的人。人们应当把崇敬的目光,投向那些积极而有成效解决矛盾的人,历史学家应当把更多的篇幅,用来为那些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树碑立传,艺术家应当把更多的丹青用来讴歌思想家、改革家、科学家,用来赞美那些具有良知、改善民生、推进历史的精英人物。人类需要众多科学家、工程师来提高生产力,同样需要众多优秀的政治家、社会科学家、灵魂工程师,来改革社会弊端、改良社会关系、改进人类思维。

  人是万物之灵,是世界的主宰、万物的尺度。天地间的一切,

  因为有了人而凸显出意义与价值。自然与人有矛盾,但更多的是赐予;社会与人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合作;人与自身有矛盾,但更多的是和谐。人类有能力逐步改变自己的命运,有能力改造世界为自己造福。我们应该崇尚创新有为,鄙视无所作为;崇尚高歌猛进,鄙视怯懦苟安。人生的责任不仅是维护已有的,更是不断创造新生的。人生的幸福不只是享受已有的文明成果,还应该创造新的更好的文明成果。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忍受矛盾和苦难,当奴隶、做苦行僧,而是要化解矛盾,造福自身。一个人从父辈那里继承贫穷与苦难,如果又将同样的贫穷与苦难传给下一代,那是失败的人生;如果给世界带来的是失误与负值,那是愧疚的人生;如果给社会带来的是灾难与毁灭,那是挨骂的人生。

  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有一个梦——天下大同。在《礼记·礼运》中这样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000多年来,代复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这个梦而奋斗,到晋朝时陶渊明接着做了一个“桃花源”梦,到近代洪秀全又做了一个“太平天国”梦,康有为也做了一个“大同”梦。然而,只是到了20世纪初期,先进的中国人才找到了通往大同的科学之路——社会主义。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及其认真实践,大同之梦终将变成现实,虽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正在大步往前走,越走越宽广。

  回头看,思接千载;抬望眼,视通万里;在当下,心明志坚。我们理应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努力解决好三大矛盾,用勤劳的双手和无限的智慧,把我们的地球建设成美好的物质家园,把我们的心灵建设成美妙的精神家园,使人从大自然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从社会的压力下解放出来,从自身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让和谐之风吹遍神州大地,让和煦阳光照遍每个角落,使绝大多数人过上有价值、有尊严、幸福的生活,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男士们帅起来,女士们靓起来,所有的人学起来(人人有书读),立起来(个个有技能),干起来(普遍有职业),跑起来(家家有汽车),游起来(足迹遍天下),乐起来(笑口常常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充分享受到亲情的温暖、爱情的甜蜜、友情的芬芳,体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有所前进、有所奉献的荣光,尽到了应尽的责任,得到了应得的回报,在告别世界时,能够欣慰地说:“不白活一回。”由衷地为人生喝彩!(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