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著 好书 《野蛮生长》经典摘录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50:32

第一个悖论是,在中国,人们没有钱才办公司、没有资本才投资。这在西方是完全不可能的,那

里是有钱人才投资、才创业,起码开办费可以通过正常途径借贷到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追求自由是人的本

性,之所以吸取老庄的思想是适应环境的需要,男人的妥协也要有个台阶。伟大的人说要征服世界,但还有伟大

的人说不争即争。其实,解决危机的唯一秘密就是牺牲。每次危机都有利益权衡,不敢牺牲就没有胜利;中年男

人要保持这种牺牲精神,坚持理想是唯一的心理支撑。

 

金钱

 

挣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冯仑

 

人一生的三个钱包

 

人(扩大说也可以指一个公司)一生会有三个钱包,他可以使用三种钱。一个是现金或资产,这些东西是物

化的,可以看到。比如在银行存了100万,还有100万房产、100万股票,这是一个钱包,是可以计算的钱包。

多数人每天在算的就是这个钱包。第二个钱包是信用,别人口袋里的钱你能支配多少。比如我给某某打电话借100

万,结果下午钱就到账了。虽然这个钱在法律上是不属于我的,但是我能支配的,这种钱比较难度量,它是抽象

的、虚位的。在你急难的时候,你可能借到这笔钱,这是信用的钱包。第三个是心理的钱包,有人花100万,觉

得挺少的,因为他有一个亿;有人只有10000块,花了9999块,心想完蛋了,要破产了。同样一种花钱方式在不

同情境、不同心态下,你感觉钱的多少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困难的时候,一块钱对你而言可能顶100万;当你

有一个亿的时候,就觉得100万也似乎不是钱,尤其是在和平环境、生活无忧的时候。

 

所以,人一生就在不断翻动着这三个钱包里的钱。第一个钱包里的钱是最容易度量的,也比较易于管理,就

像煤球,踢一脚就踢一脚,脏了烂了反正都是那么一堆。第二个钱包是最难管理的,信用资产是飘在天上的氢气球,它可以飞得很高,但也很脆弱,一扎就爆了。所以越伟大的公司,越害怕投诉,越害怕有人扎他的“气球”。

好的公司好的人用了别人的钱,用得多了也自然有人要监督你,所以第二个钱包轻易不能打开;但是不打开调动

的资源又有限;资源调动得越多,信用越大,你也越脆弱。所以,公众公司容易被丑闻打倒,而私人家族公司反

倒不怕。第三个钱包实际是心理感觉。有两种感觉决定钱包的大小,一种是情境的变化,顺利和困难时支出钱的

多少会让人有心理反差;第二种取决于钱的稀缺程度和它在你心里实际占的比例,而不是绝对的花了多少钱。同

样都花100块,一个占50%,一个占10%,是不一样的。人一生在调配钱包的时候,实际是每天都在算三个钱包。

做一个好的企业,是要放大第二个钱包,调整第三个钱包,守住第一个钱包。守住第一个是根本,放大第二个来

促进第一个钱包的增长,最后是调整心理预期和实际的风险控制,不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的地方,让心理钱包总是

很平衡。如果预期脱离实际,你的心理钱包老是不稳定,就会做出急躁的决定。

 

做一个好的企业,它可以挣到这三笔钱,第一笔钱靠积累,第二笔钱靠耐心,第三笔钱靠智慧。

第三笔一定是靠智慧的,企业创造的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得到投资人认可,你的回报就可以预期,比如阿里巴巴,

当时没挣多少钱,但人家认为未来不得了,就同样会给一笔可观甚至疯狂的奖金(股票溢价)。

 

跟钱有关的事,无非三条。一是挣钱,二是看钱,三是花钱

 

挣钱是美国人最有本事,美国在200年前GDP

很低,属贫困地区,当时中国的GDP占全球差不多三分之一,现在轮到美国占三分之一了。所以挣钱要去美国学。

家族几百年的钱叫老钱,全世界的老钱都在欧洲,老钱都是有气味的,每个家族的味都不一样。欧洲最早富起来,

一代一代家族的传承,变成了看钱的机器,想看好钱要去欧洲学。欧洲现在靠看钱来挣钱,比如卢森堡、瑞士,

替全世界看钱,看钱的技术发达到可以借此养活国家。美国是在流动状态下看钱,挣钱中看钱风险大。欧洲是有一套保家族100年、200年稳定的财产的继承体制安排的,这个体制非常科学,比如人死了,遗产想让子女花又

不想被挥霍掉,信托机构就把钱分几堆,有的放到公益基金,有的放到投资基金,有的用来养活孩子,孩子每个

月领生活费,而不是一次给完;饿不死但也富不了,要想富还要自己挣。奢侈消费、花钱都在亚洲。亚洲有钱的

历史短,富起来的时间大概是100年。刚富起来的人一定是恶性消费,要过一把瘾。在中国,再高雅的人,就是

北大的教授,关了他5年,天天都饥饿状态,放出来第一件事,是扑抢黑格尔的哲学论著看,还是扑到馆子先吃

一顿肉?我想一定是先吃肉—因为曾经太痛苦太贫穷,所以一开始消费都是先吃肉,肉吃完了喘口气,弄套好房

子、好车,接着谈个恋爱,扩大消费范围,旅游、健身什么的一顿折腾;等这些也满足了,接下来该光宗耀祖了,

给家里修个坟;高雅了之后玩个艺术品,搞个文化;等这些都弄完了,开始认真投资、做慈善。亚洲人基本都在

修坟以前的阶段,肉还没吃上,坟还没修,现在马上做慈善,那是骗人的。亚洲造钱能力超强,私人家族要盖豪

宅,政府要盖大楼,在亚洲炫耀和恶性消费很严重。

想挣钱多往美国跑跑,没坏处;想看钱去欧洲;想花钱就在亚洲待着。

 

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最终都是先研究人心和制度,反过来才能驾驭金钱

 

花钱的艺术关键是要把三件事情协调好,这对现在很多所谓首富十分重要。人一生通常花多少钱?据测算,

大概360万到500万之间,对于一生在公司上班的一个白领,基本上也就够了,所谓够了就是说你有一套房子,

有一辆车(房子和车还可以按揭),可以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然后能够每年有一次度假——现在度假也变得很便

宜了,一年去一个地方,东南亚也就一两万块钱,欧洲可能要贵一点儿,这对中产阶级来说压力不大。所谓花钱

艺术不艺术的问题,更多是针对中产阶级以上的人而言。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花钱与幸福之间的平衡。前一阵国内有两个老板在上海不约而同买了两艘游艇,请我去参观。他们举行了一个聚会,66尺的游艇,十分豪华,不

愧为海上的“豪宅”。还有一次我从海南回来,赶上美国湾流公司来推广,让我们坐那架飞机回来。“湾流”就是

空中的劳斯莱斯,现在我知道国内有两个朋友订了,这种奢侈消费越来越多。我知道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买了上

亿元的房子,有一个到10月份就装好了,让我们去参观,也在上海。这种奢侈消费很多,层出不穷,但到底怎样

花钱才能找到更多的幸福感,却是一个大问题。有很多时候,花钱跟幸福并不成正比,并不是说经济越发达、花

钱越多,你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是一个海湾国家,不是欧洲,不是美国,也不是亚洲。

那么幸福是什么呢?幸福就是自由、快乐、健康、满足感、成就感、被人尊敬等等,这一系列加起来就是幸福。

 

所以花钱很多,并不一定会有幸福。花钱的艺术就在于你花了钱能否增加自由,增加快乐,增加安全感,增

加被尊重的感觉,增加一种个人自我实现的感觉。所以在花钱与幸福之间要找到一个点,既把钱花出去了,又备

受尊重,就会很满足、很有幸福感。盖茨应该说很懂得花钱的艺术,他把几百亿美元捐出去,在全世界花掉这笔

钱,但他生活本身并不奢侈。

另外,花钱一定要获得安全感

第二个花钱的艺术,就是要管理好欲望,解决好金钱跟欲望的平衡

第三个花钱的艺术,就是必须在私利和公益之间找到平衡

 

目前在国内有相当多的人提到企业公民和社会责任。我觉得要处理公益方面的事情有三件事

情需要关注。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伦理道德要求我们要积德行善,如修桥补路、照顾乡里、

辅助弱小、关心他人、爱护周边环境,等等

第二个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是,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产,特别是在社会进步以后,相当多的人通过专业、勤

劳、智慧,以及竞争的方式获得了个人财富的积累,这些财产最终用什么方法回馈社会?

再一条,要坚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安排钱

的使用,而不是等到死了以后,因为死了以后钱可能沦落到一些无能的人手里。

 

伟大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冯仑

 

王石身上的一些特别之处。

 

第一是很多人不重视,或者没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我跟王石最近说的,“你当时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

不当老板”

还有一个就是他本身一直在想,名和利只能取其一,在中国,得利很危险,若是不甘寂寞,那就得取名舍利。

在研究王石时我发现他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创业当中没有选择做老板,这跟所有的创业者都不一样。

这导致了他今天能够资源集中、有一个很好的经理人文化、有一个很好的价值观、有一个很好的治理结构,而且

能够在专业领域里持续增长,从而超越我们所有的人,并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

一招鲜,吃遍天

王石对万科专业化的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带出了一个经理人的团队,然后在第三阶段将

这个专业化使命完全交由经理人来承担,而不是自己亲自去做

第二就是他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文化,万科所有的制度和资源的安排,都是在王石主导下来进行的。

第三在专业化领域,王石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公

司制度体系来支撑他的专业化,包括人力系统,也包括客户系统。

 

我们要做一

个好公司,每一个领导人最重要的也是管理自己,不是领导别人。你把自己管好了,以身作则,身教自己、言传

他人,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王石的个性很符合孔子倡导的君子标准,叫君子三态:“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俨然”是指伟

岸高大的样子,就是看上去很一本正经,很严厉;“即之也温”,指的是跟他打交道后发现他挺好,很有人性,也

很通情达理;“听其言也厉”,意味着说话都说到点子上,很有力量,而且不能够违背。

 

这就是君子啊,批评你的时候,

跟你争论的时候不给面子,但是到支持你的时候,他完全是无私的

 

永远做自己的管理者

在工作中享受着

快乐

王石不是理论很系统的人,但他是经验和直觉非常好的人。经验和直觉之所以非常好,主要是因为他的价值

观很好,他的心态也很好,同样经历过的事情,放在他的价值观下检视,得出的判断跟别人不一样。

 

王石善于学习。互联网兴起的时候,我们都有点蒙,于是我和王石去美国硅谷考察。回来之后,他发狠说弄

不懂互联网他就辞职,还让我找王功权来一起切磋,几年后,果然他把万科搬到了网上,他自己也成了超级网虫。

王石起初写作是不太行的,但他勤奋,坚持天天写,现在写作已经成了他的一个强项,写书也不在话下。他看的

书很多,走到哪都不停地阅读。他到北京,我们经常会找一些不同专业的人来聊天,用这种方法来吸收大量的知

识,也会帮助他把经验的东西做一个更好的总结和表达,所以他的书《道路与梦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一般看来,经理人有可能成为企业家,也有可能成不了企业家。有一些经理人就不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要求有创新能力,有领导力,能够带动组织,不断地迎接挑战;而一般的经理人只是运行与管理。

 

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牟其中

他曾经对我有评价:没有缺点的人是最可怕的。没缺点的具体表现就是从来不占便宜,

每次活动别人不交钱我交。牟其中常说,有缺点的人好用,容易控制;没缺点的人可怕,因为他有巨大的欲望和

意志力。

 

每个人做事情总得有道德感,而牟其中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个人可以没有道德感。所谓道德感就是是非好坏,

这个事儿能做,那个事儿不能做。老牟不是凡人,通常认为不能做的事,他做起来毫无心理障碍,这也许就是他

强大的地方。

女人永远是男人的老师。——冯仑

 

公司的四种死法

第一种,社会革命、制度变迁

第二种,技术革命

第三种,不可抗力和不期而至的灾难

第四种,商业竞争导致的死亡。

 

与死亡为友

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因为站在终点回望通向终点的道路,会有很多感悟。

我有时候去八宝

山,去火化场,看到死亡,会思考很多事情,比如人生的真谛、规律和感悟。不知死,焉知生?只有在死的问题

上有充分的思考,人生的终极道路才能在生的过程中更精彩地展开

 

其实,人生就是要不断地站在终点,回过头来追溯你走过的道路

 

苹果的老板乔布斯也曾经被认为罹患癌症,他也有一次濒死的体验,以致后来形成习惯,每天醒来就想,如

果我明天要死,我今天要做什么?他一直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因为当人还有大把生命的时候所觉得重要的事情,也许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当一个人有很多时间,就会做许多不重要

的事,他会认为明天、后天、大后天都可以再去做,所以拣芝麻丢西瓜。可是,当他知道明天就会死亡的时候,

今天选的一定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乔布斯总用这个方法提醒自己:假如我明天要死,这个事情是不是最重要

的?

 

“只有无知的人与不能勇于面对生命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聪明的人会视死亡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

导师,任何人若要完完全全成为一个生命力充沛而丰富的人,那么他在有生之年,必然得与死亡结友。”这是台湾

专门研究死亡教育的一个博士黄天中说的一段话

 

死亡对于活着的人更有意义,如果你能够深刻地理解死亡,而且有死亡的体验,你会发现平时不重视的一些

道理。博士还讲过一段话:“如果我们能视死亡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看不见而友善的同伴,他会提醒我们,不要常

把现在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帮助我们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实。”

 

静下心来去和死亡对一对话,谈一谈心,站在死亡的角度来看一看今天的自己,究竟是不是做了最有价值的

事情。

 

目前民营企业家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做好安排

一、                   使自己的公司高度制度化。公司要让制度来管人

二、个人相关的事情,在活着的时候也要做好,以确保你的离开不会使公司受到撼动乃至崩溃,你周围的人

二、                   也不会因为你的离开而惊慌,从而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混乱

三、应该立一个遗嘱,一旦去世,所有可能的问题,特别是财产分割的问题,要提前说清楚,避免引起身后

三、                   的混乱和不必要的争执。

四、应该做好对子女和身后财产的安排,包括财产的信托计划,对子女的教育和未来生活要有一个安排,使

一切按照计划来,保证你的后代也有人关照。

 

五、葬礼计划也应该提前制订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