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中国人心中的道德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56:56
当鸡蛋生产出来还是鸡蛋的样子,只是里面有了苏丹红;鱼生产出来还是鱼的样子,只是里面加了孔雀石绿;当120还是救命电话,却在甘肃省定西成为垄断的医疗与电信赚钱的工具,120转接时间长到付出足够电话费却延误了治疗;当救命的药品不是治病而是夺命;当能源供应的代价是一个个矿难和生命;当教育没有“大师”出现却出来很多高尔夫球场、很多博导作假的新闻;当高举“以法行政”的时候,深圳让游街卖淫女捂上了眼睛。执法部门大力扫黄无可厚非,只是用刑法上没有的游街方式进行惩罚和警示,在“展览”卖淫女的同时没有把“卖淫女的保护伞”也拉来展览。
此事件具有“标本意义”,没有对于每一个生命和权利真正的尊重,恃强凌弱,吃柿子拣软的捏,这就是我们看到这事件背后的价值观念。崇尚恃强凌弱、崇尚巧取豪夺,“平等”、“尊重”、“劳动”、“诚实”这些价值观就要下岗,如果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和价值观不能体现在我们的社会观念和制度设计中,我们还需要“文明进步”吗?
试问我们现在社会的价值观念支持“创造”吗?“创造”、强大的人力资源,其逻辑起点首先是平等,是我们对于每一个生命和权利的尊重,而不是以地域、收入、地位所决定的差别。可是,当腐败观念渗透到经济领域,使创新成为高成本的事情,大家的游戏规则根本就不是要竞争力,而是关系。
没有“平等”、“尊重生命”,就使“骗”与“瞒”这两个鲁迅先生最痛恨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更加“发扬光大”,造成全社会的虚伪矫饰,前几天新闻,总理焦虑中国大学不出大师,可是回答总理的几位官员和校长,几乎全部是答非所问的发言。难怪过几天总理在文艺界的发言用了“说真话”,胡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呼吁“真善美”这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没有“真和善”,我们的价值观上就只有输赢没有对错,难免不择手段,难免用“环境污染”、“血汗工厂”、“矿工生命”、“食品安全”、“垄断企业”、“强行拆迁”作为我们发展的代价,这样的代价我们承受得起吗?
在制度文明还有待健全的时候,政府的先进性示范,就是全社会的榜样,而政府官员的内心世界里,是不是也和温总理说的一样,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温总理,你晚上经常读什么书?掩卷以后,什么事情让你难以入睡?总理回答,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里的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当执法违法一次次让人惊讶的时候,当贪污腐化的案件一次次击穿道德底线的时候,道德的观念,难道真是几千年来虚无缥缈的“乡愿“而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说,所有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而这“内部力量”的起点就是“心中的道德定律”,这定律包括对每一个生命权利的尊重,邓朴方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如果一个国家想要现代化,不讲人道主义、不讲人权是不行的。此言可谓意味深长。
在“大国”和人权的选择上,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只有后者才有前者的可能,这个顺序是不可能被改变的,我们不愿意被大国这块“布”遮住双眼,告诉我看见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