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46:05
对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反思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已经波及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主要经济部门以至民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我国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已经感觉到这场危机对金融业和某些涉外行业的巨大冲击。无疑,这场危机正在扩展之中,它正在向着更广阔的宽度和更深刻的层次推进。那么,这场危机会延续多久?还会对哪些经济部门产生影响?它究竟会把每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跌到何等的深谷?对个人的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继而,它又会对各国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造成怎样的冲击?使世界体系和国际关系的格局发生哪些变动?世界各国会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对策?等等,这都是我们当前十分关注的问题。
针对目前的局势,我们约请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来反思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希望能够从那场危机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启发,作为观察今天这场危机的基础。这几位专家从那场危机发生的原因、对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从金融业的危机到对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对世界经济发展指标打击的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对危机对各国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以及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此外,学者们还对资本主义各国由此对经济政策所做的巨大调整和世界上著名的新经济理论的产生进行了描述。总之,他们给我们勾画了由那场危机引发的整个世界历史的变动和由此所引发的灾难与社会进步。
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反思
韩毅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1929—1933年,美国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为严重、最为深刻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大危机使美国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对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各国又面临着一次新的日趋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今天,重新审视美国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相关问题进行历史的反思,对于我们正确地应对当前的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定会大有裨益。
一、大危机的根源
关于美国30年代大危机出现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资本主义制度根源说。
这种观点是以马克思的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为基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因此,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和认识,国内的多数学者认为,美国30年代大危机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不断加深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①
大危机前,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具体表现为20年代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与产品市场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美国工业生产在20年代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高涨。这次生产的高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市场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狂热需求。在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扩张的相互促进之下,美国的工业生产被逐步推向了高峰,形成了高涨和繁荣的局面。另一方面,从2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已出现了商品市场逐渐缩小的状况和趋势:始于战后初期的国内固定资产的大量更新临近尾声,市场对机器设备的需求开始日益减少;房屋住宅建筑在1926年以后也基本上饱和,建筑业开始逐年下降;居民消费达到顶点,耐用消费品已供大于求。同时,在整个20年代中,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出现衰落,农业始终处于慢性危机之中,使得一部分工人和全部农民的生活水平相对低下,购买力不足,更进一步减小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此外,从20年代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美国的国际市场日益缩小且竞争日益激烈。20年代工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与产品市场日益缩小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的结果,最终导致了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
其二,有效需求不足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是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凯恩斯也承认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的大量过剩,但他认为其根源并不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源于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认为在一国经济中,决定产出和就业水平的主要是有效需求,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需求和国外(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构成。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呈下降趋势,造成了社会总需求往往低于社会总供给,即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据此,凯恩斯提出了解决经济危机的具体办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使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达到均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参见郭吴新:《30年代大危机:历史回顾与思考》,《世界经济》1999年第5期。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中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对美国大危机时期社会总需求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事实表明,在大危机时期除了政府支出外,构成总需求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净出口都有明显的下降。1929—1933年,美国的消费支出从772亿美元下降到458亿美元;同期美国国内私人总投资从162亿美元下降到14亿美元;1928—1936年,美国的净出口从10亿美元缩减到3300万美元。①虽然对这些数字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但经验事实在总体上支持了凯恩斯的观点。
在理论上赞同总需求不足论的学者大有人在。例如,以研究经济周期而著称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就认为,20世纪20年代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劳动生产率迅速增长,但劳动者工资率的上升却慢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其结果,生产商品的能力大大超过了购买力,“消费不足”带来了“生产过剩”的必然后果。②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特明教授指出:“1929年,消费的下降特别大。……总需求的下降传遍整个经济。并且当1930年秋天过去而经济仍未复苏时……工商界失去了信心,导致私人投资减少,经济继续下滑。”③
其三,货币政策失误说。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主要是由于中央银行不规则地变动货币政策而造成的。1963年,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出版了《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一书。该书用了整整1/6的篇幅专门讨论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过翔实而周密的论证,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提出,美国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是由美国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实施了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的。他们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在一开始只是一次普通的周期性经济收缩,同以往的经济萧条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当危机之初一些银行出现倒闭,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之时,美联储本应及时干预,恢复公众的信心。但是,美联储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对股市投机产生了过分的担忧,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货币紧缩政策。结果,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从1927—1928年的3.8%,下降到1928—1929年的0.4%。美联储这一政策的突然变化,对已经开始的经济衰退无异于雪上加霜,使一次本来并不严重而且完全可能延缓的经济衰退,演变成了一场空前严重的大危机。④
杰拉尔德·冈德森在他1976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史新编》一书中,对30年代大危机中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一,实行高利率,抑制了投资。1928—1933年,美联储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种紧缩银根的政策对抑制股票的“过分投机”并没有产生什么直接效果,却使私人投资大幅度减少。第二,美联储没有采取措施制止银行破产,使货币供应量减少。从1929年到1933年,由于相当多的银行倒闭或停业,美国货币供应减少了1/3。货币供应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金融体系的瓦解,是30年代大萧条深层原因之所在。第三,美联储在美国1931年9月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后,把贴现率从1.5%提到3.5%,收紧了对银行的放款,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清偿能力。⑤
其四,证券投机过热说。
________________
①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0、585、586页。
②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第581页。
③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下册,第584页。
④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施瓦茨:《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3年英文版。
⑤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参见关绍纪:《从经济政策的角度阐释美国30年代大萧条的原因》,《山东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出现的投机狂热是导致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原因。20年代的经济繁荣使少数资本家和垄断公司手中积累了巨额货币财富,“出现了大富豪及其家族把积累的收入越来越多地作为投资的趋势”①;对经济繁荣的乐观估计,使美国社会各阶层,包括下层的工人和农民,纷纷加入了投机者的行列;而共和党在1928年总统竞选中的获胜,则对这股投机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从20年代后半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投机狂潮。20年代初期,美国股票成交额每年平均为3亿股,1926年上升到5亿股,1928年超过9亿股,1929年达到11亿股。②同时,投机狂热也促使股票价格飞速上涨。到1929年初,证券市场的投机狂热已经失去了控制。仅在这一年的头6个月中,美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发行额就达46.99亿美元,比1926年全年的发行额(43.57亿美元)还要高。纽约股票价格指数也从1929年1月的l93,上升到1929年9月的216。然而,到1929年夏季,证券投机狂热的不断升温和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已经使美国的金融结构失去平衡。到10月23日,终于出现了狂抛的热潮。1929年10月24日,是证券交易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这天,纽约证券交易所里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抛售浪潮,有1300万股股票转手,股票价格直线下跌,其下降速度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都无法报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来临了。
上述各家学派对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原因的不同解释,都是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某一方面的因素。
二、大危机的表现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其严重性表现在:第一,这次危机对美国经济打击的严重程度,超过了历史上的历次经济危机。从危机前最高点的1929年5月到危机中最低点的1932年7月,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55.6%,相当于1905—1906年的水平,倒退了26年。③危机波及所有工业部门,尤以工业繁荣时期的支柱部门为重。危机期间,汽车生产下降了74.4%,其产量从1929年8月的44万辆,降至12月的9.25万辆。④下降速度之快,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建筑业合同(按37州资料计算)由危机前最高点(1928年)到危机中的最低点(1933年)下降了81.5%。由于20年代工业固定资产大量过剩,危机中生产资料生产下降尤为剧烈。⑤
第二,失业人数剧增,工人工资收入降低。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929年的就业指数(以1926年为100)为97.5,发放工资额为105;1930年为84.7和81.3;1931年为72.2和61.5;1932年为60.1和41.60⑥工业工人的失业数字在危机期间是逐年逐月地增长:1930年4月为300万;1930年10月为400万;1931年10月达700万;1932年10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菲特:《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1页。
②菲特:《美国经济史》,第701页。
③姜德昌、夏景才主编:《资本主义现代化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68页。
④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⑤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47页。
⑥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64页。
近1100万;1933年的最初几个月中从1200万增加为1400万。①危机期间,制造业工人每周货币工资指数以1929年9月为100,1930年9月为85,1931年9月为75,1932年9月为58,到1933年2月降到最低点为51。②
第三,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美国的农业在整个20年代处于慢性危机之中,工业危机则使农业的状况更加恶化,农产品大量过剩,市场价格急剧下跌。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美国农业总产值由1929年的111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50亿美元。谷物总产值由1929年的12.88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3.91亿美元;棉花总产值由1929年的13.89亿美元,降低到1932年的3.97亿美元。由于经济萧条,工业和城市对农产品需求大量减少,1929—1933年美国农产品的销售额由85亿美元,减少到1932年的40亿美元。1929—1932年,农业总收入从119亿多美元,缩减为53亿美元。③
第四,金融信用危机空前严重。25种有代表性的工业股票价格,从1929年平均最后成交价格每股366美元2角9分,降为1932年的96美元6角3分。1929年破产银行为659家,其储蓄额近2.5亿美元;1930年破产1152家,储蓄额为8.53亿美元;1931年欧洲金融危机加深了美国的危机程度,总共有2294家银行倒闭,其储蓄总额近17亿美元;1932年破产银行为1456家,储蓄额近7.5亿美元;④1933年仅3月这一个月,就有5700家银行倒闭。整个银行信贷体系濒于瘫痪。同时,国际上美元集团与英镑集团之间也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五,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锐减。1929年美国的出口总值是52.41亿美元,进口总值43.99亿美元;1930年下降为38.43亿美元和30.61亿美元;1931年又降为24.24亿美元和20.91亿美元;1932年进一步降到16.11亿美元和13.23亿美元。⑤资本输出一落千丈。1930年国外投资新发行额为10.1亿美元,1932年减至2600万美元,1933年更跌至10万美元的微小数额。⑥
__________________
①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②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0页统计图表。
③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2页。
④阿瑟·林克、威廉·卡顿:《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册,第11页。
⑤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第366页。
⑥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三册,第49页。
三、大危机的影响
首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直接导致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破产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此后,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被人们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和政府宏观调控政策。30年代经济危机以前,西方国家普遍奉行经济自由主义,推崇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此相适应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被视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和经典。在解释经济危机方面,“萨伊定律”被奉为神明。萨伊认为,社会生产的供给会自动地创造需求,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主义各国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只是一种局部的、暂时的现象。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生产过剩的状况完全能够自动地恢复平衡,而不需要国家或政府的任何干预。3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也为“萨伊定律”的观点和结论提供了佐证。然而,30年代大危机的严酷现实彻底打破了“萨伊定律”的神话,也宣告了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破产。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这标志着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诞生。凯恩斯彻底地否定了“萨伊定律”,坚决反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有效需求不足会导致经常性的生产过剩。因此,单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机制不可能避免或消除经济危机,必须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和措施。由于凯恩斯提出了一整套不同于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和政策,西方经济学界将其称之为“凯恩斯革命”。30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学说作为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主流而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其次,这次经济危机促进了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瓦解和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以金本位制为主体的世界货币制度,建立了以英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英国的政治、经济力量遭到了严重削弱,逐渐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主导地位。20年代,英国采取了种种措施,力图恢复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然而,30年代的经济危机再次破坏了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也彻底摧毁了英国重新恢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经济秩序的企图。西方世界开始了重建新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1936年9月,英、法、美发表联合声明,提出要建立三国货币之间的持久平衡。同年10月,三国又签订了相互之间黄金自由兑换的《三国黄金协定》。1944年,西方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国际货币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新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的产生。
最后,这次经济危机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也不断地激化,其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0年代经济危机使各国的国内市场日益缩小,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纷纷转向海外市场的争夺。在这场激烈的经济争夺战中,美、英、法三国占有明显的优势。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英、法则拥有广大的殖民地。这三国都利用自己的优势竭力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组成排他性经济集团,如英国的“英镑集团”、美国的“美元集团”和法国的“金本位集团”。这些经济集团均在内部实行关税互惠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排斥其他国家。与此相反,德、意、日这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市场更为狭小,经济严重依赖于外部世界,其经济竞争力脆弱,无法与英、法、美组成的种种排他性经济集团展开真正的对抗,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德、意、日三国逐渐走上了扩军备战、以武力夺取国际市场重新瓜分世界的道路。1937年德、意、日三国组成了轴心国集团。由于反对德、意、日的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英、法、美也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同盟集团。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对立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四、大危机的反思
在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回顾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历史,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结论:
第一,当今时代,经济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已经把世界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较大的经济危机来临时,不论是哪个民族和地区,不论是哪种社会制度,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着共同的威胁与挑战。因此,经济危机已经不仅仅是西方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发达国家的事情。世界各国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商讨对策,应对经济危机。
第二,社会总需求的不足仍然是引起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而由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扩大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仍然是缓和经济危机的主要手段。从30年代经济危机时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到当前各国政府的干预措施,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质疑与争议,仍然是人们探究经济危机原因时关注的焦点。30年代大危机之后,弗里德曼等人曾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反思。而如今,经济危机还在肆虐,美国国会议员和一些学者就已经开始对格林斯潘及其货币政策提出质疑和责难了。
第四,由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与其真实价格背离而形成的“泡沫经济”,仍然是造成经济危机的首要“罪魁”。无论是30年代的经济危机,还是当前的金融风暴,“泡沫经济”的危害都让我们“谈虎色变”。
经济危机已经让人类遭受了太多的苦难。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避免这一悲剧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