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时代来临——论个性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基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58:55
作者: 姜奇平
在博客代表的个人媒体背后,一种新的主张——个性主义——正成为互联网2.0时代的宣言。个性主义,不再象1.0时代的技术主义那样,围着互联网的边缘打转;它切中以往互联网的时弊,直指互联网理性的核心。它预言一种新的使命,它拓展一个新的边疆。   一个幽灵,一个个性主义的幽灵,在中国徘徊。
作为全球第一博客门户的博客网,不是诞生在美国,而是诞生在中国,诞生在中国网民突破一亿关口的现在,深具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个性主义时代——也就是互联网2.0时代——的来临。
在互联网1.0时代,门户的旗号上写着“大众媒体”,轰轰烈烈的三大门户争奇斗艳;而在互联网2.0时代,门户的旗号将变为“个人媒体”,博客网迎来了自己静悄悄的黎明。
在博客代表的个人媒体背后,一种新的主张——个性主义——正成为互联网2.0时代的宣言。个性主义,不再象1.0时代的技术主义那样,围着互联网的边缘打转;它切中以往互联网的时弊,直指互联网理性的核心。它预言一种新的使命,它拓展一个新的边疆。
个性主义不请自来。在全球范围内,在中国新新人类中,仔细观察我们的周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变化正在发生。无名的丑小鸭,屡屡在网上变成白天鹅;不起眼的灰姑娘,一次次戴上水晶桂冠……,个性主义一旦扇动蝴蝶翅膀,不经意间就摧毁了阻挡太平洋的堤岸。
不要认为它是洪水猛兽,不要急于围追堵截,个性主义的存在、发展和壮大,自然有着它特别的经济上的、社会上的和思想上的理由,需要我们弄清再说,需要我们用实践来检验。
个性主义在经济上的根据在于,个体是价值的参照点
随着工业化完成的临近,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反思一个时代性的问题:为什么从个人选择出发,却导致了个性的普遍丧失?比如,广告在给予个人充分选择时,却塑造了每人千篇一律的口味。
原来,马歇尔以来代表工业化利益的主流经济学家,强加给我们一个不真实的命题:价值就是效用,效用就是价值。按照这个命题,有钱一定快乐,快乐就是有钱。它导致了个人主义与个性主义的背离。
个人自由仅限于可以在磨灭自身个性的基础之上,异化为某一生产要素的人格化代表,以获得净财富;但他却没有真正发挥个性的自由,因为当他不再作为生产的中间要素时,他就不再重要。这种现象,与工业化具有必然联系。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要求一个模子刻出所有个人;这种个人是彼此同质的个人,他们虽然是个体,但其个性没有任何经济意义。
本来,蜜蜂从采蜜中获得快乐。经济学家则从每只蜜蜂身上采下叫做效用的蜂蜜,然后把它作为蜂蜜快乐的代用品。最后告诉人们,蜂蜜就是快乐本身。而可怜的蜜蜂有何种喜怒衷乐,显得并不重要。每只蜜蜂看起来还是个体,但从蜂蜜的角度看来,个性已不再重要。他们给蜂蜜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GDP。这就是工业化的故事。
互联网2.0的观点则认为,效用只是净财富,价值是净财富相对于个人这个参照点的得失。得就是快乐,失就是痛苦。效用不同于价值,价值不同于效用。象GDP这样的净财富,到底能给具体的个人,带来怎样的价值(快乐或痛苦),只有把具体个体当作参照点,才有意义。互联网2.0承认那个作为大规模、批量化、无个性生产对应物的效用或者净财富的基础作用,但更强调生产力一旦突破工业革命局限,转移到互联网和知识信息基础上之后,代表个性化的人本价值的优先性。
这就在批判继承工业化价值观的基础上,第一次为个性主义,提供了建立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上的新的价值基础。随之而来的,必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时代的到来。互联网2.0的经济意义就在于此。全球范围的体验经济浪潮,为个性化、人性化经济发展,正在提供越来越充分的实践基础。博客现象的意义正在于,伸张以个体为参照点的价值。今日博客长出翅膀,明日大洋两岸将同领化蝶效应。
个性主义的社会根据在于,以个性契约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合作基础
在工业化时代,无论是西方提倡的个人主义,还是东方提倡的“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都没有真正做到将社会幸福建立在个体快乐基础之上。这是由工业化的历史局限决定的。
个人主义不同于个性主义之处在于,个人主义从来不强调人的个性,它只是一种鼓励个人根据声音大小争夺普遍话语权的主张。个人主义关心的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因为克服个体局限以符合普遍社会性,从而取得代表社会的权力。它不是根据每个人的愿景决定个人的发展,因此它是不全面的发展。而个性主义则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追求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必然意味着,个性主义将给每个小人物以充分的话语权,就象博客所实践的那样;将鼓励个人超越社会分工的局限,全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全面伸张自己的个性。
在东方社会工业化发展中,倡导以人为本,虽然必须充分顾及传统与现实,但它最终必然导致对感性个人、对老百姓、对人的个性的尊重。那些将“以人为本”有意曲解为对感性个人的背离的人,应当认识到,即使在最强调“统一意志”的年代,“个人心情舒畅”也从来没有被作为一种追求而放弃。那么在互联网发展到2.0时代的今天,在中国网民已经超过一亿的时代,在分布式的知识和信息正在重构社会的条件下,任何脱离有血有肉的百姓个人意向方向的发展,都不会有真正的未来。网络时代正对社会稳定提出挑战,扩大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客观的历史要求。
互联网2.0时代,扬弃过时的个人契约和社会契约,正面主张建立社会的个性契约。在个性契约的旗帜上,鲜明地写上“为人人服务”的主张。为人人服务,就是个性化服务。这种服务之所以可能,从终极上来说在于,个性契约是自由人基于个人知识的自由联合。维持社会合作的,将不再仅仅是一般等价物的钮带,而是充满丰富多彩内容和特质的网络信息和个人知识的钮带。个性契约论不排斥工业化的社会化,而是通过提出工业化阶段之后的发展愿景,合理引导工业化走上新型轨道,不仅满足抽象的人民的需要,而且通过知识社会的个性化所长,追求满足尽可能多的具体的个性的要求。个性契约论最终主张以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主张将个人心情舒畅,作为社会发展的归依,作为社会幸福的微观基础。个性主义对于现时代发展的建设作用在于,克服东西方工业化发展中“有钱不快乐”和“放下碗筷骂娘”的弯路,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要求基础上,而不是在传统工业化基础上,通过为人民服务基础上的为人人服务,扩大为人民谋幸福的微观社会机制,促进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个性主义的思想根据在于,特殊和具体的事物在本体论上占据优先地位
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农业社会的经验基础上,主张特殊的和具体的事物在本体论上占据优先地位。人类思想发展经过三次浪潮的否定之否定,今天以后现代的形式,重新找回指导现时代社会行为的思想根据。作为对工业化大规模批量制造时代远去的反应,以及对大规模定制化时代到来的回应,个性主义为互联网2.0时代提供正本清源的思想根据。个性主义不是在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而是基于体验提出个体的本体论优先性问题,目的是为了建设性地证明个性化的存在,拥有不同于经验式的个人主义与工业化时代的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的独立思想基础。
互联网2.0时代拒绝把人类思维引向工业化内在矛盾的笛卡尔主义,因为它无助于解释具体的人的存在价值。个性主义认为,人的身体是心灵和意识活动的根据。人必须通过实事,来求是;通过格物,来致知。任何脱离体验的抽象思考,都不能触及最终价值,因此不具有最后意义。
按照个体的逻辑,共相固然是有个性的个体的选择,但它不能通往个性,因为这种选择是以把个性“脱粒”为前提的。如果把共相比喻为效用,殊相就是价值的参照点。把殊相引入命题,意味着说话者对所谈到的殊相具有惟一性的体验,是在将无个性的共相,锚定在独一无二的个体参照点上的个性化价值确定过程。这是一个基于价值并且可以确定为真的经验命题过程。把体验性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经验主义不同,因为具体个人对事物的直觉把握,在这里是以一定的框架为基础和前提的。在体验中,人的感觉必须与框架结合才能作出选择。这一框架,已经积淀了作为元编码结构的典型殊相,或表现为规则,或表现为整体直观,甚至表现为理性。与工业化的现代性思考不同,在个人知识背景下的互联网2.0时代,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无论它们躲藏在多么神圣的光环之下。我们反对与任何人本对立的抽象理性,主张个性解放。
中国国情
以知识为基础的个性主义在充满封建传统的中国,可想而知会遇到怎样的反对。封建主义和传统工业化代表,会联合起来反对浮现中的数字社会。他们将齐声呐喊:中国国情。对此我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首先,个性主义是世界潮流,以博客为代表的个性主义实践,兴起于中国,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个性化生产,决定个性化生活。对于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浪潮,从技术领域深入到社会领域这一大趋势,我们只能在“跟着走”与“拖着走”之间选择。博客是个性主义趋势下的新生事物,对于中国来说,也许超前,但只是今天与明天的区别。中国需要对未来进行探索,不仅要扩展石油资源的物质空间,还要发现和拓展信息社会的主体生存空间。
其次,中国国情不光有落后一面,还有发展不平衡这一面。一亿网民不是小数,一个数量超过欧洲的移动用户群体,更是不能排斥在“以人为本”关怀之外的;中国发达地区、发达城市正在成为现代化的引领力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信息服务业、娱乐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带来生机和活力。即使是广大劳动大众,在解决温饱,追求小康的过程中,也有许多具体实事希望有人关怀、服务,有许多文化娱乐需求在不断增长,也需要全面发展。让先发展的带动后发展的,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发出个性主义的第一个报春信号,不等于在中国全面实现它的主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没有完成的现实国情,对于追赶世界潮流的制约。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停步不前,而是促使我们从实际出发,摸索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道路。我们相信博客今天网上的虚拟实践,将为继起者改变现实世界的努力,提供一份有意义的探险路径图。
中国即将进入第三次浪潮的深水区,所有传统的教条都必须经受实践的重新检验。春江水暖,让我们敢为人先。
互联网2.0时代来临——论个性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基础 互联网2.0时代来临——论个性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思想基础 | 博客网 分析:互联网2.0时代来临的三个依据 汤建华:中搜——要引领新互联网江湖?新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刘训练:共和主义的复兴——当代西方新共和主义的局限与困境———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董国强: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天益: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翟振明:交互超越主义与新实用主义的交锋———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刘训练:当代共和主义的复兴?———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互联网专家称:“网货2.0时代”已经来临 安希孟:视角主义与文本主义--罗蒂后结构主义实用主义评析———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韩少功:扁平时代的写作———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凯恩斯主义和今天的社会民主 凯恩斯主义和今天的社会民主 无处不在的课堂——移动学习时代即将来临 安康快告——社区媒体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论“文化全球化”的观点和价值趋向 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杨恒均:让互联网成为言论自由的试验场———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许纪霖:朱自清与现代中国的民粹主义———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大众时代的来临 大众时代的来临 张慧瑜:危机时代的乡愁与拯救之旅 ———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丛日云:大众传播时代的西方民主[①]———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户外广告:资源整合和格局洗牌的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