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仔出生之後的照顧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05:56
魚仔出生之後的照顧方法

此卷說明仔魚容易生病、出問題的時間點與原因,主要給仔魚養不活的人參考,不是說明ㄍ一ㄥ魚的方式。想把魚在短時間內養的肥肥胖胖,請參考][繁殖討論]把仔魚養的肥肥胖胖的方法

各家養殖的方法不一,有人採用無為而治的方式也是把魚養的建健康康。只要抓到原理,孔雀怎麼養都不會掛。以下說明我的養殖方式。

假設狀態:1呎缸、50隻仔魚。
以下所提到的換水,15天以下小魚是指滴流法換水,15天以上小魚沒有特別要求。

延續上一篇[繁殖討論]母魚生產時的注意事項所提到的,當母魚生產完之後。先放置繁殖缸數天休養,以小魚的立場來說,母魚越早離開越好,小魚才能夠放心覓食,這段時間需飼養者自行拿捏。但若只是以養活為標準,母魚何時離開都是無所謂的。

前文提到,母魚生產完之後當天馬上要換水。若沒有換水,2~3天內小魚可能會發生第一次的夾尾,若發生夾尾,則馬上換水並加鹽3/1000~5/1000,若發現的早,且沒有併發其他疾病,2~3天可以完全痊癒,若已經演變成針尾,治癒率低於五成。

以一呎缸50隻小魚,每天餵兩餐豐年蝦為例,最好2~4天換1/3~1/4水(即多次少量換水),如果你是初次當魚保(孔雀魚保母),更要戒慎恐懼,小心為之。等待小魚長到1cm~1.5cm左右時(正常發育10~20天),會出現第二個危機。

此時正值發色期間,多數飼養者都會加強餵食,以期能收到表現極佳的孔雀魚。但此時孔雀魚的體型比十幾天前大了三到四倍,排泄量也多了許多,本來兩天換1/3~1/4水的頻率早已不能降低水中的硝酸鹽濃度,如果沒有增加換水頻率到每天1/2以上,就非常容易發生疾病。

避免此危機的方法就是分缸,有許多人都忽略了分缸的重要性。分缸不只是為了要分公母而已,同時也是為了減低魚隻密度至魚缸的容許量,降低魚隻生病的機會,還可以降低你換水的頻率,用不著天天換水。若沒有分缸,會因為魚隻碰撞機會過高,出現爛尾、爛鰭等症狀。(分缸的好處是魚可以長比較大,在[繁殖討論]把仔魚養的肥肥胖胖的方法中有說明)

若不幸因為沒分缸出現了此問題,治療只是治標,還是以分缸為根本解決之道。

有人因為發病整缸治療,但沒有分缸,導致魚仍然不停死亡,到了死到某個數量之後,剩下的魚即馬上痊癒,即因魚隻密度降低到容許量的緣故。

治療爛尾爛鰭的方法,各家說法不一,但大略不脫重鹽黃藥甲機藍,狠一點的福馬林、過錳酸甲來一些,抗生素藥效極佳但不建議用。不管使用哪一種藥,第一次遇到的治癒率大概都在3成以下,所以還是別遇到的好 -_-。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而且能用的藥都用了還是不見改善,可以參考這篇: [技術]對付強力傳染病的方法(細菌性爛尾),也許會對你有些幫助。

即使分缸了,並不代表此問題就不會發生。在分缸的途中因為碰撞、緊迫、新缸不適應等等的問題,也有可能造成爛尾爛鰭,所以在移至新缸時,先在新缸中加入5/1000的鹽,可以有安定魚隻、減少細菌量的功效。
現在魚缸的密度是:1缸/25隻,培育至30~40天時,魚長超過2cm後,可以再分一次缸,理由同上。至1缸/12隻左右,即可以一路養下去囉。

其實只要超過一個月的魚,很少會在因為水質不良掛點。因為剛開始的2天換一次水,已經造就了小魚極佳的水質適應力,這是此種飼養法的優點。

至於白子小魚的飼養法,其實與一般小魚沒有特別差異,但以最嚴謹的方法(最龜毛的方法),還是可以做一些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