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泽:预算公开是基本的政府责任伦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8:41:00

杨于泽:预算公开是基本的政府责任伦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3日07:49  燕赵都市报

  作者:杨于泽

  财政部日前向各地财政机关发出一份通知征求意见稿,拟要求各地推进地方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看样子,是要“统一推进”。这在各地财政官员中引起争议,有的认为此乃“大势所趋”,要公开就公开,有的觉得要求“太过超前”了。

  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于纳税人的奉献,政府的钱袋子就是人民的钱袋子。政府如何花钱,按宪法规定,必须由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最终决定权掌握在人民手中。现在建设责任政府,政府必须向人民负责,公开预算信息,让人民对政府如何花钱知根知底,是政府应该做的,这是一种责任政治伦理。

  这样讲,似乎都是些大道理。但预算信息公开后,民众知道政府如何花钱了,就可以对政府的花钱行为形成压力,带来道义约束,这就是预算公开的监督效应。预算公开的目的在于监督。

  公开引来监督,这样的例子已经不少。在前年的广东省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批评电脑采购的预算拨款平均下来太高,政府便承诺将来调整。再比如,如果预算公开,政府就不敢列支公款出国旅游的开支,招待费也会受到压缩。当然也可能变相列支,但总得瞻前顾后、畏手畏脚,开支就会趋向合理。

  美国预算制度的先驱克里夫兰说,效率是政府的第一美德,而预算公开是政府效率的保证。防止公款吃喝,防止公款出国旅游,制止车轮上的腐败,都只是人民监督政府花钱的“初级阶段”。如果效率不高,政府必须作出承诺,找到方法,及时改进。政府效率不会自动高起来,预算公开,方便各界监督,这是政府可以得到的一种外部助力。

  财政部的征求意见稿,把预算公开和“民主政治进程”联系起来,可见预算公开事关“政治大局”。现在中央要求“更高地举起人民民主的旗帜”,民间对政治民主期待很高,而如何推进民主政治,尚待探索。在某些人看来,民主就是选举、投票。其实,公开预算信息,让民众从预算上监督政府,提高公共管理效率,这也是一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我们可以称之为“预算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更“实用”,更少争议,因而更加现实可行。

  对于财政部部署“统一推动”预算公开,据说有地方认为沿海在预算公开上已经先行一步,内地步子慢、跟不上,所以不宜“统一推动”,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逻辑。公开预算信息的“坏处”,无非是约束官员随便花钱,让所有的钱花值得。难道沿海地区先行公开了,就该让沿海官员“饱受”人民监督;而一直做得不够的地区,就有权免除人民监督?推动地方预算公开,不能让先进“吃亏”,而落后反而有继续落后的特权。

  公开地方财政预算,可以取信于民,可以增强政府行政的权威性和号召力。地方预算公开,是历史潮流。财政部“统一推动”,是顺民意、得民心之举。对于那些落后地区而言,正需要有自上而下的“统一意志”,需要来点“强制执行”。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a.a-to-t{background:url(http://i2.sinaimg.cn/IT/deco/2009/0930/images/wbicon_cl_002.png) no-repeat;width:105px;padding:10px 5px 0 0;height:15px;text-align:right; line-height:normal; float:right;margin-top:0;margin-left:8px;}a.a-to-t:link,a.a-to-t: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