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与中医养生文化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38:19
中国气候与中医养生文化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45    更新时间:2005-12-29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南京中医学院的干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之精华,半在气象”。
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正是变化急剧、变幅极大的特殊天气气候诞生了相应的特殊医学———中医(包括中医养生理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这种特殊气候,便没有中医学。
中医认为,疾病的生消发展是由病邪(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所决定的。中医把致病的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六淫。它们多和气象要素密切相关。因此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完全针对生物致病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侧重于对六淫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调整和对症候的消除。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中医治病因时制宜
人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就会受到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时空致病环境和因子的影响。所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便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例如,切脉是中医诊病最主要手段之一。而人的脉象却因四季而有显著不同。春季为弦脉,夏季为钩脉,秋天应是浮脉,冬季应见营脉。古人认为,如果脉顺四时(正常脉象),即有病亦易治,原因在于病未深入;如果脉与四时相逆,则一般来说病常已到了难治或不治的地步了。
中医针灸也讲究四时,不同季节取经络脏腑的不同穴位。针灸时进针深浅也要“以时为齐”。春夏宜浅刺,秋冬要深刺才有显效。李时珍在著名药典《本草纲目》中专门有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他用药讲究季节。《内经》中亦有专门论述和具体指导。
中医治病因地因人制宜
元代朱丹溪和明代张景岳均为历代名医,都是浙江人。朱丹溪在浙江义乌行医,发现“江南土地卑弱,湿热相火为病者最多”,因此提出“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论点和治疗原则。而张景岳因一直在北方行医,根据北方人多阳虚体质,病多寒象的事实,又提出了“阳常不足,阴本无余”的不同论点。近来调查也证实了他们的论点。
南北方人体质既因外因影响有不同,因此治病用药亦应有所区别。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过:“凡用药,皆随土地所宜。江南岭表,其地暑湿,其人皮肤薄脆,用药轻省;关中河北,大地干燥,其人皮肤坚硬,腠理闭塞,用药重复”。以外感风寒为例,江南一般麻黄一钱就可出汗散热,所以南方医书上有“麻黄不过一钱”之说。而到黄河以北麻黄要用到三钱。
冬病夏治和春捂秋冻———中医养生
中医有一个有意思的养生防病方法就是冬病夏治。即在夏季阳气最旺时进行治疗,促使体内阳气旺盛祛除体内陈寒。使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胃病等寒病在冬季减轻或不发作。
中医养生还教导人们要春捂秋冻。本文作者进一步从气象角度阐明了何以同是过渡季节,同是气温多变,而春要捂秋要冻的环境原因。
原来,这是因为春秋季节中气温变化方向是相反的(春季升温,秋季降温)。由于我国冬冷而夏热,春秋季节升降温特急,使得室内气温变化因房屋热惰性而远远落后于室外。室内外温差因而达到了显著的程度。这样,春季中外出归来,从室外(特别是暖热的阳光下)走进室内,如果不添衣春捂,时间一长,特别是老弱病人就会受凉生病。秋季情况相反,因室内暖,进屋后宜少穿衣,即“冻”。
实际上,我国古代深宅大院内夏季中还可保持相当大的室内外温差。从高温下走进阴凉的室内,也很易得病。古代称为“阴暑”。从“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症状看,还是很难受的。而这种病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室内外温差大的情况,在自然情况下只有我国才有。由此可以说,因我国特殊气候而形成的中医和养生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医的内涵,而我国中医中药的理论和实践也为世界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