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治校”的迷信该破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59:23
“教授治校”的迷信该破除教育工作者表示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不能简单归罪于大学行政化倾向    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讨论,眼下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大学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围绕这一议题,民间关于“去行政化、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但耐人寻味的是,大学高墙之内,很多在科研和教学一线的教师们谈到“去行政化”时,却表现出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冷静。“如果把国内高校办学质量不高、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问题简单归罪于大学行政化倾向,这种思路并无益于解决高校当下存在的管理问题,反而再次暴露了教育界病急乱投医般的浮躁心态。”
   
学术权力需监督制衡
    在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永胜眼里,眼下这场关于“去行政化”的讨论,可能正“在轰轰烈烈中走向误区”。其表征之一,就是对“教授治校”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现在有一种迷信,认为国外一流大学都是因为实行教授治校;而老清华、老北大和西南联大,也因为实行教授治校,所以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但事实是,一所大学的正常运行、大学校长要正常开展工作,都依赖一支能够高效运行的行政人员队伍。”张永胜说,根据后人的研究,梅贻琦先生带给老清华的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管理机制。
    “外人总觉得大学像官场;但仔细去看看,很多大学行政管理层的核心,90%都是教授。”一位执教于沪上名牌大学的年轻教师认为,目前很多高校院系,不能说没有实行“教授治校”。但问题是,当本来一心治学的教授投身领导岗位后,有些人不仅没有给原来的同仁提供好的学术环境,反而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一把抓。这位教师举例说,其所在院系就有一个庞大的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往往掌握着最终“话语权”。而这个学术委员会主任,既是教授,通常情况下也在院系里担任行政职务,并是学术委员会内“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要全面实行教授治校,关键是对治校权进行制衡、监督。”
    结合中国大学的实际,《纲要》中提及的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如果要进入操作流程,张永胜认为,国内的所有大学几乎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这个背景下谈“合理行政”,简而言之,就是要协调高校内党委系统与校长所代表的教学科研系统之间的责权。
   
“治”的标准难以服众
    采访中,记者也听到另一种来自高校的声音。一些年轻教师认为,关于大学去行政化“能不能”、教授治校“行不行”的讨论,于解决国内高校窘境关联不大。
    “《纲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国内大学的办学力量。但现在,很多情况下连谁好谁坏都分不清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徐英瑾谈及大学“行政化”管理的趋向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不少从事人文科学的学者,都把在《中国社会科学》这本学术刊物上发文作为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但《中国社会科学》之所以在学界有如此权威,并不完全是因为它刊登的每篇论文都代表学科研究的前沿方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本刊物本身的行政级别很高。而放眼国内,人文领域根本找不到一本被国际公认的的世界级刊物。
    徐英瑾就此评论说,正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够合理,所以无论是“教授治校”,还是“大学自治”,都缺乏令人信服的“治”的标准,这才是眼下大学面临的棘手问题。
   
高教改革切忌情绪化
    “眼下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讨论之所以深得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反映了公众对于改变国内大学教育模式的一种迫切心情。”不少学者提出,制定教育大计,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最忌“情绪化”。因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和管理制度,就像“三驾马车”,缺一不可。
    客观对比国内高校和世界一流名校就可以发现,两者差距远不止“行政化”这么简单:国家每年给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投入10亿人民币,但这个在国人看来已近天文数字的资金,跟美国一流名校的办学经费比起来,差距甚远;真正的世界一流名校,教师队伍里不乏一些学科领域的顶尖学者,而我国高校的很多所谓“学术大腕”、“学科领军人物”如果去世界级名校应聘当教师,恐怕多半连边都沾不上……
    “办学就跟搞科研一样,有它内在的规律和必须的过程,必须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一些年轻教师认为,与其热衷讨论“教授治校”,不如沉下心来思考:大学该如何为“教授治学”提供更良好的环境。  本报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