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与赵嘉城先生商榷与讨论(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40:32

关于孔子与赵嘉城先生商榷与讨论(二)

 

8关于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是否冲突的问题(您的第9点)

您说“某老师批评儒家文化的文章其实都是借力打力,主旨并不是批评儒家文化,而是倡导市场经济。”这是他告诉您的,还是您的猜测?既然没有冲突,就不必“借力打力”,而是双双提倡,发生共振,使两者都快速发展。您又说,“至于怎么不冲突,当然这还得靠大家费心再挖掘”,恕我不是学文,我挖掘不出来。接着您又说,“儒家虽重农轻商,其实轻的是那种建立在达尔文上的丛林式市场经济,而不是轻建立在十字架上的文明式市场经济。”儒家也太厉害了,他们怎么能知道,19世纪初会在英国出现一个叫尔文的科学家(著有《物种起源》,发现并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又怎么知道建立在达尔文上的“丛林式市场经济”?这分明是风马牛不相及、乱弹琴的胡乱言说吗!

9 关于儒家文化与法治不冲突和德治与法治不冲突的问题(您的第10

因为“老师对儒家亚圣孟子关于法治的解读多么精彩啊”,所以您就认为“儒家文化和法治一点不冲突。我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法治精神,只是现代人们挖掘的还不够而已。”,那您怎么不挖掘出来,让大家看看,哪怕是一个例子。您又提到了亚圣孟子,这使我想起我以前写的小文:“仁者无敌”

 

曾任总理的朱镕基先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曾讲过:在访美时,会见过一位知名的华裔学者,这位学者对他说过,“仁者无敌”,不要怕美国”。先生接着说:“仁者无敌”是什么含义?下来来得查一查。他那疑惑而严肃的表情,我记忆得非常深刻,并镌刻我的脑海之中。

我因为好奇而开始查阅“仁者无敌”的含义。尽管孔子早已提出:“仁者安仁、仁者利仁”等等的“仁”。然而“仁者无敌”却出自孟子,学者们认为,含义是“施行仁政者是没有敌人的;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没有敌人的”。持此观点的学者解释说,地域小与人口少的小国,因施仁政可获得国人的拥戴;周围的各个地大人多的强国,因施暴政而无卫国之兵;这时若施仁政之小国,攻打施暴政的各大强国,当然也就无敌人了。”

看来人们真不能望文生义,不能把“仁者无敌”理解为,英雄无敌、英勇无敌、强大无敌…之类的意思和含义,然而,“仁者无敌”的确存在歧义,我曾将“仁者无敌”理解为,“仁者”是强大得无人能够战胜的,无人能打败的,因而是天下无敌的。

然而,读了学者的解释,又产生了一些问题:美国不讲仁,却总有可用之兵,打击了不止一个国家,也都胜利了,至少没有失败;我们以及周边的日本、韩国及越南都或多或少的讲仁,历史的事实却是,小日本从1931年开始打我们大中华,直至1945我们年才把他打败;不讲“仁”的美国和苏联也帮助了我们;更小韩国、越南也都受过较大的日本的侵略,也是在反德意日法西斯的各国支援下,才胜利了。

总而言之,主张的“仁者无敌”不仅在他那个时代没有实现过,在近代史上也没有实现过,并且恰恰相反,证明了“仁者有敌”。不论按照有歧义“仁者无敌”的那一种含义,都得不到近代史的支持。

孟子还说过“仁就是人”,又说仁和人合起来就是道,而道就是立身之本。与上一段结合起来,“仁、人、道”,真是矛盾得达到了很难理解程度。因此还得借助于学者:“道即人道,重道也就是重人,世界是人世界,得道即是得人,得道也就是得世界。”在现代社会会中,谁会相信这种解释尼?

 

10 关于“复古和西化不冲突”的问题(你的第1112131415

您说“一些朋友认为复古和西化两者对立,其实并非如此,复古就是西化。”;又说“至于怎么不冲突,大家论证的比较少所以我还没看到。“一个孔子,各自表述”,有强调各自文化特色的、冲突的,当然也可以有强调共同点的、不冲突的。关键看谁表述的好,更符合科学历史观”。实在抱歉,我真听不懂您再说什么!我只看到CCTV“百家讲坛”上,有人牵强附会的讲“论语”的“活学活用”,但我决不能说她“复古”,更不能说她“西化”。讲讲孔子和儒家就是“复古”啊,就是“西化”呀!“复古”就等于“西化”啦?这就是您的“更符合科学历史观”;而我认为,儒学、“复古”、“西化”是风马牛不相干的!我猜想,您是想按照两位汉学家逆转对孔子的看法那样,逆转时代前进的步伐而“复古”,从而也就“西化”了。

您既然知道那么多肯定儒家文化的专家学者,您读了他们哪些篇文章?我不是没读过他们的文章,有的恰恰与我扬弃的观点一样,例如刘继庄先生,我原以为他是应辩者,针对发起辩论的石三生先生的第一人,因为我大体同意后者,于是写了篇小文与他商榷,可是后来发现,他也主张打倒“孔家店”;前不久又有学历史的先生的文章证实,不仅有“五四运动”要打到“孔家店”,还有把孔子作为“财神”的“孔家店”。您既然如此关注儒家文化,怎么不看这些文章啊!

反思“五四运动”?看来您真是一位只信道听途说的文人,您要知道“五四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它是3000多名爱国大学生(包括教授)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冲破军警封锁,云集天安门的,他们要誓死夺回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等。“五四运动”不仅要打到“孔家店”,还要请来德(Democracy民主或民主主义)先生和赛(science科学)先生。您说反思什么?

您的第13没有一点新意:“蓄意歪曲,导致很多人产生误解”,您还不是不让人们批评、扬弃儒家文化,而坚持您的借助儒家文化,“复古”即西化!您的第14又是我所不涉及的影评,您把它排到第5点多顺溜!您看是不是?

您的第15说,“怎样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摒弃文化虚无主义,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赖各路好汉的参与^_^现在批孔成为时髦,尊孔者成为弱势群体。”您这些“帽子”也太大了,难道批评和/或扬弃儒家文化的人们,就得戴上这些大“帽子”?而您却是“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是“尊孔者成为弱势群体。”

最后,我想再次告诉辩友:我是学理工的。那时,搞科研真不容易,要一跟到底。即把科研成果带到工厂生产,生产出来后,要到施工建设现场,把线路开通且稳定之后,才算完工,哪有时间读文史哲的资料。我肯定这篇文章中有误,请不吝赐教。鉴于网友说,看不到您的帖子,所以这里附上您的原帖。

 

英雄帖:文化擂台赛,诚邀各路好汉助拳

 

1, 随着电影《孔子》的上演,博客中国上展开了关于孔子的讨论,开设了文化擂台赛。如今,《孔子》早已落下帷幕,但关于孔子的讨论却蔓延开,并走出了国门,烧到海外。博客中国关注文化大问题,视野开阔,是非常可敬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尊孔方的文章置顶的比批孔方的似乎稍微少一点^_^当然,这可能主要还是尊孔的人文章写的比较少,找不到可置的。

2, 关于韩寒。韩寒并未批孔子,批的是《孔子》,一些青年朋友倘若因为韩寒批《孔子》而对孔子认识产生偏差,就误解了韩寒的本意。其实韩寒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了解都是很深刻的,对孔子的理想主义也是持肯定态度的。韩寒自己就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

3, 关于《孔子》。韩寒对《孔子》的认识很一针见血,“电影应该是用想象力创造出来代表人类理想的事物,但是我国的电影更多的是代表政府的理想。”(韩寒)。电影《孔子》拍的基本不是真正的孔子,而是政府眼中的孔子,在尊孔的人看来确实很让人生气。比如一开始孔子讲礼的时候对鲁王的望门而拜,这里编导完全没弄明白孔子在历史上的地位,孔子是万世帝师,是圣人,历朝历代都是皇帝向孔子磕头的,怎么能去着重表现圣人磕头跪拜什么王?鲁王和孔子比起来算什么,现在谁知道鲁王是谁?尊卑次序全都弄颠倒了,丝毫不尊重历史,陷在马列史观的泥坑中不能自拔。看来韩寒打两分完全有道理,没打负分算是很给他们面子了。影片把孔子描绘的像个“丧家犬”,被有些尊孔人士认为完全是对圣人的侮辱。孔子不是丧家犬(那些丧失了理想没有精神归宿的人才是丧家犬),他的家(精神归宿)就是他的理想,孔子终其一生始终是个有所坚守的人(枉道媚俗的事非不能为,乃不屑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即坚持理想,大原则上不做妥协),是一个“主动”的人,而不是一个“被动”的人,影片完全颠倒了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随便谁都能把孔子拨弄来拨弄去。影片还刻画了孔子爱国的一面(鲁齐会盟?),也很马列很搞笑,完全没有突出孔子精神上兀立天地之间的伟岸。徐友渔先生的点评真是很犀利。当然影片的表演还算可以,一些朋友看了孔子有所触动感动,认为有流亡人士的影子,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是把“孔子”代入了自己。假设影片拍的不是孔子(圣人),而是其他的贤人,如董仲舒等,这样处理似乎倒是可以的,但圣人不是贤人,更不是普通人,因为圣人代表的不是他个人。矮化圣人、矮化孔子拔高世俗权贵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4, 一个担心。本文主要不是写影评,上面简单写一点观感,主要是韩寒的担心非常引人注意。其实像现在我国影视方面审查较严,是很不适合拍摄古代一些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人物的影视剧的,春秋以上的尽量不要拍(如诸子),否则结果可能起不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反而会使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反感。比如假设要拍摄关于孔子的影视剧,个人以为还是以让全球尊孔联合会和广电部门联合审查为宜。《梅兰芳》都能征询梅家的意见,怎么孔子反倒不能了呢?难道孔子的重要性不在梅之上吗?

5, 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几天看到秋风先生的解释,感觉更真实更科学,其实我国历史上很多大儒并未真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比如唐朝时就特别尊崇佛道,宋朝像苏东坡等大儒也兼修佛道。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多的是一种策略,是给皇帝这匹野兽和权贵们套上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笼头,免得他们祸害老百姓,所谓罢黜百家是个幌子(罢黜的主要是一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与人有害的学说,比如法家、占卜等,占卜只适合专家学者研究,不适合普通老百姓凡事问卜,更不适合没什么知识的皇帝整天靠算卦治理天下),要求皇帝尊重儒生(就是当时有良心讲仁义道德的知识人,即尊“儒”)才是内核,是“虚君立宪”。这个“儒”其实是一种包容各种引人向善的学说的总和。很多朋友都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好,有没有想过,假设不这样,我们中华民族会不会变成印第安民族或者非洲化了呢?

6, 批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普世价值、自由民主相矛盾的,很多都不是专学文的,大多是因为不了解。学文的里面批评传统文化的相对较少。这些朋友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现在在押的几百个异议作家、记者大多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而学经济的、学法律的、学英语的比例则相对较少,专学理工的就更少……那些批孔的有良知的朋友们不该反思一下吗?

7, 德国汉学家顾彬老先生早年也对孔子有误解,后来发现自己对孔子的认识还不全面,也撰文表示应敬畏孔子敬畏圣人。顾老先生这种勇于忏悔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敬重啊。最近法兰克福书展(?)上孔子编辑的《诗经》被评为全球最美书籍,看来孔子在海外比在国内受尊崇。

8, 获得过美国历史诺贝尔奖的余英时老先生对很多知识分子来说不陌生吧?也是主张应敬畏孔子敬畏圣人的。余老先生似是89后协助安排海外流亡知识分子的,这样的人的主张我们总该尊重吧?而余是自幼读孔子《四书》和先儒们的唐诗宋词古文长大的……

9, 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市场经济不冲突。陈志武先生的文章见解深刻,对市场经济的论述都很好,陈老师批评儒家文化的文章其实都是借力打力,主旨并不是批评儒家文化,而是倡导市场经济。其实陈老师本人就很有古代大儒为民请命的风骨、忧国忧民的情怀。至于怎么不冲突,当然这还得靠大家费心再挖掘。儒家虽重农轻商,其实轻的是那种建立在达尔文上的丛林式市场经济,而不是轻建立在十字架上的文明式市场经济。

10, 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法治不冲突,德治和法治不冲突,法本来就是为了维护正义(德)而设立的。贺卫方老师对儒家亚圣孟子关于法治的解读多么精彩啊,可见我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和法治一点不冲突。我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法治精神,只是现代人们挖掘的还不够而已。

11, 复古和西化不冲突。一些朋友认为复古和西化两者对立,其实并非如此,复古就是西化。至于怎么不冲突,大家论证的比较少所以我还没看到。“一个孔子,各自表述”,有强调各自文化特色的、冲突的,当然也可以有强调共同点的、不冲突的。关键看谁表述的好,更符合科学历史观^_^

12, 其实批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著名知识人很少(抱歉,可能我孤陋寡闻。了解的也不大多^_^,似乎主要是学经济的?),相反对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持肯定态度的著名知识人倒有很多,比如余英时、顾彬、秦晖、沙叶新、章诒和、刘军宁、邵建、秋风、吴祚来、刘继庄、李扯火等……这些人不都是值得人们敬重的吗?像邵建先生对五四的反思真是对思想界有重大贡献,令人耳目一新,像章诒和先生,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沉醉,文笔怎么可能那么优美?

13, 虽然对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持肯定态度的知识人占多数,但数百年来,由于马列属系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入侵和蓄意歪曲,导致很多人产生误解(对方是个跨国组织,有预谋而来,而我们只是个人,所以产生误解很正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_^),这就需要负责任的知识人能做更多耐心的阐释。

14, 这次《孔子》的上演,票房一片惨淡,问题不是影片好坏的问题,而是人们对孔子已经失去兴趣,同时随之而来的争论以及很多网友的误解,都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毁坏的多么严重,社会“溃败”的多么严重(孙立平)。文化复兴真是不能再耽搁下去了。

15, 怎样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摒弃历史虚无主义,摒弃文化虚无主义,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赖各路好汉的参与^_^现在批孔成为时髦,尊孔者成为弱势群体,承望各路大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写尊孔文章,支持弱势群体^_^博客中国的读友水平都很高,所以说服博客中国的读友很重要。我们的目标也不是单纯为了把批孔的人辩论下去,而最好能在全国范围内扭转颓废的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着汉服穿唐装信耶稣,敬圣人敬菩萨敬老祖。文化复兴,或者就从重振文化道统、恢复国人的文化尊严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