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常委称异地为官制度不能扼制腐败 建议去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46:37
本报讯(特派北京记者李栋、王飞、徐靖)本地干部可在祖籍地任职一把手?昨日,全国政协常委、江门市副市长李崴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提案,认为“异地为官”制度并不能有效扼制腐败,反而平添了领导干部间关系紧张和增加行政成本,建议去除任命地方干部时规定的不能在祖籍地任职一把手的规定,改为外地、本地干部都可以任职党政一把手。

  “县乡政权中的"异地为官"制度应该改变了”,李崴说,县乡政权中的“异地为官”作为古代防治官吏腐败的任职制度,至今一直还在沿用,但这种制度对于信息流通和人才流通已经十分便利的现代社会来说,恐怕已经不再是一种有利于地方自治和现代民主的制度了。

  李崴认为,“异地为官”对本土选举人来说,实际上往往由于对候选人的不了解而流于形式,被选举人也容易倾向于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本土选举人负责。同时,容易造成被任命的官员对任期没有基本预期,客观上加重了其任期工作中的短视行为。

  事实上,“异地为官”制度并不能有效扼制腐败。李崴认为,从近年来的反腐案例看,异地为官制度作用有限。 (来源:广州日报)

    延伸阅读:

    从仇和感言看异地任官制度利弊

    在昆明市领导干部大会上,新任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发表了这样的感言:“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所以,工作一定能无恃无畏。”按照现行规定,我国地方主要党政领导和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均实行异地任职制度,这些领导一般均孤身赴任。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主要领导干部因在本地为官,与地方关系太深而难以公正从政。[详细](浙江在线)

    异地为官的弊端

    第一是不利于发展党内民主。现有的制度规定,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由选举产生,而如果候选人是外地干部,当选的可能性就要下降。于是,为了“保证”组织上确定的候选人当选,就需要组织出面“做工作”,结果难免与民意冲突。

  第二是不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作用。“异地为官”需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就人事问题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本地干部进行“斗争”,这种内耗难免要使一个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下降、行政效率下降,其结果常常是本地干部在人事上被外来领导“收服”、外来干部则不得不屈服于地方局部利益,而不一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贯彻。

  第三就是助长腐败。我想说的腐败并不是许多人所说的那些:现代社会跟古代不一样,交通十分便利,到领导干部的老家送礼更方便;异地为官多半是“走读官”,仅仅是“走读”就需要增加大量行政成本,等等,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异地为官”体制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组织部门的一种部门利益,这种部门利益使组织部门很难站在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和战略高度去研究和推动党政领导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