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44:21

消化系统


心脏结构


呼吸系统


生殖系统


骨骼结构

人体的五脏六腑 一、各司其职的五脏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皮肉筋脉骨、经络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就象—个国家的各个部门,既分工又协作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样,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1、心 一个国家,要有领袖,一个人体,应有—主宰,以主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医认为这个主宰就是心。居中医四人经典著作之首的《内经》认为,心、心有二大主要职能:其一,主血脉,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心功能正常,则脉搏正常跳动,血液不断环流,人体各部得到血液的濡养,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其二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明,意为心主持着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这种功能与心主血脉分不开。中医认为血址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如人们常说“呕心沥血”、“心血来潮”,就是这个意思。人们也常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心,如精神很愉快时,称“开心得来”或“心花怒放”。2.肺 一国之中,有君主则必有宰相以协助君主来治理国家。中医认为肺在人体中的职能犹如宰相之于国家。肺的职能有以下几点:其一,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机。呼则气出气引·,吸则气入气降。全身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的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故气功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通过特殊的呼吸运动,来锻炼人体的气,使人体的气产生特殊的运动,从而发挥气的特殊功能。其二,主宣发肃降。“宣发”为宣布发散之意,“肃降”是消肃下降之意。“宣发”可呼出浊气,把卫气和津液宣发至休表,以维持皮肤的功能,抗御外邪的入侵,控制汗腺的分泌,故中医有“肺主皮毛”之说,还可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肃降”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其三,通调水道。由于肺的宣肃作用,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休外,并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其四,朝百脉。即人体的“百脉”之血都聚会于肺.经过气体交换以后.又朝向百脉,而使血液正常运行。也就是说,肺朝百脉可辅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3、肝 中医认为肝为刚脏,性如将军。其气易升易动,人们发怒常称动肝火,即与此打关。它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主疏泄。疏为疏通、舒畅之意,泄为排泄、发泄之意。肝能疏通人体的气机,以保持气机的畅通,若此功能失调,可见胸闷胁胀,甚则疼痛,多叹气。肝能促进脾胃的力能,还能疏通脾胃的气机,而使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正常。俗语说“气大胃痛”,指出人们在生气时常会引起胃痛,即与此有关。肝可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舒畅,若疏泄功能失常,或为疏泄不及则情志抑郁、多愁善感;或为疏泄太过,则性情急躁易怒。二是藏血,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而防止出血和保持一定的循环血量。如人在发怒时,易出现咳血或吐血。这是因为怒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使肝藏血功能失职,血不收藏而外出所致。4.脾 脾为人体营养物质的主要供应者,犹如后勤部长,中医称它为“仓廪之官”。它的功能是主运化,即主持人体水谷物的消化、吸收和运送,以营养机体各组织器官。若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消化不良、水湿潴留、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甚则腹泻、水肿等症。脾还能统血,即脾能统摄血液,防止血流于脉外。若此功能失常,可发生出血症。脾还主升清,以升提清气上至头目心肺;升提内脏,使其固定于正常的位置。若此功能失调,使清气不升,可出现头晕、胀满、内脏下垂等症。人出生后,主要依靠饮食物的濡养,即所谓“民以食为天”,各脏腑组织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 5、肾 肾藏精,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而为人体生命之源。肾阴、肾阳是人一身阴阳的根本,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若肾精亏,则人的生长发育缓慢,成年者可出现生殖机能减退、早衰等。肾能主持人体的水液功能,对水液起着开关的作用,犹如水闸:开则尿出,关则尿闭。开合适度水液才能正常,否则可以出观水液潴留而成浮肿病,或水液失控而出现尿频长,甚则为尿失禁,此称肾主水司开合。肾还能使肺吸入的清气下降,防止呼吸泄表,称为肾主纳气。若肾虚不能纳气,则肺气上逆而出现气喘。哮喘病多见于儿童和老人,就是因为儿童肾气稚弱、老人肾气衰退和纳气功能均弱的原故。儿童到了青春期后,肾气旺盛,纳气功能增强,故有些儿童哮喘至青春期可以自愈。二、与五脏相配的六腑六腑与五脏有密叨关系,腑为阳,脏为阴;腑为表,脏为里,一阴一阳,一里一表,构成阴阳表里关系。其具体配对是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肝与腥、脾与胃、肾与膀胱。囚五脏只有五,而俯有六,剩下三焦一腑,无以相配,故称它为“孤腑”;可属于肾。凡何表里关系的脏腑,在生理与病理上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在治疗上可脏病治腑,腑病治脏。如舌尖红赤,舌有溃疡,,中医认为是心火上炎所致,改应清心火,但可用泻小肠火的方法,导心火由表而出,可取得较好效果。 1.胃 胃接受从口摄入的饮食,并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形成食糜,称为“胃主受纳、腐热水谷”,人一生一世要吃很多水谷,均摄纳入胃,胃象一个填不满的海,故称胃为“水谷之海”。又因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均由水谷化生,所以又称胃为“气血之海”。胃的受纳腐热水谷的功能又称“胃气”,胃气对于人体非常重要,若没有胃气,则气血津液没有源泉,人体断粮,就难以生存。因此,在患病时要仔细观察有无胃气,若有胃气,病虽重而预后良好,若无胃气,则看似病轻,但预后不良。中医称“有胃者生,无胃者死”,“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饮食经过胃后必然要下传到小肠,称胃主通降。若这一职能失调,则胃气不能下降,就会出现脘部胀满、嗳气,甚则恶心呕吐等。 2.胆 胆的主要职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以帮助消化。胆汁来源于肝,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若胆的功能失常,可出现胁肋疼痛、口苦,消化不良,甚则出现黄疸。胆对精神情志也有影响,主要表观在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方面。人们把那些做事畏首畏尾的人,常称为“胆小鬼”,就与此有关。因此:中医称胆为“中正之官”(相当于:法官)。 3、小肠 小肠是食物在其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故中医称它是“受盛之官”。小肠对饮食物进行最后的消化,把食物的精华和糟粕分开,精华吸入体内,化成气血。津液,供机体需要;糟粕排入大肠。小肠的这一功能称“泌别清浊”。小肠的受盛化物,泌别清浊的功能失调,主要出现消化系统功能障碍。4.大肠 大肠的主要职能是传化糟粕,把由小肠传来的食物糟粕,变化成成形的大便,排出体外。若传导功能失常,则大但次数和性状发生改变,或为便次增多,大便稀薄,或为便秘而干硬。中医称大肠为“传导之官”。5.膀胱 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贮尿和排尿,是人体无用的水液汇聚和排出的地方。若膀胱的功失常,则表现为尿的变化,或为尿频、清长甚则失禁;或为小便短少不畅,甚则尿闭。6.三焦 三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观代解剖生理学中无此名,中医界对它的实质也有种争论其中主要的是有形与无形之争,这有待于医家们去探讨。一般的看法是:从部位讲,膈以上的部位(包括胸腔、上肢、头面)为上焦,横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即上腹腔)为中焦;脐以下部分(包括下腹腔、盆腔、下肢)为下焦。从功能看,主要右二:一是通行原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二是水液运行的道路,能保持水道的通畅。由于津液是气的载休,故中医总称亡是“决渎之官”(“决”为疏通之意;渎为沟渠,决渎即疏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