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操作股票的模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3:19:01
教科书上说,机构做股票的步骤是先建仓、再拉升股价脱离成本区、再洗盘、再主升阶段、再把散户骗进来然后出货。这真是一套很经典的模式,我也曾经相信过,总是在想:现在是主力在建仓呢还是在洗盘呢还是在出货呢?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真是太幼稚了:一种操作模式都已经被写进教科书了,机构还会继续沿用吗?不用它来欺骗那些自以为聪明的技术派人士已经算是很温柔了。

那么,现在他们是采用怎样的模式呢?业内人士曾以金晶科技(600586)为例做过阐述,我这里来转摘一下:

金晶科技是一个做玻璃的公司,经机构操作,股价进入2009年后涨幅高达140%,而在此期间大盘涨幅仅18%。围绕着金晶科技有这样一个故事:薄膜电池已经成为太阳能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产量连年翻番;作为薄膜电池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的超白玻璃将会有市场的巨大需求;作为国内乃至全球领先的超白玻璃生产企业金晶科技将充分分享行业爆发增长的收益……

这个故事的素材是私募的人在去上市公司考察的时候发现的。私募在这方面是舍得花钱的,他们派出很多人在各上市公司间游荡,以发现新的故事

第一步:私募和上市公司的人一起将素材编织成故事,然后他们自己先行买入,股价在他们的买入下悄悄走高,而在这个利益链的最底层就是私募和上市公司。

第二步:在上市公司的帮助下,私募找到一直和该公司关系密切的证券公司的研究员,因为今后必须由研究员出面,私募和上市公司只能躲在幕后等收割。他们把这个故事说给研究员听,研究员觉得合适的话他们就开始合力将故事进一步完善。于是,研究员的亲朋好友和他所属的券商开始买入,股价继续稍稍抬高。

利益链条的第二层诞生了,他们是证券公司研究员的圈内人。

第三步:然后证券公司的研究员找到一直靠别人的调研做股票的基金公司,把这个故事说给基金公司听。如果基金也认为不错,就会通知他们的老鼠仓和专户理财买入(因为基金专户理财的操盘手是根据盈利幅度提成的),然后股价进一步小幅抬高。

利益链条的第三层诞生了,他们是基金公司某些个人的利益相关者。

第四步:在上述人员已经全部到位后,证券公司正式发出业内研究报告,以内部信息共享的形式推出这个故事,然后基金公司正式帐户开始名正言顺买入,因为买入量较大,难免被技术派人士觉察,于是惊呼机构开始建仓,也悄悄跟着买入,股价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

利益链条的第四层诞生了,他们是基金公司和部分目光敏锐的技术派人士。

第五步:消息进一步扩散,一些有渠道得知内幕消息的散户开始买入,股价开始明显上涨,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就当公众感到奇怪为什么这只股会走得那么强的时候,券商适时地推出了那个故事,并公开推荐这只股票。

利益链条的第五层诞生了,他们是散户中的先行者。

第六步:接到通知的上市公司将利好公布,基金公司加速拉升,散户们在赞扬券商荐股真的很准确的同时争相买入,而私募、上市公司、券商研究员、基金公司老鼠仓和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开始卖出。

利益链条的最顶层诞生了,他们是广大散户和阳光基金的正式帐户。

第七步:故事会有两种结局,1、跟风的散户前呼后拥,在所有的利益相关人都顺利出局后基金也得到全身而退,皆大欢喜,而山顶上那些自以为买到了大牛股的散户还在期待着机构洗盘后会继续拉升。2、故事不是很完美,散户进场接盘不是很踊跃,于是在相关利益人都安全撤离后阳光基金把套牢的筹码做为底仓束之高阁(阳光基金必须有60%的底仓),仍旧皆大欢喜,而且除了基民外,散户损失也不是很大。

上面两种结局无论是哪一种,券商研究员都会得到好评,因为他推荐的股票当天就开始放量大涨(放量的定义是什么?放量的定义就是高换手率,也就是筹码从利益链的下层换到了上层),散户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而机构们则也纷纷对他好评,而回到家后他还有数不完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