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53:48

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
       女儿放学回家突然问我:万恶的旧社会到底是怎么样的?新旧社会到底有什么区别?面对女儿的突然提问,我傻了,不知如何回答。

       小时候,在我的心目中,旧社会(指49年以前的中国)就是黑暗的。提起旧中国自然就与“暗无天日”相搭配了。形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型舞剧《东方红》开头的那组镜头:衣不蔽体的工人们在工头的皮鞭下挣扎呻吟,蓬头垢面的小姑娘牵着瞎眼的爷爷捧着空空的破碗哀祈苍天……于是,“饥寒交迫的奴隶”这个短语就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语言里。本来,我的童年,也饿,也寒,但我却几乎浑然不觉。因为我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伟大的D和M主席解放了我们,我们过的是不知比旧社会好多少倍的幸福生活!由于饥饿已经使我饱知其味,想到旧社会的人民过的日子还要糟糕得多,简直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小时候(三年“自然灾害”)能够吃到白生生的大米饭,哪是好难得啊!那时候,能到馆子吃一碗白米饭,炒上一个回锅肉,是好奢侈啊!那叫打牙祭。平常,玉米、红薯还要拌大量的青菜是主食,吃干的都较少,稀饭居多。本来伟大领袖已经教导我们了:“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半干半稀。”他老人家真的为我们考虑得无微不至。其实不须他老人家操心,我们自然知道怎样才能吊住这条命,干的自然得少吃。

       类似的疑问也发生在我读鲁迅的《祝福》时,祥林嫂确也可怜,特别是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的时候。如果再加上同名电影一引导之后,自然会激起对旧社会的强烈愤恨。然而,我在政治课上接受的看问题要看主流的思想方法又作怪了。这不“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如果我们细心点,完全可以从小说中读出鲁镇大多数人过的生活,其实也是比较幸福的,至少吃得起饭!祥林嫂的命运是悲惨,但是她毕竟只是少数人呀!如果她的命运代表了当时的多数人,那鲁镇的人们就一定不会那么“大惊小怪”的了。也就是说,是“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社会的光明面,而不应该只看到黑暗面哪!当然,我知道我把这个思想方法用错了地方,这个方法只能用于新社会,不能用于旧社会。哼哼!

       那么,旧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想,那时候,绝对没有我们今天的日子好,这是肯定的。比如,绝对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悬浮列车,没有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就是蒋委员长,也没有玩过电脑呐!但那时,可能大多数老百姓是吃得起饭的,也基本是穿得起衣的,如果不是战乱,生活也可能是比较安宁的。肯定有贫富差异,肯定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但没有那种连睡觉都担心说错了梦话的恐惧。一句话,如果除了物质进步等时代因素外,旧社会的面貌大概与我们经过了改革开放20多年的今天差不多。

       当然,差不多就意味着有差异。比如,从我的阅读所知,那时在政治生活中有真正的反对党,只要不搞武装暴动,不搞国家分裂,一般说来不会遭到武装镇压。虽然也有迫害,有新闻检查,但鲁迅的书一本一本的出,至于什么民盟、民建、93、农工之类的,更是异常活跃,风光得很。一个个活的人模人样,哪有今天这样窝囊!那晏阳初可以在山西搞他的平民教育,梁漱溟可以在山东搞他的乡村教育,陶行知更可以在全国搞他的育才教育和推广师范教育。

       问题是我们一直以为在前进着。如果不知道历史,不了解真相,不懂得反思,我们就总是那么拥有当下的幸福感和感恩情。我们也就总是那么容易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