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女性:在资本之巅起舞的女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6:28:25
林森  陈立辉
从美国到欧洲到亚洲,女性不仅已经敲开了曾经是男人天下的资本市场的大门,而且还站到了最前沿。今天,大多数的金融女性都会告诉你,客户根本就不会管你的肤色是不是绿的,眼睛是不是蓝的,或是不是从另一个星球来的,重要的是你的表现到底好不好。
她让女性第一次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角。作为华尔街新时代女性的开路先锋,她令女人的职务不再被局限在秘书工作或是不重要的助理位置。在华尔街还非常歧视妇女的70年代,穆里尔·希伯特(MurielSiebert)成了第一个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会员席位的女人,从此世界改变了。
在这位“华尔街第一女子”之后,陆续又出现了加查雷莉,她经营着自己的投资公司,曾在1987年美国股市狂跌前6天正确地作出了决策,后来又正确地预测了1988年股市的回升;麦卡尔·麦卡斯基尔,奥本海默共同基金公司总裁,她帮助美国的共同基金市场实现了一次革命。当然还有贝尔·斯特温斯投资公司的主要决策人麦凯、从摩根格林费尔公司激流勇退的尼古拉·霍莉克、博兰薇、卡罗尔·加利、艾比·柯恩等,这些女人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华尔街最有名气的投资专家或分析师。
她们在欧洲玩对冲基金
让我们再把眼睛转向欧洲,埃琳娜·安布罗西亚多(ElenaAmbrosiadou),或是索菲·梅尔西恩(SophieMelcion),你了解吗?来认识一下对冲基金经理中的新面孔吧。自80年代对冲基金业在美国起步以来,女性就逐渐加入了这一行列。她们自己创立基金,还为基金经理提供业务帮助。那些女性的名字或许不像索罗斯那样如雷贯耳,但她们在该行业的数量却与日俱增。而今,女性参与对冲基金业的潮流正风行欧洲。
1992年,安布罗西亚多在伦敦创立了一个名为IkosPart-ners的对冲基金。她的交易帐户中最初只有10万美元,如今她管理的资产总额达1.3亿美元。
在泰晤士河河畔的办公室中,安布罗西亚多同她的12位员工设计了一项被称作“统计套利”的策略,为她的4个独立基金筹集资金,其中最大的基金投资于日本证券市场,其它几个投资在外汇、债券、指数成分股和利率的期货市场。
过去一年中,不少对冲基金和传统共同基金都有损失,IkosPartners中最大的基金却获得28%的回报率。IkosPartners创立至今,年年赢利,即便在1998年金融市场危机和日本长达10年的熊市期间也不例外。
自立门户安布罗西亚多是在80年代末开始考虑自立门户的,当时她是一家石油公司的高级经理。她觉得自己可以尝试金融业务,而对此,她只在克兰菲尔德大学修读MBA时略知一二。
安布罗西亚多放弃自己在石油公司成功事业的决定也许看来有些冒失,但她为设立对冲基金所作的准备却没有丝毫莽撞之处。
90年代初,安布罗西亚多辞去石油公司的工作,而后就开始一次次到美国参加期货交易和基金管理的研讨会。那时,她还拿出10万美元的积蓄存入一个美国帐户用来进行外汇交易。
安布罗西亚多说:“当时我这么做是为留下(最初的)交易纪录。两年后,这笔投资金额增加了50%。”
安布罗西亚多回忆她涉足金融世界所学到的第一课,说道:“我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找到一位不会破坏我策略的经纪人。”
她起初联系的经纪人要为每个往返指令向她收取100美元的手续费,这样她每天支付的手续费可能高达数百美元。最后她确定了DeanWitter的一位经纪人,后者只收她12美元,而后收得更少。她说:“这是我早期学到的重要一课。”
成功之路在证实自己有能力成功管理基金后,安布罗西亚多就以IkosPartners的名称注册了一家公司,并从一个美国投资集团获得5000万美元的管理式帐户,那时她投资日本的股票衍生产品。
1995年,安布罗西亚多认为是时候专注于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管理他人的帐户了。于是,她推出IkosOffshoreArbitrageFund,那是个主要投资日本股市、市场中立型的基金。她说:“成功的关键就是做到独一无二。我们是全球买卖日本股票惟一一个有系统的、定量的、统计式对冲基金。”
投资者为了多样化其投资组合而寻求不相互关联、但有一定回报的资产,因此IkosOffshoreArbitrageFund增长迅猛,一年后价值就上升至9000万美元。
进退自由对冲基金这个领域,进入的障碍不多,且其中的机会不少。安布罗西亚多和美欧的其他女性,正是利用这点才得以在此新行业叱吒风云。
梅尔西恩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咨询公司Asterias。她说道:“他人对你的评价完全只是依照你的业绩,任何人都能进入这个市场。若你表现出色,就能留下;反之,就得退出。”
积累经验梅尔西恩创建Asterias是为利用欧洲成长中的对冲基金行业———1999年,对冲基金在欧洲的资产增长了80%。As-terias帮助欧洲投资集团进入不同的投资领域,有时还为他们挑选对冲基金经理,并向美国对冲基金提供有关欧洲地区机遇的咨询。
90年代初,梅尔西恩在巴黎首次接触对冲基金,当时她在J.P.摩根公司从事固定收入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她曾与业内不少大名鼎鼎的人物密切合作,包括索罗斯、朱利安·罗伯特森和路易斯·培根。那时,全球宏观对冲基金还在该行业称雄。
梅尔西恩称,自己很快就对对冲基金热衷起来。她说:“对我而言,这真是太奇妙了,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理念。”
令梅尔西恩印象深刻的是:对冲基金不会忽略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市场信息,并通过大力建仓而直接达到目的。
她解释道:“一旦基金经理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交易对象,就会立即建仓。若市场态势良好,他们就增加持仓量,若市场不景气,就毫不犹豫地减仓。”
用武之地1996年,梅尔西恩被瑞银华宝派往伦敦负责一个小组,该小组将为瑞银华宝处理同对冲基金间的业务关系。
在伦敦,她很快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她说道:“当时我在欧洲帮美国基金进入欧洲,并帮欧洲银行了解对冲基金策略。1998年,我决定创立自己的公司,而且相信能为(美国和欧洲)双方带来好处。”
她以自己4万英镑的积蓄起家,而今,她已雇用了两名全职员工,并迅速开展新的项目。
梅尔西恩对Asterias有个宏伟的构想,并想象能拥有一支由德国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等组成的多种语言工作小组。在一些享誉全球的投资银行工作了十多年后,她自信找到了用武之地。她说:“在银行里,很难进入最高的管理层。在对冲基金行业,你可以畅行无阻。”
台湾的基金女明星
亚洲的女性亦不示弱。钱素惠,台湾统一投信惟一的女性基金经理人,管理统一投信龙马基金已超过5年,曾经历台股多次多空的洗礼,但绩效依旧稳健领先。淡江大学财务金融系毕业的她,做投资分析已经11年了,先后在统一证券研究部、新实证券研究部干过,1997年6月正式接手龙马基金。
去年的台湾股市从1月3日的4739点开出,最高涨到6198点,最低曾跌到3411点。总体看,和前一年相比,一年来指数几乎纹丝不动。但是,表现好的基金,年报酬率却依然可以高达25%以上。1月份抓到反弹行情,第四季初再次勇于买进的基金,就是去年的大赢家。《Smart智富月刊》结合《台湾经济新报》的资料,从股票型基金短、中、长期绩效,挑选不同期间都维持在所有基金排名前20%的A级基金,同时搭配低风险、投资报酬率稳健的基金,选出了10支2001年的最佳基金,钱素惠的龙马基金就名列其中。
她的龙马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小型股,由于中小型股具股本小、股价易推升的特色,且经营型态较为灵活,运营绩效表现突出,因此爆发力十足。统一龙马基金近年来表现出色,而今年以来绩效排名亦居股票型基金前列。钱素惠表示,统一龙马基金机动性较高,选择的投资标的积极与防守、短线与长线兼具,她期许统一龙马基金为短中长期皆能稳健成长的基金。
钱素惠选股除了参考公司的基本面外,也会顺应大环境转变,机动调整持股。但每次调整至少是一个波段,而非随势起舞,基金周转率属中间水平。“顺势而为”是她的操盘哲学,评估整体环境再选择最适合的产业,这也是龙马基金历经不同景气的洗礼,仍能保持稳定表现的原因。
钱素惠对于今年景气倾向乐观,她说,她希望自己能够保持前10的排名,“减少犯错、稳健布局,就有机会更上一层楼。”
冒险中国的华尔街女人
纽约、香港、深圳、上海、北京……
这些不同质的城市构成了伍惠文(AmyKong)广阔的活动区间,华尔街的资本则通过她看似繁杂的行动轨迹辐射出单一的数字旋律:流动和增长。
在人们历来的想象中,华尔街这个操纵着整个世界金融命脉的地方一直是那些身着深色三件套装西服、讲究繁文缛节、因聪明过度而过早“绝顶”的白种男人们冒险与游戏的天地。因此,香港出生的亚裔女性伍惠文的成功就格外地令人关注和侧目。获得纽约大学MBA的伍惠文,于1985年到1995年的短短十年期间,将美国大学教师退休基金(CREF)亚洲投资组合的规模增长了100倍,即从5000万美元扩张到50亿美元,而这些投资增值几乎占当时美国大学教师退休基金海外投资增值的绝大部分。凭着这份骄人的投资业绩,伍惠文在传统的男人当道的国际投资界稳稳地占据了一席之地,并被有关媒体评论为是一个“tigerish”(虎虎有生气)的女人。
“我其实并不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伍惠文自己说,“我很少去想我一定要怎么怎么样。但就我的个性而言,我的确不喜欢每天重复做同样的工作,而是常常需要去寻找新的挑战。所以,上大学时我就决定自己今后要去做金融与投资,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符合我个性的事业。金融投资领域会令人体会到一种不断变幻着的、有时甚至会令人感到窒息的巨大的风险、压力和挑战,同时也会让人体会到如在峰巅般的成就感。
”所以,1980年伍惠文MBA毕业后就坚决地闯入了华尔街。当时正值美国经济低迷,伍惠文只能从兼职证券分析员做起。“我当时拿到的每小时15美元的薪水是美国证券业的最低薪金,但我还是坚持了下去。”伍惠文说道。1985年,由于其亚裔的背景和华尔街的从业经历,一家猎头公司找到伍惠文,并使她成为了美国大学教师退休基金亚洲区的投资管理人。从此,伍惠文踏上了她事业的崭新出发点。
很多人单纯地以为是女人的直觉帮助了伍惠文在动荡不定的亚洲资本市场上规避风险并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伍惠文对这样的看法很为不屑:“这绝对不是靠什么直觉,而完全是分析的结果。”伍惠文说道,“在投资这个领域,不经分析而单凭直觉做事肯定要失败,眼光最终只能来源于对各种复杂相关因素的分析,而我天性就喜欢做分析。”的确,从伍惠文神采奕奕的目光里,我们感觉更多的是一名职业投资者的睿智和精明。
虽然身在纽约工作,但伍惠文的头脑和心却一直萦绕在亚洲。或许是早年生长于香港的缘故,伍惠文对亚洲始终情有独钟,并坚持认为亚洲相对拉美和东欧,投资回报会好得多。她自己的实际投资业绩也充分证明了她这一观点。一直以来伍惠文对亚洲的投资,主要还集中于东南亚和韩国。而对于中国内地,虽然她一直抱有很强烈的兴趣,但由于种种限制,她所管理的基金一直没能大规模地进入中国的资本市场。
1998年,募集有10亿美元风险资本、专向投资于中国IT产业的赛博投资基金在纽约成立,董事长蒋小明邀请伍惠文出任基金的总经理,这使得伍惠文从此拥有了一个可以大规模向中国投资的行动载体。伍惠文说道:“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对于很多企业只要问上几个问题我就能判断出它们是否值得投资。不过我们在初始投资时都非常谨慎,只有在3年内能给我们带来至少20倍以上投资回报的企业我们才予以考虑。所以,有水准的管理团队、产品的差异性和竞争性优势、市场的高成长性以及较高的进入壁垒是我们在衡量企业时的几个主要指标。
”在中国做风险投资,一个主要的风险就是中国相应法律建设的滞后。“中国的法律并不是很完善,”伍惠文说道,“法律不完善的结果是,一切事情都经常要通过人的关系、通过政治手段来解决。虽然这对于我们风险投资基金而言,是额外增添了许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也不能等到一切都安排好了之后再来。所以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不能灰心。我以前一直在做国际投资,我知道在国际投资中,文化差异是很重要的。不同的国家,文化、社会、经济等很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一种手法走遍全世界的商业模式现在还没有。”
自己是中国人,多年来也一直在跟中国人打交道,对中国的情况比较熟悉,伍惠文说,这就是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