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会群:“白宫”书记案的配角们(南方周末 2010-2-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3:29:23

解析安徽阜阳白宫书记案配角 折射官场权力制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6日09:34  南方周末   围绕安徽阜阳颍泉区委的办公楼“白宫”,上演了一出由区委书记张治安做主角,区检察长汪成等做配角的官场怪剧。
前颍泉区委书记张治安 图/IC
前颍泉区检察长汪成 图/IC

  “白宫”书记案的配角们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发自安徽阜阳、芜湖

  报复陷害举报人致其自杀的“白宫”书记张治安,在春节前被判死缓。但作为地方一把手的张治安,其所犯罪行,并非一个人就能完成。

  市政府秘书截留举报信转交给被举报者张治安,成为了张报复举报人的导火索。而前检察长在张治安报复举报人一事上,从被迫到“积极迎合”,最终成了张治安的整人工具。而前区政协主席与张治安则相互倾轧,结果与张一同落马。他们是“白宫”案这出官场怪剧不可或缺的配角。

  这其中折射出的权力制衡、举报人保护、买官卖官等官场制度性缺陷,值得深思。

  2月8日,随着安徽阜阳颍泉区“白宫”书记张治安被芜湖市中级法院宣判死缓,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案尘埃落定,从本世纪初王肖大案(指阜阳前市委书记王怀忠、市长肖作新受贿案)以来风波不断的阜阳,又多了一位落马官员。

  张治安案,被认为是舆论监督在中国反贪史上的又一次胜利。纵观该案始终,先是被形容为“白宫”的颍泉区政府办公楼被媒体曝光,有关部门调查无果,张治安安然渡过危机;之后,张治安老部下李国福举报其贪腐,被抓,进而在狱中死亡;媒体持续跟进报道,“颍上张家”浮出水面,张治安本人最终落马。

  然而,事件的真实逻辑并非如此简单。张治安案从案发到发酵直至其落马,实为多方博弈的结果。其中,官员之间的利用、倾轧最为诡异,也最为关键,而其中折射出的权力制衡、举报人保护、买官卖官等官场制度性缺陷,则尤其值得深思。本文选择其中的几个人物,结合判决书,对此案进行解析。

  检察长汪成

  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崔伟称,此案的深刻教训是:我们的各级检察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盲从某一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区分开。

  作为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李国福”案的同案犯,颍泉区原检察长汪成与张一起出庭听判,审判过程中,与始终站立的张治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成多数时间伏案呆坐,一脸愁苦。

  以“报复陷害罪”被判刑六年的汪成,被不少当地官员认为颇为“冤枉”。

  汪成与李国福并无恩怨。在整个案件中,他被认为是张治安的一个“马仔”,正是由于其滥用检察权,违背事实和法律办案,使一级检察机关沦为报复陷害李国福的工具。

  然而,由于张治安时任区委书记,汪成是区检察院检察长,因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现象,人们通常理解为汪成系身不由己、被迫所为。对此,起诉书中也有所体现,如认为张汪二人应划分“主从犯”。并提到“张治安在得知李国福案进展不大时,严厉斥责汪成并以撤免其检察长职务、卡其单位经费相威胁”。

  然而,法院认为,汪成虽然在犯罪之初系受张治安指使,但后来逐步转化为“积极迎合,行为主动”。“故张治安、汪成在共同犯罪中均起重要作用,不分主从。”

  关于汪成在该案中“积极迎合、行为主动”,判决书中提到一个细节:在李国福被关押期间,由于身患重病,看守所曾向汪成提出变更强制措施,结果汪成不同意。李国福后来在绝望中自杀,死前已双目失明。

  事实上,在报复陷害李国福及其家人一案中,除了颍泉区检察长汪成之外,区纪委、公安分局、法院等部门负责人也均身涉其中。但是,其他人似均留有余地(比如,在李国福女婿张俊豪的逮捕证上,区公安局长并未签名),惟有汪成一直“紧跟”,也因此被提起公诉并最终判刑。

  对汪成的行为,阜阳市政法系统一位人士颇为感慨。检察院与公安、法院、纪委等机构相比,相对而言其实较为独立。区公安局长、区纪委书记、区法院院长及区检察长四者相比,区委书记最难指挥的就是检察长。这是因为检察系统的“垂直”管理特点较明显,区检察院与市检察院系上下级领导关系,而非法院的业务指导关系,更不似公安纪委那样直接由区里指挥。尽管张治安兼任区人大主任,但区检察长的任免还需经上级检察院和上级人大,也就是说,张治安其实无权像其扬言的那样撤销汪成的检察长职务。因此汪成坚持独立依法办案并非不能做到,“关键是他有私心”。

  汪成是张治安的老家颍上县人,曾是该县当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仅有的几人之一。2005年,汪成从颍上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的位置调至颍泉区检察院任正职。按照汪成妻子对南方周末记者的说法,汪成虽然曾跟张是老乡和同学,但在到颍泉任职之前,他与颍上“张家”没有任何关系。

  然而,自从任颍泉区检察院检察长后,汪成即被视为“张治安的人”,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汪成调来之后,兼任区人大主任的张治安在选举检察长的区人大会议上罕有地给代表三鞠躬,希望支持他的“老乡”汪成的工作,结果汪成被顺利通过。

  在“紧跟”区委书记张治安的同时,汪成却被认为与时任阜阳市检察院主要领导关系不睦。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国福案前期,阜阳市检察院未曾介入。有深谙检察机关办案规则的业内人士认为,如汪成在查办李国福案时向市检察院请示,结果当不至如此,至少可免牢狱之灾。事实上,根据起诉书内容,在李国福案中,除了安排汪成查办李国福,张治安还曾让区纪委书记赵学民“双规”李国福的妻子、女婿,结果赵学民上报市纪委,后者未予批准。张治安虽为此责骂赵学民“办事不力”,但终究无可奈何。

  张治安、汪成报复陷害李国福一案已经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的反面典型。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崔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称,此案的深刻教训是:我们的各级检察长,要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盲从某一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区分开。

  ◆张治安案的演进:

  ◇2007年8月份,阜阳市人民政府秘书肖华将李国福写给市长孙云飞的举报信截留并转给张治安。

  ◇2007年8月26日,李国福被颍泉区检察院带走,李国福妻子、女婿也分别被抓。

  ◇2007年10月12日,李国福被批捕。◇2008年3月13日,李国福在监狱内自缢身亡。

  ◇2008年4月,中国青年报率先报道李国福死亡案。

  ◇2008年5月,张俊豪一审以受贿罪被颍泉区法院判刑一年六个月。

  ◇2008年6月,张治安、汪成被安徽省联合调查组带走调查,次月被逮捕。

  ◇2009年3月,张治安被取保候审。5月再次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

  ◇2009年4月,张俊豪因检方不予起诉而获自由。

  ◇2009年9月,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因受贿58.8万元被判刑8年。

  ◇2010年2月8日,张治安因受贿罪、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汪成因报复陷害罪一审被判刑6年。秘书肖华

  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如果说汪成身陷李国福案尚有无奈的话,那么阜阳市政府的前秘书肖华卷入该案则让阜阳不少干部感到匪夷所思。

  外界通常认为,张治安案的转折点,始于举报人李国福之死。然而,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根据法庭审理查明的事实,事件真正的起点,其实来自肖华转交的一封举报信。

  判决书如此描述李国福案的起因:2007年8月份,时任中共阜阳颍泉区区委书记的张治安收到阜阳市人民政府秘书肖华截留的一封关于其受贿、卖官、违法乱纪的举报信,被告人张治安根据举报信内容,分析判定举报人就是李国福,遂产生报复李国福的念头。

  上述内容表明,如果当初肖华不是将李国福的举报信转交给张治安本人,那么给李国福一家带来灾祸、也导致十余名干部落马的这场风暴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据知情人士介绍,李国福在举报张治安时,曾在北京发出过七封挂号信。李国福死后,专案组就此调查,其中六封均能找到,只有寄给阜阳市领导的一封下落不明。后经进一步调查,终得知是由肖华将信主动转给张治安秘书,后者再转给张治安。

  李国福案调查期间,肖华不再任市政府秘书,改任阜阳市审计局代理副局长,有消息称他的代理期满后未获正式任命,不过目前亦无进一步处理消息。

  举报信被转到被举报人手里,已经不足为奇。不过阜阳政界一位人士不能理解的是,作为市领导的秘书,擅自截留寄给市领导的挂号举报信,并转给与其没有行政关系的被举报人,这在官场并不多见。事实上,保证将领导的来信呈交给领导本人且不外传,是秘书的基本分内职责。

  不过,换个角度,当地官场中人称,亦能理解肖当时的所为。据其介绍,阜阳市以前也曾发生过几起将举报信转给被举报人的恶劣事件,但似乎没人当回事,被举报的人也照样能升官。“他(肖华)那时绝想不到一封匿名举报信会引爆一个炸药库。”

  尽管中纪委、最高检均曾出台过保护举报人的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被认为效果并不明显,且这些规定均面向本系统,对于其他机构如党委、政府相关人员“出卖”举报人事宜如何论处,南方周末记者尚未查到相关规定。阜阳另一位曾举报过张治安的农民企业主储士彬对南方周末记者称,2005年他在“告状”时,张治安曾找到他,拿着他的举报信当面说:你别跑了,你的信都在我这,我一个电话就够你跑半年的。“究竟是谁将举报信交给了张治安?”储士彬至今仍不知道。

  政协主席赵德才

  赵德才与张治安虽然官场暗战不断,但双方都不想把对方置于死地。但是,随着李国福自杀之后的事件逐渐升级,两人的命运,也终非自己所能掌控。

  在张治安案判决书中,颍泉区原政协主席赵德才的名字曾以证人身份被两次提到。同时,赵也是所有作证者当中,惟一一位被判刑者,尽管他与张治安之间并未发现有权钱交易。

  赵德才与张治安的关系极为微妙。赵年长张治安11岁,曾在张的老家颍上县为官多年,33岁即任副县长,后于张治安之前到颍泉区担任副区长、副书记,在张治安调颍泉区任职后,赵德才任颍泉区政协主席,提拔为正处级。

  赵德才一度被视为张治安“心腹”,事实上,张治安在颍泉区的主要政绩之一,是开发建设了皖西北商贸城,而赵德才则是商贸城指挥部指挥长。办案人员后来查实,商贸城项目是张治安重要的受贿平台。

  根据赵德才的证言,商贸城无论大小事情都必须向张治安汇报,经过张治安的同意方可实施。后经检察机关查实,赵德才本人亦在商贸城项目中受贿十余万元。

  尽管不知两人因何生隙,但有迹象表明,张赵二人的“蜜月”很快结束,且反目成仇。事实上,收到李国福的举报信后,张治安坚信其是受人指使。而他“整”李国福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找出“幕后黑手”。而李国福临死前写给张治安的“悔过书”中,曾提到其“被人利用、听了别人的离间计和教唆”。不过,他并未点明“别人”究竟是谁。

  张治安父亲张家顺在2008年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将矛头直指赵德才,认为张治安工作中得罪了赵,赵因此在背后告张治安的状。有知情者称,张治安在看守所中,还曾向人打听赵德才在外面是否还在“活动”。

  然而,在张治安案调查后期,原本揭发检举张治安的赵德才却主动向调查组交待其本人受贿事实,并在张治安被宣判之前被判刑八年。在法院审理赵德才案时,其律师称,早在张治安被调查前,赵德才多次向有关部门实名举报其受贿,并以此为由申请从轻处理,从而佐证赵德才确实在“斗”张治安。

  然而,眼看就要“取胜”的赵德才为何又有此下场?这让外界百思不得其解。据媒体报道,在法庭上,赵德才曾经声泪俱下,忏悔自己不该收钱。

  赵德才的一位朋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张治安被调查组带走之后,赵德才曾找到过他,当时非常恐惧,说张家怀疑是他在背后“斗”张治安,如果他哪天不明不白地死了,希望能找个私家侦探查明原因。

  一位颍泉区退休官员这样分析张赵二人的斗争:赵后期确实反对张,但他反对的目的并不是将张送进监狱,而希望其调离,让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位置——赵德才在副处位置上呆了二十年,后来虽升正处,却不过是政协主席。而张治安“斗”李国福,也主要是想给赵德才一点“颜色”,并非要置其于死地。但是,随着李国福自杀,中央媒体介入,安徽省检察院、纪委成立调查组调查,事件逐渐升级,两人的命运,也终非自己所能掌控。

  局长周文礼

  一位阜阳当地官员认为,张治安案中,下属官员给他送钱只是一种姿态,主要目的是向张治安表忠,表明自己成为“张治安的人”。

  张治安虽以“报复陷害”李国福案发,但法院最终对其处以重刑的主要法律依据,却在于其受贿360万元。在行贿人名单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批官员。在张案中,共有6名处级干部、10名科级干部因对张治安行贿被免职。原颍泉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周文礼即为其一。

  根据周文礼本人证言,2002年5月,周文礼到张治安办公室提出想担任国土资源局颍泉分局长一职,并送其2万元人民币。2003年春节后,周又到张办公室送其1万元。后来,周文礼被任命为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值得一提的是,据判决书交待,在被任命副局长时,周本人竟无公务员身份,不是国家干部。事实上,颍泉区当初对周的任用凭证只有一纸“任职通知”,而没有其他干部必需的“干部任免审批表”。然而,不是国家干部的周文礼不仅成了副局长,而且还是该局实际上的“一把手”。

  上文提及的储士彬曾有过跟周局长打交道的经历。2003年,市重点项目阜阳电厂要在颍泉区开建,储士彬因对其工厂的拆迁补偿不满拒绝搬迁,成为“钉子户”,周文礼代表张治安亲自上门做工作。据储士彬称,周局长当时提醒他,跟张书记斗是“鸡蛋碰石头”,“他说我连鸡蛋也算不上,顶多是鸽子蛋。”

  张治安案发之后,周文礼和其他涉案官员一样被免职,不过有当地干部心存疑问:依干部任免手续,周文礼其实从没有任过职,又何谈免职?

  一位阜阳当地官员认为,张治安案中,对于他跟下属官员之间的权钱来往,用“买官卖官”形容并不恰当。事实上,这些官员给张治安的行贿数额不过两三万元,张治安显然并不缺这点钱——假如阜阳真有买官市场,那些位置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值这么点钱。这位官员认为,送钱只是一种姿态,主要目的是向张治安表忠,表明自己成为“张治安的人”。至于为何要以送钱这种俗气且危险的方式?这位官员以“投名状”作比,“谁都知道送钱是什么性质,但也惟有如此才能显示诚意并彼此约束。”

  这位官员认为,由于上述这种官场潜规则的存在,给张治安送钱的官员中,其中也不乏“冤枉者”,因为他们无论是就能力还是资历,实际都该提拔了,但惟有通过送钱,才能真正被“放心”提拔。

  耐人寻味的是,十余年前,张治安还曾是一位“买官”者。在颍上县原县委书记张华琪案中,法院曾经认定,1996年10月,时任颍上县谢桥镇党委书记的张治安向张华琪提出职务升迁要求,送对其行贿2万元 (另有10万元被认定为张华琪“索贿”)。数年之后,升任颍泉区区委书记的张治安替代了张华琪的角色,而他当年的“买官”角色,则由周文礼们替代。

  “白宫书记”的罪与罚——张治安案宣判旁听侧记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柴会群 发自安徽芜湖

  当最后听闻判处死缓之后,张治安突然失控,连喊三声“冤枉”,声称“(指控内容)全部都是假的”,“有一条是真的,枪毙我都行”。

  2月8日,虎年春节前6天,原阜阳市颍泉区区委书记张治安报复陷害举报人案一审在芜湖中院低调宣判。

  和去年11月19日的庭审一样,记者成为法院不受欢迎的人。除了新华社和央视记者获得了两张旁听证,其他记者均被挡在了法庭之外。法院这次给出的理由是:座位不够。南方周末记者在庭审现场发现,一百多个座位确实均已坐满,有媒体记者怀疑,法院事前安排人“占座”。

  南方周末记者凭借受害人李国福亲属让出的一张旁听证,得以目睹宣判全过程。

  判决书长达63页,五万余字,由三位法官轮流念完,耗时愈两个小时。整个过程中,张治安一直站立听完。其间,法警多次示意其坐下,均被拒绝。与上次庭审时的激动不同,张治安在宣判时努力保持微笑,甚至择机与庭下熟人挥手致意。

  然而当最后听闻判处死缓之后,张突然失控,连喊三声“冤枉”,声称“(指控内容)全部都是假的”,“有一条是真的,枪毙我都行”。

  在张治安案中,虽然其报复陷害李国福行为被认为“民愤极大”,但真正让其获重刑的,却是后来认定的受贿罪。

  自从2007年6月被安徽省联合调查组带走至今年2月9日宣判,张治安案可谓一波三折。

  据悉,起初检察机关仅就张治安、汪成报复陷害罪提出起诉意见,该罪最高刑期不过七年。然而,2009年3月,形势急转直下,检方又发现张治安受贿线索,曾于当年3月13日被取保候审的张治安,于5月27日因受贿罪再次被逮捕。

  关于张治安被取保候审一事,阜阳坊间曾流传多种说法:一说是张治安取保候审后已经安然无恙,甚至还注册了一家公司打算经商;另一说是在张治安取保候审期间,颍泉区曾有他提携过的官员去看望,但也有的怕遭连累避之不见,结果当张治安再次被抓后,去看他的官员他一个没有交待,没去看他的全都说了;至于张治安再次被抓,是因为其父张家顺不服气,找到联合国告状(张家顺带领村民建的小张庄公园曾获联合国授予的全球五百佳称号),联合国将信转至中央领导,中央领导高度重视,要求一定要查个清楚,结果张治安被重新逮捕,并被查出受贿事实。

  南方周末采访的一位接近张家的人士说,上述传言均子虚乌无。据其介绍,张治安虽办理取保候审手续,但并未获自由。而是由检察机关移送纪检机关“双规”,并且在纪检机关交待了受贿情节。至于取保候审,因为检察机关为避免超期羁押而例行的手续。

  据另一名知情者称,张治安受贿案的重要突破口,是来自其家人。据悉,张治安被联合调查组带走后,其妻子一度下落不明,专案组通过监控其手机,发现其在合肥一位亲戚家附近,遂开车去抓捕。张治安妻子、儿子还有儿媳驾车逃跑,车被专案组枪击轮胎后抛锚,全家均落网,专案组从张妻身上搜出总值超过三百万元的现金、存折等(与法庭最后认定的张治安受贿总额相当),此外还有一封张治安托律师转交的家信(由于内容与案情无关,该律师未受牵累)。在交出证据之后,张治安家人未被追责。据该知情者称,在被追逃之时,恐惧中的张妻曾提出全家撞车自杀,但因儿媳反对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张治安因为“白宫”事件出名,但办案人员并未发现其在白宫——即颍泉区政府大楼建设中——有受贿行为,倒是在一些他所经手的名不见经传的工程,如老家张庄小学、影剧院、皖西北商贸城项目中收受贿赂,前后长达十余年。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张治安曾多次更换律师。据一位曾介入该案的律师称,张治安一直拒不认罪,坚持让律师为其做无罪辩护。但稍有刑辩经验的律师都认为,张治安判决无罪的可能为零。据悉,在知道张治安的态度之后,父亲张家顺也曾托人带话让其认罪,但张治安一直坚持,毫不妥协。据中国青年报引用李国福家人的说法,张治安去年庭审时推翻了检方所有指控,认为都不是事实。面对公诉机关出示其签字笔录。他说,我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的字,你们是知道的,如果不签字,我老婆孩子都要判刑。

  尽管提出上诉,但无论当地政界还是法律界,对二审改判几不抱期待。

  在宣判结束后,情绪失控中的张治安大声咆哮,“家里人给我请外地律师,我跟他们拼了!”这是他被法警扭送出法庭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旁听的阜阳农民企业主储士彬百思不得其解:张治安所说的“他们”究竟是指谁?

 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2-26/0934197450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