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童 药 膳15-2010-0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37:22
150    儿 童 药 膳541    本药膳可驱虫,适用于小儿蛔虫,蛲虫病。忌饮茶及热食。    (3)    、楝皮槟榔糖浆:原料:楝根白皮30克、槟榔20克、白糖适量。    制作: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    本糖浆功能杀虫驱虫、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4)    、凤眼果煲猪瘦肉:每次用凤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    凤眼果,又称频婆果,性味甘、平、功能温胃、杀虫,同瘦猪肉合用有温胃、健脾、杀虫,消疳的功效,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5)    、炒南瓜子: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用文火炒熟,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    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本药膳对治疗小儿蛔虫有疗效。    小儿蛔虫病除用上述药膳治疗外,还必须加强对小儿的卫生教育。要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清洁的食物,生吃水果蔬菜时一定要洗净。在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151    641儿 童 药 膳    本病农村较多见,故在农村一定要合理修建厕所、烘坑,加强粪便管理,用作肥料的粪便,须采用无害化粪池,堆肥发酵等方法,将蛔虫卵杀死。    22、小儿蛲虫    蛲虫是很细小的白色小虫,好象线头一样。儿童感染蛲虫的最多。    蛲虫寄生在近肛门口的直肠壁上,在肛门口产卵。虫卵极小,如果沾在手上、蹭在裤头,被褥或单子上,很容易污染食物,不知不觉被吃下去。当虫卵经过胃到小肠后,便脱壳变成小虫爬出来,经过三四周,渐渐发育为成虫,雌雄蛲虫就在肠内交配,交配后雄虫死去,雌虫子宫里充满虫卵后,夜晚就爬到肛门或会阴附近产卵,数量很多,在几分钟可连续产卵1万只左右。    由于蛲虫产卵时引起肛门奇痒,病人,尤其是儿童往往用手搔抓,手上也就沾上了虫卵。    小孩得了蛲虫病,对身体健康很有影响,首先因为肛门发痒,晚上爱闹,烦躁不安,睡眠不好,白天精神差,消化亦不良,小女孩还会因此引起外阴炎。本病宜用杀虫止痒的药膳:    (1)茴香槟榔汤:槟榔50克、切碎、放入茴香10个,再加入适量水,煎煮后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续5至7天。--152    儿 童 药 膳741    槟榔性温、味苦、辛,功能杀虫破积;茴香性温,味辛、甘,功能温阳止痛,二者合用对治疗小儿蛲虫病有效。    (2)    、槟榔粥:原料:槟榔30~60克、粳米一至二两。    制作:先把槟榔片煎汁去渣后,加入粳米,一同煮粥。    本药膳下气、消积、驱虫、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除使用上述药膳治疗小儿蛲虫病外,还可采用单方、验方治疗:煤油适量,以棉球蘸少许,睡前塞入肛门,次晨取出,连用3天;杏仁十枚,炒熟,捣碎,用纱布包裹,使其向外浸油,每晚擦肛门一次,连用5天;苦楝子,用热水泡软,刮去外皮,塞入肛门2~5粒,次晨用力便出,连用5~7天可愈;吴茱萸(果实)    10克,煎汁,第一天晚上服头汁,第二天晚上服2汁,连服3~5付。    大蒜数瓣,捣烂,加植物油少许,每晚睡前涂肛门周围,连用5天;用胡粉散(胡粉30克、雄黄60克)外擦肛门、每晚一次,直接杀灭虫体。    此外,蛲虫患儿应每日清晨用温水清洗会阴部及肛门周围,防止小儿用手去搔抓肛周围的皮肤粘膜。应提倡小儿穿满裆裤睡觉,衣裤、被单需用开水烫洗,最好能煮沸,以杀死虫卵。一定要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地上爬--153    841儿 童 药 膳    玩,不饮生水,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等。    23、小儿痱子    痱子是儿童在夏令高温季节的一种常见病。    痱子有两种,周围没有红晕的称白痒子,象小水泡一祥;颜色发红的是红痱子。得了痱子主要症状是皮肤有痒感或灼热感。    本病的发生与天热有关,因为气候炎热,人体大量出汗,若此时衣着较厚,或皮肤不清洁,堆积有污垢、汗腺的排泄受阻、汗液不能很快蒸发,潴留在汗腺口部,就会引起痱子。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盛夏之时,湿热蕴蒸肌肤,闭塞毛窍,汗出不畅,怫郁肌肤腠理之间而成。因此,宜采用能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的药膳治疗:    (1)    、清凉绿豆汤:原料:绿豆100克,干荷叶15克,溥荷叶、甘草各少许,白糖适量。    制作:薄荷、甘草同煎取汁,荷叶装入纱布袋,扎口,与绿豆加水同煮至豆烂,去药袋,兑入薄荷甘草汁,待凉食。    本药膳清热解暑,祛湿,适用于小儿痱子。    (2)    、蜜糖银花露:每次用蜜糖30克左右,金银花15~30克,先将金银花煎水,去渣放凉,分次加入蜜糖溶化后饮用。煎时不要太浓,--154    儿 童 药 膳941    一般煎成两碗银花汁,瓶贮分次冲蜜糖服。    蜜糖,即蜂蜜,它对于身体需要高热量和易于消化的食物的儿童特别有益,且能解毒,与金银花同用、能清热利湿解毒,可用以小儿痱子,暑疖等病。    (3)    、荷叶茅根粥:原料:鲜荷叶一个,白茅根30克,粳米一小撮,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白茅根洗净,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粥米至烂熟时,放入洗净的鲜荷叶,略煮即成。食时放少许白糖调味。    本药膳清热利湿,对小儿痱子有效。    (4)紫草茸糖水:原料:紫草茸3~5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上二味加水二碗煮至一碗,去渣饮。    本药膳清热凉血,解毒,可用于小儿痱子。    除了用上述药膳治疗小儿痱子以外,在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少食或忌食辛辣温燥之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并适当进服清凉饮料以清暑解湿。    此外,要用温水常洗患处(不要用冷水,以免突然受凉水刺激而汗腺收缩,影响排汗、加重症状)    ,但不要用肥皂或过热的水烫洗、因为痱子受到碱或热的刺激更不易消退。洗后,可涂30%的酒精,以利皮肤干燥并有止痒作用;服用维生素C,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用鲜黄瓜切片,轻轻在患处摩擦--155    051儿 童 药 膳    也有一定效果。    24、小儿湿疹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肥胖的小儿。    可发生有任何部位,但往往是对称的。临床常见湿热型、脾虚型、血燥型。    (1)    、湿热型湿疹及药膳    1)    、土豆汗:鲜土豆适量。去皮及芽眼,洗净捣汁,每次二汤匙,饭后温服。    本药膳和胃调中,健脾消炎,对小儿皮肤湿疹有一定效果。    2)    、薏米百合粥:原料:薏苡仁30克,百合6克,白糖或蜂蜜适量。    制作:前二味加适量水,武火煮熟,文火煮一小时,加白糖或蜂蜜。日一剂,温服。    本药膳健脾去湿,适用于小儿湿疹。    3)    、竹节茶粥:原料:竹节茶(干品30克)50克、粳米100克。    制作:竹节茶加水煎汤,去渣后入粳米,再加水煮稀稠粥,每日早晚各一次,温热顿服。本药膳清利湿热,可用于--156    儿 童 药 膳151    皮肤湿疹。    这里所说的湿热型湿疹,相当于急性湿疹,临床主要表现是:皮疹潮红、肿胀、渗液、结痂。患者常瘙痒,烦躁不安,小便赤,大便干结或烂,舌红,苔黄或腻。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疏风。    (2)脾虚型温疹及药膳    相当于亚急性湿疹。症见皮损暗红不鲜,时有少许水液渗出,部分干燥结痂,反复发作。或见面、足浮肿,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而滑。宜用健脾除湿药膳:1)    、薏苡仁粥:取薏苡仁30克、放入粳米30克,共煮成粥放入少量冰糖,作点心食用。    薏苡仁味甘淡,能健脾祛湿,可用于脾虚型小儿湿疹。    2)茯苓炖乌龟:原料:土茯苓30克、乌龟一只。    制作:洗净土茯苓,乌龟,加适量水,共炖烂熟,喝汤食龟。每天一剂,连服7剂。    本药膳健脾渗湿,对防治亚急性湿疹有效。    3)薏苡仁荸荠汤:生薏苡仁15克,荸荠5~6个洗净,去皮切片加水同煮,酌加白糖。早晚适量分服。    本药膳健脾利湿,对脾虚型湿疹有效。--157    251儿 童 药 膳    (3)血燥型湿疹及药膳    本型湿疹属于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其皮损边缘较清楚,多局限在某一部位,如头部,手部等处。皮损表现为粗糙、干燥、肥厚、鳞屑、状如皮革,其色暗红,患部剧烈瘙痒、常反复急性发作。    舌淡、苔薄白。    宜用养血祛风的药膳:1)桑椹百合汤:将桑椹、百合各15克、大枣5枚,青果6克、加水适量煎汤服用,每天1剂,连服10剂。    本药膳能养血,适用于血燥型湿型疹。    2)    、红枣扁豆粥:红枣10枚、扁豆30克、红糖适量。将前二味加水煮烂熟,加入红糖,服食。    本药膳养血和血、而“血和风自灭”    ,故可治疗慢性湿疹。    小儿湿疹除用上述药膳疗法治疗外,还必须重视饮食调理、因为饮食是引起湿疹的重要原因之一。具有过敏素质的小儿,当进食异性蛋白食物,例如牛奶、鱼虾,鸡蛋,便可引起一种变态反映性皮肤病,湿疹便是其中之一。    凡属饮食诱发的湿疹,在触诊之后,即应对该种食品做相应处理或暂时停用。    如牛奶过敏,可将牛奶多煮沸几次,使牛奶的乳白蛋白变性,成为蒸发奶,或者改用人乳,羊奶,豆奶等适宜的代乳品哺喂。    对已患湿疹的小儿,应给以清淡,少盐饮食,以减少患--158    儿 童 药 膳351    处渗出液,同时还应多给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菜汁,果汁、菜泥、果泥等,这对调节生理功能,减少过敏反应甚属必要。    为患儿烹调食物时,要尽量采用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这对提高患儿血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促进湿疹痊愈有一定作用。    25、小儿中耳炎    中耳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俗称“耳底子”或“耳朵生底”。本病小儿多见,临床主要表现是:耳痛、耳呜、耳内有浓液流出,严重者甚至听不见声音。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湿热邪所致,或因小儿热病后余毒未清。    (1)肝胆郁热型小儿中耳炎及药膳:    起病急,耳内疼痛,并见耳呜,听力下降,或耳道流脓黄稠,可有发热,怕冷,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宜用泻火解毒,清利肝胆的药膳:1)    、苦瓜茶:原料,鲜苦瓜一个,白糖60克适量。    制作:苦瓜切片煮,滤渣,取汁,加入白糖或冰糖合溶。    代茶饮。    本药膳适用于湿热上扰而引起的耳聋或聤耳出脓,伴有--159    451儿 童 药 膳    头疼牙疼,耳部肿痛而呜。    2)    、金银花粥:原料:金银花12支、柴胡9克,鳖甲15克、薏苡米18克、红糖适量。    制作:前三味煎汤,去渣后入薏米、红糖煮粥,日一剂,连服食4~5剂。    本药膳清利肝胆,适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的中耳炎。    3)    、绿豆灌大藕:原料:绿豆约300克、新鲜莲节大藕4节。    制作:绿豆洗净,浸泡半小时、滤干,鲜藕洗净,在每节的15处切断、绿豆灌入藕洞内,灌满后。将切下的藕节A盖在原切口处,竹签固定、放入钢精锅内,冷水浸没、旺火烧开,小火煮2~3小时,至藕豆熟烂,切厚片,当点心吃,蘸白糖食。汤汁加糖配食。    本药膳健脾,舒肝胆之气、清肝胆之热,对于因肝胆郁热引起的小儿中耳炎有效。    亦可用外治法治疗本病,方法是:泥锹鱼2条,红糖适量共捣烂,敷患耳周围,每天更换一次;鲜虎耳草适量洗净捣汁,或用入地金牛根加醋磨,滴患耳,每次3~5滴,每日4~6次。    (2)脾虚湿困型小儿中耳炎及药膳    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轻时重。无明显臭味,面色萎黄无华,疲乏、纳少腹胀、大便偏溏、舌淡苔白润、脉缓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