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手写王”上演士兵突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7:11:58

汉王科技董事长刘迎建:“手写王”上演士兵突击

2009-08-12 07:42:47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跟贴 2 条 手机看新闻

 

汉王科技董事长 刘迎建

26年军旅练就意志

“我在行军途中买了瓶药水,忘了叫什么名字,很辣、很刺激,幸亏喝了没有中暑。”

刘迎建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有着丰富多彩的梦想与抱负,甚至想攻克癌症,想拿诺贝尔奖。但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初中一年级之后年仅15岁的刘迎建入了伍,后来在总参谋部当通信兵。直至1993年下海创业,26年的军旅生活在他身上烙上了深深的印记。

他说,军旅生活对此后的创业意义非常,尤其在每一次的挫折中“挺过来”一定程度靠的就是这种磨炼出来的意志。用他的话说,“是吃过大苦的。”刘迎建记忆犹深的是,刚参军时分在炊事班,养猪劈柴烧饭。有一次部队做野外拉练,正值酷夏,刘迎建背着一个大铁锅,顶着烈日向目的地进发,路途遥远,大家都走散了。“我在途中一个小镇买了瓶药水,忘了叫什么名字,很辣、很刺激,幸亏喝了没有中暑。”

即便在部队中,刘迎建依然保持着一颗求知的心。1978年恢复高考,刘迎建以西北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此时他已经25岁。

大三时他开始了在识别技术上的探索,毕业后回到部队连续做出几个出色的项目,声名鹊起。“我在部队就是个大拿,但凡我搞的项目那一定做得很漂亮。”刘迎建很自豪,他立过很多功,而联机手写汉字识别装置研发报告的新课题,直接促成汉王的诞生。

下海创业

手写输入赢来两桶金

“当时,祖国大陆基本没有应用的机会,我觉得如果他们可以应用倒是不错。”

从实验室到市场往往是一项技术最难跨的门槛。醉心科研的刘迎建在“两桶金”的刺激下迸发出商业潜能,这也是手写识别技术最初的商业化经历。

一位来大陆寻找项目的台湾商人,发现了刘迎建的手写输入技术。“当时,祖国大陆基本没有应用的机会,我觉得如果他们可以应用倒是不错。”刘迎建轻松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8万美元。

1992年,中科院参加香港的一个软件展览会,刘迎建第一次到香港。他的手写识别技术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兴趣,唯独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在他的展位上转了半天,最后对他说:“5点钟展会结束后,你在大门口等着我,我派车来接你,那个车是劳斯莱斯。”

5点整,劳斯莱斯如约而至,把他带到一家日本餐厅,原来这位年轻人是名人公司的老板佘德发,他提出一个设想——将手写识别嵌入到PDA上。当时大哥大正风靡,而佘德发的独到眼光令刘迎建很受启发。两人一直讨论到第二天凌晨4点,然后迅速签约,刘迎建拿到了10万美元。

1993年是刘迎建人生的一大转折,在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支持下,怀着产业报国的热情,刘迎建带头组建了北京中自汉王公司,这就是汉王科技的前身,取意“汉字输入之王”。

血的教训

e风电脑电话惨败

“那真是豪赌啊,大家都膨胀了,汉王的损失上亿元。”

1998年,汉王科技正式成立。经过前期的技术积累,汉王倚重的手写技术趋向成熟并打开了市场,1998年到2001年很是风光,汉王也野心勃勃地张大胃口,但却在多元化的探索中交上了昂贵的学费。

刘迎建回忆说,2001年公司一下子上了43个项目。每个项目都需要投入,少则一年、多则三年的研发周期,而产品出来后市场反应却相差太远。最惨痛的是e风电脑电话项目。

刘迎建最初认为,手写技术在PDA上成功了,在电脑上成功了,在固定电话上也应该没问题。然而耕耘6年未果,汉王最终停下了该项目。“那真是豪赌啊,大家都膨胀了,汉王的损失上亿元。”刘迎建后来反思,“什么是成功?开发出一个产品被用户接受,把技术变成钱,这才是成功。”经过这次教训,汉王在项目投入上不再盲目,要立项的研发项目必须经过五问:是不是汉王主业、是不是长线、能否持续发展……这一独创性的理论成为汉王核心的经营思路之一。如今汉王新产品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据称,汉王占据着国内PC手写识别套装产品市场的七成,而全球九成以上的手机巨头都是汉王的客户。

同台竞技

与WACOM上演龙虎斗

“跟汉王竞争的人都备受煎熬,汉王太专注了。”

技术领域的争斗从来都激烈。

1997年春天,摩托罗拉在中国大举推广“慧笔”,双方在技术上各具特色,但摩托罗拉的雄厚背景显然是汉王难望项背的。刘迎建感到了窒息般的压力,并迅速展开行动。他眼光独到地花40万美元买下了当时并不成熟的IBMViavoice语音识别技术,和汉王的手写识别产品捆绑,并在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演示发布活动,一举赢得市场主动权。而汉王也是我国民族软件中第一个向微软授权的公司。

“跟汉王竞争的人都备受煎熬,汉王太专注了。”刘迎建一脸的轻松,事实上当时的竞争惊心动魄。而令刘迎建印象最深刻的是,与日本巨头WACOM间的“战争”。WACOM是世界手写电脑绘图板的翘楚,2006年12月,它以侵权为由在美国将汉王告上法庭。当时汉王的产品刚刚登陆美国,还是一个挑战者的身份。这一举动着实惹恼了刘迎建,立即组织队伍应战。对汉王而言,这是一场硬仗,仅源程序就提供了一万多页。“这是非打不可的一场官司,极其惨烈。”这是刘迎建所经历的十多场大大小小的官司中最揪心的,耗资2000多万。在汉王的猛烈炮火下,WACOM最终抛来橄榄枝,赔钱和解。在刘迎建眼里,现在对汉王而言就一场战争——与WACOM的“龙虎斗”。

机会藏在用户难受的地方

中关村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5年,多的是昙花一现者,汉王科技却一直稳若磐石,刘迎建自有“法宝”。多年实战经验,他自创了几套理论,其中“熬瘾论”被业界广为流传。

从商论见

创新型企业一定要强调创新的成功率。实际上创新很容易,脑子一拍就能做一个新东西,但是检验成功的标准,是你能不能把它的投资收回来,然后把它做大。

要找到变化的向上漩涡,漩涡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会有弯的,把握好了以后你就会风云直上。

汉王的命运不是在金融风暴,完全在于自己。

关于竞争有三种动物可以去描述它:一种是植物,美国、中国各长了一个植物,实际上它过不去,只是在本地;一种是动物,像大象,它移动,但比较慢;第三种是飞鸟,飞来飞去,那真竞争了。但是电纸书我认为至少在当下它是植物,亚马逊和汉王,基本上还是各自在本土发展。

熬瘾论

什么是“熬”?简言之是人们在变化中产生不适应或者说难受的地方。举例说,一个人搬家后,上下班很远,很难受,就需要买车解决问题。“所以你在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的相关领域找到用户觉得很难受的地方,这就是创新的机会。”刘迎建认为,做产品有三个境界:一是雪中送炭,广告一打立马接到反馈;二是锦上添花,属于可有可无的产品,但是可能做半天广告,收效颇微;另外就是画蛇添足,根本就没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创新需要动脑筋,发现用户在“熬”的点,做“雪中送炭”的产品。

至于“瘾”,则指开发的产品一定要抓到用户需求的细微之处,让他离不了,把他黏住、上瘾。“上瘾就意味着他就会买第二个、买第三个,然后会打喷嚏,说这么好,就会造成这种传播。”这是刘迎建多年实战的精粹总结。他在内部强调,用户需求是汉王的坐标。

漩涡论

在刘迎建看来,世界由许许多多的漩涡构成,唯有通过漩涡,才能达到天堂,当然也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抛弃。体现在公司战略方向上,其核心是大势不可违,要找到变化的向上漩涡。刘迎建认为,世界由许许多多的漩涡构成,不同的领域有向上的趋势有向下的趋势,“如果判断失误,一个下降的东西,那你本事再大,也拧不过这种趋势。”当然,既然是漩涡就不会一帆风顺,中间依然有波折。

对此,刘迎建有着深刻的体会。当年的电脑电话就没有顺应移动替代固话的大势。现在对汉王而言最大的漩涡是“数字化”,这也是汉王大举进军电纸书的一个指导思想。在他看来,音频、图像、影视都实现数字化了,该轮到书籍的数字化了。“电子化图书是一个向上的漩涡,意味着机会。”所以,当亚马逊、索尼这些行业巨头做出试探之举时,刘迎建大步快进。他甚至在检讨自己是否行动得太慢了。

16字诀

吃过了盲目扩张的教训,刘迎建在投资立项上更加理性和务实。在具体项目的操作上,汉王内部有个16字诀。“只要你遵守这16字诀,就能规避风险,增加成功率。”

这16字诀是“由小到大、由外向内、由点到面、先试后推”。具体执行上讲,就是开发新产品要从做小的开始,避免赌博的心理。先派少量的人研究,看好了再增加力量。“所有的失败都是从大到小的。”刘迎建说。由外向内则指的是不要自己拍脑袋,一定是来自于外面的需求。另外,所有新产品要先试验,不能一上来就全国做广告。先在一个层面试试看,做完以后打打电话,听听用户反映,然后再调整。

这一点在电纸书项目上得到充分检验。最开始,刘迎建只是派了七八个人投石问路,等待电子墨水技术成熟,到现在汉王45%的研发经费投进去,电纸书已连续两年成为汉王的“1号工程”。据称推行16字诀后,汉王过去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只有5%,现在高达50%。晨报记者焦立坤

转型之路

电纸书明年要超亚马逊

“继视频、图像、声音之后,目前只有文字,是最后一个未被数字化攻下的堡垒。”

汉王在汉字输入和识别领域稳坐国内头把交椅,但这个“窄众”市场也束缚了汉王的手脚,电纸书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口。这个随着“神七”上天的新概念产品,是汉王从幕后到前台的转型之作,也鲜见地与跨国巨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刘迎建希望汉王电纸书能够在世界同行里面“当老大”。

汉王内部有个“N号工程”,就是1号工程、2号工程、3号工程,其中最重头的当数1号工程,是汉王判断的下一年最有前景的产品。电纸书已经连续两年被列为汉王的1号工程,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

“视频、图像、声音、文字,前三个都已经完全数字化了,只有文字,是最后一个未被数字化攻下的堡垒。”刘迎建告诉记者,从创立公司开始,他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把手写记事本数字化。过去十几年,刘迎建一直在寻觅,直到2005年发现了E-INK的电子墨水技术,刘迎建马上调了一支“小分队”跟踪、开发。

2007年底,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和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先后推出了电子阅读器。这对汉王是个激励。2008年8月,汉王第一代“电纸书”问世,它采用电子油墨技术,显示效果如同印刷纸,待机时间长达两周。在IT公司纷纷节衣缩食的季节,这家公司反而大手笔地展开市场攻势。他认为电纸书是一个空前的机遇,中国与世界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上市进行时

要做世界500强

“将来能够在资本的平台上发展,可能会更快,这是一个更大的引擎。”

从手写识别开始,到汉字识别、模式识别,再到如今的智能交互,汉王的触角在不停延伸。刘迎建经常形容汉王是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不过电纸书这一新概念带来的转型机遇,以及搭上上市的快车,汉王正向“世界500强”目标进发。

汉王从2005年改制后就在运作上市,2008年7月成功“过会”,原本计划去年第三季度上市,但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打乱了这一安排。“我们希望早日上市,以前的运作是在产品的平台,将来能够在资本的平台上发展,可能会更快,这是一个更大的引擎。”刘迎建表示,其IPO锁定在今年。

“我相信早晚有一天,中国的一些做产品的公司,就像微软、英特尔(博客)、苹果一样,也会成为世界级的公司,汉王希望跟着我们国家的强大,顺势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刘迎建的心中,要做出比苹果IPHONE还要漂亮的产品,更长远的愿景是跻身世界500强。

晨报记者焦立坤/文董一鸣/摄

百度搜索刘迎建

打开百度搜索,可以看到关于刘迎建的41000篇网页。刘迎建,1953年2月出生于南京。刘迎建很低调。在2007年以前,他很少在业界抛头露面,也很难成为人们聚光灯下关注的“创业英雄”。

然而,正是他和他的汉王科技,开创了一个汉字手写识别的时代,改变了数亿中国人的IT生活。他主持研发了全球第一台“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开创了全新的汉字手写识别领域。他将电脑这彻头彻尾的“外来品”更加本土化,使更多的老百姓凭借一支“汉王笔”便可以在网络空间中遨游。

记者手记

超级能量老顽童

在IT江湖,汉王算得上一个别致的公司,多年来一直默默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叱咤风云的IT大腕中,刘迎建是绝对的元老,只不过这个元老被公司内部戏称为“老顽童”,而且是个喜欢未来学的老顽童。

刘迎建的创业传奇在中关村并不新鲜,但约见他很难,因为他很低调,因为他的日程排得很满,因为他一心扑在电纸书项目上。同样又是为了电纸书,最近他又频频抛头露面。坐在对面,听他如数家常地道出那些曾经惊心动魄的商战故事,能感觉到经过大风大浪后的云淡风轻。

“我就愿意做有挑战的事,太简单了我也看不上。也不怕难,也没什么能难倒我的。”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了解他创业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沉甸甸的分量。这位41岁走上商路的老兵在这个领域创造了一个传奇。如今的汉王科技已成为中国IT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

26年军旅生涯练就了刘迎建性格中的坚毅和执著,但你看不到这种厚重与沧桑。今年7月发布学生版电纸书那天,他做了公开演讲,一路笑声。采访中,他绘声绘色的对答令人不禁莞尔。

几年前他曾放话说,要在55岁退休“写科幻小说”,但现在人们发现他更加活跃,用他的话说“干得很欢,很乐意,充满乐趣”。他现在最津津乐道“电纸书”,充满“聊发少年狂”的豪情。如今的汉王面临着从幕后到台前转型中的关键时刻,而电纸书的舞台有多大、能否成就汉王新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