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31:2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外国朋友不仅自己深深热爱中国文化,而且用行动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他们或孜孜不倦、著书立说,或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感悟到中国文化的恒久魅力。
权威论坛:“魅力中国” 走出去
从“信”字开始讲中国
本报记者 雷达

在北欧国家瑞典,有本关于汉字的书是最流行的圣诞节礼物之一,而当地人最熟知的中国乐器则是古琴。这些都得益于瑞典汉学家林西莉,以及她的两本代表著作《汉字王国》和《古琴》。
随手翻起《汉字王国》,77岁的林西莉告诉记者,“信”是她最喜欢的汉字之一,“人言而有信,它包含着多么丰富的韵味啊!”林西莉这样说。而这些年来,她在向瑞典人介绍中国文化时,也是先从讲述汉字的故事开始的。
“认识汉字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而认识的汉字越多,便会对中国文化有越深的了解。”这是林西莉在给她的瑞典学生讲中文课时使用的开场白。而当讲到每一个汉字时,她还会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告诉学生们中国和瑞典在文化上的区别。比如林西莉让学生打着手势说“我”,瑞典人通常会拍胸脯,而林西莉告诉他们,中国人说“我”时,往往会指着自己的鼻子,因为“我”便是“自”,而汉字的“自”最初的意思就是“鼻”,是一个鼻子的正面图,并且由于中国人的鼻子不像西方人那么突出,所以正面图会比侧面图更能表现鼻子的特征。就这样,一个汉字,便把中国人的文字起源、习惯动作、面目特征都介绍到了。
林西莉还会告诉她的学生,中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时,常常会说有“几口人”,而“人”与“口”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总是要吃饱肚子,并且在中国文化里,养家糊口还是必不可少的家庭责任。于是,又是通过汉字,瑞典人了解到了有关中国伦理道德的常识。
在《汉字王国》一书中,收录的基本都是中国人日常使用的汉字。该书1989年在瑞典出版,此后又被陆续翻译为英文、德文、芬兰文和法文,并获得瑞典国内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对酷爱读书的瑞典人来说,奥古斯特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作品往往被当成最好的圣诞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这也是此书能够在瑞典经久不衰的原因。有媒体评论说,《汉字王国》是一本能让世界对中国文化着迷的书。
2006年,林西莉结合她几十年学琴的经历和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写成了《古琴》一书。该书再次获得奥古斯特文学奖。这本书从林西莉学琴的经历写起,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琴这件乐器本身,更深入探讨古琴与中国文人、与诗歌音乐乃至与人的生活方式及命运的关系,打开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的一扇大门。“我所记述的不只是一架琴、一纸谱,而是中国生活的精神范式。”林西莉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
她还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每次有中国的古琴演奏家到瑞典演出,总会一票难求,因为许多瑞典人认为,听到了古琴的声音,就是感受到了中国的文化。
“写作《汉字王国》和《古琴》,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让西方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想向人们解释,中国文化为什么是这样子,并告诉他们西方世界还并不了解中国非凡的技术、知识和艺术成就。”林西莉最后对记者说。
为了完成她的著作,林西莉一次又一次地来到中国,为她尚不明了的问题寻找答案。每一次,中国文化与她都更近一步,也与世界都更近了一步。
现实版“千里走单骑”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渡边明次——今年69岁的日本退休教师,2002年退休后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汉语,教材中偶遇《梁山伯与祝英台》,萌发寻访“梁祝”遗迹的念头,2005年利用学校假期遍访中国境内17处梁祝传说遗存地,用中文撰写的调查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评为“本科留学生优秀毕业论文”。
渡边来北京学汉语的初衷,是退休后当一名志愿者,帮助那些日语表达有困难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他说,阅读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后,我增加了新的学汉语的动力,要理解和发掘梁祝传说所蕴含的精髓,把这个美好的故事带回日本,让自己的同胞们也能真切地为梁祝文化和精神所感动。
回到日本后,渡边成立了日本梁祝文化研究所,成员大多是年龄相仿的朋友,也都是他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认识的日本同学。2006年他在日本编撰出版了《梁山伯祝英台传说》、《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口承传说集》。他的作品吸引了一些读者成为“梁祝爱好者”。
古野浩昭曾是共同社记者,退休后到浙江省绍兴大学留学,撰写过话剧剧本《孔乙己》。依据渡边翻译的小说《梁祝》,古野浩昭创作了话剧剧本《梁祝》。2009年10月3日“梁祝爱好者”在镰仓上演了第一部日语版话剧《梁祝》,座无虚席,好评如潮。
从学习汉语的教材中,渡边还知道有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这些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动人故事,多数日本人不曾耳闻。2006年末,渡边又开始了寻访孟姜女遗迹的“千里走单骑”,一年之内采访了有孟姜女遗迹和传说的11个省27个地方,行程1.6万公里。2008年他在日本出版了《孟姜女口承传说集》。
2008年,渡边又开始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寻访,主要是7个传承地域:湖南省桂东县、山东省淄博市、陕西省西安市、河南省南阳市、山西省和顺县、河北省邢台市、江苏省太仓市。渡边说印象最深的是西安市长安区石婆庙中供奉的汉代织女像,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石婆,认为其能保佑爱情美满、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而1.5公里外的石公庙里供奉的石公是传说中的牛郎。当地老人介绍说:“汉武帝在这里修建昆明湖时,建造了石婆像和石公像,也就是牛郎织女像,他们隔湖相望。”
2009年渡边已经完成了“牛郎织女”书稿的撰写,不过因为资金不够尚未出版。每月22万日元的收入难以支付多次寻访和出版的开销。
目前,渡边在湖南省湘潭大学教授日语,生活充实愉快。渡边说:“感谢《人民日报》,最早于2006年报道了我的事情。后来我在中国各地寻访遇到不顺利时,就拿出报道我的《人民日报》作为介绍信,很快就能得到当地人的理解。我的努力目标是,通过寻访和出版,让更多的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知道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进而增加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以少林武术为最爱
本报驻美国记者 管克江

2月17日,美国洛杉矶北郊的一间平房里传出铿锵的电影《黄飞鸿》主题曲。几名金发碧眼的“老外”正在有板有眼地练习“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双风贯耳”等太极拳招式。“气沉丹田,保持重心!”“师父”迪安·阿什用英语喊道。
阿什是洛杉矶少林武艺中心的主教练。虽然只短暂去过一次中国,但他和少林武术的缘分却有15年历史了。当年,高中刚毕业的他被功夫电影吸引,开始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中国少林武艺中心”学习少林武术。中心的创办者郑神光是美国少林道的掌门人,师承福建莆田少林寺。阿什说:“少林武术博大精深,既注重形体的训练,也讲究呼吸和精神的配合。我不仅学了各种拳法,而且学习了36种兵器。”
阿什告诉记者,虽然他攻读了科罗拉多大学的历史学位,也干过不同的工作,但最后发现,只有少林武术才是自己的最爱。于是,3年前他来到洛杉矶开办了这家少林武艺中心,现在已经有了50多名学员。练功房的墙上悬挂着“雄鹰展翅”、“空谷虎啸”、“百鹤朝寿”等画轴以及岳飞和关羽的画像。这些画轴都和学员们练习的龙拳、蛇拳、虎拳、豹拳、猴拳、鹤拳、鹰爪拳、螳螂拳等8种拳法相关。阿什说,不同拳法训练的重点不同,虎拳重练筋骨,鹤拳让人专心,龙拳重在神气,蛇拳侧重呼吸。“在教授岳飞枪法和关羽刀法的时候,我们同时也讲述这两位中国历史名人的故事,让学员们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大家都非常感兴趣。实际上少林武术和中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洛杉矶少林武艺中心教的武术很庞杂,既有少林拳,也有太极拳,还有各种兵器,很快还要开办《易筋经》功法。阿什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实用性,让大家在感受武术健身作用的同时,又能体会到它的攻击力,最终上升到“禅”或“道”的境界。他说,在学员们积极响应下,他们组织的一个代表团即将前往中国少林寺参观学习。
结缘武术30年
本报驻南非记者 裴广江

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位于约翰内斯堡市区,校舍不大,外表看起来与旁边的民宅并无多大区别。但进入内部的训练场地,浓墨书就的“精气神”三个汉字高悬,画有老虎、竹子等的屏风将一间大房子一分为二,供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踏上几级台阶,相邻的房间有一整面墙绘满彩色中国山水画;在会客室,关羽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彩印图像贴在墙上。每天下午6时开始,黑人和白人学生开车赶来,就在这充满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学习武术。
这是马科师父19岁时在南非创办的第一家中国武术学校。如今,已走过25年的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在南非已有4所学校,分别位于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德班,共有学生约500名。此外,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还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伦敦开办了分校,在德国开分校的计划也在考虑中。
“我小的时候看李小龙的电影,就爱上了中国武术,至今习武已经30年了。”现年43岁的马科对记者说。由于对武术的执着和热爱,最初在健身中心做教练的马科很快就开办了自己的武术学校,致力于教授真正的中国功夫。为扩大视野,满足对不同流派武术的渴求,他1987年开始游历欧美,与那里的武术大师和爱好者建立联系,切磋功夫,以推广南非的中国武术。1990年,他曾作为南非武术队的教练带队到美国参加比赛。1994年,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的学生还曾到中国参加国际比赛,获得了数枚奖牌。
正如中国武术保健中心的网站上所说,“功夫”中的“功”指成就,“夫”指努力,意味着要取得成就必须付出大量艰苦的努力。习武至今,马科从未停止学习,特别是1999年至今,他每年都要到北京、南京和台北等地学习武术。近来,他还开始举办武术研讨会,致力于与学生们的技巧和文化交流,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武术的理解。
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武术迷,兹威利就是一个典型代表。7年前,还是学生的黑人小伙儿兹威利在电视中看到中国功夫后,立即遍翻电话黄页寻找南非武术学校的联系方式。最终,他找到了中国武术与保健中心,并在当天就到那里上了一堂课。此后,兹威利每周坚持到中心上3次课,一次几十分钟到两个小时,即使如今当了记者也不例外。
“我喜欢中国武术刚强中带着优雅,它既能强身健体,也能让我从中悟出不少道理。”兹威利说。经过7年的学习,他所穿象征学武资历的T恤衫已经从白色、黄色升级成了绿色,但他表示还要继续学下去,即使还要用12年才能穿上代表师父级别的紫色T恤衫,他也不放弃。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越学就越觉得所知甚少。”马科说,因此他还会坚持每年去中国学习。每年,他都亲自到各个分校教授高年级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已经达到师父级别。“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很多诱惑,但习武是一个不会令他们后悔的选择”。
通过艺术识中国
本报记者 韦冬泽

北京孔画廊的主人孔文英是一名韩国人,已经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了10年。韩国孔姓不是大姓,但与中国孔姓的人一样都是孔子后代。孔文英的父亲孔昌浩先生在韩国艺术界颇有些名气。他1982年创建韩国孔画廊,曾任韩国古美术协会会长,在艺术品收藏、鉴赏方面功力深厚,对中韩文化交流情有独钟。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与外界文化交往的闸门迅速开启,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经典美学和现代思想的艺术作品走出国门。中韩刚建交,孔昌浩立即让在美国留学的女儿完成学业后考取北京大学中文系,以便“为韩中文化交流做点什么”。
经过10多年的打磨,2004年北京孔画廊正式建成,操着一口普通话的孔文英也已经成为地道的中国通。北京朝阳区丽都公园内,一栋湖光美景掩映下的二层小楼被打扮得颇具中国古韵。斗大的“孔”字赋予这里中国古典文化的气息。一楼展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充满时代的跃动,二楼满墙字画的作者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家,从八大山人到翁同和、张大千。书架上的《易经》、《论语》、《画语录》等中国文化、艺术典籍一应俱全。
“我最早梦想当一名外交官,但是家族的事业和中国文化的魅力却让我欲罢不能。接触中国文化,我首先介入的是中国的哲学典籍,中国的美学观念给了我一种自信。”孔文英从自己的理想聊起,对东西方艺术都有着广泛接触的她说,“这些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责任感,中国古代文化固然博大精深,但是当代艺术作品更需要推广。”
孔文英介绍说,韩国孔画廊2003年与索卡艺术中心共同策划“中国当代美术的传播”展览起,先后在韩国举办“当代画考察展”、“色彩与风格的调和”等专题展览,将洪浩、韩磊、邵帆、季大纯、秦琦等一批富于才华的中国新生代艺术家的作品引入韩国,其中2006年协办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海外巡展更是引起当地评论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名字被韩国业界所熟知,身价也随之倍增。北京孔画廊也时常邀请在京韩国机构、官员参观、座谈。
在韩国市场中推广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需要勇气和胆识。“艺术作品需要认真地看,感觉、琢磨,但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或角度去诠释,都离不开文化根源和现实感觉。对于中国艺术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源自对于了解当代中国的渴望。中国哲学和当代中国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差距,也就是如何通过艺术作品来介绍中国面貌所要思考的问题。”
她回忆说:“有一次,我接触到了一幅反映中国农村的画作,图中农村田园诗般的景象和农民的沧桑面容让我感动、震撼不已,让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和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艺术作品就有着这样巨大的力量。”
不久前,孔文英跟随画家到了中国陕北的农村,当地人吃惊地问:你是韩国人?文英突然意识到,在中国她代表的是韩国,尽管她有一颗“中国心”。在中国生活10年,孔文英彻底习惯了异国他乡的生活,现在回韩国倒像是旅行。
如今,孔文英有了新的计划。这些年的经历让她觉得,文化是包括政治在内的社会的引导者,以艺术为代表的文化,所有人都喜欢,文化可以走在政治前面。在画廊的工作走上正轨后,她将把它交给同样毕业于北大的堂弟负责,而自己全力准备韩国司法考试。“从学习法律做起,然后从政,到中国当外交官,实现我的梦想。
《 人民日报 》( 2010年02月24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