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孩子,你还记得吗? - 风雨故人来 - 5d.c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4:39:07

沙漠:孩子,你还记得吗?

      文史 2009-10-30 9:35:00

按:沙漠,本名张坤权,女,40年代在陪都重庆即有影响的著名话剧演员,50年代中期与丈夫黄中敬一起作为业务骨干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支援青岛市话剧团。1957年夫妻双双被打成“右派分子”。文革中再遭批斗折磨。八十岁前后开始用电脑写作回忆文章。读此文可参看作者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10期发表的《给毛主席打电报的故事》。

 

孩子,你还记得吗?

沙 漠

    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少难以忘怀的事。

    一个姑娘,几十年来我铭记难忘。有时深埋心底,却又时时浮上心头。

那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姑娘,长得俊秀美丽,特别是一双动人的眼睛,水灵灵的,透着清纯、善良。她一身戎装,臂上戴着红袖章。这是一个充满朝气,叫人见了生爱的姑娘。我其实不认识她。但我一直忘不了她。忘不了她,不仅因为她美丽和那一双充满善良的、动人的大眼睛。更因为她打过我——用皮带抽打过我,用皮靴踩踏过我。但,无论当时或是后来,我都没有记恨过她。我懂、我原谅。她是无辜的。她还那么小。

那是疯狂的年代,是领袖号召“要武”的年代。许多年轻人响应号召,学会了打人。狠狠地打,往死里打。

我当时由于不肯挂“牛鬼蛇神”的黑牌,被北京来的一个红卫兵猛掴一耳光,顿时,原本有病的牙,全部松动了。他没能制服我,便狠声道:“猖狂!明天有你受的!”于是,第二天便聚集了一大批来青岛串连的首都红卫兵小将,演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武斗。揪斗场面颇壮观,满院子红红绿绿的大字报从二楼窗口直垂下来,全是书赠我个人的,参与的、围观的人群把大院挤得满满的,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儿。陪斗的牛鬼蛇神有十多位。我是唯一的主角,挑大梁。口号声响彻云霄:“打倒张坤权!不投降就叫她灭亡!……”

问:“为什么不挂牛鬼蛇神黑牌?黑牌呢?”

答:“黑牌让我撕毁了。我没罪!”

“打!”一声令下,拳脚交加,还有皮带、锥子。我没有倒下,咬着牙、挺着。我有护身符——贴身放着小小的红宝书。我凛然,状甚英雄。

(右图:作者文革后期留影)

忽然,刺耳的一声:“李××你不是没打过人吗?快过来,过过瘾!打!别怕。”有人回应“哎!不怕。打。”奶声奶气。我一抬头,眼前举着皮带的竟是一位未脱稚气的美丽的小姑娘,她竟有几分像我的女儿。四目相对,那眼神里流露的全是善良。我脱口而出:“孩子,别打!”声音微弱,周围大约没人听到。但她,那姑娘分明听到了。她会不会想到自己的母亲?瞬间,皮带停在了半空,迟迟没落下来。“打呀!打牛鬼蛇神!”一旁有人在鼓劲。“哎,打!”声音很小,皮带落下来了,出手很轻。不很疼,但,似打到了我心上。我心一颤。“用皮带的铜头,用铜头这边猛抽,要这样!”有人在教着,在示范。“哎,用……用铜头抽,我……我不怕……”奶声奶气,声音在发抖。我想看看那双眼。却不料她竟闭着眼抽了下来。我疼,心疼,心在滴血了。我用尽了力气大喊:“红卫兵小将要听毛主席话,要文斗,不要武斗!要珍惜啊!你们是伟大统帅亲自检阅指挥的首都红卫兵!”

我不停地喊,拼命地喊,小将们不停地打,拼命地打。终于,我被打倒了。一人领呼:“踏上一只脚!”众小将:“踏上千万只脚,永世不得翻身!”慢了一拍的一声:“踏上一只脚……”我听出来了,是她!我挣扎着抬起头,四目又相遇。依然美丽、动人,却多了惶惑,迷茫,还有惊恐。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我大叫一声“啊!”昏死过去。那不是皮肉的痛楚,那是心被打破了,被踩碎了。天缺一角,有女娲!心破了,碎了。谁能补?!

这往事过去已三十多年。我仍然时时会想起。而每当我思及四目相遇的瞬间,我仍心悸、心疼,我依然难忘那双动人的大眼睛。我多么想再见到!一天,我真的又见到了她,她已变成中年模样,穿得很入时,很有风度。没变的是那双动人的眼睛。她身旁依偎着一小姑娘,亲热地叫着妈妈。这姑娘酷似当年的她,母女漫步在海边,沐浴在秋阳中,脸上荡漾着幸福。我注视着她,她没觉察,没认出我(她怎会认识我呢?),正擦肩而过,我猛地转身,张开双臂去拥抱她……

门铃响了,午睡中的我被惊醒了。哦!是梦!这真是白日做梦。我多希望这梦能延续下去,我要抱抱她,我会问:“孩子,你还记得吗?”我会告诉她:“那是一场噩梦,你我同是受苦人。”我还会说:“年轻人做错事是可以原谅的,何况你还那么小。只是我们都不要忘!不要忘!不能忘!在你的孩子懂事之后,你要对她说说这故事,对她说那是民族的大浩劫!灭绝人性!那叫‘文化大革命’!要她也记住。为的是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为的是子孙后代的幸福!祖国的昌盛!”

孩子,我真的很想你。我不恨你。

我们应该庆幸那场噩梦终于成为过去!疯狂的年代已成为过去,而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这账究竟应怎么记?

原载《记忆》第35期,五柳村2009年10月30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