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55:14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新创刊的《新生!新生!》报纸上刊登了从广州传来的 “一谜三底”的灯谜。 文章说:在联欢晚会上有条灯谜,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中国古人名一。 众人猜谜,议论纷纷,有人猜谜底是“屈原”,意思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屈服于美国 投掷的原子弹。 后来有人在“屈原”上方挂出了一个谜底:“苏武”,意思是日本帝国主义 投降的原因是8月8日苏军对日宣战,出兵我国东北。此谜底贴出后,人群中马上形成两大派,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就在这时,有个大学教授不慌不忙贴出一个谜底:“共工”(古代历史传说中的人物),意思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团结一切爱好和平与民主的力量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 第三个谜底一亮相,众人都赞同这种说法。“一谜三底传佳话,五湖四海奏凯歌。”可见,即使在当时,中国人也大都把日本投降的原因平等地归功于美国原子弹、苏联才出兵、共产党抗日——实际上还应该加上“蒋干:蒋介石政府的殊死抵抗”——这四种原因。那么,在这四种原因中,那种才是最本质最重要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苏武”。

苏联实际上是不想跟日本作战的——历史事实是:苏联继1939年与纳粹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后,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签定《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背叛了1937年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日签约后,斯大林亲往火车站送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并破例与日外相共同坐一段火车送行。4月25日,苏联和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交换条约批准书,宣布《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正式生效。条约的有效期为5年。根据《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1945年7月26日晚9时20分,美、中、英三国向日本发出由杜鲁门、蒋介石和丘吉尔签署的《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在这个广告上,苏联也没有签字。只是到了本年度的8月8日,因为见到日本败局已定,加上垂涎于中国东北和蒙古(参见《苏联为什么愿意出兵东北一文》),斯大林才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况,要求参加《波茨坦公告》。

斯大林原定8月11日发动进攻,后因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而提前。莫斯科时间8月7日下午4时30分,斯大林签署命令,要求苏联远东红军做好准备,于9日零时开始进攻。8月8日下午5时,莫洛托夫向日本驻苏联大使佐藤宣读了苏联对日本的宣战书。佐藤回到大使馆时,已过了东京时间11时30分,距次日零时苏军发动进攻只有二十几分钟了。而大使馆的电话线已被破坏,所以苏联红军向关东军发动进攻时,日本国内并没得到任何消息。

8月9日零点10分,苏联红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由于一点准备也没有,仗打起来时,日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竟然还在大连津津有味地欣赏着日本歌舞演出。直到清晨,关东军综合各方面的报告,才得出苏军已经开始全面进攻的结论,急匆匆于早晨六时下达了全面作战的命令。经过近一周的激战,8月14日,苏军各集团军迅速向东北腹地推进。就在这天,日本政府向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发出照会:“天皇陛下已就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条款事发出诏书;天皇陛下还准备命令所有陆海空军当局和所有在他们统辖之下的各地部队停止作战行动,缴出武器。”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但关东军的抵抗并没有停止。

8月16日晚,关东军司令部召开幕僚会议,这是决定关东军命运的一次会议。会议围绕三套方案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一,作战到底;第二,继续战争,在有利条件下相机停战;第三,立即停战。会上同意第一种方案的人占了多数。在此情况下,总参谋长秦彦三郎表示:“我们作为军人,除服从陛下命令,别无忠节之道可言,那些顽固坚持作战的人,最好是先把我的头颅砍下来,然后再继续战争。”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也说:既然“圣断已下,本军只能奉戴圣旨,全力以赴终战。”就在同一时间,日本大本营向关东军发出命令,停止作战并同苏军交涉。8月17日下午5时,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大将致电苏联远东军司令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说关东军“奉天皇之命停止军事行动”,向苏军缴出武器。18日下午,关东军司令部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投降命令。19日下午,苏军进入沈阳,还在这里俘虏了末代皇帝溥仪。8月22日,哈尔滨日军向苏军投降。同一天苏军进入大连。

从上面史实我们不难看出: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代号“八月风暴”)的行动是1945年8月8日(1945年8月6日美国投下第一颗核弹在广岛)才开始进行的。而当时的背景是:首先,号称日本陆军精锐的关东军,1945年完全不是当年的关东军,关东军最强盛时是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时期,甲种师团占日本整个陆军20个甲种师团的一半。每个师团2万余人。而这些关东军精锐后来全部被调往太平洋被美军击败。看看1945年关东军的建制,就很容易知道关东军剩下的完全是3流守备队。日本的关东军精锐早已经调到太平洋战场上被消灭掉了,留在东北的都是一些武器落后,战斗力很差的二三级部队!其次,苏联8月8日对日宣战,当时战争已经进入尾端。美国于8月6日向日本扔放了第一颗原子弹,8月9日扔放的第二颗原子弹!而在1945年8月9日日本大本营和外相东乡茂德就开始决定投降了,大本营已经不想打了!

也就是说:“苏武”在整个日本战败事件中,所起的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并非釜底抽薪——有,固然可以加快战争结束的进程;没有,也无关宏旨。

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又是不是“屈原”——美国“原子弹”呢? 流行的观点(尤其是美国历史学家中)是这样“日本所以投降,是因为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了原子弹”。不可否认,原子弹产生了促使日本投降的重要心理效应,但我们也无法赞同正是原子弹结束了战争的观点。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来看看丘吉尔的具体意见。在其回忆录中,他说:“若假定日本的命运是由原子弹来决定的,那实在是一种错误。在第一颗原子弹投下之前,它的失败早已成为定局,那是压例性的海权所造成的。专凭海权即可能夺占用来发动最后攻击的海洋墓地,并迫使其国内陆军自动投降。因为它的海土航运早已被摧毁。”

    事实证明,原子弹没能导致日本投降。日本当局向人民隐瞒了美国人使用核武器的消息,继续准备在本土决战。甚至没有在日本的最高决策层会议上讨论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问题。美国总统杜鲁门8月7日在美国广播电台发表声明,宣布使用了新式武器原子弹轰炸日本,这席话被日本当局说成只是盟军的宣传。日本军方坚持说,日本陆海军还能作战,还能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并为日本争取体面的停战条件。在最高战争指导会议中反对无条件投降的那3 位大员也未因此而发生动摇,他们仍坚持对于未来必须首先获得某种保证,然后始可投降,尤其是以天皇地位”的维持最为重要。至于说到日本的人民,他们是直到战后才知道在广岛和长崎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据美国军方估计,为了保证在日本的登陆,至少需要9颗原子弹。但众所周知,在轰炸了广岛和长崎之后美国已经没有现成的原子弹了,制造新的原子弹需要很长时间。原子弹的心理作用显然大于军事作用。

    事实上,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不是为了达到什么重要军事目的。战争期间指挥太平洋盟军的麦克阿瑟将军1960年承认,“1945年使用原子弹从军事上讲没有任何必要性”。为了掩盖使用原子弹的真正意图,杜鲁门1945年8月9日说,为避免平民伤亡而对广岛的军事基地进行了核打击。但事实是,在决定使用核武器时,美国领导人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付日本市民。文件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司令部8月2日的第13号令内容明确:“进攻日期———8月6日。攻击目标———广岛市中心和工业区。第二个后备目标是小仓的武器库和市中心。第三个后备目标是长崎市中心。”

    在对广岛和长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进行核打击时,美国人首先希望达到的是心理效应,为此杀死了许多人。杜鲁门本人赞成其顾问的建议,该建议说:“应当尽快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应当投在有大量工人的军工厂,使用它无需提前警告。”这个建议得到了采纳。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第二个目的是吓唬苏联和其他国家,拥有核垄断可以使自己在战后世界占统治地位。在准备使用原子弹时,美国领导人指望轰炸可“使苏联变得更好说话”。因此,很难不同意英国学者布莱克特的观点:“使用原子弹不是对付俄罗斯的最后一个行动”。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爆炸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而是冷战开始的第一声炮响。

    美国海军上将李海,他是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任美国总统的参谋长。他对于使用这种兵器来对付一般平民的观念深表厌恶。他说:“我个人的感想是这样,由于我们第一个使用,也就使我们已经采取一种相当于黑暗时代野蛮人的道德标准。我所受的教育是从未教我这样地从事战争,而毁灭妇孺也不可能赢得战争”

    我们于是看到:在8月6日,第一颗原子弹遂投在广岛.毁灭该城的大部分,并杀全城居民的1/4。 3天之后,第二颗原子弹又投在长崎。当杜鲁门总统从波茨坦会议结束后由海上回国时,他才听到原子弹已在广岛投下的消息。依照当时在场的人所报导他不禁得意高呼说:“这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情。”李海上将的判断对原子弹的不需要是更加强调:“在广岛和长崎使用这种野蛮兵器对于我们对日本的战争是并无实质的帮助。由于有效的海上封锁和成功的传统性轰炸,日本是早已被击败并已准备投降。”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原子弹呢?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丘吉尔本人所透露的。在叙述他在7月18日那天听到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和杜鲁门总统会商时的情形,他曾经对于当时在座诸公的心情作了下述的分析:“……我们应该可以不再需要苏联人。对日战争的结束已经不必再依赖他们陆军的参加我们不需要再求他们帮忙。几天以后,我告诉艾登先生说: ‘非常明显的,在目前美国是不愿意苏联人参加对日本的战争。”’斯大林在波茨坦要求分享对于日本的占领,曾经使美国人感到非常为难,而美国政府是于分地希望能够避免这种情形发生。原子弹也许能够帮助解决这个问题。苏联人已预定在8月6日加入战争—那也就是在两天之后。在广岛和长崎用原子弹的第二个理由是由李海上将透露出米的。他说:“科学家和一些其他的人们想要作这次试验,因为在这个计划上已经耗费了大景的金钱。”一共计20亿美元。一位和这个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作战具有密切的关系的高级官员曾经对于这一点解释得更清楚:“这颗原子弹是必须成功—因为在它身上已经用了许多的金钱。假使失败,我们对于这样巨大的费用又将怎样交代呢?想到人们的批评就会令人感到害怕。但时间日益迫近,在华盛顿有某些人曾试图说服格罗夫斯将军—这个曼哈顿计划的总监,赶紧急流勇退,以免太迟不得脱身。因为他们知道假使我们失败.则格罗夫斯将会如何成为众矢之的。当这颗原子弹完成并投下之后,所有一切有关的人员所感到的安慰真是非常巨大,真有如释重负之感。”

    另外,还有个原因是:美国人在冲绳和硫磺岛的登陆战中,付出的代价之高让山姆大叔实在接受不了了,这样一步步打到日本本土去的话,那到底要付出多少还真的不清楚,而日本人的战斗意识之强也让美国人头痛,他们发起一次又一次冲锋,前面被扫倒了,后面的跟上,真可怕,枪坏了就把刺刀绑在竹杆上继续冲锋,就连伤员也在同伴的搀扶下向敌人扑去,而岛上的日本居民则成群结队向大海中走去,无论美军怎样喊话都无即于是!美国人的士气被剥夺一空!有些美国兵甚至都放弃了战斗,在战场上就嚎哭起来,这样的战争,简直无法再进行下去。没有办法,要想让日本人屈服,就只有“吓坏”他们!所以,两颗原子弹的爆炸,让日本人认识到战争好象不像他们想的那样,如果美国人继续这样丢下去,那日本人无异于就要亡族灭种!为了保留最后一点实力重新开始,日本人投降了,这是策略性投降,因为日本人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屈服过。如果美国人不投原子弹,那日本一定不会投降,在他们的计划里,是想要用一种玉碎的决心来吓坏美国,以便有条件的停战,这样,日本也许会光彩一些。但是,事实上他们已经没有机会了,本来应该用在德国人头上的炸弹用在了他们的头上,日本人是幸运的,至少逼得美国人用了这种可怕的武器,而这种武器,是只有一个国家到了最后关头才会考虑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原子弹是“压坏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却不能说日本这个骆驼就是原子弹压坏的——压坏骆驼的东西跟压坏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