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峰会,气候门丑闻撕裂全球变暖的科学外衣_农业科技_农博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5:42:41
哥本哈根峰会,气候门丑闻撕裂全球变暖的科学外衣
  • http://www.aweb.com.cn 2009年12月14日13:15 荆楚网

  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质疑"全球变暖"的论着大多得到美国石化财团的资助,是为石油化工利益集团说话。但葛剑雄教授就曾一针见血地说过,且不说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即使如此,也不能根据这一点就否定一种科学研究的结论。请问当今世界上,还有哪些科研项目没有基金资助?肯定"全球变暖"的项目不都有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吗?它们的结论是否就不可信了呢?

  就在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几天,一则令人震惊的学术丑闻意外地被曝光,估计得让那些热血沸腾的环保主义者郁闷至今。

  11月28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发表声明,确认在全球气候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该校气候研究所的资料被盗,包括大约1000封邮件和3000份文件,其中有英国和美国科学家在过去13年里通过邮件交流的记录。这些泄露出来的邮件显示,该校气候研究所主任菲尔·琼斯与其同事在研究中选择性地使用了支持气候升高的数据,并刻意隐瞒了一些支持反面结论的数据。

  假如这被查明属实,那似乎表明,在过去10年甚至50年里,地球并没有像预计中的那样变暖,至少不像通常我们被告知的那么严重。这对于许多至今仍不认为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存在必然联系的怀疑论者来说,不啻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好消息;对沙特阿拉伯以及石油、煤炭跨国公司等一些一直反对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的国家和组织来说,也是一个值得为此干一杯的重大利好。

  鉴于这起涉嫌人为操纵气候数据的学术丑闻关乎人类针对全球暖化将要采取的下一步政策的重大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C已)宣布,将对事件展开调查。英国气象局也决定对过去的气象数据进行审查,而处于风暴中心的菲尔·琼斯12月2日已宣布辞去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我最初闻知此事,是把它当作一个学术政治化的经典案例看待的。我推测,菲尔·琼斯及其同事在从事严肃的学术研究之前已经预设了一个要将人类从气候暖化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正义"的价值立场;加之毕生浸淫于这一专业所支付的学术成本,堆积起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这种崇高的淑世精神与卑微的现实算计奇怪地混杂在一起,促使这些科学家们放弃了学术研究中必须恪守的客观中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就那些偏执的环保主义者而言--比方说因此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如果哪一天看到有报道说他伪造了气候变暖的数据,我是一点也不会感到吃惊的。

  事实上,尽管"全球变暖说"在国际政坛和报纸版面、电视屏幕上日益成为一种压倒性的主流意见,但学术界的不同声音始终没有停止过,有不少学者从自然科学和历史资料等各个方面对它提出过有力的质疑。我国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就是全球暖化的怀疑论者,他根据中国的史料和地理学家长期研究的结果指出,以往7000年间中国的气候已经出现过多次寒暖交替。他的结论因而是,地球气候变化主要取决于自然力量,人类对它所能造成的影响相当有限。"在地球上还没有人类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年代,在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和二氧化碳远比现在低的年代,地球上却出现过比今天更暖的气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更为令人震惊的内幕被揭露出来。据英国媒体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一位副主席称,窃取行为并非业余人士所为,而是一起精心策划、资助丰厚的"带有政治目"的行动,试图破坏公众对"人类造成气候"学说信心,进而直接破坏哥本哈根会议。还有些人说得更详细,他们指控此次邮件泄露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俄罗斯和美国一样曾经拖延签订《京都议定书》,而且近年频频传出令全球环保人士义愤填膺的排污数据,俄罗斯科学界亦对全球变暖多有质疑。

  传统的学术政治化,是指一些人或组织在从事学术工作时有意无意地在他们的研究中塞入许多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先入之见,从而扭曲了学术本身,使之成为披着学术外衣的政治宣传。

  此次"气候门"事件及其扑朔迷离的背景,则向我们呈现了一种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学术与政治及商业利益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及由此产生的新型的学术异化,其实,这种趋势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直存在并日趋强大。如果仅就气候变暖的研究而言,它的逻辑是这样的:地球气候究竟是不是在变暖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主张和反对气候变暖的观点究竟是为了什么?代表了什么人、国家、集团的利益?我们站在哪一边?该怎么做?……很明显,这就完全模糊了学术研究与政治活动之间的界限,学术的逻辑被政治的逻辑所淹没。

  那么,学术逻辑与政治逻辑之间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一个反面例子非常典型地揭示了它--美国科学家詹姆斯o汉森是最早提出全球暖化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密切关系的学者,因而也被称为"全球气候变暖研究之父"。然而正是他,却是哥本哈根会议最坚定的抵制者。他将这次气候变化大会称为一场"闹剧",并公开宣称"希望它失败。"原因即在于,他认定《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在方向上就是错误的,因而不可能真正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科学与政治的逻辑、科学家与政治家的思维是多么的不同!科学的生命是真伪,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地带,任何一种理论在被证实(证伪)之前都只是假说;而政治的精髓则是妥协(民主政治尤其如此),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任何决策都是利弊权衡和利益博弈的折中产物。

  我认为,造成这种新型学术政治化的根本原因有两点:首先,科学在现代社会与日俱增的重要性导致科学领域的话语权成为各种社会势力争相抢夺的重要战场,因为再没有什么其他说教比"科学真理"更有能力让现代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一种主张了。其次,这也与现代科学研究的高度体制化密切相关。过去的科学研究经常是一种基于人的求知天性的业余行为,而当代随着科学研究的高度专业化和对仪器、团队、经费等的依赖日益加深,科学家本身成为一种谋生职业,并被体制吸纳,成为它的组成部分。在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科学研究的独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甚至科学研究的方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广义的政治所决定的。

  在这方面,迄今为止我看不到还有哪一种力量比科学家自觉坚守底线的学术良知更能够发挥效用。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质疑"全球变暖"的论着大多得到美国石化财团的资助,是为石油化工利益集团说话。但葛剑雄教授就曾一针见血地说过,且不说真相到底是不是这样,即使如此,也不能根据这一点就否定一种科学研究的结论。请问当今世界上,还有哪些科研项目没有基金资助?肯定"全球变暖"的项目不都有政府或基金会的资助吗?它们的结论是否就不可信了呢?

  在我看来,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学术要自觉地与政治分开,特别是保持对现代社会中无孔不入的政治(商业)影响的抵御力量。事实上,大多数像葛剑雄这样主张人类活动并非地球气候决定性因素的学者,从没有为温室气体排放做过任何辩护,更没有反对环境保护。反过来亦然,坚持气候变暖的许多科学家也从没有明确提出过任何改变这种状况的政治方案。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个是否实事求是的简单问题。科学家的天职是通过不懈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新知识,至于它能不能造福社会、如何运用于社会实践……还是交给善于讨价还价的政治家和商人们去处理吧。

  换句话说,正在热烈讨论中的哥本哈根会议是一次建立在现有认识水平之上的全人类投票活动,那件披在它身上的科学外衣其实并不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