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人间的佛像雕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4:20:31

走入人间的佛像雕塑

时间:2009-09-25来源:未知 作者:李占卿 点击: 196次

走入人间的佛像雕塑

□ 李占卿《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02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佛陀创立佛教之初的印度一样,都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因为战无宁日,苦难看不到尽头,人们便向虚幻的佛、菩萨寻求精神的救赎,在对佛像的膜拜中祈求获得一种心灵麻痹式的慰籍。佛教的传播,推动了佛像雕塑艺术向前发展,佛教造像艺术盛极一时。因为佛像雕塑艺术是通过佛像雕塑形象地宣传佛教教义,具体生动的佛雕较之艰涩的佛经要通俗易懂得多,能够更有效地达到“观者听,听者悟”的作用。

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的佛陀造像,其代表作品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正中的那座大坐佛(释迦佛)。大佛身体前倾,目光下视,嘴角仿佛凝固了一个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他沉思着,似乎心中已经了然人世间一切悲愁烦苦,纷乱争夺,但又漠然置之,思想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又仿佛在一个高邈的深处,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更不会动心。相反,它那似乎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仿佛是对人世现实的一种轻视,甚至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四周壁画的悲惨世界中,也能显示出它的宁静、飘逸和睿智来。生活在苦难中的渺小生灵在它的身上寄托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而统治者在佛像的身上,则奇妙地看到了自己理想人格的表现。

佛教的传播,被统治者适时地利用起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云冈石窟第16窟至20窟中所有的主像都是按照北魏皇帝的样子雕造的。甚至20窟大佛脸上和脚上所镶的黑石头,也是根据皇帝的模样和身体上的黑痣而制。用意非常明显:佛身即帝身,事君如事佛。统治者是希望自己作为佛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

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呈现复杂、缤纷的面貌。20窟大佛造像厚重古朴,双颊方圆,两肩齐亭,深目高鼻,宽肩细腰。内着僧袛之,外着通肩袈裟,袒右肩。衣纹厚重斜褶,作平行线排列,显然是受到印度犍陀罗艺术(希腊化雕刻与印度本土雕刻相融合的样式)的影响。有些菩萨头戴花蔓或宝冠,曲发垂肩,面相椭圆,直鼻大眼,耳轮长垂,体态修长,上身半裸,胸饰璎珞,肩披大巾,腰系长裙,形似印度,东南亚贵族,像敦煌257窟的彩色坐佛和254窟交脚菩萨等等佛像雕塑就带有明显的古印度佛教造像风格,另一方面又可以看见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相互叠加和交融的现象。这是由文化交流自身规律决定的,当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影响时,总是要同当地民族文化心理相适应。而当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吸收接纳时,也会将外来文化加以适当的改造,进而产生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新文化。这一时期的佛像雕塑就具备了文化碰撞时的一系列特征。因为尽管当时的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是模仿古印度,但是雕塑匠师们在雕塑的过程中仍然很自然地渗透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寄托他们的审美理想,因为佛教造像不能凭空想象,还得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依据,吸取养料。为了表现各种造像不同的身份和性格,首先就要对现实社会中各阶层的生活有深刻的了解,才能表达出造像应有的精神面貌,所以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由早期受犍陀罗等外来影响的表现手法,逐渐发展为中国化和民族化的风格。中国文化巨大的兼容性也正表现在这里。北魏太和改制以后,南朝士大夫的审美风气迅速北上,对北方的佛教造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甘肃敦煌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的佛教造像里已经出现了人体修长、清朗飘逸的“秀骨清像”式的形象。像甘肃天水麦积山123窟彩塑坐佛和121窟彩塑佛、弟子和菩萨,北朝镏金释迦多宝佛等造像,都是长眉细眼、宽衣博带、雍容超然,衣冠服饰和造像的内在气质都与注重老庄玄学的南朝清谈士大夫的审美标准相吻合。而且同时代的绘画所表现的笔迹劲利的刻划,以及“曹衣出水”的样式,也都同样地表现在佛教雕塑的形象中。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佛教艺术也逐渐中国化了。在印度佛教里,宗教的苦修与享乐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公元2世纪,印度佛教诗人马鸣在《美难陀传》中记述了佛陀使他的异母兄弟难陀皈依的故事。难陀是个敢于世俗欢爱的人,佛陀为了度化他,引领他目睹了天女。难陀对美貌而性感的天女如痴如醉,于是他便像佛陀所教导的那样开始修炼苦行,目的只是想获得天女的欢爱。他极端的苦行行为虽然和异常的淫乐心理奇特地结合在一起,但无论如何他对苦行的专注和执着使他的修道突飞猛进。当他在更高的修炼层次上再受到点化后,他也就不再迷恋男欢女爱了。古代印度并不贬低爱欲,爱欲被认为是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在所有合法的享乐中性爱被认为是最富于激情也是最为完美的人生享受,它也最易于被转化为宗教的热情。印度最早的河谷文明时期(约西元前2500—1500年)的躯体雕塑所展示的就不仅是人体造型的圆熟了,同时也展示了一种对柔软、温暖的肉欲之爱的处理。这种对宗教和肉欲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佛教造像,藏传密宗的高级阶段就主张男女双修,佛像雕塑里就常见一些强调男女性爱的欢喜佛形象。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雕塑里,也可以看见那种强调女性形体特征、性的刺激、过大的动作与姿态的造像。但是到了唐朝,早期佛像面型、发式、衣冠甚至姿态神情,所表现的浓厚的印度风味基本上被排除出去,而且也逐渐摆脱了一直以来那种宗教神秘的色彩,明显地呈现世俗化的趋势。造像更具有丰满健壮、圆润端丽、形态匀称和谐、表情生动细腻、雍容华贵的特点,富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