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初七过“人日” “七宝羹、游花地”今已少人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2:44:32
广州初七过“人日” “七宝羹、游花地”今已少人知2010-02-21 09:22   南方都市报  

昨晚,广州同和李先生一家分吃“七样菜”。本报记者吴进摄

  昨日是正月初七,上班族又要回到岗位,而在广州民间习俗中,初七还要庆祝“人日”,即“人人生日”,以这一天作为节点,年纪又大了一岁。为“庆祝”这一“集体生日”,老一辈广州人会齐齐吃七宝羹、游花地,但这些习俗已经被逐渐淡忘。昨日,记者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户仍然坚持过人日习俗的吃“七宝羹”家庭。

  “七宝羹”多蔬菜 后生仔不感冒

  大年初七吃“七宝羹”(又叫七样菜)在广州郊区依然保持了这个传统,昨晚8时,许姨夫妇专门赶到白云区同和与子女们吃晚饭。除了牛肉丸、鱼丸,当然少不了应节的“七宝羹”:芹菜、蒜、葱、油麦菜、芫荽、大白菜、生菜。往年七宝羹混在一起下锅炒,今年天气冷则转换了形式,变成“打边炉”。

  许姨表示,一家人吃“七宝羹”是几十年的习惯,虽然现在越来越多人忘记了这个传统,但她自己家里还是一直坚持,讨个好意头。往年炒在一起“后生”都不愿意吃,都是我们两个老人家吃,最后倒了一大半,今年天气冷,“打边炉”将就一下“后生”。

  昨晚8时30分正式揭锅,许姨表示:“初七是人人生日,又是上班第一日,希望大家工作顺利,步步高升!”大家喊了声“开吃了,万事胜意”然后一起下筷。

  不过看起来后生对七宝羹并不那么感冒,儿子“华仔”是80后,他先放了个鹅腿进火锅煮,又抢着吃肉丸,就是不吃七宝羹。许姨只好勒令:“不吃七宝羹,不让吃肉!”

  “七宝羹就是做个样子,有什么好吃的,葱、蒜、芫荽不但不好吃,口气也重。”华仔继续放肉丸,许姨自己用筷子每样往华仔碗里夹。顶不住父母不停劝菜,华仔最终夹了几根菜意思了一下。

  人日游花地 今已少人知

  为“庆祝”人日,除了齐吃七宝羹外,以往人们往往在这一天出游。而在广州传统习俗中,出游的必选便是到芳村“游花地”赏花。

  这个春节的持续阴冷已过,气温回升,家住芳村花地的街坊梁阿婆一家人来到芳村醉观公园散步。梁阿婆是土生土长的芳村人,她告诉记者,醉观公园所在地便是当年“游花地”的地点之一“醉观园”。当时的花地一带也是“遍地花海”,到处都是种满鲜花的田地,每到“人日”这天,住在城区的人便会拖家带口,结伴来游花地,用鲜花给一年之始装点一个好心情。

  原芳村区文物保护顾问吴志诚告诉记者,“游花地”的习俗早在明清时期已兴起,在上个世纪初期还很兴盛,但抗战时期已逐渐消失。昨日时至下午2时许,公园内已是人头攒动,记者询问数10名街坊,并无一人知“游花地”的习俗。

  习俗课堂

  七宝羹七种原料寓意各不同

  广州民俗专家、说书艺人颜志图介绍,上天造物,按照汉代滑稽大师东方朔在《古书》中记载为: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传说女娲娘娘为了解闷,第七天用泥捏出了人,才有了人的诞生。古人为了纪念此事,就将初七定为人日。人日有人人生日的意思。

  按照以前习俗,人日有吃七菜羹的习惯,所谓七菜羹,就是用七种蔬菜煮成的汤,人们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现在人们基本上是吃七宝羹,其中五种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芹菜(“芹”谐音“勤”,指勤劳)、蒜(谐音“算”,指精打细算)、葱(谐音“聪”,指聪慧)、芫荽(香菜,“芫”谐音“缘”,指缘分)、韭菜(“韭”谐“久”,指长长久久)、生菜(谐音”生财“,亦指生生猛猛),另外两种根据各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区别,有的地方用鱼、肉来代替,鱼表示“年年有余”,吃肉代表“大富大贵”,甚至有些地方用水果、蔬菜来代替。

  中山大学博导叶春生介绍,人日要吃“七宝羹”的习俗是从中原传过来的。目前这个习俗在客家和潮汕地区保存得比较完整。在广州过这个习俗的人已经比较少。

  统筹:本报记者 吴广宇

  采写:本报记者 李伟忠 刘雪 吴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