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战)纪念世界反法西战争胜利60周年:二次大战的两线作战(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34:40
季米特洛夫曾在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上说,“法西斯主义是金融资本的极端反动、极端沙文主义、极端帝国主义分子的公开恐怖独裁”。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国家极富侵略本性,所发动的战争是反人类和非正义的战争。然而,法西斯国家通常资源匮乏,战争潜力不足,缺乏进行长期战争的资源条件和实力。这些国家狂妄的扩张野心同他们的经济、军事实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短时间内难以靠自己克服的矛盾和困难。对于法西斯国家而言,预先动员自己的资源,先敌战略展开,先敌实施突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法西斯国家所具有的优势是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位置,因而暂时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法西斯国家本性的这一认识是评析二次大战中两线作战现象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点说明他们在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既害怕两线作战,又极易陷于两线作战,同时也是决定他们两线作战命运的最好的脚注。德国和日本等国的经济潜力无法与英法美等国相比,政治上又受制于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此,他们只能在军事上形成其优势,尤其是先于其敌对国开动国家军事机器,发挥战备领先的优势,包括发展适应其本国特点的诸如“闪电战”这样的军事理论和军事备战等。鲁登道夫在《总体战》中所说,“领导总体战的原则是:尽快地结束战争,从而不使它的结局遭到威胁。”希特勒在战争初期就在武装斗争的方法和手段上取得决定性的优势。因此,法西斯国家的战争潜力经不起长期的消耗。这也是德、日、意法西斯国家惧怕两线作战的一个重要因素。法西斯国家每一次对外侵略扩张,都是一次军事冒险。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实际上是希特勒军事讹诈和军事冒险的结果。依照当时的实力对比,英国与法国完全能将德国置于两线作战的死地。1938年5月捷克危机发生时,德国发出战争叫嚣,陈兵边境。当英国声称德捷战争就意味着法德战争和英德战争,法国和苏联也表示援助捷克后,德国马上停止军事冒险。希特勒在6月18日发给德国武装部队的指令中说:“无论如何,我只是在坚信……法国不会出兵因而英国也不会干预,我才决定采取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而当时的实力对比,也能说明问题。慕尼黑危机时,被誉为“优良的士兵,优良的军官团,优良的装备”的捷克就有45个师,如果算上法国和英国的军事力量,德国很难与之抗衡。对此连德国高级将领们也觉得难以担当,德国贝克总参谋长向希特勒递交了反对德国强迫捷克归还苏台德地区的备忘录,德国高级将领们还因此密谋策划武装暴动,准备逮捕希特勒,以免冒战争风险。而希特勒军事冒险的成功是因为西方的绥靖政策。1939年德国向波兰发出战争叫嚣时,也是最可能陷于两线作战的危险时刻。就当时的力量对比而言,法国和波兰两国兵力总数比德国还要大(法波两国总共有相当于130个师,而德国只有98个师,其中30个师是既无编制又没有受训过)。虽然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德国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并取得了对西方极为有利的战略态势,但是希特勒对两线作战仍心存疑虑。他认为,“我们的任务在于孤立波兰,……不应该同时与西方大国(英国和法国)发生冲突。”尽管,英国在此后对德国表示强硬,并对德宣战。但是英国与法国的军备和临战准备都不足于在西线发动有力的进攻,无法形成对德国两线作战的夹击之势。二次大战之前,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德国只能用军事冒险和讹诈来规避两线作战。
军事讹诈和军事冒险曾是法西斯国家向外侵略扩张,并以此征服各个军事目标,躲避两线作战的有力武器。然而,当他们迈出战争步伐之后,又往往因为同样的理由重新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境。1940年夏法国迅速败亡,英国孤守英伦三岛。希特勒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扫清西线战事,然后全力入侵苏联。如果这样,德国就不会再次陷于两线作战,欧洲战场的结局也会截然不同。但是,希特勒德国却因为英国不屈不挠的抵抗和不愿意媾和,遂放弃了入侵英国本土的“海狮计划”,转而实施“巴巴罗莎”侵苏计划。结果,两线作战再次现身于德国。而且希特勒严重低估了苏联的抵抗能力,企图以速决战半年内解决苏联问题。于是,英国成为希特勒入侵苏联的连接目标,英国不是连同苏联一起完蛋,就是随之构成另一条战线。英国的抵抗使得希特勒发动的侵苏战争变成一场军事冒险。在这一基础上,英国的抗战又进一步演变为美英反击法西斯的重要桥头堡和打击希特勒的重要战线。究其个中缘由,是法西斯德国狂妄的侵略本性和屡试不爽的军事冒险的必然结果。
第一是法西斯德国资源因素和战争潜力的不足促使其对苏联放手一搏。德国的基本战略物资十分匮乏。不论平时或战时,国民生产和人民生活必需的主要矿产和战略物资均不能自给自足。纳粹德国在长达7年的疯狂扩军备战中,消耗掉了全部资金,黄金外汇极其短缺,国家债务超过600亿马克,使德国经济再也难以支撑。德国缺乏长期维持战争的资源,而通过侵略战争掠夺战略物资来维系战争状态,只能是冒险。
第二是极端的反共产主义和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野心成为其冒险发动战争的推动力。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一书中称:“不管怎样,要继续向东方突进。俄国必须从欧洲国家的名单中划掉”。希特勒向东方发展以及侵苏动机蓄谋已久。但是,300万兵力入侵苏联相对于苏联的国土面积和国家实力而言,德国缺乏征服整个俄国的实力。
第三是希特勒过于相信“闪击战”的威力。纳粹德国制定的侵略苏联的第21号训令(即 “巴巴罗莎” 计划)的实质是在对英国战争结束以前,在一次速战速决的战局中打败苏维埃俄国。 “闪击战”是符合法西斯国家侵略目的的军事理论,其实质就是速决战,它把希望寄托在突然使用重兵及其震撼作用上。闪击战是建立在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性上的,即战争潜力不足。当德国的侵苏战争失去它的突然性的效果后,闪击战便成为巨大的冒险战,并导致覆灭的结局。
第四是希特勒对苏联和美国参战的担忧。如果苏联和美国参战,对仍继续陷于对英作战的德国极为不利。“如果美国和俄国参加对德战争,那么情势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形成这种威胁的任何可能性一出现必须加以消灭”。
日本陷于两线作战的困局同样受到法西斯国家基本特性的制约。
一是日本战略资源先天不足,经济上的脆弱,经不起大规模的长期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主要战略物质大部分依靠进口,而且主要依靠美国和美、英控制的地区。正如毛泽东讲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随着美国逐步加强对中国政府的援助,同时采取进一步禁止和限制向日本出口军事战略物质包括石油、废钢铁、飞机零部件以及冻结日本资产等手段打击日本军事经济,使得日本“除了决心发动战争以外,没有别的手段。从物资方面看,最好现在就发动战争。”日本决定发动太平洋战争实际上是“死中求生”。
二是日本随着战争的进行,其经济力量与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中国战场。即使日本把经济全盘转入军事轨道,仍然陷于中国战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长期持久的战争对帝国有百弊而无一利”。正如东条英机1942年1月在议会中所宣称的:“大东亚战争的关键,一是确保大东亚的战略据点,一是把主要资源地区收归我方管理和控制。”为了早日摆脱中国战场的困境,日本不惜发动太平洋战争。由于日本不掌握致命的决定性打击手段,并且预计战争将是长期的,故而采取以先发制人和速决战的突然袭击,打得美、英措手不及,力求在短时间内达到作战目的。换言之日军战略的制定者决定以最小的经济损失,尽量短的时间去达到最大的政治企图和经济野心。日本在深陷中国战场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其结果,两线作战捆住了日本的手脚。(夏正伟文,军事历史研究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