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43:55
在江阴开发区,“第一资源”在新兴高科技领域产生“核裂变”—70名领军人才点燃“智慧经济”  相关链接
发布时间:2010-2-3
20人,2000平方米厂房,2年多时间,创造出20亿元的年产值,一份美国订单就高达30亿元。在江阴经济开发区,远景能源这家企业“核裂变”式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人——张雷,一个年仅30多岁的“海归”,他率领团队在一年内成为全国首家独立完成1.5兆瓦风机动态载荷和传动链系统设计认证的风电企业,创造了世界风电产业的奇迹。
“一个人带动一个产业”,这两年已成为江阴开发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这些科技领军人才被称为“第一资源”,活跃在新材料、新医药和新传感器产业等新兴高科技领域,成为开发区从制造集群向智慧集群升级的主力。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开发区如何完成从开放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身?江阴市委常委、江阴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孙小虎认为,确立“领军人才”战略是关键,即,引进国际前沿领域的科技人才或创业团队,培育龙头企业,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已有70位科技领军人才带领团队来江阴开发区创业,这些企业,因其科技含量高、爆发力量强、成长速度快而被称为“未来行业冠军”。
海归博士彭泽忠的团队,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该团队的X-RFID芯片核心技术,全球领先,它使每件产品都有一个“身份证”,效率是条形码的100倍以上,北京奥运会门票就曾使用过这种识别技术。在彭泽忠的凯路威公司,一个盘子大小的硅片上,能生产5万片芯片,全球成本最低,而数据可保持70年。这项技术,让江阴站在了物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上。当地液压机企业华宏集团投资3000万元,与其共同拓展市场,二者的牵手,被誉为“海归团队与中国民企结合”的典范。
为了让这些“明日之星”更快成长,江阴开发区建立了研发孵化、科技加速、产学研、投融资及公共服务5大平台。全国第四家“科技企业加速器”不久前在江阴开发区启用,为区内“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型”中小科技企业提供服务,其作用是促进研发成功的高科技产品实现产业化。为解决资金瓶颈,江阴开发区除对“530”项目由政府提供创业资金外,还自设并引进了中科招商、美国湾区、新加坡ICH等风投基金和光大创投、汉瑞创投,拥有基金总量超过50亿元。
百桥生物园,是政府、海归团队和创投基金共同成立的生物医药谷。在百桥的11层楼上,4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涵盖了从分子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到动物模型、临床实验的新药开发整个“链条”,可以说,生物医药谷在江阴已经“种子入土”。在这个生物医药谷,连操作工都是本科生,有 20多个精品实验室可供使用,科学家带上器材和试剂就可以在这里开始工作。按规划,这幢楼3年内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
“领军人才”给江阴开发区带来了示范效应,吸引来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比利时贝卡尔特集团在开发区建成了世界最大钢丝制品生产基地,其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90%,刚刚投运的亚洲研发中心的研发设备,比总部的还先进;台资见龙机构,目前正在实施1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建成世界最大的EPS江阴基地;长电科技并购了新加坡知名封装实验室,建成我国第一家“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据介绍,到2010年底,江阴开发区将形成10家国际国内行业领军型企业和6个销售超百亿旗舰型企业,3年内新增10家上市公司。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