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40周年 革前后文化大事记(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59:54

文革前后文化大事记(四)

 

星岛环球网

 

 

1970—1972年 八个样板戏上演

 

  文革带给中国的是一场灾难,带给文艺界的同样也是一场灾难。这场灾难性的运动使全国大多数剧团解散,许多戏曲演员遭到迫害,戏曲舞台出现一片萧条景象。在这种政治气候下,1970-197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及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了八大现代京剧样板戏,叫响了全世界。

 

  八个样板戏是指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沙家浜》和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乐《沙家浜》。后来,又在七十年代初江青指令编演了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磐石湾》及钢琴伴唱《红灯记》、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交响乐《智取威虎山》等作品。

 

  江青等人借助样板戏扶摇直上,被奉为“京剧革命的旗手”。此后,“样板戏”被定为至尊,全国出现“亿万人民一台戏”的局面。

 

  与此同时,“语录歌、语录操”、“忠字舞”也热遍全国。“忠字舞”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一种形式主义做法。而“语录歌、语录操”则将学习毛泽东思想形式化、庸俗化。这种宣扬个人崇拜的形式主义做法,形同宗教仪式,与马克思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1972年 考古大发现 长沙马王堆汉墓

 

  考古工作者1972年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发掘出西汉古墓。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震惊了中国乃至全世界。该墓葬保存完好的女尸,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湿尸。这具古尸入土已经两千多年,仍保持着栩栩如生的面目和弹性肌肤。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非常丰富,包括衣物、食品、药材、漆器、木俑、乐器、陶器、帛画以及大量的帛书和竹木简。这些文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实用性,价值极为珍贵。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数量庞大、内容重要,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许多原有的学术观念和传统认识。

 

  长沙马王堆的发掘,对中国考古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家认为,该墓最有价值的是完好无损的古尸,并且有成组成套的物品,还有内容珍秘的帛书、竹木简。这三者能有其一,已是考古的重要发现,如今三者兼有,在中国考古史上可说是独一无二。因此,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被世人誉为“二十世纪中国与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1974年 文革期间生产的故事片放映

 

  从1966—1970年间全国各地电影制片厂无一部电影问世,许多艺人被关、隔离审查,或关进牛棚,或折磨迫害致死。这一时期重点是宣传“文革”成就及毛泽东革命路线的大量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有《毛主席第五、第六次检阅文革大军》、《光辉的榜样,伟大的创举》、《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等。

 

  由1974年春节开始,故事片《艳阳天》、《青松岭》、《火红的岁月》等片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它们是文革八年来首次上映新的国产故事影片,也成为“文革”期间最早的一批故事片。

 

  虽然这些电影也深深打着文革的烙印,无论是纪录片还是故事片大多围绕三个题材:一是突出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二是突出支持“文革”运动;三是突出歌颂工农兵形象。如《青松岭》、《艳阳天》等,但这打破了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和“老三战”(《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看昏头的沉闷,民众欢呼雀跃,其欢迎程度如同过节。

 

1976年 天安门诗歌运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诗歌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政治抒情诗是这一时期最受欢迎的文体之一。1976年天安门诗歌运动,是群众自发的诗歌集体创作运动。

 

  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民众自发掀起悼念活动。4月5日前后,数百万群众汇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用泪水、黑纱、白花、诗词、挽联、花圈、誓言、讲演、血书……表达对周恩来的悼念之情,表示不同意“批邓”,不愿意党和国家再度陷入混乱和灾难。但当局展开大规模的血腥镇压,北京当局4月5日晚出动一万名民兵,三千名警察和五个营的卫戍部队,包围天安门广场,当场有两百多人被捕,许多民众遭到毒打,流血负伤。

 

  4月6日,中央政治局肯定天安门事件是反革命暴乱,并根据毛泽东的提议,撤销了邓小平的党内外一切职务,任命华国锋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

 

  诗歌成了四五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和直接战斗武器。就产生的背景、发挥的作用及其体现出来的文学与政治之间如此密切的关系来说,在中外文学史上,天安门诗歌都是罕见的文学现象。

 

1977年起 伤痕文学开始反思文革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在文革结束后不久,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发表了小说《班主任》,引起强烈反响。当时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

 

  此后,以《班主任》、《伤痕》等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开始流行,这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对于文革暴露批判的潮流。这种感伤情绪在后来的“反思文学”中得以深化,转为带着对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未来深刻思索的有意识追求和奋进,将一场神圣与荒谬杂糅的运动不只简单归咎于社会、政治,同时也开始探讨个人悲剧或命运与整个大社会大背景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