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生花 “玉石俱焚整顿法”质疑 不要和老鼠比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43:43
  妙笔生花

http://www.haha365.com 加入日期:2004-7-23 22:21:36

××同学:

 

   你好,寄来的习作已改好,因原稿写得太密,无法在原稿上改动,现另纸批改。请按此抄好投给报刊,具体如下:“全县农民减负30万,30万农民人均减负一元”应改为“全县农民减负30万元,100%的农民都减负”。“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去年的一百万元增加到二百万元”应改为“全县工业总产值比去年翻了一番”。“全县种玉米一万亩”应改为“全县种玉米50000000株”。“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去年的100元增加到200元”应改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00%”。“全县到2003年全部脱贫”应改为“全县比原计划的2004年提前一年全部脱了贫”。“全县农民减收1000万”应改为“全县农民增收负1000万元”。“这事故中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1人生还外全部死亡”应改为“经过县领导精心组织抢救,30名正在井下作业的矿工除29人无法抢救外全部生还”。

 

 

社会生活中有些现象,既非二律背反,也归不到辩证法范畴,姑且叫做“辩症法”,举隅如下,以待方家理出病因,开列药方:

官场议事“辩症法”。

在官场会议上,越是具体细微鸡毛蒜皮的事务,人们越是小心谨慎,反复权衡,多方比较,进而慷慨陈词,争论不休,最终常常什么事都决定不下来,比如一栋办公楼该建八层还是九层,常委副市长们要不要到田头参加一天的春耕生产劳动等等;而越是事关一个地区发展格局、前途命运的大计,越是大多数人一窍不通的大决策、大举措,在会议上作出决定反而非常“高效”迅速,比如,一项笔杆子们炮制了三个月的《关于××地区今后二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草案》,一个上午谈笑间,灰飞烟灭时,就可以全体通过——反正除了打印的错别字,大部分内容谁也弄不懂。

民间谣言“辩症法”。

在民间,越是离谱的谣言、越是怪诞得不着边际的传说,越是神神道道胡弄人的预言,往往传得越快,相信的人也越多,于是愈加捕风捉影添油加醋,于是谣谇四起人心惶惶,这时候,真实的东西反而才最不象是真的。这个道理,有个叫做李洪志的天才人物揣摸得最透彻,你只要看到他预言“地球末日”的时候,那副脸不红、心不跳、声不颤、气不虚,也许令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自叹演技稍逊的神气,就知道,如果他实在算不了什么“气功大师”的话,至少他掌握了“民间谣言辩症法”的精髓:严重违反常识的东西,只要正儿八经地说出来,就一定有人信,而且根本就用不着法西斯那样把谎言“重复一千遍”——傻瓜就在你面前,不骗他玩玩,你不是更傻么?

麻烦与简单的“辩症法”。

几年前,北京有个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人没混出个模样是痛苦的,而要混出个模样就得经过痛苦。”那么,混出个模样到底是为了不痛苦,还是为了痛苦?既然都痛苦,又何必要“混出个模样”给自己制造一大堆麻烦?

又比如,学习电脑是为了使工作变得简单,而学习电脑的过程却麻烦死人了。又想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说是一个游客在某个岛上,遇见了一个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懒惰渔夫,游客问渔夫为什么不去多打鱼,渔夫问多打鱼又怎样?游客说那就可以多赚钱,渔夫问多赚钱又怎样?游客说那就可以雇人替你干活了,渔夫问雇人又怎样?游客说那你自己就可以舒服地躺着晒太阳了。渔夫慢吞吞地问:那么,你以为我现在正干什么呢?

需求与供给的“辩症法”。

我一个顶头上司,退居二线,到地方志办公室这样一个“不那么重要的部门”的时候,曾感慨地说:得志的人不修志,修志的人不得志。

其实,似类的现象还有许多,比如,:

读书的人大多买不起书,而买得起的人书偏偏并不读书;

丧失自由的常常是那些总嫌自由得不够随心所欲、完全彻底的人,而循规蹈矩的人,却反倒拥有太多不知该如何打发掉的自由;

最需要钱花的人在银行里大多借不到钱,因为越是缺钱就越可能缺乏偿还能力;与此相反,银行最乐意把钱借给最不需要钱因此也不打算向银行借钱的人。

 

“玉石俱焚整顿法”质疑

一只狗患了狂犬病,就下令把全市的狗都打死;一个歌舞厅出了事,就命令全城的歌舞厅都关门整顿;一座小煤窑发生了事故,就把全部小矿山统统关闭……我们的政府部门“整顿”起来总是雷霆万钧,不惜玉石俱焚;事过之后,对于“石”自不必说,即使对于无辜的“玉”也从未给过任何补偿。令人惊诧的是,这类玉石俱焚式的“整顿”、一秆子打倒一船人的做法,虽然涉及数百人、数千人、乃至数万人利益,却根本不须经过什么民主程序,随便一个权势部门都可以轻易作出,哪位“一把手”都可以拍板。更令人惊诧的是,对于这类蔑视公民“物权”和政治权利的现象,人们竟觉得天经地义,不用说是“石”了,连“玉”都司空见惯浑无事,从未听说有谁因此要求过决策部门赔偿自己的损失。

这也难怪,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万古不易的纲常不是“人人生而平等”,而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下财产不再是皇家的私产,天下的百姓不再是帝王的子民,然而国与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一直没有理顺。跟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相比,个人利益总是轻如鸿毛,只有随时牺牲的义务,没有保全的权利。一头毛驴,拴在集体的槽上便是麒麟,谁胆敢拔它一根毫毛也十恶不赦;一匹麒麟,拴在个人的槽上便贱如毛驴,国家和集体可以随意牵走宰杀,还美其名曰“向共产主义过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依法治国,饱经忧患的中国开始走上法治轨道,但封建专制和共产风的幽灵却长久徘徊不去。正因如此,在我们大批官员乃至群众的头脑里,至高无上的行为准则依然是相对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要说个人财产,连个人的性命也无足轻重。于是,玉石俱焚式的“整顿”、一秆子打倒一船人的做法也就习非为是,层出不穷。整顿是完全必要的,但“一秆子打倒一船人”却与法治社会格格不入。在一个法治社会里,个人财产大到工厂、矿山,小到工资、细物,和国家财产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无正当补偿便不能剥夺”是政府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对于确须剥夺的,必须经过独立的法院审理确定,政府机构则无权独自做主;为了堵塞滥用剥夺权力之门,对私有财产的所有者应当始终假定为是无辜的,对侵害的补偿应当被确定得尽可能高。20世纪30年代,为了度过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缩减耕地面积,强制减产,销毁过剩农产品,大量屠宰牲畜。先后销毁谷物、咖啡和食糖160万车皮;仅1934年就屠宰大牲畜2300万头、猪600万只、羊500万只以上。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都由政府承担。可是,“无正当补偿便不能剥夺”的法治原则至今我们仍然陌生。事实上,个人“物权”的稳定也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公民只有享受到了做主人的政治权利,才有可能激发出主人翁的建设热情。愚以为,“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从“治国”开始———规范国家的立法行为,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非如此就没有社会的长治久安,就没有国家的兴旺发达。

 

     不要和老鼠比赛

   有一次, 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 “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 而我呢, 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多资源, 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威廉·詹姆斯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 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