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2.0群组讨论摘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6:17:00
 
关于此主题的全部 15 个帖子 -树式浏览
发件人: Virus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上午1时31分
电子邮件: "Virus"
评级: (1 位用户)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Web2.0时代的教育——网志年会归来的胡思乱想
http://hi.baidu.com/matrivirus
正如印刷术的产生使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获得了与上帝直接沟通的自由,从而摆脱了教廷的思想控制;互联网的产生,则给了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机会,使得他们理论上­有可能跳出教育体制的陷阱,直接发育成为上帝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接入的地方——未来若干年内这会变得像水龙头一样平常——这样一个世界就是­可能的:
一个学习者不再需要买很多的书,他可以在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读到绝大多数的畅销书,也可以到Google
Books上去查阅资料;
他不再需要跑到图书馆去查阅昂贵的百科全书,Wikipedia和answers.com已经把最完整的答案分门别类安排妥当。查阅资料之余,他还可以作为百科­全书的作者参与到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去。
他不需要老师告诉他要买什么书、看什么文章,他可以通过豆瓣或del.icio.us来从那些最优秀的或与自己最志同道合的朋友那里获得推荐;
他不需要一个三流的教师为他来准备讲义,通过OOPS他可以直接和这个地球上最优秀的大脑碰撞;
他不需要教师来为他答疑解惑,google已经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实在不能独立解决,在msn签名档上把问题发布出来,很快就会有好心的朋友来帮忙。
他不需要专门的英语口语教练,无数老外还不知道到原来还有不花钱就能学汉语的好事。Let’s
Skype.
他不需要一群没有经历过职场的教师来讲授职业发展,Wealink、Donate
hour、咖啡豆计划、JA都可以帮助他直接从职场的风头浪尖获得信息;
他不在需要学校来为他制造一个固定的社交圈,他可以通过在blog之中穿梭来决定究竟谁是他的同伴,并通过flickr来共享人生体验;
他不需要进入极少数“一流大学”才能体会“百团大战”的精彩,各类论坛、帖吧和43things提供了无数种社团和兴趣小组的可能性;
他必须靠打工才能维持日常的生活,然而却不需要学校来为他来提供实习单位或勤工助学,因为职友集、猪八戒、Wealink、Donate
hour虽然模式迥异,却都具有升级或扩展成为提供良好实习机会平台的空间。(Hoho,
平民学校下阶段最想做的事)
他甚至不需要教室——较大的讲座完全可以在Youtube上完成,而小规模的开放式学习活动则可以分解到咖啡厅甚至学生宿舍里完成,正如BT下载把原本属于服务­器的庞大工作量分解到每一台用户的计算机上一样。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畅想,被人们长期以来忽略的“行万里路”也会重新得到和“读万卷书”一样的重视,大学宿舍被分布在无数城市的青年旅社所替代,一个青年不需要额­外花很多钱就可以在他的大学生涯中走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更多),体验被体制遮盖了的真实世界,同时却不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业。他甚至还可以在旅途中成为一个­多背一公斤,把未来世界的火种播撒到每一个封闭的山村……
当然,少数最优秀的大学仍然有它存在的必要,就像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大剧院,速溶咖啡也并不会使得咖啡馆成为多余一样。但是,无法踏入大学校门,再­也不能成为剥夺大多数人的成长机会的理由。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座理想中的大学不是风行美国Apollo。
Apollo终归只是一所1.0的培训机构——讲授、培训、发证——它的源动力是金钱;而这所互联网大学的源动力,则是每人的点滴贡献在网络上聚合而形成的共同­体的力量。
很值得憧憬?未来一定会充满比这更精彩的可能性,因为更加新奇的网络应用还在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不断产生出来,其中不乏足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创新。
走向这样一个未来,技术上没有任何的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打破封闭的体制,打开封闭的心灵。
算了,偶尔做做梦,这显然不是我们目前应该考虑的——眼下最重要的,不是Web
2.0,而是Life 0.0
——保证学员们有工作,有饭吃,单空谈“思想”可没有什么未来。下一阶段,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Web2.0的方式,来解决Life0.0的问题?哪怕是先做出一­两个具体的案例。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nny Yu(余扬)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上午5时57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余扬)"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是否我们正在逐步走向:通过网络可以完成一个人所有的终身教育?实际上,借助网络,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实践终身学习,对1.0时代的教育者来说,
思考未来"学校"的作用将会发生什么改变,"教育者"又将变成什么样,很有意义。
未来的学习状态也许并不是这里所描述的任何一种具体服务,但很可能将是这些具体服务代表的趋势:知识的自由创造、交流与分享,学习者与社会的动态结合。理解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行动。
年会上大家在谈论这句话We make arts not money,面对未来,我们同样需要We make future not money的心胸。
Virus,期待平民学校在平民教育上的尝试,网络是绝好的工具。
On 11/2/06, Virus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http://hi.baidu.com/matrivirus
> 正如印刷术的产生使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获得了与上帝直接沟通的自由,从而摆脱了教廷的思想控制;互联网的产生,则给了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机会,使得他们理论上­有可能跳出教育体制的陷阱,直接发育成为上帝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接入的地方——未来若干年内这会变得像水龙头一样平常——这样一个世界就是­可能的:
……
--
Danny
-----------------------------------------------------------------
我的blog:http://www.lifegrowing.com/danny
Wealink:http://dannyyu.wealink.com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vim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上午9时04分
电子邮件: vim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平民学校的项目很好,不过如你所说的,你们非常草根,却要采取这种并不那么草根的方法来推广学习,似乎哪里有所不宜,没想太细,先提出来,讨论一下
On 11/2/06, Virus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http://hi.baidu.com/matrivirus
> 正如印刷术的产生使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获得了与上帝直接沟通的自由,从而摆脱了教廷的思想控制;互联网的产生,则给了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机会,使得他们理论上­有可能跳出教育体制的陷阱,直接发育成为上帝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接入的地方——未来若干年内这会变得像水龙头一样平常——这样一个世界就是­可能的:
……
--
Name   :  vim(浅水)
Site      :  http://vim.growup.net.cn
Notes : 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本形之正也……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Pingmin PKU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上午11时34分
电子邮件: "Pingmin PKU"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所以说是"胡思乱想"嘛。目前学员还在为生存而忙碌,不太可能像我们这样成天泡在网上,更何况我们现在暂时连基本的网络接入条件都不具备。
但梦想和实践有一点是一致的——2.0的精神。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而非把他们放在我们设计好的培养皿里面。­我觉得,Social
2.0 原比技术层面的Web2.0更加重要。
On 11/2/06, vim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平民学校的项目很好,不过如你所说的,你们非常草根,却要采取这种并不那么草根的方法来推广学习,似乎哪里有所不宜,没想太细,先提出来,讨论一下
>  On 11/2/06, Virus wrote:
> >http://hi.baidu.com/matrivirus
> > 正如印刷术的产生使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获得了与上帝直接沟通的自由,从而摆脱了教廷的思想控制;互联网的产生,则给了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机会,使得他们理论上­有可能跳出教育体制的陷阱,直接发育成为上帝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接入的地方——未来若干年内这会变得像水龙头一样平常——这样一个世界就是­可能的:
……
> > Site      :  http://vim.growup.net.cn
> > Notes : 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本形之正也……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nny Yu(余扬)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日(星期四) 上午11时44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余扬)"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很好的思路。
On 11/2/06, Pingmin PKU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所以说是"胡思乱想"嘛。目前学员还在为生存而忙碌,不太可能像我们这样成天泡在网上,更何况我们现在暂时连基本的网络接入条件都不具备。
> 但梦想和实践有一点是一致的——2.0的精神。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而非把他们放在我们设计好的培养皿里面。­我觉得,Social
> 2.0 原比技术层面的Web2.0更加重要。
> On 11/2/06, vim wrote:
> > 平民学校的项目很好,不过如你所说的,你们非常草根,却要采取这种并不那么草根的方法来推广学习,似乎哪里有所不宜,没想太细,先提出来,讨论一下
> >  On 11/2/06, Virus < pkuping...@gmail.com > wrote:
> > >http://hi.baidu.com/matrivirus
> > > 正如印刷术的产生使得每一个识字的人获得了与上帝直接沟通的自由,从而摆脱了教廷的思想控制;互联网的产生,则给了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一个机会,使得他们理论上­有可能跳出教育体制的陷阱,直接发育成为上帝大脑的一个神经元。只要有一台联网计算机接入的地方——未来若干年内这会变得像水龙头一样平常——这样一个世界就是­可能的:
……
> > > Site      :  http://vim.growup.net.cn
> > > Notes : 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本形之正也……
--
Danny
-----------------------------------------------------------------
我的blog:http://www.lifegrowing.com/danny
Wealink:http://dannyyu.wealink.com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Ken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上午12时22分
电子邮件: "Ken"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元周所描述的境界的确让人十分之向往,“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这一概念也颇有吸引力,然而我始终认为在这当中依然需要有导师的存在。或许,未来已经没有­Teacher这个职业,取而代之的应该是tutor
or mentor。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平民学校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上午11时31分
电子邮件: "平民学校"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一点没错,Tutor/Mentor/facilitator/Advisor是不可缺少的。但关键的问题是
> 1 它是否会以职业化作为其主要存在形态?
> 比如说安猪给平民学校出了很多很好的advice,他自然就起到了advisor的作用;平民学校的志愿者nail花了大量的时间组织学员的日常活动,她
> 自然就起到了facilitator的作用。所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既在帮助别人,又在锻炼和提高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 当然职业化的教育工作者依然会大量存在,但他们应当分布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等,作为Edu2.0的"聚合源"。
> 2 新教师的职能?
> 传统教师仿佛是一个门户网站——他所做的只是向用户传递特定信息;而2.0时代的教师则可能更像一个Web2.0网站,
> 他所做的,是鼓励内部用户共享体验、参与实践,以及对外部海量学习资源的有效mashup.
> 3 学校是否会脱离工作场所(workplace)而存在?
> 传统上看,学校是一个纯粹的消费性机构。学生付费,学校提供服务。这实际上成为了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因为显然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最终决定了教育质量。要消
> 除这样的教育不平等,学校本身需要逐渐演化成一个具备部分自我造血能力的合作式生产机构——一所重视员工成长的公司,最终会和一所重视学生实践的学校变得
> 难以区分。
> 简而言之,教师依然会存在——但他们却不是像今天这样以一个具体的职业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形象分布在你的同伴(同学、同事、或商业伙伴,其实是一回
> 事)、你的老板、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比如玩具店的店长
> 。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电影The Matrix 里面的那个Agent?
> 呵呵。只是这个Agent比较友好。
> Virus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nny Yu(余扬)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下午12时19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余扬)"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我们即将回到孔子的时代:"三人行,必有我师" 。呵呵
On 11/3/06, 平民学校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一点没错,Tutor/Mentor/facilitator/Advisor是不可缺少的。但关键的问题是
> > 1 它是否会以职业化作为其主要存在形态?
> > 比如说安猪给平民学校出了很多很好的advice,他自然就起到了advisor的作用;平民学校的志愿者nail花了大量的时间组织学员的日常活动,她
> > 自然就起到了facilitator的作用。所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既在帮助别人,又在锻炼和提高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 > 当然职业化的教育工作者依然会大量存在,但他们应当分布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等,作为Edu2.0的"聚合源"。
> > 2 新教师的职能?
> > 传统教师仿佛是一个门户网站——他所做的只是向用户传递特定信息;而2.0时代的教师则可能更像一个Web2.0网站,
> > 他所做的,是鼓励内部用户共享体验、参与实践,以及对外部海量学习资源的有效mashup.
> > 3 学校是否会脱离工作场所(workplace)而存在?
> > 传统上看,学校是一个纯粹的消费性机构。学生付费,学校提供服务。这实际上成为了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因为显然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最终决定了教育质量。要消
> > 除这样的教育不平等,学校本身需要逐渐演化成一个具备部分自我造血能力的合作式生产机构——一所重视员工成长的公司,最终会和一所重视学生实践的学校变得
> > 难以区分。
> > 简而言之,教师依然会存在——但他们却不是像今天这样以一个具体的职业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形象分布在你的同伴(同学、同事、或商业伙伴,其实是一回
> > 事)、你的老板、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比如玩具店的店长
>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电影The Matrix 里面的那个Agent?
> > 呵呵。只是这个Agent比较友好。
> > Virus
--
Danny
-----------------------------------------------------------------
我的blog:http://www.lifegrowing.com/danny
Wealink:http://dannyyu.wealink.com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Being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下午9时03分
电子邮件: Being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分析有味道!
在06-11-3,平民学校 写道: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一点没错,Tutor/Mentor/facilitator/Advisor是不可缺少的。但关键的问题是
> > 1 它是否会以职业化作为其主要存在形态?
> > 比如说安猪给平民学校出了很多很好的advice,他自然就起到了advisor的作用;平民学校的志愿者nail花了大量的时间组织学员的日常活动,她自然就­起到了facilitator的作用。所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既在帮助别人,又在锻炼和提高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 > 当然职业化的教育工作者依然会大量存在,但他们应当分布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等,作为Edu2.0的"聚合源"。
> > 2 新教师的职能?
> > 传统教师仿佛是一个门户网站——他所做的只是向用户传递特定信息;而2.0时代的教师则可能更像一个Web2.0网站,
> > 他所做的,是鼓励内部用户共享体验、参与实践,以及对外部海量学习资源的有效mashup.
> > 3 学校是否会脱离工作场所(workplace)而存在?
> > 传统上看,学校是一个纯粹的消费性机构。学生付费,学校提供服务。这实际上成为了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因为显然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最终决定了教育质量。要消除这样­的教育不平等,学校本身需要逐渐演化成一个具备部分自我造血能力的合作式生产机构——一所重视员工成长的公司,最终会和一所重视学生实践的学校变得难以区分。
> > 简而言之,教师依然会存在——但他们却不是像今天这样以一个具体的职业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形象分布在你的同伴(同学、同事、或商业伙伴,其实是一回
> > 事)、你的老板、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比如玩具店的店长
>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电影The Matrix 里面的那个Agent?
> > 呵呵。只是这个Agent比较友好。
> > Virus
--
Being Education
http://www.being.org.cn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Tom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3日(星期五) 下午9时41分
电子邮件: "Tom"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删除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看了大家的观点,受益非浅,
danny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行动
我很赞成,这种开放的心态和行动可以说是一个学习个体开始进行网络化和社会化进程的标志。
往往现在跟许多人讲2.0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有些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分享,为什么要把自己向别人展示,为什么要在博客里跟别人说那么多……
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准备,更不要说体验2.0的很多精髓,更不要说能自觉和主动的使用网络,使用一些有用的社会性软件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
我们现在利用网络所进行的这种学习和交流,应该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未来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更希望,这种非正式学习能够稍稍的正式化和规范化一点­,包括信息(知识)的合理有效组织、管理、流动、转化,包括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这样,也许更多原来不明白和体会不到个中享受的人会更容易走上这条路,整个­互联网才能真正如我们所想象的成为更大范围的人们智慧的联网,成为人类的另一个超级大脑。
而在目前这种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中,的确象ken说的“在这当中依然需要有导师的存在”,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现实社会里有思想有专长的人能够融入到2.­0,本着开放共享的理念,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为网络社会里所谓的导师,这样,在网络社会里,每个普通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Pingmin PKU
提到的“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我的理解,它就是网络学习社群,而这种基于“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的社群,也许就是真正的学习社群。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社­群,如一些社会性软件里的群组,如QQ里的群,等等,但感觉这些社群基本还处在一种松散型的阶段,所以很多社群里的学习和交流往往是低效的,如何在2.0这个社­会化的网络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学习社群的作用,可能还需要各方面的研究。当然,这已经比原来没有网络要好很多了。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发件人: Being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下午12时04分
电子邮件: Being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说出了2.0的精髓!
人还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主动开放是既是1.0的基础,也是2.0的基础:)
2006/11/3, Tom :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看了大家的观点,受益非浅,
> danny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行动
> 我很赞成,这种开放的心态和行动可以说是一个学习个体开始进行网络化和社会化进程的标志。
> 往往现在跟许多人讲2.0的时候,总是感觉到有些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分享,为什么要把自己向别人展示,为什么要在博客里跟别人说那么多……
> 很多人还没有这样的准备,更不要说体验2.0的很多精髓,更不要说能自觉和主动的使用网络,使用一些有用的社会性软件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
> 我们现在利用网络所进行的这种学习和交流,应该是一种非正式学习方式--未来终身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更希望,这种非正式学习能够稍稍的正式化和规范化一点­,包括信息(知识)的合理有效组织、管理、流动、转化,包括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这样,也许更多原来不明白和体会不到个中享受的人会更容易走上这条路,整个­互联网才能真正如我们所想象的成为更大范围的人们智慧的联网,成为人类的另一个超级大脑。
> 而在目前这种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中,的确象ken说的"在这当中依然需要有导师的存在",
> 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现实社会里有思想有专长的人能够融入到2.0,
> 本着开放共享的理念,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为网络社会里所谓的导师,这样,在网络社会里,每个普通人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 Pingmin PKU
> 提到的"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我的理解,它就是网络学习社群,而这种基于"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的社群,也许就是真正的学习社群。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社­群,如一些社会性软件里的群组,如QQ里的群,等等,但感觉这些社群基本还处在一种松散型的阶段,所以很多社群里的学习和交流往往是低效的,
> 如何在2.0这个社会化的网络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学习社群的作用,可能还需要各方面的研究。当然,这已经比原来没有网络要好很多了。
--
Being Education
http://www.being.org.cn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nny Yu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下午3时42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似乎互联网的学习需要硬件设备、需要不少成本,但实际上这与用人工指导相比,是要节约很多的。
假如能够解决网络学习的指导问题(learn to
learn),比如,制作免费的视频引导课程,通过youtube等服务来播放,学习者可以共享设备、分时使用,就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网络对学习而言,不是增大了成本,而是大大降低了成本。
On Nov 2, 9:04 am, vim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平民学校的项目很好,不过如你所说的,你们非常草根,却要采取这种并不那么草根的方法来推广学习,似乎哪里有所不宜,没想太细,先提出来,讨论一下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Text for clearing space

发件人: Danny Yu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下午3时48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帮助学生形成自组织的开放式学习网络,这个应该是比较长期的目标。对平民学校的学生个体而言,由于起点偏低,最初“起步”阶段,我觉得简洁实用的“学习方法引导­”(learn
to
learn)是最重要的。这也需要一定的投资,不管是自己花,还是找别人的来用,都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得到可以被大家看到的成果,学习者也才能­迅速领会到学习的成效和这个学习网络的价值。
动作一定要快。
On Nov 2, 11:34 am, "Pingmin PKU"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所以说是"胡思乱想"嘛。目前学员还在为生存而忙碌,不太可能像我们这样成天泡在网上,更何况我们现在暂时连基本的网络接入条件都不具备。
> 但梦想和实践有一点是一致的——2.0的精神。我们致力于帮助学生形成自组织的开放式合作学习网络,让他们自己帮助自己而非把他们放在我们设计好的培养皿里面。­我觉得,Social
> 2.0 原比技术层面的Web2.0更加重要。
回复   回复,并包含引用 »     为此帖评分:

发件人: Danny Yu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4日(星期六) 下午4时10分
电子邮件: "Danny Yu"
尚未评分
评级:  显示选项
回复 |答复作者 |转发 |打印 |显示个别帖子 |显示原始邮件 |报告滥用行为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元周描绘未来老师的情形,很有意思:)
不管教师转型为Tutor/Mentor/facilitator/Advisor,或者是其他什么名词,我觉得这都不重要。这种职业应该会长期存在,会有一帮­人专业从事,当然,他们研究和实践的内容和现在的老师相比,应该会有很大的变化。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学习者身上:学习者不但可以选择这些职业人士的指导,而且,­还会接受到、也能够选择丰富多元的其他人士的指导。这种情形,本质上和现在并没有不同,今天我们其实也是这样在学习的,只是未来,学习者个体将拥有更大的自由,­更自如地进行这些多样化的选择。技术进步在其中将扮演了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使得学习者获得了自由,消除至今为止由于教育资源稀缺、机会欠缺所带来的不平等。
未来,更应该转变的是每一个学习者。能否真正开放自己,学会自主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大概是未来区别人与人最大的一个标杆。
学校是否会脱离工作场所而存在?我觉得,未来的学校一定会从现在这种封闭式的固定系统,越来越走向开放和交互,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必然和工作场所日益紧­密交流或结合。学校总的变化,用一句我们现在常说的话“最大的学校是社会”来描摹可能最为接近:单一的学校依然会存在,但在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下降,我­们每一个个体,将不得不要求自己在身处的所有场景中都去学习。就象元周描述的,从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我们学习;从身边的每一个环境、每一次体验中,我们学习。
嘿嘿,说来说去,其实,这不就是“学习”的含义吗?古往今来,“学习”的本质意义又何曾发生过改变,不同的是我们这些俗人,给它设置了许许多多障眼的虚妄,以为­获得了进步,实则迷惑了自己。圣经说,“阳光底下无新事”,如果你今天领会了学习的本质,未来你也会适应得很好,不管技术社会发生了何种变化;如果你无法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就算你是个未来人,你也不大可能适应那个大不相同的社会。
On Nov 3, 11:31 am, "平民学校" wrote:
- 隐藏被引用文字 - - 显示引用的文字 -
> > 一点没错,Tutor/Mentor/facilitator/Advisor是不可缺少的。但关键的问题是
> > 1 它是否会以职业化作为其主要存在形态?
> > 比如说安猪给平民学校出了很多很好的advice,他自然就起到了advisor的作用;平民学校的志愿者nail花了大量的时间组织学员的日常活动,她
> > 自然就起到了facilitator的作用。所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既在帮助别人,又在锻炼和提高自己,从而形成了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 > 当然职业化的教育工作者依然会大量存在,但他们应当分布在培训机构、研究机构、咨询机构、投资机构等,作为Edu2.0的"聚合源"。
> > 2 新教师的职能?
> > 传统教师仿佛是一个门户网站——他所做的只是向用户传递特定信息;而2.0时代的教师则可能更像一个Web2.0网站,
> > 他所做的,是鼓励内部用户共享体验、参与实践,以及对外部海量学习资源的有效mashup.
> > 3 学校是否会脱离工作场所(workplace)而存在?
> > 传统上看,学校是一个纯粹的消费性机构。学生付费,学校提供服务。这实际上成为了教育不平等的根源,因为显然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最终决定了教育质量。要消
> > 除这样的教育不平等,学校本身需要逐渐演化成一个具备部分自我造血能力的合作式生产机构——一所重视员工成长的公司,最终会和一所重视学生实践的学校变得
> > 难以区分。
> > 简而言之,教师依然会存在——但他们却不是像今天这样以一个具体的职业呈现在我们面前;他的形象分布在你的同伴(同学、同事、或商业伙伴,其实是一回
> > 事)、你的老板、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比如玩具店的店长
> > 。
> >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电影The Matrix 里面的那个Agent?
> > 呵呵。只是这个Agent比较友好。
> > Vi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