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兮汪精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8:16:16
悲兮汪精卫        汪精卫,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一个英雄,一个汉奸,一个知识分子。      章怡和曾回忆说,小时候问父亲章伯钧自己那个时代四大美男子谁最美,章说,汪精卫,而汪精卫最美的地方在眼睛,章还说,这不是自己观点,是一个写新诗的诗人说得。章没说这个人是谁,其实这个新诗人是胡适。胡适跟汪是好朋友,曾经在抗战初组织过“低调俱乐部”。二人早期的政治观点相近,汪虽是政客,但有很重的文人气息,而胡正相反,表面是学者,骨子里却有极强的政治情结。胡适一直跟汪联系密切。汪死后,胡适在日记中,没有丝毫的责备之意,只是感到惋惜。认为汪有一种烈士情结,觉得自己把生命、名誉都献出来,别人应该领情。却不知成王败寇是不二法则。总之,胡适在日记中对老朋友的叛国是痛心疾首,却从不谩骂指责,而对其境遇则是惋惜慨叹。
  汪精卫之美,以前只是耳闻,不曾亲见。后来,在图书馆中看到,第一眼用惊为天人来形容一点不为过。面容清秀,棱角分明,目光澄澈坚毅,在1924年黄埔将领的合照中是格外显目。汪精卫文人气息比较重,于坚毅中蕴有诗气,在合照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其目光如炬,炯炯有神,更重要的是眼神清澈,没有一丝杂质。所以,胡适说汪精卫最美在眼睛,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但眼睛太干净也不好,这就说明汪这个人常常的对现实不太了解,而有些文人的想当然的不切实际。所以,汪精卫这个人是干革命的料,有激情,有理想,常常做些惊人之举。然而却不是搞政治的能手。因而,在政治上几次叫蒋介石逼得出国,最后还落了汉奸的下场。当了汉奸还想当然的以为自己摆脱了蒋的阴影,可以自己舒展抱负,却不知日本人的许诺根本都是空头支票。
  汪精卫这个人,有很深的旧学功底,又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思想很复杂。但其性格却是始终如一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太软弱。干革命时刺杀清朝大臣,被俘后开始一段时间,还有革命者的风骨,宁死不屈还写了那首“引导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革命诗,但后来就意志消沉,被放出来后,跟袁世凯走的很近,还因为总统位子责问孙中山为何不让给袁世凯。由此可见,他的革命精神在一段时间内发生动摇。但应该还是比较纯粹的,否则也不可能主动的要求自己冒死去刺杀清朝大臣。另外插个题外话,清末徐锡麟在东京派某人去刺杀清朝大臣,此人身为革命青年口号喊得震天响,真的叫他干革命时,却推托说自己有老母健在,不愿冒险。想想干革命的人哪个没有亲人,都象他这样还革个什么命,明明自己贪生怕死,却找这些没用的借口。此人后来居然成为文坛的领袖,写些很革命的文章以为自己就真的是个勇士,真他妈的恶心。
  接着说汪精卫,到了黄埔时期,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这其实是蒋的一次暴动,赶走了许崇智,囚禁了胡汉民。而作为国民主席的汪精卫对这种借抓共产党而排除异己的行为应该加以严惩,至少得有所表示吧,可是汪精卫堂堂的国民主席,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结果一走了之,远渡重洋。还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时,汪精卫这个人还是比较左倾的,可是后来一看风向不对,立刻就软了,陈演达找他想办法挽救革命,他两手一摊,我有什么办法,把陈演达气个半死。后来,更是在军队的支持下,发动了七一五政变。到了后来,更是软弱的可以。大事主张居然都由陈璧君拿主意。汪精卫原本就是主和派,其实在抗战初期也没什么,那时很多人都主张和谈。包括胡适、梅崎怡等学者在内。汪精卫跑到河内后,内部发生了纷争,有人认为和谈应该在中立地区进行,有的人认为就不应该跑出来,汪精卫自己犹豫不决,后来蒋介石派人刺杀汪精卫,误杀曾钟鸣。陈璧君伤心欲绝,在开会时说曾钟鸣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吗?其他人都哑口无言,汪精卫作为首领居然一言不发,结果陈璧君拍板定局,跟老蒋对上了,一气之下跑到了南京,坐上汉奸的位子上。所以,高阳在《粉墨春秋》中写到,汪精卫的葬礼上,陈璧君对丁默邨发火,丁默村暗地骂陈说,汪先生是读书人,最要面子的,如果不是你个母老虎瞎折腾,汪先生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汪精卫这个人志大才也大,就是性格软弱。平常人软弱也就罢了,可他身居高位,就害国误己。孙中山临死前说对身边人说我死没什么,就是我担心你们经不起诱惑,意志不够坚定。孙中山说谁呢?说的就是汪精卫。当时汪精卫就在孙中山身边。孙中山对汪精卫很了解,他能挺身冒死干革命,却经不起挫折,容易虎头蛇尾。所以,在后期,他着重提拔蒋介石,蒋既有革命精神,解放浙江时组织敢死队身先士卒。又具有果敢与韧劲,舍身护主,临危不乱。在后一点上,汪是比不上蒋的。但是在学问知识上,蒋又逊色汪很多,汪的旧体诗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其功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得。至于在操守上,我不说人格,只说操守,是因为二人在大节上不能比,所以只比小节。二人在生活细节都堪称模范。最大的相同之处是二人都没有什么财产,生活相当的简朴,吃穿用度都节俭异常。而他们的老婆却使金戴银,挥霍无度。真可谓出淤泥而不染。而且二人都相当的尊重知识分子。可能跟小时候的家教于私塾有关吧。所以就会出现,胡适既是蒋介石的朋友,又是汪精卫的朋友,而蒋介石和汪精卫却是死对头活冤家这样在中国很少出现的情景吧。
  汪精卫在投敌后后悔绝望,在这期间他虽然身不由己,但有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悔恨之情。有一次到北京视察,来到学校作演讲。汪精卫这个人演讲很具特色,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在民国很有名。可是,这一次演讲却一言不发,快结束的时候,汪精卫老泪纵横,痛哭失声说,三十年前,我刺杀清贼,有人问我中国何时强盛,我说,三十年后中华必定振兴。说到这,台下学生哭声一片,日本军队立刻端着刺刀冲入进来,监视会场。汪精卫举臂呼喊,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我还是这样一句话,三十年后,中华必定振兴。其境可悲,其情可哀。汪精卫在视察东北时,日本人让他讲话,他上来就讲:我们过去是中国人,现在是中国人,将来必定也是中国人。我想在说这话的时候,他的心在滴血。
  汪精卫这个人一生活在犹豫跟软弱之中。心中有着无数的主张,真叫他拿主意的时候,却犹犹豫豫,不知所措。而且意志不坚,往往半途而废。他叛国投敌,主张和谈对抗战持悲观情绪是内在原因,跟蒋介石的矛盾不甘生活在其阴影下是外部原因,而陈璧君则直接是导火索。其实,在当时情况下,陈璧君对之晓以民族大义那么汪精卫不会当汉奸,如果火上浇油,则惧内的汪必定走上汉奸的道路。可惜,在一方面是民族大义,一方面是权力主张,汪正犹豫不决的时候,陈璧君这个泼妇倒向了权力,而汪精卫就这样把自己一生的道路交给了陈璧君。其实,还是汪精卫自己太软弱,连自己的妻子都管教不好,又怎么能治国平天下。
  有人说,结婚以后,男人90%的命运与婚姻有关,依我看,此言非虚。至少汪精卫与蒋介石的命运印证这个观点。
  汪精卫在投敌后来到北平,想起自己三十年前被清朝关在监狱时受到狱吏母子的关照,就让人找到这对母子,此时狱吏的母亲已九十有余,白发苍苍,汪精卫问母子二人有什么要求,二人说,没什么要求。汪问,那为什么当初接济于我,狱吏母亲答道,那时你是革命志士,我们同情你,所以对你好。汪听后,嚎啕大哭。三十年前,自己身处牢狱,他人伸手相助,如今,自己高官的座,荣华显要,想要报恩,人家却不愿接受,此情此景,真是情何以堪。
  革命志士,知识分子,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国民政府主席,这些耀眼的光环曾经是那么的绚烂,让人心驰神往。可是最后却轰然倒地,黄粱一梦。真可谓是: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