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为了追寻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4:35:01

周国平:哲学就是为了追寻快乐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是“万物的尺度” 。人把自己当作尺子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们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尺度呢?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在埋头扮演自己的角色,停下脚步,追问自己的内心,已经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奢侈。这次,“全球通名家讲坛”以“哲学的世界和企业家的世界”为题,请来哲人周国平,用哲学的思索慰藉现代人忙碌的心灵。
  周国平不喜欢热闹,也不懂得应酬。由于哲学家的身份,总有人问他,什么是幸福?人生的意义在何方?周国平只能笑答:“对生命的终极追索哪里会有标准答案呢。”
  哲学了一辈子】
  周国平一站上讲台便说:“我可以说从事了一辈子的哲学工作。”1962年,他考进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以后赶上文革,被分配到广西一个山沟里,待了10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又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一直到现在没有离开过。“我这一辈子就交给哲学了。”
  周国平已年过60,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有一股自然而然的书生气。现在说一个人书生气,潜台词是此人有些不谙时务。曾经一次有记者问他,在目前的中国,哲学家这种身份有什么象征意义?他大笑:“落伍过时的人。”玩笑归玩笑,有的时候他确实和当下社会错落了半个节拍,“这没什么,我只是喜欢读书罢了。”他从小就这样。那时周国平家境贫寒,上初中时,从家到学校5站地的路途,他宁可步行一个小时,省下4分钱去中国书店买旧书。“那时候就觉得读书是有意思的,自己是要一辈子做学问的。”后来,他慢慢明白,知识不是第一位的,精神追求才是。
  文革期间,周国平在广西一个县城当县委干事,后来又去党校当教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给农村干部读报,配合中央精神做一些宣传。“我突然发现人类广阔的精神世界和这里没有任何关系,觉得非常可怜、可怕。”生活年复一年的贫乏苍白,看不到前途,周国平异常寂寞,唯一的安慰就是读书,宣传部书架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列宁全集》,他通读了一遍,后来又在县中学图书馆里发现了一套解放前出版的《万有文库》,欣喜不已。他的人生态度是就在这时候确立起来,并渐渐牢固的。在那之后的岁月里,他把目光投注在自己的内心,投注于不间断的思考之中,放弃了身外的世俗功名。
  他享受这些思考,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思考,而这两个命题就是组建哲学的核心价值。“我要强调这是一种思考,任何哲学问题都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就是让你自己去想。如果有一本哲学教科书,把这些标准答案告诉你,我认为那都是冒牌哲学,哲学就是促使人思考。我们原来都说哲学是通过现象去把握世界的本质,但是现代哲学界基本上有一个共识,就是从德国哲学家康德以后,认为世界的背后没有一个所谓的本质。实际上你对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一定角度出发,所以总是带有一定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世界便是不同的。”
  【最重要的享受】
  什么是快乐?周国平借用伊壁鸠鲁的观点来下定义,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身体健康,灵魂宁静,这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没有一个哲学家认为纵欲就是快乐,我非常赞成托尔斯泰的观点,从物质层面来看幸福的话,最高的物质幸福,对于个人来说是健康,对于人类来说是和平。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钱再多,如果没有健康全是空的。我看到刘翔做的一个广告,“有健康才有未来”,很简单,但是个至理名言。”
  享受生命还有一个方式就是闲暇,尤其是大自然中的闲暇。周国平讲了一则德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尔写的小说:一个旅游者到偏僻的渔村旅行,在海边看见一个青年渔夫躺在渔船上晒太阳,他觉得这个场面很美,就开始拍照。快门声将渔夫吵醒了,旅游者就开始跟渔夫聊天,他告诉渔夫,你这么年轻,不应该躺在这晒太阳。渔夫就问,我应该干什么?“你应该出海捕鱼。”
  渔夫接着问,“捕到鱼以后呢?”
  “捕到鱼以后你可以卖钱啊。”
  “卖了钱以后呢?”
  “卖了钱以后你可以买一条更大的渔船嘛!”
  “买了更大的渔船以后呢?”
  “可以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啊!”
  “那个渔夫又问,然后呢?旅游者说,然后你可以四处旅游,比如躺在海边晒太阳了。渔夫说,那用不着,我现在就可以了。”
  周国平停顿了一下,“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生命得到享受吗?但是有些人慢慢忘记赚钱只是手段,而把它当成了目的。实际上大自然的空气和阳光是不用花钱的,就像李白诗中所言,‘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大自然赐给我们那些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往往忽略了。”
  周国平更看重普通生活的乐趣,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现在的他已经知道,天伦之乐自有人类以来,便嵌入生命最深处,恒古不变。“回忆我一生中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光,其中一段就是青春期,突然发现有这么多漂亮姑娘,觉得世界非常美好,那么多未知的事情在等待着你,那种感觉非常好!还有一段就是当爸爸的时候,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又一次感觉世界是全新的,每一天都不一样的事情等待着你。”比尔?盖茨有一张抱着两岁女儿的照片,他自己在照片下面写了一句话,“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感到最幸福。”
  【诺贝尔奖最没有经济价值】
  爱因斯坦曾经说,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亚里士多德说,好奇心是哲学的源头。对这个世界感到惊奇,或者对人生感到疑惑,于是开始思考人生的问题、世界的问题,这个时候哲学就开始了。
  这一点,周国平从女儿啾啾的身上,体会了很多。啾啾5岁那年,突然告诉周国平,“我不愿意长大,因为长大了以后会变老、会死。如果没有时间该多好,没有时间我就不会长大了。”她问父亲,什么是时间?时间是怎么回事?
  “一个地地道道的哲学问题,两千多年来多少哲学家都没有清楚这个问题,我怎么和一个5岁的孩子说。所以我跟她说,宝贝,你提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但是爸爸不知道,我们一起来想吧。”女儿认真琢磨了几天又来找周国平,“爸爸,我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了,时间是一阵一阵过去的。比如说我刚才说的那句话,刚才还在,现在没有了,想找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时间。”啾啾经常会想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又有一回她问,“爸爸,这个世界另一个地方会不会有另一个我?”周国平一听汗毛都竖起来了,赶紧打岔,“可能吧,说不定你还会遇到她呢。”哪知啾啾一听特别生气,马上打断周国平,“不会的!”转过头又去找妈妈,“妈妈有一天当你‘老’了的时候,这个世界另一个地方,又会生出一个人来,但这个人跟你完全不一样,但她就是你。”
  有一本书就叫做《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刚到这个世界上来,充满好奇心,并从这种好奇心里得到巨大的满足。周国平认为,这也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来源。“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之一彼得格拉斯,他发现‘勾股定理’后非常兴奋,杀了一百头牛,大摆宴席来庆祝这件事情。当时发现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一点经济价值都没有。但是,他们认为这是人类智力的伟大胜利,是最快乐的事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阐述了一个观点,真正的自由王国,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如果人类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还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这样社会还是一种低级社会,还是不自由的。享受精神活动,而不是为了生产物质,才是马克思的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精神能力得到发展、得到满足,本身就是价值,用不着用物质成果来证明它的价值。
  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届、第二届是奖给了X光和电子,包括以后的原子能物理学、量子力学,一开始都是被看作是花钱最多而最没有经济效益的项目。“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文化太讲究实用了。老有人问中国为什么近代以来出不了大师,我觉得问题就在这里,不承认精神本身独立的价值,往往要用物质价值来证明它,这才是问题。”

周国平谈情说爱话人生

周国平身穿黑夹克,戴黑框眼镜,一举一动非常文雅。讲座时的他有几分拘谨:“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一讲座就会紧张。”现场果然如此,不过这并不妨碍听众喜欢他,还是给予了阵阵掌声。

  整场讲座中,最精彩的要算互动环节。听众通过递纸条、发短信等方式,向周国平抛出了很多问题,有情爱的、有婚姻的、有人生追求的……没想到周国平却用刚柔相济的招式一一化解,比如下面的两个问答,就能看出他的厉害。

  问:人文精神强调珍惜生命,英雄主义尊崇舍生忘死,两者矛盾吗?

  答:两者并不矛盾。在大义面前,选择为正义付出无可厚非。但我们在某些利益面前,对一些付出和牺牲的提倡是不正确的。比如歹徒劫机抢钱,反抗便会机毁人亡,这种时候可以答应歹徒的条件(笑)。所以,要充分尊重个人的生命价值,这就是人文精神。

  问:有人说“婚姻是黑社会,很恐怖”,你怎么看?

  答: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两性结合的自由度增加了,离婚的自由度也增加了。这种自由度的增加给传统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面对这样的状态怎么办呢?爱情遵从理想原则,性遵从快乐原则,两个原则是矛盾的,婚姻要将两点结合起来困难当然大,但并非那么恐怖。一旦两个人在一起,要珍惜,也需要有归宿感,所以有家庭是好的。但互相要给对方空间和距离,也不能怀有一旦得到便洋洋得意,总有胜利在握的姿态。特别是我们的男同胞,在面对出轨的诱惑时要主动回避。在生活中,如果某一方出轨了,我想采取的应该是宽容态度。

  5岁始写日记,只因不白吃 周国平 口述

  人要尊重情感的价值,外在的经历不能长久留存,只有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财富,才能留住人生的一点一滴,所以我从小就有记日记的习惯。

  我5岁就开始写日记了,说起记日记,最初也就因“不白吃”。每次只要家里一煮好吃的,之后我就会把它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我吃了什么”都记下,从不白吃(笑)。

  我17岁考上北大哲学系,这所学校也算挺有名气的吧,不过那个时候的哲学课程很枯燥,很多作品都不能在课程中读到,于是我经常逃课,躲到图书馆或者别的地方,看中外文学名著,大学期间读了很多书。爱因斯坦《论教育》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我觉得挺有道理。

  1986年,我41岁,出版了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比韩寒、郭敬明他们差多了,人家十几岁就会写东西,还有作品问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