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B·A苏霍姆林斯基-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9:41:11
41、智育的真谛

    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

    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在教养程度和智力训练程度之间,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分量和智力发展程度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虽然后者也有赖于知识的分量。智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个性的社会积极性又把学校内的教学教育工作跟社会生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着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在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HeBeждa)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愚蠢的人本身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也可能有些知识没有学到,但他必须是一个聪明的人。应当再三重申:智力训练程度并不等于所获得的知识分量;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

    阿·勃·平克维奇写道:“我们应当努力培养灵活的、生动的思维——即能反映自然界本身的运动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对个性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的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 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以实现。在这种教师那里,知识就是工具,学生借助这一工具而在认识周围世界和创造性的劳动中迈出自己的新步伐。因此,智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劳动,研究,实验,独立研究生活现象和文献资料,文学创作尝试等。

    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无论是未来的数学家,还是未来的拖拉机手,都应当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都应当成为聪明的人。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丰富性。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

    智力训练性的核心,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信念的世界观方向性。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实践中要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真理,即:科学的世界观不仅是对世界的正确观点的体系,而且是表现在情感、意志和活动中的个性的主观状态。智力训练性的意思就是,人对世界的观点不仅表现为能够解释世界,而且表现为他具有一种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证明、确立和捍卫某种东西的志向。

 

    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在一个有几十名教师组成的集体里,要比在小型学校里更容易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在大的教师集体里,总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但是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

    你从高等学校毕业出来,你有一张譬如说低年级教师工作证书。在你分配去的那所学校里,除了你以外,还有十六名低年级教师。在他们当中,有的人常常在校务会议上受表扬,另一些人默默无闻,而还有一些人有时候被人指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你,作为教育舞台上的一名新手,几乎能够向每一位教师学到东西,哪怕他比你早工作只有几年。但是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果你一个挨一个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是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领的。

    我建议你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吧。你不要只听写字课。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

    如果不深刻理解教师所做的全部工作,不了解他对儿童所施的影响如何,那就对他的教育经验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理解不透。起初,你到有经验的教师的班上去听课,只是为了了解他是怎样教会儿童写好字的,但是,到时候你却会发现许多好像跟你的观察对象并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你不必为各种现象的复杂的依存关系感到迷惑不解。要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这首先意味着:要理解一件事取决于哪些条件。否则,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学到别人的经验。要知道,学习优秀经验,这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这样,你就会发现,在那位由于学生的练习本吸引了你的注意的同行的班上,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也很强:他们能一眼下去就抓住好几个词和句子成分,能在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因此他们在朗读时就有抑扬顿挫,表现出丰富的感情色彩。你在仔细地观察阅读教学法,但是你并没有发现什么意外的新东西。你再去听一次课,以后就接连地听下去。你把一切都跟自己上的课加以对比。你完全照着他的办法教,但是结果却远不一样。那就请你探索,顽强地探索:到底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什么。

    你去仔细地问问学生,尽量了解一下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于是你就会逐渐明白,良好的阅读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学生家庭的智力生活如何,儿童在小时候听过哪些故事,学生有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是否注意知识和实际能力的相互关系,等等。你会得出结论: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就能取得的——只要如此这般去做,就一定会得到这样或那样的结果。每一种结果的取得,往往都是由于上十种、上百种乍看起来跟所研究、观察、探索的对象相距很远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因素决定的。

    深入思考优秀教师的经验,将有助于你看到: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某种结果,都取决于哪些因素。

    提高教育技巧——这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首先是提高思想的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举例来说,你研究现在所做的工作跟将要取得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今天把种子播种到修整得极好的土壤里去,却远不是明天就会长出幼芽的。今天所做的工作,在许多情况下,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对它作出评价。这是教育工作的非常重要的规律性之一。它要求我们始终以长远的眼光来看问题。

 

    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恼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妈妈、爸爸)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一个心地善良、关心别人的儿童,他能够在那种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恶劣行为的地方感觉出不好的事来。有一次,四年级学生柯里亚对我说:“我应当好好学习,我妈妈有心脏病。”这孩子感到,如果他的记分册里出现了坏分数,母亲就会伤心难过。他希望母亲能够心情平静。他知道,他能用自己的劳动安慰母亲的心,不要使她操心和不安。

    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儿童的乐观精神、他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一旦儿童对世界的乐观主义的感受遭到破坏,那么学校和家庭之间就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形象地来说)守护着儿童的知识的摇篮,直接参与对儿童的教学,跟儿童一起为他的进步而高兴,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母亲教育学”,这不仅是指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而且包括进行教学。早在儿童入学以前两年内,我们学校和家长就共同进行有目的的、周密计划的工作,以便教给儿童一些初步的读写和算术知识。未来的学生每周到学校里来一次(在将入学的半年内每周来两次)。将要担任一年级工作的教师跟这些学龄前儿童一起活动。孩子们学习字母,学习阅读,解答应用题。当然,如果这种教学不能在家庭里继续进行,单靠每周到学校来一个小时,那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还办了一所“家长学校”,在给家长们讲课时,我们告诉母亲、父亲、祖母和祖父们,应当怎样教儿童识字和学算术。我们创造了一些“家庭教学论”的有趣的教学方式。它们的要点就是:唤起儿童对知识和书籍的浓厚兴趣;把游戏和有目的的脑力劳动结合起来;不断地保持儿童跟家长的精神交往。高年级学生帮助制作了许多直观教具,是专门用来给学龄前儿童教认字和学算术用的。这样,我们的这些孩子,在进入一年级时,就已经能阅读和计数了。这就大大减轻了日后的学习,使儿童感到脑力劳动是件有趣的事。但是,这样做的好处还不止此。让儿童做些入学前的准备,能使儿童跟家长在精神上接近起来。母亲和父亲打心眼里关心儿童的成功和失败,他们就逐渐懂得了尊重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门很微妙的学问。同时,在学前期进行一些教学,还可以防止家长们产生一种错误的想法,即认为“只要逼得紧一些”,就能使儿童在学习上得“五分”和“四分”。我们力求使父母们懂得: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儿童带来很深的痛苦,有时候甚至摧残他的心灵。把学科成绩的评分跟道德面貌的评价等同起来,是缺乏理智地追求表面成绩(分数)的结果。我们认为,不能容忍把一切都归结为一条简单化的结论——好分数就是好学生,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这个学生“不够格”。在这种奇怪的、缺乏教育学常识的观点里,没有把人看成是多种特征、品质、才能和爱好的和谐的统一体。

    遗憾的是,这种观点已经渗透到许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去了。当我看到许多文章里写道或者听到许多人说:“三分”是代表毫无用处的、很差的知识这种议论时,我就感到不胜愤慨。尊敬的教师同志们,你们应当坚定地对自己说:“三分”——这是一种对于完全令人满意的知识的鉴定。顺便提一下,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这些问题,那么谎报成绩的现象就会消失,因为现在有许多学校给不及格的知识也是打“三分”的,这是一种令人遗憾的现象。还有,家长们也将不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并非所有的孩子都具有同样的能力:一个孩子很轻松地就能得到“五分”和“四分”,而另外一个孩子得到“三分”就是很大的成就。今天,当我们即将实现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记住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

 

    44、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只有一个或两个教师,学生数量很少的小型的单班或双班复式教学的学校,现在还有,而且在很长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如果你在这种学校里工作,那么你将花费很大的努力,在自己周围创造和常年地维持一种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气氛。而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高度的素养(一般文化素养和教育学的素养),你就可能走下坡路,从而把自己所在的那个边远的居民点变成偏僻落后的地方。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教师本人没有尽到责任。在那最偏僻的、远离城镇的边远角落里,是可以点燃起文化、思想和创造精神的火花的,——不过这一切都只能取决于你。所以,你的一切努力正是应当朝这个方向前进:使这种火花越燃越旺。在这一点上,你的学生的教养程度、文明行为和知识,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你得专门进行许多工作,使这种文明和思想的光明的火花永不熄灭,熊熊地燃烧起来。在边远的居民点里没有像样的图书馆,而正是在这些地方,需要书籍(最新的书籍)就像需要空气一样。

    因此,你要设法使自己的小小的学校图书馆成为大文化中心的大型图书馆(例如,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国立乌申斯基教育图书馆)的长期借阅者,你应当经常翻阅《书籍概览》周刊,只要看到任何一本需要的、你所感兴趣的书,就可以写信借用2、3个星期,把它读完。我知道一些边远的小村落,那里的教师虽然多年没有外出过,却建立起子“民间图书馆”,供集体庄员们去借阅图书。请你也在这方面动些脑筋,在自己的学校下面建立一个人民文化中心。

    在单班复式教学的学校里,儿童的课内阅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应当跟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使学校图书馆配齐所有应当供儿童阅读的书籍。凡是列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名著,即使在每一个最小的、最边远的学校里,都应当设法购齐。只要你热爱儿童,多方努力,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的。我深信,正是在远离文化中心的偏僻地方的学校里,可以创造条件,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精神文明的发源地。

    应当设法买到电影放映机和幻灯机,及时预订新的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对于地处边远的小型学校的教师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大村镇或城市里的一所好学校保持经常的联系。我建议你每年到这所学校里去2、3次,每次停留3、4天,看望看望自己的同行。你应当去听一些课,跟教师们谈谈。应当亲眼看一看,每一位深入思考的、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向往和努力追求的成果。你在评定自己的学生的学业成绩(知识、技能、书面作业)时,应当向这些教师取得的成果看齐。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邀请这些优秀教师的某一位到你的学校来,哪怕停留两天也好。

    在春季和初夏,你应当带领自己的学生出去旅行:让他们看一看城市生活,参加工厂和印刷所。你还要利用每一次旅行的机会,充实自己学校的图书、教学影片和幻灯片。  

    暑假里,你也不要尽呆在学校里,——你到大城市去旅行吧!应当计划一下,在你担任这个边远学校的工作期间,你应当到过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其他大的文化中心。你在城市停留的时间要过得很充实:要到剧院、音乐厅里去看演出,见识一下我国优秀演员们的精湛艺术。还有,我再重复一遍,不要忘记买书。

    我还建议你做几次远足旅行,去看看乌拉尔、西伯利亚、阿尔泰、中亚细亚、高加索、俄罗斯北方——阿尔汗格尔斯克州和诺夫戈罗德州。你能讲述的事情越多,你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法和手段的宝库就越丰富。

 

    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这个问题是经常遇到的一个尖锐问题:有时候教师被一些没有必要的文牍压得透不过气来。但是也有另一种情形,就是在批评“官僚主义的文牍作风”的热潮中,某些教师得出结论说:任何计划都没有必要去写。

    以上两种看法都不正确。有助于工作的计划还是应当写的。

    对小学各年级的教师来说,制订一份管用好几年的远景计划是很重要的。这份计划里包括哪些内容呢?根据我自己的工作经验,应当包括如下各点。

    (1)儿童在小学阶段应当阅读的文艺作品的书目。当然,只有学校图书馆里有这些必要的儿童读物时,计划里的这一点才能实现。

    (2)儿童在学校里应当欣赏的音乐作品(学校里最好有一个音乐室)。

    (3)要跟学生进行谈话时使用的绘画作品。

    (4)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和文艺作品的片断。

    (5)最低词汇量,也就是要求学生在小学里牢固而长远地熟记其正写法的那些词汇。

    (6)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需要阅读的科学普及书籍和小册子的书目。对于指定给学习困难的儿童(思维过程的能动性降低的儿童)阅读的那些书籍和小册子,特别是单独开列出来。

    (7)“思维课”的主题,即带领学生到思维和祖国语言的源泉,去参观的课题。

    (8)儿童在整个小学阶段各年级要写的作文的题目。

    (9)教师和儿童将要制作的直观教具的大致的目录。

    (10)小学期间将要组织哪些参观。

    我建议中年级和高年级各科教师也制订这样一项远景计  划。当然,计划中要考虑到本门学科的特点。例如,生物教师在远景计划中应列入一套去自然界的参观,以便使学生形成一些必要的表象。地理教师可以把必须记忆的术语列入参观计划。物理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计划里规定让学生观察工农业的劳动。

    远景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努力目标,教师可以每年翻阅和思考这个纲领,来检查自己的工作:什么已经做到,什么还有待去做。根据远景计划完成的情况,可以判断学生的知识质量。

    每一个教师还应当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课题计划是根据教学大纲分配给本课题的时数,包括好几节课的一种计划。课题计划只适用于不大的课题(2到5节课能讲完的)。课题计划里,写明每节课上讲授什么和怎样教法,应当避免把演讲、讲述的内容做长篇大论的书面抄录。教师要讲给学生的知识应当装在教师的头脑里,不需要做详尽的笔录。课题计划是一种教学论上的预见和根据,而不是详尽的讲稿。计划里只应当写上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例如,在检查家庭课业时要让儿童回答的问题,学习新教材时学生独立作业的种类等。将要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和练习题都不写入这种计划(教师们通常把这些题目抄在专门的卡片上或笔记本里)。

    在写课题计划的笔记本里,有必要在页边上留些空白的地方,以便在遇到未能预见到的偏离计划的情况时,对原计划做必要的修改。

    有些教师认为课时计划比课题计划更重要。他们对整个课题加以深思熟虑的思考,做一些初步的记号,但是只写每节课的课时计划。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按照他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方式去做。最主要的是要以远景计划为目标,不要忘记最终目的,经常考虑到教学大纲及其说明书,把它们跟远景计划加以对比。

    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还要写一份教育工作计划。至于教育工作计划怎样写法,将在别的一些建议里谈到。

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如果有高超技巧的、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他的一生时,把自己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所体会到的一切都带进了坟墓,那会损失多少珍贵的财富啊!我但愿把许多本教师日记搜集起来,保存在教育博物馆和科研机构里,当做无价之宝。

    我记日记已经记了32年。当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刚刚踏进校门,开始自己的教育生涯的第一天,就有一件事引起我的深思。我们村子里有一位医士,大家都说他是个性情古怪的人。我看到,当这位性情古怪的医士给刚入一年级的孩子们量身高和体重的时候,他把所有的数据都详细地抄录下来。我跟他交谈起来,翻阅了他的记录。使我大为惊奇的是,他写这种记录已经写了27年。

    “这些记录对您有什么用处呢?”我问。

    “啊,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医生回答说,“请看,27年来,孩子们的身高平均增长4.5公分。是啊,我能再多活30年该多好啊……”

    在当时,还没有任何人想到过儿童身体加速成长的问题。战争开始时,这位医士得了重病。他把自己的记录交给了我。这样,我从学校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关于儿童身高、体重和他们的智力发展情况的资料。现在,我的手头就拥有一个村子的儿童在59年内的发展情况的资料,在我看来,这些资料是非常宝贵的。

    一连32年,我在儿童入学的最初两星期内记录有关他们的知识面和表象的资料。每一年让儿童回答的都是相同的问题。

    例如:从1数到100……说出你能认识的植物、动物、鸟类的名称……叫出你所认识的机器的名称,并且说说它们有哪些用处……

    在我看来,儿童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有重要的价值。例如,值得注意的一些资料:在1935年,35名一年级新生中,只有1人能数到100,5人能数到20(当时是8岁入学)。到1966年,36名一年级新生中,有24人能数到100,其余的12人能数到20、30和40(这时是7岁入学)。儿童关于机器和工艺过程的知识逐年增加。但遗憾的是,儿童对于植物、动物、鸟类的知识正逐年减少。

    1935年,所有35名新生都看到过夏季的朝霞,能够描写日出的景象。而到1966年,39名新生中,只有7人看到6月的朝霞和日出。

    我在自己的日记里,还记录学生家里有哪些书籍,家长的教养程度如何,父母亲在教育孩子上花费多少时间。把这些材料加以比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日记里,关于后进儿童的记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善于觉察这些儿童在课堂内外的行为上的极其细微的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把所观察到和记录下来的情况加以深入思考,对教师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例如,考虑到有些孩子的智力过程的能动性有所降低,他们的智力眼界相对地受到局限,我就作出一些结论,譬如应当让这些孩子读哪些科普读物,等。

    记日记有助于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我在自己的日记里空出几页,专门记载自己关于知识的巩固性的想法。把这些记载加以研究、对比和分析,就能看出知识的巩固性取决于许多先决的前提和条件。日记能教给我们思考。

 

    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我们把这些建议提给七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这些建议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阅读、思考和解决智力任务。这些建议是否有效,则取决于许多条件和前提,其中最为重要的几点是:学校里,首先是教师集体里,要有一种丰富的智力兴趣的气氛;课堂教学要在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背景下来进行;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教的东西多一百倍;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在智力方面有自己特殊爱好。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那么学生对于在脑力劳动中有关自我纪律的教导才会容易接受。我们认为,应当向学生提出的最重要的建议如下:

    (1)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你的选修课)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得越多,你的时间的后备就越多。因为在你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里,有千万个接触点,是跟课堂上所学的教材相通的。这些接触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记忆的抛锚处”。它们吸引着必修的知识向着人们周围的知识的海洋伸展开去。你要强迫自己每天读书。不要把这件事拖到明天。今天丧失的东西,明天是再也无法弥补的。

    (2)要学会听教师讲课。在九、十年级,要把教师就重要课题所做的演讲用写提纲的形式记下来,不管教科书里有没有这方面的教材。写提纲能训练你思考和检查自己——即检查自己的知识。应当学会在课堂上就对提纲进行思考,并且每天哪怕有半小时来整理这些笔记。我建议把笔记本分成两栏(两行):一栏里写演讲内容的简要提纲,另一栏里写上需要加以思考的问题。要把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问题列入这一栏。这好比是楼房的骨架,本门学科的全部知识的大厦就是靠这个骨架来支撑的。正是在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上,应当每天进行思考,并且把每天的科学著作的阅读跟这种思考结合起来。如果你在所有学科上都能按这条建议去做,你就不会有“紧急突击”的日子了。你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就没有必要把全部笔记反复地背诵了。学科的“骨架”是一种特殊的大纲,你依靠它就能回想出全部教材来。

   (3)你要在清晨6点钟开始一天的学习。5点半起床,做做早操,吃点牛奶和面包,就开始工作。在到校上课前从事1.5到2个小时的脑力劳动,这是一段黄金时期,你在早晨的时间里进行最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思考理论上的关键性问题,攻读最难的文章,写论文提要。如果你要从事带研究性的脑力劳动,那么只有在早晨去做最好。这样,你就不需要一直坐到深夜。你要把白天的作息制度安排好,以便在晚上12点以前已经睡眠2小时以上,这是最有益于健康的睡眠。

    (4)你要善于确定自己的脑力劳动的制度。这就是说,要摆正主要和次要的关系。要在时间分配上把主要的事情安排好,以免它被次要的事情排挤到第二位去。主要的事情必须每天都做。你要把关系到自己的才能和天赋的形成最为重要的科学问题明确地提出来,把它们彻底弄懂。要把这些问题摆在你早晨从事的脑力劳动的首要地位。你要学会就最重要的科学问题去寻找书籍和学术著作,并且在一个长时期内去钻研它们。

    (5)要学会给自己创造内在的刺激。在脑力劳动中,许多事情并不是那么有趣。使人非常愿意去做的。“必须”两个字常常是唯一的动力刺激。你正是应当从这种不感兴趣的地方开始自己的脑力劳动。要学会集中精力去攻这些理论问题的奥秘,学会把精力集中到这样的程度,以致逐渐把“必须”变成“我要”。至于最感兴趣的事,可以放到最后去做。

    (6)你的周围有一个书籍的海洋。应该严格挑选阅读的书籍和杂志。求知欲旺盛的人总想把一切都读过。但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要善于规定自己的阅读范围,把那些可能打乱你的学习制度的东西割舍掉。但同时也要看到,随时都可能出现:事先没有料到的而又必须阅读的新书。为此,就必须有时间的后备。只有在课堂上和在记笔记上善于从事脑力劳动,防止“紧急突击”以应付考试,才能赢得这种时间的后备。

    (7)要学会自制。你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文娱小组,有运动小组,还有跳舞晚会。你要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在许多这样的活动中都包含着诱惑,它们可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危害。当然,娱乐和休息都是需要的,但是不要忘记主要的事:你是一个劳动者,国家花大量的钱培养你,因此摆在首位的不应当是跳舞和休息,而是劳动。就高年级学生的休息来说,我建议你们下象棋和阅读文艺作品。在绝对安静的环境中,思想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下象棋是增进神经系统的活动,使思维更加周密的最好手段。

    (8)不要在无谓的小事(闲谈、游手好闲地消磨时光)上浪费时间。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青年聚在一起,开始闲谈,整个小时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做。在这种谈话里没有产生任何聪明的思想,而时间一去不复返地浪费了。你要善于把跟同学的谈话也变成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的源泉。

    (9)你要学会减轻自己将来的脑力劳动,这就是说,你要为将来创造时间的后备。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养成随时记笔记的习惯。现在我大约有40种笔记本。每一种笔记本,都是用来记录那些鲜明的而又好像一闪即逝的思想的(它们有这样的“脾气”:在头脑里出现一次,就再也不复返了)。我还把读过的书里最有意义的东西记入笔记本里。这一切到了将来都是需要的,都有利于减轻你将来的脑力劳动。你把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建立起来吧。要悉心保存你从书籍里汲取来的东西。

    (10)对于每一项工作,都要找出最合理的脑力劳动方法。要力戒陈规旧套和刻板公式。要不惜花费时间,去深入思考你所接触到的事实、现象和规律的实质。你想得越深透,材料就记住得越牢固。在你还没有完全弄懂的时候,就不要急于去记忆它,否则是白白浪费时间。你不要一遍又一遍地记诵,而只要把你已经熟知的东西通看一下就行。要防止在还没有透彻理解的时候就粗枝大叶地通看。任何粗枝大叶的做法都会走向反面,迫使你不得不再回头去研究个别的事实、现象和规律,而且要反复好多遍。

    (11)如果有人妨碍你,脑力劳动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在集中精力从事脑力劳动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当完全独立地工作。最好到阅览室里去学习,因为那里大家都能严格地遵守制度。

    (12)脑力劳动要求数学思维跟艺术思维交替进行。你应当把科学著作跟文艺作品轮换阅读。

    (13)要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例如,在开始学习前先空坐1 5分钟;本来不打算读的书,毫无必要地把它翻来翻去;睡醒以后,躺在被窝里不起,等等)。

    (14)“明天再做”——这是勤劳精神的最危险的敌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今天应当完成的工作的任何一部分留在明天去做。你要养成习惯,把明天要完成的工作的一部分,提前在今天来做。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内部刺激,它能使你明天一整天做事情时带着轻松的心情。

    (15)任何时候都不要使脑力劳动间断。暑假里,不要跟书本就此分手。每一天都要用智力财富来丰富自己,这是你将来从事的脑力劳动所需的时间的源泉之一。要记住:你现在知道的越多,你要掌握新知识就越容易。

 

    48、要思考,不要死记!


    这是16年以前的事了。我在三年级听了几节语法课。在其中的一节课上,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讲了一条规则。孩子们好像理解了这条规则,也举出了一些例子,把规则背会了。在第二节课上,女教师提问这条规则,可是只有少数几个“最好”的学生还记得,其余的学生都忘记了。为什么忘记得这么快呢?不是昨天还回答得那么流利,而且全都背会了吗?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于是,又重新让他们背诵,重新举一些例子。到了第三节课上,仍旧是那幅情景:还是那几个“最好”的学生知道这条规则。这时候,女教师已经没有时间再回头搞“教过的东西”了,她开始讲解新教材,而关于那条“教过的”规则,只是说:你们回家后背会它,我要检查的……

    接着我又听了10节课,苦苦地思索着:为什么孩子们要记住学过的教材是这么困难呢?每听过一节课,我思想上就进一步明确起来:对于没有充分思考过的规则进行死背,只能获得表面的知识,而表面的知识是很难在记忆中保持的。不懂的东西像雪球一样,一节课接着一节课,越滚越大。每一次下课后,我就跟教师们在一起思考:脑力劳动应当怎样进行,才能使知识保持在记忆里,才能使识记变得牢固,才能使儿童既进行一些意志努力而又不感到特别困难地回想起规则呢?我们不断地研究识记和记忆保持的心理学规律性,提出各种各样的设想,企图弄清脑力劳动效率太低的原因。

    为什么这条语法规则这么难记呢?不是看起来学生已经理解了吗?是不是因为对学龄初期儿童来说,抽象真理(规则就是抽象)本来就很难识记,更加难以在记忆中保持呢?我一边继续听维尔霍汶尼娜的课,同时也去听别的教师的课。我常常在一天里听5节甚至更多的课。为了深入地弄懂事实和现象的究竟,为了更广泛地概括和比较它们,这样做是有必要的。这对我和那位女教师以及别的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时期。我们大家的思想,可以说都集中于一点:一定要弄明白,究竟抽象真理的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巩固性,归根到底取决于什么?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课堂上的每一种现象。

    由于积累了大量事实的结果,在我们面前揭示了一条很有意义的规律性:学生应当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的抽象真理越难,越是需要像使用钥匙一样用它来解释各种事实和现象,这条真理概括的事实的范围越广,那么,要识记和在记忆中保持这条真理,就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究竟独立地分析和思考过多少事实。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即学生在思考事实的过程中揭示和理解了抽象真理的实质,在他思考事实的时候在内心使用这条抽象真理去理解这些事实,但并没有提出要记住这条真理本身的目的时,这条抽象真理才能被很好地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

    我和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一起,在听别的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时,看到一些事实,这些事实使得我们“发现”了这条脑力劳动的规律性。譬如说教算术的女教师雷萨克,她在五年级讲了一规则。她向儿童提出的目的是要记住这条规则。但她首先努力做到使儿童深刻理解这一规则的实质。然后,当儿童透彻理解了这一规则后,她就提出一系列例子让儿童去反复理解和反复思考。儿童们在思想里运用这条已经很好地理解、但还没有记住的规则来解释事实性的例子。于是我们就看出了:儿童的思想越是深入地集中在事实上来解释刚才讲过的规则,他们在这样做的时候越是不注意追求识记的目的,以及经过他们的意识思考过的事实越多,那么这条规则的识记和在记忆中的保持就越牢固。

    当我们发现这条重要的规律性以后,女教师维尔霍汶尼娜很快就改用别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了。在上语法课以前,我们就拟定了一些语言事实和现象的范围,以便使儿童在思想上深入思考它们的同时来解释语法规则的实质。已经透彻理解的规则,这时就不是死背硬记,而是多次地被用来从思想上说明事实了。儿童在思想上多次地想到这条规则,于是规则对他来说就好像成了一把他学着使用的钥匙。虽然这时候并没有提出记住这条规则的目的,但是在多次地作为钥匙来使用以后,规则也就记住了。记住了而且几乎没有任何人再忘记。记住了而且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背诵。特别重要的是,通过这条途径而记住的规则,当遇到其中有什么被忘记的时候,儿童经过一些努力就能回想起来。可能是,儿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是在回想曾经从他的意识里经过的许多活的语言事实,而借助于这些事实在他的记忆里留下的痕迹,他回想出了规则本身。

 

    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我们天天都在说:必须为深刻的、牢固的知识而斗争。但是知识这个概念是很广泛的,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儿童们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议论些什么,那么就会得出结论:知识这个概念,我们赋予它以很广泛的含义,它确实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有关于周围世界的规律性的知识,也有儿童借助它们而能够进行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仔细地研究一下学生在小学里做些什么,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谁也不会否认,在小学里,儿童在自己的一般发展上会得到很大的进展,会认识大量的有关周围世界的规律性。但是,在我看来,小学的主要任务,毕竟还是教会儿童学习。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在小学里,我们不敢大胆地把工具交到学生手里,而没有完善地掌握这种工具,就无法设想儿童的智力生活和全面发展。可是到了五年级,教师却要求学生能迅速地、运用自如地使用这种工具,教师甚至不考虑这种工具处于何种状态,忘记了这种工具还是需要继续磨利和调整的,他没有看到个别学生手上的工具已经折断,因而已经无法继续学习下去。教师还是只顾把一批批新材料接连不断地堆到学生的机床上,要求他:快点加工,别偷懒,使劲干!

    这是一种什么工具呢?这种工具装有5把“刀”——即5种技能:读、写、算、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表达(自己所见、所做、所想和所观察而得到的思想)。……五至七年级的许多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和进行无效的努力,其主要原因正是缺乏运用这5把“刀”的应有的能力,这五种最重要的技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总的技能,即:会不会学习。

    ……五至七年级的各科教师(地理、历史、自然、物理、化学、数学教师),在去(小学)检查学生的学习技能时,发现许多学生(甚至很多学生)在掌握阅读技巧方面,达不到自觉地领会教材的程度。原来,使这些教师深为惊讶的是,某些学生之所以不会解答算术应用题,正是由于他们不会把题目流利地、有理解地读出来。

    令人发愁的是,在许多学生身上,阅读没有变成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我们看到,许多儿童在读某一段课文时,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阅读过程本身去了:儿童全身紧张,脸上冒汗,生怕把哪一个词读错,他碰到多音节的词就读得“结结巴巴”,实质上不能把这些词作为统一的整体来感知。他已经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理解所读的东西的含义,他的智慧的全部力量都消耗在阅读过程的本身上去了。可是如果只看这个过程(阅读技巧)本身,那么表面上看来倒是令人满意的。正是这种表面上的“一切顺利”把小学教师们弄迷惑了。

    我们把全体教师召集起来讨论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物理教师说:“既然学生还不会阅读,不懂他所读的东西的意思,怎么能够使他把我的物理学好呢?应当把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到这样的程度,使他没有想到自己是在阅读。只有这样,我们前面所说的工具,才能在他手里运用起来。”……我们到小学各年级去听课。……大家发现:在小学的阅读课上,实际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关于所读的东西的谈话倒很多。阅读常常是被各种各样的“教育性谈话”、“教育性因素”所取代了。低年级教师克服了这种缺点。他们开始研究和计算:儿童在课堂上和家里究竟读了多少东西,以及应当读多少东西,才能完善地掌握这种技能。

    ……我们全体教师已经花了15年时间,研究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里完善地掌握阅读技能,以及如何在中学里再使这项技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多年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下列结论:要使儿童学会有表情地、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做到在读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他是在读,那么,他就必须在小学期间朗读过200小时以上,并且小声地默读过2000小时以上(都包括在课堂上和在家里的时间在内)。教师应当把这项工作在时间上分配好,而校长则应当检查教师是如何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人阅读的。

    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所必不可少的其他几种技能,我们全体教师也确立了同样重要的教育信念。我们在分析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发现学生对书写技巧还没有掌握到这样的程度,就是也要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在记录什么材料时,使学生不再去考虑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词怎样写法,不再考虑写这个词的时候要遵循什么语法规则。我们发现,五至八年级的学生(甚至包括高年级的学生)中,还有许多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书写过程本身上,而至于所写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顾不上去思考的。

    怎样才能使书写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写的时候,把主要的精力用在理解所写的东西的意思上,而不是用在考虑怎样写法上呢?……几位小学教师研究了书写过程,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应当使儿童的手的小肌肉达到这样的训练程度,即在写字的时候能够手不发抖,不需要进行特别的意志努力就能正确地写出字母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一定数量的练习,为了使学生学会足够迅速、准确而无错误地书写,为了使书写成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劳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应当在练习簿里写过不少于1400—1500页。我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单是完成语法和算术作业的书写是不够的。于是教师们开始布置一些专门训练书写技巧和书写速度的作业。而到了四年级,就已经教给儿童靠听觉来感知教师所讲的东西,并要求他们一边听讲一边写笔记了。

 

    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我们感到,学龄中期特别是学龄后期学生的精神生活中的一大缺陷,就是他们被剥夺了一项巨大的财富——自由支配的时间,而自由支配的时间对于全面发展和形成他们的智力的、审美的兴趣和需要又是必不可少的。就连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实质上也没有被用来达到全面发展——首先是智力发展的目的。孩子们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学习却不是变得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艰难了。

    许多教师认为,主要的罪过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不完善,以及个别学科塞进了过多的次要的、多余的教材。这一切确实都是事实,但是一切灾难的根本原因尚不在此。罪过的根源要在教学过程本身去找。知识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多方面的概念。它包含着:第一,把在实际活动中和在掌握新知识时常常要用到的那些概括性的真理(规则、定义、依存性等等)经常保持在记忆里;第二,理解作为这些概括性真理的本源的一般规律性。掌握知识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它们所要求的却是不同的脑力劳动。

    一种不好的做法是,对于那些作为概括性的东西的本源的材料,应当加以深入思考的,学生却在背诵它。结果使得记忆负担过重,以致在学生的头脑里,连那些为了进一步顺利学习而必须记住的材料,也无法保持。

    例如,在七年级的历史课上学习《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题,在物理课上学习《测量热度的单位——卡和千卡》这一课题。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需要深刻理解因果联系,当然也还需要识记。但是,如果说在物理课上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测量热量的单位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是要识记和保持各个数量的依存关系,那么,学习荷兰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了。

    在学习《荷兰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要理解跟许多历史现象相联系、而又好像是从这一具体事件中抽象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这些规律性就是:在封建主义的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因素,手工业工场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并加强了剥削,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而向封建制度进行斗争,等等。教师通过荷兰革命的生动事实而把这些规律性揭示得越深刻,学生去记忆全部事实、细节、详情的必要性就越少。不需背诵,而是按照逻辑本身,就能把关于上述规律性的概念保持在记忆里,而且,记住它们也是很自然的事。

    学生能够记住在剥削社会里生产手段的改进会导致剥削的加剧,正像他能够记住空气中的氧气经过阳光的作用会在植物的叶子里变成有机质一样。所有这些都是不需背诵就能保持在记忆里的,只要深刻地理解和思考清楚各种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就够了。但是,要把测量热量的单位保持在记忆里,单靠理解是不够的,这里还需进行专门的工作——即背熟。

    在学习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学生还要学习许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在每一次学习中,关于上述规律性的知识都会进一步加深,如果教师不把记住每一次具体革命的材料作为目的的话。关于一般规律性的知识越深刻,学生对具体事实的分辨就越清楚,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就越多,而且这是不经背诵得来的知识。这样,学生知道的越多,他学习起来就越轻松。

    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竭力避免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检查学生的知识,并不要求机械地重复学过的东西,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新的因果联系。

    用这样的方法来掌握知识,学生学习的难度就不取决于教科书里的页数多少了:他可以读3页,也可以读10页,教材数量的增加并不导致记忆的负担过重。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并不以识记为目的,而是竭力做到尽量深刻地理解教材。而他对教材的理解越深刻,识记的情况就越好。深入钻研教材的实质,避免机械识记和死记硬背,——这一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同时,对事物的实质本身,对教材内容发生兴趣,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动力。……  通常,教师们抱怨时间不够。我可以同意这种说法,然而一定得补充说明一点:有时候,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像在学校里、课堂上这么滥用和浪费时间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育学课题,值得我们严肃地加以思考的:浪费时间而无所用心,只能培养出一批懒汉。)

    上面我已经详细谈到了毫无意义地浪费时间的一个方面——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另一个方面就是,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利用。例如,在教语法的时候,许多教师在刚刚表述了规则和举过几个例子以后,马上就要求学生背熟这些规则。学生们用心地背诵着,也能举出同样是背会的例子,但是他们在书写时照样地出错。在这里,忽略了语法知识的特点,以及(特别不能允许的是)忽略了由深入思考事实向记熟规则过渡的特点。懂得语法——这并不意味着一直记得语法规则。大家知道,有文化的人常常忘记了规则,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懂得这些规则的。所谓懂得语法规则,意思就是通过无数的活的语言事实而透彻理解了它,这种理解不是一下子、在一堂课上,而是逐渐地达到的。

    懂得和牢记住一条规则(要经过或长或短的一段时间),还取决于这条规则是以何种途径而记住的:是在教师刚刚表述过并且举了几个例子以后马上背熟的呢,还是经过一段相当的时间而记熟的。如果一条规则是没有经过透彻思考过足够数量的事实而硬背下来的,那么,学生可能记住了它,但是却不懂得它,因而就连记忆也是不会牢固的。多年的经验使我们信服:识记语法规则应当是逐渐进行的,这条规则概括的活的语言事实和现象越多,那么识记的时间就应当放的越长。语法课的教学法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学习教材实质上是跟知识的发展、深化、逐步巩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师切不可认为背熟了规则就是懂得了规则。)……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识记,这在实质上就是知识的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运用它们,又在运用知识的时候掌握它们。学生的脑力劳动成为创造性的劳动,因而就变得大为轻松了;高年级学生完成全部家庭作业,不会超过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知识不再是死的“行装”,它们始终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知识之对于学生,好比是一种工具,借助它而去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

 

    51、要使知识“活起来”


    先进教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而首先是不能用来去获取新的知识。

    在许多教师的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这么一种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

    这在实践中会导致什么结果呢?结果是知识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变成了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按我们的观点,只有当知识变成精神生活的因素,吸引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和热情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识。这样一条规律性才开始起作用: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正好相反:学生每过一年,他的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

    从这些事实中能够引出什么样的实际建议呢?

    应当努力做到,使知识既是最终目的,又是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要使知识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活起来,在急速发展的、经常不断的精神财富的交流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发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当实际地做些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呢?

    在小学里,从教学一开始,词就成为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这就是通过思维和词而表达和反映出来的周围的现实世界。这个世界不断地以其越来越多的、在儿童入学以前所不了解的新方面展现在他的面前。儿童借助观察、借助生动的直观、借助词而在认识的道路上迈出最初的、也许是最宽大的步伐。如果你不愿意使知识变成僵死的、不能活动的重物,以免它阻碍儿童在认识的阶梯上继续前进,那么你就要使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

    有经验的教师们在实际工作中总是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就是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居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其极细微的差别,深入思考这些细微差别。

    譬如你带领孩子们来到秋天的果园里。这是一个阳光和煦的初秋的日子。柔和的阳光温暖着大地,树木穿着各种色彩的鲜明的盛装。你向孩子们讲述金色的秋天,讲述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在准备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但是,如果你不注意尽量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那么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只能是你的思想在儿童头脑里的堆积,从而把他的头脑变成了知识仓库。当你深信孩子们已经清楚地理解了词、词组的丰富含意和情感色彩以后,你就建议他们自己讲述他们所看到和感受到的东西。这时,在你的眼前,就会产生许多关于周围自然界、关于自然美的令人惊异的精细而鲜明的思想。孩子们说:“在蔚蓝色的天空里飘着一朵白云——就像一只白天鹅……”;“啄木鸟敲击着树干,使它发出清亮的响声……”;“路旁开着一株孤零零的野菊花……”;“鹳鸟用一只腿站在巢边上,向远远的什么地方了望着……它在想什么呢?”;“一只蝴蝶落在菊花的花朵上,它在晒太阳……”。

    不容置疑,是你的思想成了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因为你善于在儿童面前打开通往周围世界的窗口。但是儿童在这里并不是重述他们所听到的话;你的词、你的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儿童在学习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你大概曾经观察到或者至少从同事们那里听到过:儿童对教师的话抱着冷漠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眼睛里的渴求认识的火花。如果在你的课上也有这种情况,那确实是值得忧虑的:这种对词的冷漠态度、无动于衷,确实是教学中的一大缺陷。

    这种缺陷是从何产生的呢?这正是因为,如果词不是作为创作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如果儿童只是背诵、接受别人的思想,而不创造自己的思想,不用词把这些思想表达出来,那么,他就会变得对词缺乏领会力。你要像防止最大的危险一样防止这种冷漠态度,防止儿童那种黯然失色的目光。你要把生动的、使人心情激动的词装进儿童的意识。在装进去以后,还得操心,不要使它变成一支干枯的花朵,而要像一只离巢飞出的歌鸟,尽情地欣赏周围世界的美。

    这条建议实质上涉及的是教学过程的这样一个问题,即把已获得的知识变成掌握新知识的手段,变成思维的工具的问题。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问题,人们谈论的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不相同的积极性。一个学生背熟了他所读过的东西,虽然并没有完全理解,可是能够流利地回答教师的提问。这也是一种积极性。但是这种积极性能不能发展学生的智慧能力并同时加深其知识呢?当然不能。我们应当竭力追求思考的积极性,使得知识在深刻理解和运用的情况下不断地发展。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能够教得使学生借助已经积累的东西而不断地获取知识,这正是高度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一些有经验的校长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也正是根据学生脑力劳动的这一十分微妙的特征,而对教师的教育技巧来做结论的。

    怎样才能做到使教学成为复杂的思考工作,成为获取知识的活动呢?这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呢?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发现因果联系及其他各种联系。这就意味着解决疑问。你很熟悉,当教室里出现了那种“不懂的地方已很清楚”的迹象时,或者形象地说,当这只鸟降落在教室里的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是怎样闪闪地发光,教室里是笼罩着一种多么特别的、难以比拟的寂静气氛的。你要努力做到,使你的孩子们十分明确地理解、感觉到和看到那“不懂的地方”,——就是说,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幸运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就是说,在备课的时候,正是要从这个观点对教材进行一番思考: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机能联系交叉集结的地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而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愿望的刺激物。

    譬如说你要上《光合作用》这一课。应当使学生们弄懂在植物的绿色叶子里发生着什么变化。这一切都可以讲解得合乎科学的可靠性、理论的系统性和教学论的循序性。但是,即便如此,你的讲解能不能成为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的动力,也还在两可之间。我们的任务正是在于:让学生一边感知教材,就一边探寻问题的答案,只有这样,知识才会变成有意识地被思考和被理解的东西。

    你在思考《光合作用》的教材:各种意义联系相互交织的“交集点”究竟在哪儿呢?啊,就在这儿,最主要的“交集点”就是:无机物怎样变成了有机物。你在学生面前展开一幅动人心弦的神秘的图画:植物从空气和土壤中吸取无机质,而在自己的复杂的机体里把它们变成有机质。这个构成有机质的过程是怎么一回事呢?在植物机体这个非同寻常地复杂的实验室里,经过阳光的照射,把矿物肥料这种死的东西,变成了饱含汁液的番茄,变成了香气袭人的玫瑰花,究竟是经历了一番什么过程呢?

    你要这样讲解教材,以便引导学生去接近地思考这些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为大自然的这些神奇的现象而感到激动不已。

    怎样引导学生去接近这些思想呢?为此就应当知道:你在这节课上,哪些东西是要讲解透彻的,而哪些东西是要有所保留而不必说尽的。这没有说尽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的诱饵。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处方。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经掌握的实际知识。

    再接着往下说。譬如,在学生的意识里已经产了疑问,接着你就要努力做到,从学生原来已经获得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挑选出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这种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此外,还要注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知识。对于那些最消极的和注意力最差的学生,应当用各种方法吸引他们开动脑筋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布置题目让他们独立工作。当他们把不懂的、不清楚的地方找出来以后,就可以建议他们:把一切好好地想一想,要精力集中,把自己的思路用笔写下来。

    常用这样的情况,就是引导学生接触到问题以后,由你自己来讲解教材。为了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积极地学习,你就应当清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的学生知识水平高些,有的就低些;有的学生能牢记学过的东西,有的就忘掉了一些。正是在这里,你要当好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者,使每一个学生在仔细听你讲解的时候,就跟着你的思路走,并且同时在自己的知识储备里找出那里所保存的东西。如果在预定应当保存着知识的地方是个空白点,如果有的学生已经迷失了你讲课的思路,那就必须以补充的讲解来填补这个空白。这是需要有很高的技巧的。你要能够看得出:正是现在,在这一瞬间,有的人已经“断了线路”;你要能立刻就回想起,学生忘掉的可能是什么地方,听不懂教材的原因在哪里。常见的做法是,在这个时刻,你要想取得“反馈信息”,可以提个问题,让学生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简短地回答一下,你就已经清楚地知道,个别学生发生了什么困难,以及怎样帮助他们去克服这些困难了。

    在讲课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正是在那些各种思想相互交叉、纠缠、碰头的“交集点”上,即意义联系的地方,特别注意监视学生的脑力劳动。正是在这些理解教材道路上的“监督点”上,教师应当以这些或那样的方式进行检查:我是否把要给予他们的全部东西,都带到了这个点上?当我教给学生新知识的时候,他们是从“知识仓库”的哪些角落里提取和利用自己的储备的?在这些“监督点”上进行检查,是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的重要前提。根据所学教材的具体内容,这种检查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进行;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概括性的回答,布置短小的(1、2分钟)的实际作业等。

    如果已经查明有的学生在有些地方没有弄懂,有经验的教师并不重新从头讲起,而是在前面的“监督点”上去寻找“可疑点”,找到以后,再提出些问题,以便使学生自己去抓住断掉的思路,使他们想起那些妨碍理解新教材的东西。

    当教师叙述、讲解教材的时候,以及乍看起来似乎学生并没有积极活动的时候,也能让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是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不是近来为了改善教学过程做了许多工作吗?例如:制定了新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并且在编写新的教科书等。然而尽管如此,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勤奋学习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每天在家庭作业面前坐上3至6个小时。在学校里学小时,再加上在家里学6小时,这样的学习已经把学生弄得精疲力竭了。许多学生在八年级毕业后,不想再升入九年级,因为他们感到学习太吃力了。

    现在,当我国即将实施普及中等教育的时候,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问题,已经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过程的文明以及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都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有赖于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即在教师、校长、教导主任、教育局长的工作中都得到解决)。

    当然,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容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能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劳动减轻到这样的程度,就是让高年级学生在两小时内,至多3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而让八年级学生完成功课的时间不超过1到1.5小时呢?在学校工作的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可以做到的。

    为此需要什么呢?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的,确是如此,尽管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学生每天应当有4、5个小时,既不用来在学校上课,也不用来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种具有中等能力,勤勤恳恳地想把各门学科都学好的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情形。他的全副精力都用在背诵、识记和保持上去了,以便能在任何一节课上都回答得出。他没有时间去读一点“满足精神需要’’的书,没有时间去思考。然而,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譬如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在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4至5倍。

    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

    我感到,企图通过把某些章节从教学大纲里删去又把另一些章节加进来的途径来“减轻”高年级学生负担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总之,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现在学校里开设的那些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确定学生的个性,了解和发展他的兴趣、爱好、特长。

    为了使儿童能够更容易地学习,还必须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事实确实如此。你不妨找一些六年级学生来,让他们从任何一本教科书里读上几段,那你就会发现,10人当中有5人还不会迅速地、有理解地阅读。阅读的时候,要眼睛能够把握、意识能够记住整个的句子,让学生能够在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回想出整句话来。一个学生只有学会这样阅读,他才能学会同时阅读和思考。

    无论如何,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学生学会了同时阅读和思考,他才能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记,而是一边想象一边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在10至15分钟的时间内,领会历史、生物、地理、文学等教科书里的4、5页书的内容。

    怎样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呢?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同时应当记住: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也就是说,在一至四年级,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

    写字方面,也要写得端正、迅速、流畅。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五、六年级学生是怎样写字的。他的面部和双手都很紧张,额上冒汗,全副精力都用到书写过程本身,用到怎样写出字母并把字母连接成词上面去了,哪里还有功夫思考所写的东西的意思呢?而学生应当学会同时书写和思考,一边书写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并且思考所听到的东西的意思。在这种半自动化书写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思考各种规则,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则并进行自我检查。而没有掌握这种能力,正是学生“正字法不过关”的原因所在。

    检查学生知识的做法本身,也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一个世纪的对待知识的那种观点,由于惰性的关系,原封未动地遗留到现代(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现的时代)的学校里来了。这种观点就是:把知识看成学生应当保存在头脑里的存货,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应当拿出来给他看。学生记住了,就算他有知识,没有记住,就是没有知识。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学习就变成了“一份儿一份儿地”掌握知识:学生今天记住了一份儿知识,明天就拿出来给教师看,看过以后,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样做,就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步地形成一种为防备提问而学习的心理定势。事实也是如此:学生在家里准备功课,一般地就是为了明天的评分。然而,只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

    上面所说的这些意见,在教学大纲里都有规定,但是在实践中未必都能做到。即使教学大纲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高明的教师用敏锐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双手去实行它,那它仍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因为他知道,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有造成学生智力局限性的危险。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这些教师喊学生到黑板跟前来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带着他的笔记、草稿、练习本、教科书以及补充读物,并不让他逐字逐句地复述教科书里的教材,而是让他发表议论,进行探讨。在我们学校里,例如在文学课上,高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常常引证文学作品的原著。

    现在采用的教学法常常包藏着一种很大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就在于,用形象的话来说,学生只看见每一棵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树林。例如,在学到第一次俄国革命的时候,学生不分巨细,把每个细节和日期都记住,而不是从整体上考察全部历史事件,不会从细节中进行抽象,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总的轮廓,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及其对人民命运的作用。

    只有当一个人看见树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他才能对每一棵树形成较完整的表象。没有看见过河,就不会懂得一滴水。所以应当这样来安排教学过程,使得高年级学生已经能从整体上分析完整的课题,去思考一些较重大的带探索性的问题。  

    这就是我们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列宁写道:“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

    在1949—1950学年里,我们在分析八年级的一个班的上课情况时,发现个别学生对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的同学的学习成绩,抱着某种消极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对书面作业的评分、对回答教师问题时的答案的质量,都显得无动于衷。……不及格的分数并没有使这些学生感到不安。他们对自己的同学的成功和失败也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我们向自己提出了一项任务:分析一下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和家里的学习情况,找出这种消极态度、缺乏学习热情的原因。

    我们听了一个叫阿拉的女学生在文学、代数、物理和历史课上的回答并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女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体验到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情感(这种情感能表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是花了力气的)。因而,在这个女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没有克服困难的强烈愿望,而且她连困难的地方也没有觉察出来。……显然,她在准备功课的时候,本来就缺乏那种认真地思考一切、把一切都弄清楚的愿望,也就是说,她选择了一条把最容易、最好理解的东西机械地背诵下来的道路,以便在上课时能够不太费力地复述出来。阿拉的回答是单调乏味的,既不能激动她自己,也不能感动别的同学。该班许多其他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发现,这个班里对同学的回答的质量也缺乏集体的关心,这种情况是学生对整个集体的学习缺乏热情的后果。一个学生回答得很糟,前言不搭后语,全班学生对此无动于衷;同学回答得很好,表现了他有很好的知识,也同样没有任何人表示激动。如果说“二分”还能引起一个学生的不安,那么得个“三分”他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只要得个“三分”他就满心轻松地坐下去了。对于完成家庭课业的认识,学生们首先把它看成是要“学会”教科书的若干页数而已。

    这些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必须在课的本身、在教育过程的组织中去寻找学生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对一些课和教师工作情况的分析表明,我们上面指出的事实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例如文学教师,他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难的难点上。更有甚者,教师竭力把这些“难点”化为极其容易的东西,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教材里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地方,一切都很容易,不需花费特别的努力就能掌握的。他没有强调指出困难的概念和大纲里难懂的部分,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教师人为地把一些“棱角”磨平,减轻学生掌握教材时的难度,这就代替了教给学生去克服困难。其结果,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把困难的教材降了格,或者马马虎虎地学过去。……

    教师工作中的另外一个重大缺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抱着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学生的不好的回答没有触动教师,没有迫使他去认真地思考学生知识薄弱的原因。教师带着同样冷漠的心情给学生打“五分”、“三分’’和“二分”,因此,学生也并不把优异的分数看成是顽强劳动的结果,而认为是碰巧;对不及格的分数并不认为是失败,而认为是“正好碰上了难的问题”。

    我们做出这个结论是有具体事实作根据的。女学生拉伊萨在文学课上得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们问她:“你应当怎样做,才会不再得不及格的分数呢?”她回答说:“假若我碰上了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我是能够回答得好的……”这个回答说明,有些学生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知识上,而是靠碰运气。为什么学生会对学习产生这样的观点呢?

    我们研究了学生的知识和教师的提问方式,看出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最差的学生提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而对较强的学生提出的总是难问题。这套“办法”造成的结果是,当学生一听完教师面向全班提出的问题后,就能大致估猜出它是要求谁来回答的。有一些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在学习上没能力”的牢固概念。既然教师平时很少向这些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形成这种想法呢?这些学生和全班学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想法,例如,拉伊萨在各门学科上,包括俄罗斯文学在内,都只能学到“三分”的程度,就连拉伊萨本身也习惯于这么想了,教师对这一点也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偶而给拉伊萨打了一个“四分”,那么她多半是感到“不自然”,而不是体验到满足和欢乐。

    我们分析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的问题(即培养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的问题),提到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我们揭露了上述缺点,促使教师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体教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在苏维埃学校里,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道德的和政治的情感,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式的满腔热情这种必不可少的品质。没有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知识的真心诚意的关注,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热烈的学习愿望。

    教师集体向每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任务: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竭力追求在学习上达到最好的成绩,被这种愿望所鼓舞。但是,这种鼓舞的精神并不是靠什么特别的措施(谈话啦,开会啦,等等)所能造成的,而首先是正确地组织学生的劳动的结果。我们把培养学生热烈的学习愿望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就促使每个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工作体系,而首先考虑讲解新教材时的教学法。

    下面我们还是以八年级那个班为例,来说明学校的教师集体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八年级上学期末的时候,这个班里共有四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要在这门学科上改正不及格的分数,就必须刻苦耐心地学习,而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不及格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开始时哪怕是很不显著的进步。学生尼古拉已经习惯于得不及格的分数,作文和默写总是得“二分”,这已经不再使他感到激动。尼古拉对于自己在俄语方面无法得到好成绩的想法已经如此牢固,以至他每逢要完成这门学科的家庭作业时就感到烦恼。任课教师雷萨克给自己定下一条目标——一定要打穿这堵冷漠态度的墙壁,使尼古拉和别的学生树立起能够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师给这四名不及格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每天把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抄写一页,并根据有关的规则分析和解释每一个词的正写法。只有耐心细致地完成这项作业,才有可能取得有益的结果。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因为它不同于平时完成的那些练习。他们感到,老师对这项新型的作业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学生的读写程度一定能够提高。这就给学生增添了力量,只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看出了初步的成绩。尼古拉和其余3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在小说原文里发现了他们前几年一直写错(犯有严重语法错误)的词。学生们现在也开始仔细地阅读其他文艺作品,在里面寻找能够说明学过的语法规则的词。他们按照教师的建议,开始记正字法词汇本,在这些词汇本里,给每一条语法规则下面留有相应的一栏。他们把所有的正字法方面有困难的词都抄到词汇本里。这样,所有的不及格学生终于都在俄语默写方面取得了满意的分数。这一点更加鼓舞了他们,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这些成绩不仅对“差生”本人,而且对班上其余的学生都发生了巨大影响。大家都看到了,4位同学由于所付出的努力而取得了一定成绩,他们深信,每一个人都能够要求自己学得更好。在班集体里终于建立了一种努力学习的气氛,否则就谈不到全班的进步。这种努力学习的气氛是整个学生集体的一种重要的情绪状态,他们对今后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了信心。

    创造这种“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得出结论认为,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但是只有在被一种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体验到这种道义上的满足。那4个学生,在他们的学习上没有取得任何成绩以前,总感到自己在集体里是很不自在的;集体即使对他们寄予同情,但也没法替他们去学习。而当这4个学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以后,集体就会认为让落后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学业成绩是自己的目标了。这样就树立了集体为同学的学业成绩的负责感和学生在集体面前的责任感。

    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这一崇高的目的,还要靠对劳动本身的尊重感来予以支持。我们对几个以前在学业上落后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的仔细观察表明:他们现在开始体验到由于自己的学习活动而带来的欢乐。当教师向全班布置了一道新的作文题以后,这几个学生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感到有一种毫无希望的情感在压抑着他们了。相反地,他们感到一种紧张而兴奋的心情,这种兴奋心情也传给了全班学生。那些在完成语文作业方面总是得“三分”的学生,也被一种希望得到更好成绩的心情鼓舞起来。

    现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把整个学生集体保持在这种紧张感的状态里,并赋予这种紧张感以积极的性质。这时就需要更明确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努力去达到的目的。……我们对学生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进行的观察表明,学生在着手完成作业时的那种兴奋而紧张的心情,其所以是积极的因素,就是因为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由于对劳动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感到一筹莫展了。我们对尼古拉这个长期被认为是学业落后而无可救药的学生进行观察,发现以前那种一筹莫展和满不在乎的态度被一种活跃的情绪所代替,这种活跃情绪说明他在完成一项重要作业时所需要的智慧力量已经来潮。以前,在上课开始15—20分钟以后,尼古拉就不能集中思想地进行学习了,而现在只要上课铃一响,他就能立即进入学习。其余的八年级学生也是同样聚精会神地学习着。于是,学习愿望变成了一种促使学生把全部精力动员起来的起着积极作用的情感。在作业结束以后,已经看不到学生缴了练习簿时那种沮丧的表情。相反地,他们在课间休息时热烈地讨论自己的作业,没有一个学生表现出失望和对成绩缺乏信心的情绪。尼古拉写的作文得了“三分”,因为有4处正字法错误和两处修辞错误。他马上把这些有错误的词抄到自己的正字法词汇本里。这次作业以后,尼古拉又写了几篇不及格的作文,但是现在,这种暂时的失败已经不会使他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而是相反地,激励着他去克服困难。教师给他指出,对哪些规则应当加以特别注意,尼古拉也能细心地完成训练性的练习了。

    在培养学生学习和取得更大成绩的持久而牢固的愿望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气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从教学法的观点来看,对教师的课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但是教师讲述教材时的那种漫无目的、有气无力的口气,使得学生产生一种无精打采的情绪。教师对教材的冷淡态度马上就传给了学生,于是教材就好像成了师生之间的一道障壁。对于“课的情调”这个难以捉摸、难下定义的概念,我们平日在日常实践中用“课上得没劲”这一类话来表达,但是我们并没有力图去找出可以解释它的原因。在这种课上,学生没有感到紧张劳动后的健康的疲劳。但是儿童在枯燥乏味的课上所感到的疲劳,往往大于他们在那些充满着紧张的、内容丰富的劳动的课上的感觉。我们每年都要分析本校教师的400多节课。这项工作使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当教师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自己所讲的话,不考虑自己的话应当在学生身上引起什么样的情绪的时候,这种课往往就会上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气。这种课从来不会引起儿童的良好的情绪感觉,儿童总觉得课上得太久,只有课间休息的铃声才能带来几分活跃气氛。在这种课上不能培养学习愿望,因此,除了所有的教学法要求之外,应当对课堂教学补充提出一条很重要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我们在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每一节课的时候,总是详细地研究:在这节课上,掌握知识的过程究竟是否积极,教师是否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从这个观点来分析课,能够帮助个别教师和整个教师集体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持久而牢固的学习愿望。

    我们还把培养学习愿望的问题跟学生的意志领域密切地联系起来。学生应当努力地好好学习,但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和只顾自己的面子。激励学生去学习的基本意志动机。应当是下列几点:自觉的劳动态度,为从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者的未来活动而做好准备,集体的荣誉感,班级、学校的荣誉感等。……

    培养严肃的学习愿望,也是思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明确地认识学习的目的和达到此目的的手段,能够使学习愿望变得更有效、更有意识。早在中学学习期间,每一个男女青年就应当逐步形成自己要达到某种生活目的的愿望。而我们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选定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现,也就是说,这个目标要提得切合实际。……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培养这种愿望的工作,是跟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紧密联系的,并且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的。培养学习愿望,有助于巩固学生集体,加强集体主义情感,促进互相帮助的志趣。每一个教师集体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这种情感,并把它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质量,提高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思想水平,其保障正在于此。

 

    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为了使学生在智力上和精神上得到成长,就必须使他有对知识的渴求和有掌握知识的愿望。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使我深信,儿童的学习愿望是一些细小的源泉,它们汇合成“教学与教育的统一”的大河。怎样才能打开这些源泉呢?怎样才能使它们不致淤塞呢?怎样才能防止儿童对学习漠不关心的现象呢?遗憾的是,我们当教师的人经常会遇到这样令人忧虑的现象:儿童在入学的时候是带来渴求知识的火花的,但是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儿童对学习的冷淡态度。

    或者可以这样说:怎样安排班级和学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才能使儿童希望自己今天在精神上变得比昨天更丰富,在智力上变得比昨天更聪明,使他感觉和体验到自己在智力上和思想上的成长,为此而感到自豪,使这些情感成为激发儿童去克服困难的动力呢?要知道,儿童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是跟他乐观地感知世界(认识周围世界,特别是自我认识)不可分割的。很明显,如果儿童对学习没有一种欢乐的喜爱,没有付出紧张的精神努力去发现真理,并在真理面前感到激动和惊奇,那是谈不上热爱科学、热爱知识的。

    为了使儿童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有一种丰富多彩的、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我们应当经常关心的是: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想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的话,那就无论如何不能用学校常用的那些方法来局限儿童的智力生活,即一味地要求他识记、背诵和为了应付教师的检查而把知识再现出来。

    顺便说明一下,我不希望给读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好像作者对识记和背诵抱着轻视的态度。不,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因为只有在把记忆的努力和思考的努力结合起来,只有在对周围世界的现象和规律性深入思考的时候,才可能有真正的智力发展。   

    要使小学生的智力生活丰富多彩,就必须保持思考和记忆的和谐。尊敬的同行们,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件事: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去探索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校低年级教师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我们学校,对儿童的教学是在他们入学前的一年里(即预备班里)就开始的。儿童们生活在一个对他们来说十分有趣的思考的世界里。我们对这些学前儿童进行一种被称为“思维课”的特别的活动。这种活动,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旅行。我们带领孩子们到花园里、树林里、湖岸边去,在他们面前展示出各种事物、现象、关系和依存性的极其多种多样的细微差别和各方各面。一个人由于看见世界,他就不会成为消极的观察者,而是成为真理的发现者,由此便产生了活的思想。我们认为,只有在我们教会自己的学生积极地看见世界的情况下,才能防止儿童眼睛里那种好奇的火花熄灭下去。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大家知道,儿童对于从周围世界里以及日后从他本身里所揭示出来的东西的强烈兴趣,是他渴望知识、追求认识真理的志向的源泉。譬如,儿童用自己的智慧懂得了这样一条引人入胜的真理: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不管生命是以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阳光才能使它苏醒。这一真理在孩子们的内心引起很大的激动。在孩子们面前,产生了各种猜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和关系,虽然他们还不理解这些联系和关系的实质,但是他们很想去理解它。当儿童用自己的智慧把握住一个真理以后,他就借助它去解释许多新的现象。但是,儿童理解了的东西越多,也就会产生更多的不理解的东西,于是他就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对知识的追求就更加迫切。这种精神状态,能使儿童的智慧对于一切必须识记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敏感性。一个人勤于思考,能靠自己的努力去发现真理。他也就会以巨大的积极性和强烈的兴趣去感知和识记。

    为了创造思维和记忆之间的和谐,需要到自然界里去上一系列这样的思维课(从预备班到四年级末,共5年)。这一套思维课是我们训练思考的学校,没有它,我们就很难设想不仅在小学的所有课堂上,而且在以后的教学和智力发展各阶段,会有完满而有效的脑力劳动。这种训练思维的学校,是发展创造性智力的基础,是为了掌握一批批新的知识所必不可少的。我校低年级的全体教师认为,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要培养儿童的学习愿望,正是需要让儿童在小学里掌握的知识不致成为死的堆积物,不要把它们堆放在儿童的头脑里,仅仅为了教师在一定的时间从这个“堆栈”里取出来检查一下。所谓发展智力,这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充满乐观情绪的自我认识是儿童渴求知识的前提条件。要培养这种乐观的自我认识,就要使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到:知识能变成他的思维和劳动的工具,他可以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在思维课上进行着一种复杂的过程,这就是个性在创造性的思维中,在对待周围世界的现象的态度中,在解释和深刻理解这些现象中进行的自我表现的过程。正是在这里,在儿童的好钻研的智慧与直接接触到周围世界的现象之间、人的劳动与世界之间的极其精细的相互关系的时候,才能激发和表现出儿童的积极的智力;正是在这里,他才第一次感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才能学会珍视信念,因为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东西是特别宝贵的。

    我们深信,由于上了思维课,学生变得善于思考了。当然,这种思维课并不是什么万能的东西,也不是培养智力和学习愿望的唯一手段。但是,考虑到儿童的感知和思维的年龄特点,这可能是形成学生对脑力劳动和对自己本身的观点和态度的最适当的手段。而最主要的是:早在学龄初期,就要使一个人自觉地珍视他的善于思考的个性。离开这一点,那就根本谈不上有自觉地掌握知识的志向。

    一个年纪幼小的人,由于经常不断地亲身感觉和体验到运用知识的欢乐,感觉和体验到自己是知识的主人的自豪,他就会把这种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迁移到自己身上和书籍上来。我们教给儿童观察自然界,是为了教会他读书,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爱钻研、会思考的读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跟仅仅教会学生流利地朗读并不是一码事儿。只有当儿童的智力生活是在书籍中度过的时候,他的学习愿望才能确立起来。然而,许多学校的一个最大的弊病,正在于精神生活中缺乏书籍。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学校,那里的图书馆的书架上,正好没有供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书籍。我们提倡阅读,并不单单是为了让儿童找点可做的事情,而是为了让他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现在,书籍正面临着跟其他的信息来源(电影、电视、录音带等等)进行竞争的局面。因此,即使在那些有好书供学生阅读的地方,书籍也会经常摆在书架上,成为“沉睡的巨人”。

    我们认为,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这场竞争中,要使书籍始终成为胜利者。只有在书籍成为学龄初期儿童的最有吸引力的精神需要的地方,才会有学习的愿望,这种愿望才能确立起来。学生在读些什么,是怎样读的,读后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什么痕迹?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不准备就课外阅读的内容问题提出广泛的建议。一个深思熟悉的教师,从他开始儿童工作的最初几天起,他就在周密地考虑:在小学期间,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阅读(和反复地阅读)哪些书。当然,图书馆里一定要备有这些书。不如此,学校就会从智力文明的策源地变成死记硬背占统治地位的场所。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既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尝到这种航行的幸福,感到自己是一个敢于独自闯进人类智慧的无际海洋的勇士。

    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独立阅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也影响着他的学习态度。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童年时期,就阅读一些关于自然界、关于本民族的英勇的过去、关于苏维埃人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为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而进行的斗争以及关于文化、科学、教育的优秀作品。我们在几十年时间内编订了一个“童年阅读书目”,其中包括每一个学生在小学期间应当阅读的250种书的名称。我们仔细地为这个书目挑选图书,所选的书籍一定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认识价值。这些书籍将作为宝贵的财富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在这些图书中,关于英雄人物的书籍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些英雄人物成为孩子们摹仿的榜样。真正的教育开始于自我教育,而自我教育开始于儿童对人的道德高尚和伟大的向往。

    如果一个人没有在童年时期就体验过面对书籍进行深思的激动人心的欢乐,那就很难设想会有完满的教育。阅读之所以能成为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人在赞赏英雄人物的道德美和努力摹仿的时候,就会联想到自己,用一定的道德尺度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为人。阅读和面对书籍思考,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智力需要。这一点对于培养思维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思维素养,也就不可能有对学习的渴求和不断掌握新知识的愿望。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由于能对书籍进行思考,学生就更容易掌握大纲规定的教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中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思想好比火星儿:一颗火星儿会点燃另一颗火星儿。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维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早在小学的时候,就要设法使儿童不仅自己热爱学习,而且把自己对知识的热爱转移给同学们,使这种智力情感激励别的学生。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们都时常跟儿童进行一些关于书籍和创作的谈话。让儿童给同学们讲述一些使他感到激动的事情,会使他要在智力上变得更丰富的志向确立起来;他给别人讲述的思想越多,他自己就会变得越丰富。

    创作活动对于建立一个完善的儿童集体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里首先是指语言的创作。我们学校低年级的每一位教师都经常举行儿童创作的晨会。儿童在会上朗读自己写的故事和诗歌。这基本上就是让儿童用艺术的形式,把自己所看到的,以及感到有趣、惊奇和激动的事物表达出来。思维的火花在于它的情感色彩。使一个人感到激动的事,也会使别的人感到激动。例如,一个学生向同学们朗读他写的一篇关于冬天的早晨的作文。他是观察了自然界的现象,为赞叹它的美而写出这篇作文的。当孩子们听着他的朗读时,就体验到对于思考的迷恋。于是,每一个人都想在创作上尝试一下自己的力量。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儿童还达不到这样的创作水平,即一个学生的思想还不能感染别的学生,它的美还不足以激起别人的创作愿望,那该怎么办呢?根据我的亲身经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出来首倡,点亮第一颗火花。我自己写一篇关于使我激动、入迷的事物的作文。我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孩子们,在他们的智慧和心灵中激发所需要的意向。

    创作是独立思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儿童认识到自己思考的欢乐,体验到一个创作者的精神上的满足。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到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没有智育就不可设想会有完满的教学,而智育正在于使儿童用语言的手段进行创作时,感到自己是一个作者,为把生活、自然界、人与人的关系的美变成思想美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必须使儿童感到自己是一个劳动者,使他为自己的努力所达到的劳动成果而感到自豪。培养自豪感也就意味着在儿童心灵中树立一种要成为思考者的愿望。这是整部教育学中最精细微妙的领域之一。没有由于脑力劳动而激发起来的自豪感,也就没有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也就谈不上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始终感到对知识的渴求,为了使学习愿望成为他们并不轻松的脑力劳动的主要动力,我们必须关心整个学校教学的这一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儿童的脑力劳动对象既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难度。只有在脑力劳动对儿童的力量进行一定的考验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儿童具有一个“思考的劳动者”的自尊感。儿童胜利地经受了这种考验,怀着自豪而欢乐的心情回顾走过的道路,能够对自己说:“这是我找到的。这是我发现的。”

    让我们举例说明我们是怎样树立这种思考劳动者的自尊感的。我们给二年级学生读了一道应用题:“建成了每幢有9套住宅的房屋4幢和每幢有4套住宅的房屋9幢。已有1/9的住宅里住了人,问还剩下几套住宅没有住人?”我们已经训练了孩子们,对于这样难度的应用题,在二年级一般地都用口头解答。课堂上笼罩着一种集中精力进行思考的气氛。孩子们要先记住已知数(条件),理解它们之间的依存性,然后开始计算。

    在应用题没有解答出来以前,孩子们是不动笔的,只有作业都完成以后,他们才把答案写在一张小纸上。教师在课桌当中走着,看见有谁已经做好了作业,就给那些思维最敏捷的学生再发一张卡片,上面布置新的更难一些的题目。在我们把应用题读过后,只经过5、6分钟,有几个孩子的眼睛里就闪耀着快乐的火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由于受到成功的鼓舞,这些孩子得乐意再做更难的题目。我们看到,又有一批批孩子的眼睛里露出快乐的闪光。可是班里有一个差生尤拉,学习很差。我们专门为他把题目重读一遍。我们看到,这孩子是多么艰难地但终于弄懂了各个已知数之间的依存关系。尤拉只是理解了应用题,但他也为此感到高兴。我们也应当善于对儿童思考的这一点胜利给予评价。尤拉在我们的帮助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读着那些已知数。我们知道尤拉的记忆力很差。这孩子单是思考应用题的条件就费了10来分钟。对他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接着他转入计算。我们又一次跟他把应用题的已知数重复一遍。计算正在正确地进行,孩子感到高兴,我们也跟他一起感到高兴。但是突然又出现了困难:又有什么已知数忘记了。孩子付出那么大的劳动而在构筑的房屋又倒塌了。我们又跟尤拉一起重复应用题的条件,这孩子又抓住了原来断了的思路。当作业已几乎进行到底的时候,又有什么东西忘记了。我们还是耐心地给他解释几遍,让他再进行思考。

    终于,尤拉把答案写在纸上了。孩子为他的成功而欢欣鼓舞。在他的精神上,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欢乐:这胜利是他经过艰苦努力而得来的!正是这种发现的欢乐,这种靠自己的努力而完成作业的欢乐,才是人的自尊感的源泉。这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儿童的心灵中激发出新的思考的能源。我们要珍惜这种力量。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

    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验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差的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劳动者的自豪感。有时候,要把一个孩子引到一个胜利的高处,像我们引导尤拉那样,需要花费一星期、两星期甚至更多的时间。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要求有巨大的耐心和对儿童的创造力充满信心的啊。

 

   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很重要的一点是:儿童在入学以前,是处在大自然、游戏、美、音乐、幻想、创造的一个迷人世界的包围之中。当他们入学以后,我们切不可总是把他们关在教室里,跟那个世界相隔绝。在学校生活的最初几个月和头几年里,学习不应当变成学生活动的单一项目。只有当教师把儿童以前有过的那些欢乐慷慨地向他们敞开的时候,儿童才能热爱学校。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使学习迁就玩乐,故意把学习变得很轻松;而是只要儿童不感到学习枯燥就行了。应当逐步地训练儿童去从事人生最主要的事业——从事严肃的、刻苦而持久的劳动,这种劳动没有紧张的思考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能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

    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智育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之一,在这个领域里,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意志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和理解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我认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就在于:正好要在脑力劳动中使学生感到什么叫做困难。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惭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说来也很奇怪,如果学习过程不能在儿童面前设置一些能够克服的困难,那么这种懒于思考的习惯倒是多半先在那些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滋长起来的。而且,懒于思考的习惯,又多半在低年级就养成了:有能力的儿童很轻易地掌握了对别的儿童来说要付出一定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东西之后,他实际上就无事可干了。不要让学生无所事事,这也是一项特殊的教育任务。

    逐渐地训练刚入学的儿童习惯于在教室里上课,这是进行完满的劳动教育、德育、体育和智育的必要条件。在教室里上课是从事脑力劳动的最有利的环境,但是应当逐渐地训练儿童习惯于这种环境。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的特点也正在于此。如果一开学就马上强制他们每天在教室里学习4个小时,那么这种在将来对他们从事脑力劳动很有利的环境,反而会损害儿童的健康。在开学后的最初几周里,我逐渐地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生活。在九月里,我们每天待在教室里的时间不超过40分钟,十月里不超过2小时。这些时间是用来学习识字和算术的。其余的2个小时,我们都在户外度过。孩子们急不可耐地期待着“真正的上课”——他们是这样称呼在教室里的学习的。我很高兴看到孩子们有这种愿望,同时在心里自言自语:“孩子们啊,你们哪里知道,此刻跟你们同年龄的孩子,正在气闷的教室里累得精疲力竭,一心盼望着下课的铃声呢……”

    在教室里,我们读识字课本,画圈圈和杠杠,学写字母,自编和解答应用题,——这一切都是逐渐地渗入孩子们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不会以其形式单调使他们感到疲倦。我们不是按照识字课本把同一样东西连读许多遍;既然孩子们都把字母学会了,我就用多种多样的积极活动的方式训练他们的阅读技巧。孩子们口编关于自然界的“小作文”,并把它们写下来(这种“小作文”,就是写一两句话,如在参观果园后,学生写道:“苹果重重的,垂向地面”;“绿叶中间挂着红红的苹果”;“春天开的是白花,秋天长成了金黄色的苹果”。)这样做,大大促进了阅读能力的发展,要比照着识字课本把同一篇课文读许多遍好多了。

    在课堂上使学习的形式多样化,可以说是教育学上的“窍门”之一。经验证明,在一年级刚开学的时候,不应当有“纯粹的”阅读课、写字课或算术课。形式单调会使儿童很快感到疲劳。当儿童刚刚开始感到疲劳的时候,我就马上变换作业形式。图画是使作业多样化的有力手段。譬如,我看到,阅读开始使儿童疲倦了,我就说:“孩子们,打开图画册,让我们把刚才读过的童话故事画出来。”于是,刚刚流露出来的疲劳的征兆消失了,孩子们眼睛里发出欢乐的光芒,单调的活动被创造性的活动取代了……在算术课上也有类似的情况,当我觉察出孩子们理解应用题的条件有困难时,我就求助于这种创造性的劳动——画图。孩子们把应用题再读一遍,然后把它“画”出来。在这以前似乎是莫名其妙的那些依存关系,变得容易理解了。听讲听得太久也会使儿童疲劳。我一发现孩子们的目光黯淡了,就赶紧把讲述的东西来个“收场”,不再继续下去,而开始让他们画画。

    我们每星期出去参观或旅行一次,在参观时编写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把个人的见闻和感受画下来,在画的下面写上一两句话,这就是“带图画的小作文”。孩子们在教室里读这些小作文,这样做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编写小作文是一种训练儿童在将来从事持久的、紧张的脑力劳动的极好手段。早在一年级,特别是在二年级,我就力求给每个学生布置个别作业,希望他把作业做到底。这一点对于培养脑力劳动的纪律非常重要。

    放学以后,孩子们回家休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防止儿童在上课时过分疲劳,但他们在上完课以后毕竟还是很累的,所以一定要休息。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一般来说,在下半天,不应当让学生再从事跟学校里同样紧张的脑力劳动。特别是不能允许学龄初期的儿童负担过重。如果在学校里从事了3、4个小时的脑力劳动以后,在家里还要强迫儿童再像学校里那样紧张地用脑,那么儿童很快就会被搞得精疲力竭了。

    当然不布置家庭作业也不行。应当教给儿童进行用脑的努力,集中注意力。但是这一点应当首先在课堂上来做,逐步地训练学生独立从事脑力劳动的习惯。要儿童学会注意力集中、专心致志地工作是很不容易的。有经验的教师能够“拴住”儿童的注意,吸引他们听自己的讲述、讲解和叙述,但他们不是靠采取什么特别的措施,而是靠讲课的内容。在学龄初期组织学生脑力劳动的技巧,就在于当儿童注意地听讲、记忆和思考的时候,使他们不觉得自己是在用力,是在强制自己注意听讲、记忆和思考。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儿童会把所有引起兴趣的特别是引起惊奇的东西,都保持在记忆里。为什么我班上的孩子们能这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学会读和写呢?因为没有在他们面前提出一定要做到这一点的目的。因为每一个字母对儿童来说,都是一种引起惊奇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假如我每天都给予学前儿童 “一份儿知识”——指给他一个字母并要求他记住,那是不会有任何收效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要把目的对儿童隐藏起来。在教他们的时候,要使他们觉察不出你的目的,这样能够减轻脑力劳动。而做到这一点,却远不是像乍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在学龄初期这个阶段,特别是在一年级,儿童确实是不会专心致志的。教师应当去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去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不随意注意。

    有些教师认为,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使儿童“经常处于智力紧张状态的气氛”,就是自己的成功。初看起来,他们采用的那些方法能够造成一种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假象:作业的花样像万花筒似的不停地变换,儿童集中注意地听着教师的每一句话,教室里笼罩着一片紧张的寂静。但是,这一切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而所得到的结果又是如何呢?不断地使足力气来集中注意力,不让任何一点东西疏忽过去,——而这个年龄期的儿童还不善于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其结果只能是使儿童精疲力竭,使神经易于激动,使整个神经系统过于疲劳。所谓“在课堂上不浪费1分钟”、“没有一时一刻不在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可能在教育人这件精雕细刻的工作中,再没有比这种做法更为有害的了。教师在工作中抱定这样的宗旨,那就简直意味着要把儿童的精力全部榨出来。在上完这种“高效率的”课以后,儿童回到家里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很容易激动和发怒。本该让他好好地休息,可是还有许多家庭作业等待着他。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

    难怪学校里常常发生违反纪律的现象,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态度粗暴,无礼地对待别人所提的意见,结果引起许多冲突。因为儿童的神经在课堂上已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并不是电子计算机。所以并不奇怪,儿童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心情郁闷,不愿说话,对一切都冷漠,或者相反,他们处于一种病态的极易发怒的状态。

    不,决不应当用这样的代价来达到使儿童集中注意、专心听讲和积极用脑。应当不断地使儿童的精力得到补给。这种补给的源泉就是:去观察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到大自然中去活动,读一些有趣的书(这里所说的读书,是出于儿童求知的愿望,而不是为了怕老师提问),举行参观旅行等。学习应当跟多方面的智力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使这些活动能激发儿童的鲜明、动人的情感,使周围世界像一部有趣的书,诱使儿童很愿意去读这部书。除了到自然界去旅行和游戏以外,体力劳动能为儿童的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余地。经验证明,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地、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像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正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性质偏重于掌握越来越多的技能和技


    56、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不久前,到我们这里来参观的一位基洛夫格勒州的女教师抱怨说:“我真不懂,孩子们上学以后,在他们身上发生着什么变化。孩子来的时候,既聪明伶俐,又勤思好问。可是你瞧,到了五年级,他已经是个平平常常的学生,而到了六年级,他就不想学习并且掉进不及格学生的行列里去了……怎样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的确如此。为什么许多学生学得不好呢?为什么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个要求稍加思考的基础性的问题,也往往不能独立地进行分析呢?按所谓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应当是这样的: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获取新的知识就应当越容易。可是事实上完全相反: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他往后的学习反而越艰难。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为什么许多少年在八年级毕业以后不想再学下去(他们说,学习太困难了)呢?

    我坚定地认为,现代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系有着非常严重的缺点:没有足够的智力的训练,也就是说,没有进行足够的专门的工作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别人的思想,却没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向他们提出的惟一的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再现。像我们现在所做的那样,把学校的语文教学仅仅归结为死抠语法,这是很荒谬的,要知道,儿童早在知道世界上还有语法这个东西存在以前,就已经能理解本族语的极其细微的情感色彩了。因此,学校的首要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有经验的教师们都确信:许多学生之所以连语法也没学好,正是因为词并没有成为智力发展的手段。

    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3年,得到一条信念:必须把儿童的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作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不要重复别人的思想,而要创造自己的思想。我曾有幸(是的,这是真正的幸福)把一个班从预备班一直带到十年级,领着他们走过一条完整的认识的途径。我相信:要使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活跃的智慧和鲜明的想像不仅不熄灭而且得到发展,那么我所上的那种所谓“思维课”是很有必要的。

    我让我未来的学生——六岁的学前儿童每星期到学校来两次。我带领他们到果园、树林、河岸边和田野里去。我们的“课本”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各种颜色和声音、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的音乐。我们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这大自然的书读上一页。譬如,这些书页的名称有:自然界里的生物和非生物;水里和陆地上的生命;穗子和种子;自然界在春天的苏醒;秋天的最早的象征;蚂蚁的生活;天空的云雀……  儿童学习看出并且通过亲身体验去认识事物跟词之间的深刻的联系。在这种思维课上所取得的效果,是任何书本和任何课程都无法给予的:孩子们不仅是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的。他们深刻地感觉到词的情感色彩:词好比是一点火花,去点燃思维的火药。在思维课上,孩子们不仅是听,而且是用感官去感知这些词语,如:闪烁的群星,柔和的风。这些词语的声音,在孩子们的意识里永远地跟鲜明的、难忘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结合起来了,因此就成了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个性的东西。

    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的关系。譬如眼前是一棵繁花盛开的树。儿童看到闪耀着的阳光的光点、雪白的花瓣、忙碌的蜜蜂、颤动的树枝和悠闲的小蝴蝶。我给孩子们指点出这些事物之间的几十种的相互联系,于是激发起他们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来,孩子们就编起各种故事来了。只有在儿童亲眼看见的那些事物之间,才能找到成千上万种的联系,——也就是说,关于开花的苹果树和春天的太阳、关于蜜蜂和树枝、关于小蝴蝶,就可以编出成千上万个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情节。

    下面就是我的学生在思维课上编出的几个故事。在我们学校里,从预备班开始一直到七年级,都在上这种课的。

 

    花瓣儿和花朵(三年级丹尼娅作)


    一朵白色的大丽花开放了。蜜蜂在它的上面飞舞,采蜜。

    这朵花有42片花瓣儿。有一片花瓣儿骄傲起来了:

    “我是最美丽的。没有我,花朵就不会开放。我是最主要的。要是我离开这儿走掉,有什么关系呢?”

    花瓣儿一使劲,挣脱了花朵,跳到地上。它落在玫瑰花丛中,等着瞧花朵会怎么样。

    可是花朵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仍旧朝着太阳微笑,仍旧吸引着蜜蜂来采蜜。

    花瓣儿起身走了,遇着了蚂蚁。

    “你是谁呀?”蚂蚁问。

    “我是花瓣儿。最主要、最美丽的花瓣儿。没有我,花朵就不会开放。”

    “花瓣儿?我只认识长在花朵上的花瓣,像你这样长着两根细脚的东西,我可不认识。”

    花瓣儿走呀,走呀,到了傍晚就干枯了。而花朵照样开放着。

    缺少一片花瓣儿的花朵仍旧是花朵。而离开花朵的花瓣儿就什么也不是了。


     带翅膀的花儿(一年级娜塔莎作)


     这是夏天的事儿了。起了一阵大风。风把一粒长着两个毛茸茸的小翅膀的种子带到了草原上。种子落在草丛里。青草惊奇地问:
 
    “你是谁呀?”

    “我是带翅膀的花朵,”种子回答说,“我准备在这儿,在草丛里生长。”

     草青高兴地欢迎新来的邻居。

     冬季过去了,小草开始发绿。在种子落下去的那个地方,露出一根壮实的茎。它的上面开了一朵黄花。它鲜艳得像一颗小太阳。

    “啊,这原来是蒲公英呀!”青草说。

 

     谁更聪明(三年级加里亚作)

 

     公牛、山羊和绵羊争论谁最聪明。每一个都说:“我比大家都聪明。”谁也不想比别人愚笨。

     于是它们去找驴子,让驴子评一评谁最聪明。驴子给它们出了一道题。

    “你们每一位都说说,为什么青草会生长。谁说得比别人更聪明,它就是最聪明的。”

     公牛说:“青草能生长,  因为常常下雨。”

     山羊说:“青草能生长,因为有太阳晒。”

     可是绵羊闷声不响。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它还是闷声不响。

     于是,驴子决定说,绵羊最聪明。既然他闷声不响,说明它有心眼儿。而公牛和山羊,

     虽然它们说了,作兴会说错了呢。

    我面前放着几千篇儿童编的故事,每一篇都各有各的长处。现在你们读了其中的三篇。我再重复地说一遍:只有当词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他的带有深刻个性的创作工具的时候,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这个工具,正是要在童年期和少年早期加以运用。在这几年里(特别是从6岁到10岁这个年龄期)没有做到的事,以后永远也弥补不上了。如果儿童在小学里没有学习用词来进行思考和创作,那么到五年级再来开始这项极其精细的劳动,就毫无意义了。

    现在的学校的整个教学和智育的体系,需要从根本上加以科学的改善。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和全部性质,都应当建立在这三根支柱上。

 

    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小学教师应当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由认识家乡的田野和树林而逐渐扩大到了解祖国以至全世界的自然界和生活。

    我的孩子们早在一年级就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巨大的球体,它有时以这一面,有时以另一面对着太阳,所以在同一个时间,地球上的各个地区里既有炎热的夏天,又有严寒的冬天,有的地方是白昼,有的地方是黑夜。从二年级起,我们开始做环球“旅行”。孩子们坐在校园里用植物的藤蔓搭成的“绿色教室”里。他们面前放置着一个很大的地球仪,它被人工制作的“太阳”照射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又绕着“地球”转。我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我们祖国的广大国土。我们居住在离祖国西部边界不远的地方,现在让我们向东,作一次长途的旅行。我们将在一些城市和村镇停留,看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然后我讲到在我们的“旅途”上遇到的田野、河流、居民点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演示图片和幻灯片。

    已经傍晚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旅行”了2个小时,可是只“走”了不到100公里。孩子们心情迫切地期待着下一次继续“旅行”的日子。

    ……又是城市和乡村、森林和河流、建筑物和古代文物,但是“旅行”并不感到单调乏味,因为儿童在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能看到新的、独特的东西。“旅行”了几天以后,我们已经接近了伏尔加河,看见了许多水电站,还在沿伏尔加河的辽阔的草原上跟放牧人会见。孩子们屏声息气地听着关于决定人类命运的斯大林格勒大战的故事。如果不是成千上万的英雄们在这里拼死战斗,那么我们今天就不可能在这个教室里学习。应当从小就引导孩子们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孩子们一天天地深入我们祖国的大地,在他们的面前不断地展开新的景象:这里是有着无限的地下宝藏的乌拉尔,这里是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汹涌奔腾的西伯利亚的河流……然后我们坐上轮船,渡过贝加尔湖,欣赏着群山和森林,在篝火旁边过夜……我们再往前行,孩子们面前展现出远东的无尽宝藏,再往前就是大海了。我们坐上远洋轮,东渡库页岛,然后到达千岛群岛——这儿是我们祖国的白昼开始的地方。我们的“旅行”大约用了3个月时间,平均每天行程100公里。我们见到40多个民族的人,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农民、建筑工、矿工、渔夫和地质工作者。他们都在劳动,为的是我们生活得更好。孩子们产生了对祖国的自豪感。

    后来我们又到祖国的北方、西方、南方去做过几次“旅行”。我们在旅途中度过了整整一年(二年级)。“祖国”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不再是空洞的了,而是充满了鲜明的景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人民的英勇劳动的自豪感。

    我们也出发到国外去“旅行”。我提出的目的是向儿童指出地球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美,讲述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中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儿童对各国人民的文化、艺术、现在和过去的情况的兴趣,说明世界上正在进行着的善与恶的斗争。在这些“旅行”中,直观性起着更大的作用,因为必须创造条件,使儿童形成关于遥远的国度和在我们这里看不到的自然界的表象。

    起初,我们到全年都是夏天的国度里去。孩子们一天天地了解埃及、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界、人民的生活习俗、劳动和文化,——他们听讲关于这些国家的故事,看记录影片等。孩子们好像真的置身于笔挺的棕榈树下,感受到赤道上的炙人的炎热和大雨后的凉爽,观察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到金字塔之国——埃及去的“旅行”,特别使儿童感到津津有味。

    然后,我们到邻近各国去“旅行”,我们到了斯堪的纳维亚、中欧各国、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日本。我们又以同样的方式到了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到了澳大利亚和北极。在做环球“旅行”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得幸福。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那里存在着人压迫人、饥饿和贫困的现象。在孩子们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产生这类不良现象的原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观念。孩子们逐渐地认识到:世界上正进行着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斗争。我力求使我的学生们关心那些至今还在被剥削者所奴役的劳动人民的疾苦,关心至今还没有获得自由的整个人民的疾苦。

    在孩子们的面前逐渐开阔起来的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海洋、大陆和岛屿,是些没有见过的植物和动物,是北极的极光和赤道的永夏,而首先应当是人,是人们为了幸福的未来而进行的劳动和斗争,是人类对于幸福和公平的世代相传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在已经消灭了人压迫人的国家里正在变为现实。孩子们进入这个世界,不应当仅仅是些无动于衷的旁观者,只知道什么地方有什么东西,只会讲述一番,而应当是非常关切人类命运的人。

    在进行国内和国外的“旅行”活动时,要防止一种偏向——就是“喂给”儿童过量的知识和印象。列夫·托尔斯泰曾经给教小孩子的教师建议说:“你们要防止过分热衷于(特别是外国为儿童出版的书籍里)给儿童讲述科学所探知的非同寻常的结果,譬如地球、太阳有多少重量啊,太阳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啊,树木和人体是怎样由细胞组成的啊,人们发明了哪些新奇的机器啊,等等。”这位伟大的作家和教育家解释自己的建议说:单纯讲研究成果会对学生起有害的作用,会使他们养成轻信言词的习惯。自从作家写出这些话以后,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世界发生了难以辨认的变化,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小孩子的眼界也不同以往了。但是,托尔斯泰的建议,在今天也还没有失去它的价值。对于年龄幼小的孩子讲述事物时,不要用过多的信息使他们震惊。
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为学龄前儿童的敏锐而牢固的记忆力感到惊奇。譬如,一个5岁的孩子跟父母亲到树林里或田野里散步回来,他完全浸沉在那些鲜明的形象、画面和现象留下的印象之中。过了一个月、一年,父母亲又准备出去散步,儿子急不可耐地期待着那个静静的、晴朗的早晨快点来临。他回想起有一次,很久很久以前,他曾经跟爸爸妈妈一起到树林里去过。父母亲惊奇地发现,那些鲜明的、生动的细节还在孩子的回忆里闪闪发光。孩子想起了那一朵长着两种不同颜色花瓣儿的令人惊奇的花朵。父亲惊异地听着儿子在重复讲述那个关于兄妹两人变成了花朵的美丽的童话。这个童话是一年以前,在林边的空地上,父亲讲给母亲听的。当时孩子好像并没有在听父亲讲些什么,他在追赶一只蝴蝶,——那么,他的记忆是怎样把周围世界里这似乎是极小的一点点东西保持下来的呢?

    道理就在于,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小孩子常常会使大人吃惊地提出他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的过程中,在他的意识里产生的使人最为意想不到的问题。譬如现在这个孩子,他回想起那朵奇怪的花,就问父亲说:“那兄妹两个人能不能互相看见呢?您说过,植物是活的,——这么说,那是能听见、能看见的了?他们还互相谈话吧?那么我们也能听见他们的谈话吗?这一连串的思想使得父亲深为惊讶:为什么儿子在一年以前没有问到这些呢?不仅是那花朵的鲜明的形象,还有那些难忘的时刻的情感色彩,怎么能够这样长久地保持在记忆里呢?父亲还了解到,儿子仍能清晰地想像出那好像铺着繁花盛开的地毯的林边空地,蔚蓝色的天空,以及远处传来的飞机的嗡嗡声。

    我思考着这些事,不断地自问:为什么像这样有着鲜明生动的想像力、敏锐的记忆力,对周围世界的现象有着敏感的情感反应的儿童,在进了学校的两三年以后,就怎么也记不住语法规则,那么吃力地识记“草原”这种词的写法,弄不懂9乘以6等于多少了呢?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我得出了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结论:在上学的年代里,掌握知识的过程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正因为儿童的思维不断地受到这条小溪的活的源泉的浇灌,所以它才能提出那些微妙的、意想不到的、“哲理性的”问题,使我们深为惊讶。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啊。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使儿童意识到思维规则好比是一座匀称的建筑物,而这座建筑物的构造法又是由一座更为匀称的建筑物——自然界所启示的。为了不把儿童的头脑变成知识的储存所,变成各种真理、规则和公式的堆栈,那就必须教给他思考。就儿童的意识和儿童的记忆的性质本身来说,要求一分钟也不能把鲜明的周围世界及其规律性在儿童面前掩蔽起来。我深信,如果把周围世界作为儿童身在其中学习思考、识记和推理的环境,那么随着儿童的入学,他的记忆的敏锐性、思维的鲜明性,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更加增强。

    但也不能夸大自然界在智育中的作用。有些教师抱着一种很错误的看法,他们认为,只要有自然界存在于儿童的周围,那么这一事实本身里就包含着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人去认识自然界,用思想去钻研因果联系的时候,自然界才能成为教育的强大源泉。过分强调直观性,是把儿童思维的个别方面绝对化,把知识活动局限于感觉的范围。不应当把儿童思维的特点——包括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思维的这一特点偶像化。固然,这一特点是客观真理,康·德·乌申斯基早已证实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思维的,那么由此并不能得出结论说,不应当教给儿童进行抽象思维。有经验的教师在强调直观性的重要性和自然界在智育中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也把这些因素看做是发展抽象思维和进行目的明确的教学的手段。

    我周密思考了那应当成为我的学生的思维源泉的东西,规定出孩子们在4年内应当按顺序去观察的东西,以及周围世界的哪些现象将成为他们的思维的源泉。这样就形成了《自然界的书》的300页。这就是说,进行300次观察,让300幅鲜明的画面深深印入儿童的意识里。我们每星期到自然界里去两次——去学习思考。这实质上是一种思维课。这不是热热闹闹的散步,而正是上课。但是,一般的课也可以上得引人入胜,非常有趣,这样就更加能够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我提出的目的是:要把周围现实的画面印入儿童的意识里去,我努力使儿童的思维过程在生动的、形象的表象的基础上来进行,让他们在观察周围世界的时候确定各种现象的原因和后果,比较各种事物的质和特征。我们的观察证实了儿童智力发展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性: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越经常地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去,周围世界的形象和画面就应当越鲜明地印入他的意识里去。但是鲜明的形象并不像在照相底片上那样反映在儿童的意识里。表像——不管它们是多么鲜明,并不是目的本身和教学的最终目的。智育是从有理论思维的地方开始的,生动的直观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手段:周围世界的鲜明形象对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源泉,在这个源泉的各种形状、色彩和声音里隐藏着成千上万个问题。教师揭示这些问题的内容,就好像在翻阅这本《自然界的书》。

    现在让我们看看《自然界的书》的第1页,它的题目叫做“生物和非生物”。在早秋的一个温暖而有阳光的中午,我和孩子们来到河岸边。我们分散在一片草地上。在我们的眼前,是一片点缀着秋季花朵的草原,鱼儿在清可见底的河水里游来游去,蝴蝶在空中翩然飞舞,燕子在蔚蓝色的天空飞翔。我们来到一个高高的悬崖跟前,那上面经过多年的变迁已经露出土壤的剖面。孩子们很感兴趣地察看着各种颜色的——黄色的、红色的、橙黄色的、白色的泥土层和砂层。瞧,这是薄薄的一层白土,下面是金黄色的砂子,再下面是立方形的红色结晶体。

    孩子们把土壤的上层、黑土跟深处的几层进行比较。

    “我们在土壤的上层看到了什么东西?”

    “看到植物的根,”孩子们回答,“深处没有根。”

    “孩子们,大家看看长在悬崖最靠边处的青草丛,再看看这一片黄砂。青草跟砂子有什么区别吗?”

    “青草夏天生长,秋天枯黄,到春天又活起来了,”他们说,“青草上长着小小的种子,它们落在地上,又从这些种子里长出新的嫩茎来……”

    “而砂子呢?”我想让所有的孩子,特别是几个头脑迟钝的孩子——彼特里克、华里亚、尼娜,都来进行比较。班上还有几个孩子,像米沙、萨什柯,他们的思维的流动可以比喻为一条缓慢的然而是充满着水的河流。还有一个女孩子柳达,她的思维情况对我来说暂时还是个无法解开的谜。开始时我想,这个女孩子简直就是智力发展过程缓慢,她很难理解别的孩子们很容易就能领会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女孩子的一双生动的、感受性很强的眼睛里,好像有一种被什么内在的力量抑制着的思想;她似乎是故意地不急于把自己清楚地知道的东西说出来似的……

    “孩子们,你们看,这儿是黄砂,这儿是青草。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区别吗?”

    孩子们在思考,他们看着绿色的草地和光秃秃的悬崖。柳达眼里露出沉思的神情,彼特里克皱起双眉,华里亚拿一把砂子从这个手掌倒进另一个手掌里。

    “砂子上面没有开花,青草上面开着花。”柳达说。

    “青草地上可以放牧牛群,可是在砂土地上,你去放放看吧!”彼特里克喊着说。

    “青草遇到下雨就会长高,可是砂子呢,难道下了雨它也会长吗?”米沙沉思地说。

    “砂子在地的深处,而青草是长在地面上头的……”尤拉说。

    可是谢辽沙反驳他说:“可是,河岸上难道没有砂子吗?青草向着太阳往上长,砂子只是被太阳晒热了……”

    然后,我们把不知是谁拣到的一块小石头,一片绿色的槭树叶子,一小片红色的玻璃,正在池塘里游着的小鱼,一根鹅毛,桥上的生铁栏杆,缠绕着树杆往上长的忽布草,放在一起来比较。孩子们的思想活跃起来,他们既觉察到周围世界各种现象之间的明显可见的相互联系,也发现出那些一时不易发觉的联系。渐渐地在儿童的意识里形成着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初步概念。一些东西是生物,另一些东西是非生物,——这一点是孩子们通过大量事实能看出的。可是当我知道:“那么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他们就回答不出了。结论是一点一点地形成的,在这期间,孩子们的思想又重新指向眼睛能够看见的那些东西。与正确地觉察出的特征的同时,孩子们也会有错误,不过这些错误在实地进行的生动的观察的过程中都能纠正过来。当科斯嘉说:“生物会移动,非生物不会移动,”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刚听了都同意他的说法。可是接着是一片沉默,孩子们向周围看着,于是反驳的意见提出来了:

  “棍子在河水里漂流,它在移动,难道棍子是生物吗?”

  “拖拉机在移动,可是谁都知道它不是生物呀!

  “蜘蛛网在空中飘动,难道蜘蛛网也是生物吗?”

  “旧房顶上的青苔不移动,它是生物吗?要么,它是非生物?”

   “还有砂子,它也在移动。我们到过采砂场,砂子就像小溪一样地流动着。”

    不,原来问题不在于移动还是不移动。那么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究竟何在呢?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拿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来作比较。舒拉高兴地喊道:  

    “生物在生长,而非生物不生长。”

    孩子们深思着这些话,而他们的目光又朝着周围的事物。他们出声地推论着:草——是生物,草在生长;树——是生物,树在生长;野蔷薇——是生物,野蔷薇在生长;树——是生物,树在生长;石头——是非生物,它不生长;砂子——是非生物,因为它不生长。是的,是这样的:一切生物都在生长,一切非生物都不生长……米沙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他是否听见了同学们在说些什么呢?当孩子们一一说出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的时候,米沙说道:

    “生物都不可能离开太阳,”他用手指着树林、草地、田野。

    这些话又一次使我相信,头脑迟钝的孩子有时具有突出的敏锐性、注意力和观察力。米沙的话一下子照亮了孩子们的意识。“可是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男女孩子们都这样在心里自问。敏锐的思想好像又在摸索着周围世界的事物,孩子们出声地思考着:“无论草、花、树木还是小麦,离开太阳都不能生活。人离开太阳也不能生活……或者,人离开太阳也能活吧?不,难道可以想像人们在地底下很深的地方可以生活吗?我们清楚地知道,草在树叶稠密的树荫底下就会死掉。有一次,爸爸说过‘要是在下雨以后再有太阳晒一晒,冬小麦马上就会返青,要是不出太阳,那就糟了……’可是石头,不管是在太阳下面,还是在地窖里,都还是一个样。不,不是一个样,石头在地窖里,它上面长着一层霉……可是霉呢,——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太阳不只是带来益处,它也会把庄稼晒死的,如果长久不下雨的话。这么说来,所有的生物不但需要太阳,也需要水。”

    儿童的思维就像这样的一条条小溪流淌着,然后汇成一条总的水流。孩子们越来越清楚地感到,在生物界发生着一些他们所不理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又依存于太阳、水和在自然界里围绕着我们的一切……孩子们在读《自然界的书》的第一页的最初几行。他们懂得了,整个世界是由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这两大领域构成的。关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初步表象引起了孩子们的许许多多疑问。他们回家以后,就去仔细观察那些原来觉得已经习惯了的东西,看见了以前没有看见的东西。而他们发觉的东西越少,产生的问题就越多:为什么从橡实里钻出来的一根细小的幼芽能长成粗壮的大橡树?树叶、枝条、粗壮的树干是从哪里来的呢?树木在冬季里生长还是不生长?要一下子回答出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必要提出这样的任务。好就好在儿童们头脑里产生了这些问题。好就好在儿童一边思考一边学习,追溯到知识和思想的最初发源地——周围世界。好就好在儿童寻找准确的、正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和周围世界进行的直接交往的过程中,获得于思维的鲜明性——这是思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应当停留在具体思维上。形象思维是向概念思维过渡的必不可少的阶段。我努力使儿童能够渐渐地运用这些概念,例如:现象,原因,结果,事件,制约性,依存性,区别,相似,共性,相同,不相同,可能性,不可能性,等等。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这些概念对于形成抽象思维起着很大作用。但是,如果不去研究活生生的事实和现象,不去思考和理解儿童亲眼看见的东西,不去逐步地由具体的事物、事实、现象向抽象概括过渡,那么要掌握上述这些概念是不可能的。儿童在研究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那些问题,正好有助于促进这种过渡。我教给自己的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具体现象,并且探寻因果联系。由于把思维跟具体形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孩子们逐渐地掌握了运用抽象概念的技巧。当然,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好几年的长期的过程。

 

    59、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我来淡谈孩子们怎样学习读和写的情况。我已经不止一年地思考过:当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以后,从最初几天起,读和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件那么艰难的、费劲的、毫无兴趣的事,他在通往知识的崎岖道路上竟要遭遇到那么多的挫折。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把学习变成了单纯地读书本。我看到,在课堂上,儿童是怎样竭尽全力地去辨别字母,而那些字母在他眼前跳动着,交织成了无法辨认的花纹。可是同时我也看到,当这项作业带有某种兴趣、跟游戏相结合的时候,特别是当没有人向儿童提出硬性的要求(“你一定要记住,如果记不住,那就对你不客气!”)的时候,儿童是能够那么容易地记住字母和把字母拼成词。

    在“快乐的学校”诞生前几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我带领着一群孩子(6岁的学前儿童)到一个小树林里去,给他们讲蝴蝶和甲虫的故事。这时,一只很大的长着角的甲虫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它正在沿着一棵草茎爬着。它好几次试着想飞起来,可是终于没有离开那棵草。孩子们仔细观察了这个昆虫。我面前摊着一本画册,我就用铅笔把甲虫画了下来。有一个孩子要求我在画的下面写上字,我就用大写的印刷体字母写上了“жуK”(甲虫)。孩子们好奇心强,他们开始重复地念这个词,并且仔细地看那些字母;对他们来说,字母就跟图画一个样。有的孩子在沙土地上学画这些跟图画一样的字母,有的孩子用草茎编结成字母的样子。每一个字母都好像使孩子们想起了什么东西。例如,字母ж在他们看来,就像那只甲虫张开翅膀,想飞而没有飞起来的时候的样子。……过了几个月,我到这些孩子的班上去听课,——这时候他们已经入学了。任课的女教师经常抱怨:识字很难教。可也真是凑巧,这堂课上要学的正是字母ж。孩子们的睑上浮着微笑,教室里发出窃窃的私语声:孩子们重复地念着.жуK这个词,清晰地区分出字母ж。孩子们纷纷举手,使得女教师大为惊奇,怎么所有的孩子都会写жуK这个词?这节课上得多么欢乐、愉快啊……这对我来说,也是生活教给我的一节教育学的课。    

    现在,我们办起了“快乐的学校”,我又想起了这件往事。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个世界里。是啊,当儿童迈步踏上认识的阶梯的第一级时,他的自我感觉如何,他的心情如何,都影响着他今后怎样走过通往知识的整个道路。只要想到对许多孩子们来说,这第一步台阶就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就使人感到可怕。请你们留心观察一下学校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孩子正是在学习识字的阶段,就对自己力量失去了信心。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来共同设法,使得孩子们在踏上这第一步阶梯时,不要感到那么吃力,使他们向着掌握知识迈出的每一步,都能像鸟儿矫健地起飞,而不要像一个背负着沉重的负担,精疲力竭,跨着疲乏无力的步子的行路入。

    我开始带领孩子们到“词的源泉”那儿去“旅行”:我让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美,同时我也努力把“词的音乐”引进儿童的心田。我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东西、对象或现象的标志,而且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使词的美和这个词所反映的那一部分世界的美,能够激起儿童对于表达人类语言的乐声的那些小图画——即字母的兴趣。当儿童还没有感到词的芳香,没有看见词的绚丽多彩的色调的时候,是不应当开始识字教学的;如果教师一定要这样做,那他就注定要使儿童走上一条艰难的道路(儿童最终将能克服这些困难,但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啊!)。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我常常跟孩子们带着画册和铅笔到“词的源泉”那儿去“旅行”。下面是我们最初的某一次“旅行”的情形。我的目的是要向孩子们展示луг(草地)这个词的美和精细的色彩。我们停留在湖岸边的一棵柳树下。远处是阳光照耀下的一片绿色的草地。我对孩子们说:“大家来看,我们眼前的景色多美啊!”青草地上,蝴蝶飞舞,蜜蜂嗡嗡地叫。朝远处望,是小得像玩具一样的牛群。草地使人觉得像一条浅绿色的河,而树木是深绿色的河岸。牛群呢,像是在河里洗澡。看,早秋又撒下了多少美丽的花朵!让我们再倾听一会儿草地的声音:“你们听到蝇虫的嗡嗡声,听到蝈蝈的歌声吗?”

    我在自己的画册里把草地画下来;画上牛群和像白绒球儿一样散在这儿那儿的白鹅,再画上隐约可见的炊烟,和地平线上的白色云彩。孩子们迷恋着这个寂静的早晨的美景,也画起来。我给图画下面题上字:“луг”。在大多数孩子看来,字母也就是图画。每一幅图画都有点儿像什么东西。像什么呢?像一根草茎。把草茎弯折一下,就是一幅画л。再折一根草茎摆上去,就构成一幅新的图画у。孩子们就在自己画的图下画写上луг这个词。然后,我们来读这个词。对自然界的音乐的敏感,帮助孩子们感觉出词的音响。于是,记住了每一个字母的形状;孩子们给每一幅图画里都填充进去活的音响,字母就容易记住了。词的图画被作为一种完整的东西来感知,词能够读出来,而这种读,并不是长期进行音的分析和综合练习的结果,而是自觉地再现与儿童刚刚画过的视觉形象相符合的声音的、音乐的形象的结果。在这种视觉感知和声音感知相结合的情况下,因为既给词的视觉形象里,又给它的音乐般的声响里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所以连单个的字母和这个短小的词就都同时记住了。亲爱的读者,这并不是说我发现了一种什么新的识字教学法,这只是在实际里体现了科学已经证明过的东西:不强迫记住的东西,反而比较容易记住;被感知的形象的情感色彩在识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60、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完满的智育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掌握该门科学的基本原理的牢固而自觉的知识? 教学就是从这些基本原理开始的,不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就不可能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在小学里,孩子们掌握最低限度量的正字法词汇(即永远牢记这些词的正确写法),掌握算术的定义、规则和公式。在少年期,这项工作遵循同样的明确方向性而继续进行。如果不把一门科学的基本原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那就根本谈不上进行自学。

    在五至七年级备课的时候,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确定:哪些东西是应当让学生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我们防止学生去记忆那些“只要理解了就可以了”的东西。我们在乌克兰语、俄语和法语方面,制定了三个学年里应当掌握的最低限度词汇表。我们认为,少年学生的思维应当做好从事创造性智力活动的准备,——这里说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就是要求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活动。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那种畸形的脑力劳动(不断的记诵,死记硬背)会造成思维的惰性。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的时候,他脑子里的—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

    例如,当一个少年在写作文的时候,他才回想每一个词的写法,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他才回想简便乘法的公式,这样他就根本不可能进行思考了。有一些东西是学生不应当事到临头才去回想的,而应当能够在智力活动中半自动化地随手运用它。像一个有经验的钳工能随手拿起他的工具而用不着端详一样(因为他对自己的工具的每一个小点都很熟悉),一个对智力活动训练有素的学生也能无需紧张地集中思考,就从自己的意识仓库里把基本原理信手拈来。

    这一点对于少年期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抽象思维的迅猛发展,使得少年对于那些应当牢牢记住的基本原理抱着一种独特的轻视态度。(“既然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记住某某公式有什么用呢?”)但是,没有具体事实和事物的知识,就不可能有抽象思维。谁的记忆里没有保持着可以“信手拈来”的基本原理,他到了少年时期就会出现思维不清楚的现象——即他的思维是紊乱的,这一点将对他全部的智力生活打上烙印。

    我们给予很大的注意,使学生既通过不随意的方式,也通过随意的方式来识记基本原理。在学校的“思考之室”里,陈列着一些直观教具和专门的仪器,用来供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进行记忆训练。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自我检查”的记事本。记事本里抄着那些必须永远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如代数、物理、化学的公式等。我在一些关于心理修养的谈话里,教给少年学生们定出时间,每间隔一段就要把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检查一遍。

    在小学各年级,我们十分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阅读、书写、推论、观察和表达思想的能力。如果这些能力在少年时期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要感到困难了。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密切注意,使学生迅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改善。在少年期,默读能力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在六、七年级,学生应当能够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长句的完整部分的意思。不掌握这些能力,少年的思维就会变得迟钝,思考力好像在许许多多的死胡同面前停顿下来。如果不能一眼看下去就把握住一个句子的完整的、逻辑上独立的部分的意思,不能在把一个句子没有读到底的时候就猜出其余一部分的含义,那么这就不仅会反映在目前的学业成绩跟不上去,而且会影响到脑的解剖生理过程。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

    所有这些都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这里面隐藏着智力局限性、智力生活贫乏的严重危险。这些能力不仅要在小学里教给学生。到了少年时期,这种教学仍然要求全体教师都具备高度的教育学素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使五、六年级学生继续搞好表情朗读。表情朗读之所以必要,乃是为了训练。没有这种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一个长句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以及在思考的同时再向后面的部分过渡的这些复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学生同时进行阅读和思考。这一能力的心理学复杂性,就在于外部的刺激物如何激发脑的内部力量。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人的脑子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如果它的一部分不够发达,就会阻碍整个脑的工作。在大脑两半球的皮层里,有一些区域是管阅读的,它们跟脑的一些最活跃、最富于创造性的部分是密切联系的。如果在管阅读的那些区域里有了死角,那么皮层的所有部分的解剖生理的发展就受到阻碍。还有一种危险:在大脑两半球皮层里发生的过程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一个人在少年期没有学会用眼睛和思维把握住句子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或整个句子,他以后就再也学不会这一点了。

    让我们深思一下这样的现象: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完全在于这些学生有过人的才能。这常常是因为他们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我们还注意使学生的书写变成一种半自动化过程。每一位教师都设计一套本学科的书写练习体系,让少年学生经常练习这门学科常用的词和词组的写法。我们还教给少年学生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学会一边听一边写。谁在课堂上做不到这一点,就让他去完成一些补充的训练性的练习。

    在语言文学课上,我们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正确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这时候,到思想和词的源泉那里去旅行,已经成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