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冰川门”打开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23:51
面对各方密集质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最近承认:说“喜马拉雅冰川到2035年可能消失”是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但更多更尖锐的质疑席卷而来,成为“地球是否真的变暖”持续争论的最新话题——寒冬里的“冰川门”打开了什么?    本报驻新德里记者  王耀东
    这个冬天不寻常:从哥本哈根到新德里,从华盛顿到北京,北半球很多地方都经历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寒冷天气;与此同时,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斗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室外寒风暴雪,室内热战正酣,一场关于“地球是否真的变暖”的激烈争论,在这样一个严冬的背景下展开。
    继去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之前爆出“气候门”之争,“冰川门”之争接着开场。
   
“冰川门”是怎么回事?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公布了“全球气候变化第四综合报告”,在这个报告的“第二工作组报告:影响、适应和脆弱性”题下第10章第6节中写了这样一段话:“面积为300万公顷的喜马拉雅冰川……是两极之外最大的冰雪覆盖地区,其消融为全球(冰川中)最快;以目前全球变暖的速度,喜马拉雅冰川在2035年或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它的总面积将从目前的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2035年的10万平方公里。”
    正是这段话引发了“冰川门”事件和争论。
    今年1月中旬,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星期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称,“喜马拉雅冰川到2035年可能消失”是一个“错误结论”,专委会片面选用科学性不充分的“灰色材料”,“夸大”了全球变暖对喜马拉雅冰川的影响。由此引发开去,文章对专委会“第四综合报告”中的许多其他论断乃至整体的可靠性提出疑问。
    实际上,专委会2007年报告出台之后,用怀疑的眼光寻找其中错误的人一直不断。例如印度一个气候变化研究小组在去年11月就提出了“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并未见异常”的看法,而印度负责气候变化谈判的环境与森林部长杰拉姆·拉梅什曾多次公开指责“宣扬喜马拉雅冰川即将消失是危言耸听、缺乏根据的”。
    专委会主席、印度人帕乔里起初试图否认,推说“将进一步研究”。在媒体密集追问和越来越多的材料面前,他终于在1月23日不得不承认,在喜马拉雅冰川问题上“(专委会)犯了一个不幸的错误”,但又强调“瑕不掩瑜”,综合报告的总体研究质量和结论不应受到怀疑。
   
“门”开之后质疑声更大
    帕乔里认错之后,关于“冰川门”的争论不但未能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哥本哈根会议上各方的激烈较量,已使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程度陡然提高。英国、印度的主要媒体都对这一事件展开连篇累牍的跟踪报道,一些政治人物被迫表态,甚至出现了针对帕乔里本人的“刨粪式”调查报道,和要求他“下课”的呼声。
    关于“冰川门”,身在华盛顿的经济学家罗杰·赛德乔本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说:“科学家应该保持严谨的作风,将喜马拉雅冰川消融如此重要的‘细节’算错300年是不可想象、不应该发生的。如果会计师发生这样的错误,就等同于做假账,是要坐牢的。”赛德乔参与了专委会第二、第三、第四综合报告的起草,同时是获诺贝尔奖的团组成员之一,应属气候变暖的支持者,但他坦陈:“冰川门”让那些本来不怀疑气候变暖的人产生了种种疑问,例如“是否有人在操纵科学以达到政治目的”。
    资深的印度国际问题记者辛格对“冰川门”发出的疑问有一定代表性:专委会作为一个汇集130个成员国、2500名科学家的权威气候变化研究机构,为什么出了这样的“问题”?除“冰川门”外,专委会综合报告的其他结论可靠性如何?其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严谨?专委会曾因气候变化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现在这个奖要不要退回去?
   
“门”里究竟藏着什么问题
    过去三周来,大量针对“冰川门”的批评文章把矛头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基础数据出现常识性错误。例如报告前面称喜马拉雅冰川面积为“300万公顷”,这相当于3万平方公里(实际数字为33050平方公里),但紧接着报告的后一句却说“它的总面积将从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明显自相矛盾。
    第二,引用材料的可靠性受怀疑。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列举的“喜马拉雅冰川缩小”结论,引自“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2005年的一个报告,而后者指明的来源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1999年的一篇文章。这本杂志的记者皮尔斯电话采访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哈斯纳恩教授,就是此人当时提出了“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说法。据英媒文章称,这个“始作俑者”哈斯纳恩后来承认,所谓“2035年消失”只是个人推断,并无相关研究作支撑。
    第三,还存在其他问题。例如第四综合报告称喜马拉雅地区的宾达里冰川消融速度为每年135.2米,但实际观测到的数据显示仅为23.47米/年。批评者还认为,综合报告提出的“飓风、洪灾、热浪等极端灾害天气与全球变暖有关”、“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伤寒等流行性疾病大爆发”等论断没有科学根据;报告称“微小的气温升高就会导致40%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锐减”所依据的是未经发表的科研论文,科学根据不足,且两位作者并非亚马逊气候问题专家。
   
“门”的问题是个“打字错误”?
    关于“冰川门”成因的一个说法是,这可能是在“引用”时发生了一个“打字错误”。据印度财经报纸《铸造》1月20日报道,俄罗斯科学家科特列科夫在199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可预见气候变暖条件下的未来冰川”的论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地球上两极之外的冰川将以迅疾的、灾难性的速度减少,在2350年之前其总面积将从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
    比较上述这段话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内容会发现,二者的确有些“形似”。至少“从50万平方公里缩减到10万平方公里”一句找到了出处,但俄罗斯科学家的报告所指的是“整个两极以外的冰川”,并非单指喜马拉雅地区。另外,年份上“2350年”和“2035年”也的确“长”得很相似,让人联想到“冰川门”也许是一个“打字错误”。对于这些猜测,帕乔里并未作正面回应。
   
“门”前缠绕着两派之争
    可以说“冰川门”是“气候门”的延续,二者一脉相承。“气候门”事件起因于泄露出了一批电子邮件,从中可见,一小部分研究者“有选择性地”使用材料,专门选取支持气候变化的论点及其论据,故意视而不见并打压相反的观点,这“一小部分人”就跻身于专委会之中。同“气候门”一样,“冰川门”的核心不在于“喜马拉雅冰川是否会在2035年消失”的具体问题,而是专委会及其报告的信誉问题,背后是气候变化、全球是否变暖的大命题。
    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变暖派”和“怀疑派”的争论。随着“冰川门”事件的发展,两派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也越来越清晰。专委会主席帕乔里2月2日发表谈话认为,存在一股较强的反对气候变化的势力和游说集团,至少在美国就有700个这样的公司和2300名说客,“冰川门”是这些人维护既得利益总体策略的一部分。
    “专委会2007年的报告一共有3000页之多,参与科学家达2500人,得到世界上130个国家承认,而其中只有一处人为错误,我们已经承认。至于其他关于灾害损失、亚马逊热带雨林等问题的评估,我们都已核实无误,媒体的指责都是没有根据的,”他表示。对于是否考虑全盘重新评估第四综合报告,他认为既不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目前的任务是尽快推出第五份综合报告。”
    然而“怀疑派”的观点在“冰川门”之后受到更大关注。印度“自由研究所”所长米特拉说:“专委会的信誉受到严重影响,它应认真考虑采用新的引文原则。”米特拉的观点具有代表性。无论是源自“不慎引用”还是“打字错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30年内消失”这样的“惊人结论”都使人对专委会的研究程序产生疑问。
    针对帕乔里的“利益集团论”,英国著名的“怀疑派”人士、曾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挑战”帕乔里的蒙克顿以“阴谋论”相对抗:“某些国家左右了专委会的研究方向,‘气候门’事件已表明在美英气候研究机构中存在腐蚀、隐藏和销毁科学数据的情形。”蒙克顿认为,专委会1990年和1995年报告的结论都认为“二氧化碳排放同气候变暖不存在明显关联”,而后来的报告是“人为因素导致了相反的结论”。
   
“门”后有着“难言之隐”?
    在形容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综合报告和“冰川门”的关系时,专委会主席帕乔里打了个比方说,综合报告总体上是好的,不能把这个“婴儿”和洗澡水一同倒掉。他坚持认为,全球变暖是一个已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事实,单一的错误不能改变报告的总体结论。
    印度著名的《展望》周刊文章称,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都接受了主流的“变暖派”观点,这其中似有“难言之隐”。“发展中国家把希望寄托于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支持,但后者在兑现《京都议定书》承诺方面仍裹足不前。现在英、澳等国媒体挑起‘冰川门’事件,使发展中国家更加忧心忡忡,这构成了额外的压力。”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将在今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
    在上面的背景下,印度政府从“狠批”到“力挺”专委会主席帕乔里的180度大转弯的变化颇为耐人寻味。尽管帕乔里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打破联合国官员应保持“中立”的惯例,公开表态支持印度“不接受有法律约束力减排”的立场,他在印度国内却未受到应有的“待遇”。先是环境与森林部长拉梅什公开批驳专委会的报告,在“冰川门”发生后,印度媒体又跟风西方大量炒作要求帕乔里“下课”的呼声。2月5日,曼·辛格总理终于在一个公开讲话中为事情“定调”,表示印度政府支持帕乔里继续担任专委会主席。与此同时,曾多次狠批帕乔里的拉梅什也称“完全支持帕乔里继续留任”。从某种意义上讲,帕乔里也成了“不能被倒掉的婴儿”,其去留问题似乎变成了一个“气候变化政治的风向标”。
    (本报新德里2月6日专电)
   
旋涡中心人物:帕乔里
    说到"冰川门",必须提到位于这场风暴中心的拉真德拉·库马尔·帕乔里。印度出生的帕乔里现年69岁,铁道工程专业出身,在美国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从2002年起担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2007年获连任。同年,他所领导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与前美国副总统戈尔分享诺贝尔和平奖,由他代表委员会出席在奥斯陆的颁奖仪式,一时风光无限,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权威。
    由于他名声太大,因此"冰川门"也被称为"帕乔里门",并且逐渐引出对他个人的一些批评。例如英国《电讯报》文章称,帕乔里住在新德里最昂贵的高尔夫球场路上的别墅里(每幢平均市场价格在数亿卢比),收入从来不公开,身穿上千美元一件的高级西装,而且身兼多职,尤其是同时担任原属塔塔集团的"能源研究所"咨询公司总裁,在主导气候变化问题研究的同时,也为一些大公司尤其是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能源公司提供咨询,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帕乔里声称这些指责毫无根据:"我住的房子是祖上传下来的财产,穿的西装是花2200卢比(约合49美元)加工费在新德里一个中档市场做的。有关气候变化的信息并非涉及国家秘密或者知识产权,将它用来推动环保议题,如德意志银行打算投资再生能源,都是有益于人类的事情,何来利益冲突之说?"
    关于西方媒体对他个人的攻击,帕乔里认为这是别有用心的诬陷:"我是气候变化观点的积极推行者,那些不想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人把我看作'绊脚石'。我倡导素食主义,这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认为是挑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在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不拿一分钱工资,2007年全票获得连任,说明我得到了所有成员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