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5:22:52
道德经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① 道:这是老子文章中提出的最高哲学范畴,老子的哲学是活生生的生命哲学,其原因皆由“道”生一切。其实在老子的文章中,“道”有不可名状之妙,也是岐义重重的。“道”作为哲学范畴的意义,相当于“理念” 和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柏拉图的“Idea”、“事物的规律性”、“自然法则”是基本相同的意义。
② 可道:可以言说。这里的“道”作动词用。
③ 常:与“恒”通解。
④ 无名,天地之始:“道”无形体,它首先产生了天地,故曰:天地之始。无名是“道”的借代词。
⑤ 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是天地的借代词,天地产生了,万物也随之而产生,故天地是产生万物之母。
⑥ 妙:事物演化道理的极致。
⑦ 徼:边界。这里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界限。
⑧ 玄:深黑色,意思是深远、看不透。老子常用这个概念形容“道”之深奥。

【译文】
“道”,如果可以说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如果可以叫得出的,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名”,是天地的来处;“有名”,是产生万物的母体。所以,“道”是不显现的,要经常从无形体的角度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又要从事物经常显现的形状去观察辨认每个具体事物变化的边涯。显现和非显现(有形体和无形体)同一个来源但却名称不同,它们都可以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万物中一切玄妙之理所出的门径。
老子篇章的翻译之二
【题解】
这是老子的方法论和自然主义的功德篇。老子的这一篇文章,旨在说明事物是互相对立而存在的、相生的,同时也说明为功而不居功,所以功德永在的自然主义思想。因此,这篇文章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集中讲述方法论,他举出美与丑的八事为证,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产生,相生相成,彼此互补。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要理解这个观点,不妨举一些例子来说明。例如,以800米作为一切事物的参照高度,它相对于1000米来说是低,相对于500米来说是高,高与低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是以800米这个高度判断产生的。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评价一个政府好与坏的标准也随着变化,执政为民,廉洁奉公,平衡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别,不浪费、综合利用和调配社会的总体资源、不污染环境、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等,就是现在人们评价一个政府好与坏的一些标准和概念,而不是过去吃得饱、穿得暖的要求了。又例如,电视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功能和质量不断提高,从而评判电视机好与坏的价值观念也就不同,同时产生新与旧这两个概念。这就是对“相反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着的,因而一切事物及其价值判断,也在不断的变动中。”这个观点的具体理解。
第二部分讲圣人行事。其方法论用之于社会事物领域,则有为与无为,有言之教与不言之教,也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圣人是在自觉活动中比众人先走一步的人,表现他们尊重顺依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的自然过程而不妄为,更不拔苗助长,任凭各自的生命开绽其丰富的内涵,圣人助事物生养而不居功,因此功德永在,这是老子在这篇文章里表达的自然主义思想。老子认为,万物的作用及其后果,是“道”造成的,自然界的万物生长是自然之“道”——自然规律在其中起作用的结果,它们的呈现和变化是由“道”而来的自然属性,此外没有什么能对它们起作用。老子认为,“道”是一种规律性也是一种秩序性,万物是存在于“道”(即规律性)这个超级链接之中而形成一种秩序性,自然之道和社会之道是一致的,因此,人类的所有作为造就了事物或社会的成功,乃是他遵循“道”的结果,若是他不遵循“道”就不会成功,因此,功劳应归功于“道”,他的作为是因为尊重顺依天地间万物欣然兴作的自然过程而不妄为,更不拔苗助长,任凭各自的生命开绽其丰富的内涵因此而有的,所以他应该有功劳而不自恃,为功而弃功,因为“道”从来就不恃功。所以,人类和社会的一切表述都要符合自然和社会之“道”——一切的结果都是自然的,而不是他做了什么,因此,根本就没有什么功劳。这就是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的由来。所以老子认为,圣人是遵循“道”去办事,“道”是自然存在的,表达一种规律性,人们做什么、为什么,都是依照了规律性,圣人不用去教导人们,让人们自己去领悟规律性,并依据规律性去行事,这是行不言之教。行有言之教就是将一己之智加于自然法则,就是失“道”,失“道”就无功,因此,要“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无论是社会大众事业,自然事物的存在、生长、死亡,开绽丰富的内容,是“道”无言作用的结果。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① 恶:这里指丑。
② 有无相生:存在与非存在相互依存而产生。
③ 难易相成:难和易是互相对产而依存,也是互相转化的。
④ 倾:偏侧。
⑤ 音声:人鸣曰声,物鸣曰音。
⑥ 圣人:完美的人。老子理想中“与道同体”的典范。
⑦ 无为:按规律性而有所作为,也即是按规律性去做。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美才是美的时候,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时候,同时也知道什么是恶了。因此,显现(有)和非显现(无)互相对立而生成,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成立,长和短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低互相比较而存在,声和音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形影相伴。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法则而去做事情,实行不言的教化,让人民像天地一样任凭万物按照自然规律生长,而不替它开始,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万物尽了力而不恃其能,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篇章翻译之三

【题解】
此篇文章中,“尚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政治上所推行的强国改革的政治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有功劳的奴隶和平民百姓,鼓励他们为国立功和建功,在内强和外扩以及发展经济上为国家作出贡献,而无功的贵族即被削为平民。当时,各国争雄和互相攻战吞并,各国之中推行这种政治改革最彻底和最成功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因此而造就了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的秦国,使它在战国七雄中处于最优越的地位。老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推行愚民政策:“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就是说要虚弱人民的心智,使人民不具有知识智慧地生存,只是吃得饱穿得暖,身体强壮就行了,永远使他们不具备知识、智慧和思想,使其中具有高智慧的人不敢作为。但是,既然老子说有“难得之货”,人民就会自然产生“盗”的念头,呈现“可争夺的东西”人民自然产生“心乱”的情况,那么人类的贪婪欲望就是与生俱来的,具有不可消灭性,那么,老子推行愚民政策实则就是幼稚无知的社会认识和导致国家灭亡的观念。其实,人的本质就是贪婪自私,人类和人类社会本身也必然向前发展,这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其实,从人类自有可争夺的财富开始,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时就为了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过无数次的残酷战争,到蚩尤、黄帝、炎帝时期就经历了两次为争夺生存地盘而进行的大战争:一次是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一次是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的战争,结果炎帝被打败并降服于黄帝。这些历史事实恰好说明:人类必须在社会组织和有效管理之下才能和平共处、和谐地生活,社会不是不需要管理,而是需要更为有效的组织管理,现代社会更需要能科学地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以及控制犯罪的制度和人才,哪一个国家和地区缺乏这些人才,就落后、就动乱、就被控制、就被压迫和剥削,人民生活水平就低。社会需要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更需要科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国家是不可能消亡的,只要有国家存在,国家的压迫和掠夺就不可能消除,一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对于它国实行政治、经济上的封锁、掠夺乃至于颠覆就不可避免。社会不断进步,国民的思想不断更新,国家科学技术和维护国家正常秩序的工具和思惟就必然要不断更新。自私有时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动力,在遵守法律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但是在不遵守法律、法纪和受约束的情况下会犯罪累累。人类的原始劣根性即贪婪自私是不会自行泯灭的,老子企图建立一个无争和无私欲的社会,这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并且注定要破灭的乌托邦式的政治理想和治国理念而已。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注释】
① 不尚贤:战国时期各国推行的强国政策措施,即以功名利禄奖赏为国建功和立功的平民、奴隶,而没有功劳的贵族即不进行奖赏,因此而遭受贵族集团的指责和非议。
② 贵:抬高。这里作动用。
③ 见:呈现。
④ 虚其心: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欲。
⑤ 智者:人民中有知识和智慧的人。

【译文】
不以功名利禄去奖赏人民,从而使人民不为功名利禄而付出争取的代价;不抬高难得的商品,从而使人民不为宝贵的东西而产生盗窃的念头;不呈现出可争可夺的东西,从而使人民心正不斜。因此,圣人治理天下,心不存在私欲,净化人民的心思,使之无贪念,为了三餐温饱就算了,同时,薄弱他们争逐名利的志气,令他们无野心,但强健他们的筋骨,永远令他们无知无智无贪念,也使他们中智慧高强的人不敢胆大妄为。按照这样的规律去治理天下,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
老子篇章翻译之四

【题解】
这一篇是老子续讲的宇宙本体论,老子叙述了两种情况下的“道”以及它的自然秩序性,老子认为不是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而是“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源泉,先于上帝而存在:“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渊兮,似万物之宗”,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可感知而不可见、不可触摸的虚体,万物都在利用“道”,而“道”的作用和被利用性是永无枯竭、永无穷尽的。同时,又是具体地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具体规律、法则:“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作为规律、法则,它是无处不在的,是统一万事万物的一个超级链接;“挫其锐,解其纷”,作为规律存在它又产生一种秩序性。但“道”在老子的文章中是岐义重重的,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解释。其实,“道”,乃是一个预先存在并产生一切的理念,是产生一切的母体,则康德的“先验综合系统”、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和拍拉图的ldea,同时又是寄存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具体规律、法则。它不是人们所说的“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地道、天道和作为最高哲学范畴的“道”仅仅在性质上是相通的,“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己,‘道法自然’,意思是说‘道’效法自己。老子认为‘道’是一独立体,没有对立面,绝对对待。),“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概念具有自然的独立性,把“道”简单地理解为天道或者等同于天道是庸俗和幼稚无知的解释。如果仅从理念去理解和把握老子所说的“道”,是不准确的,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它既是最高哲学范畴的理念,也是具体地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的规律、法则和一种超级链接。但是如前所述,老子的“道”是岐义重重的,在他的《道德经》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解释,事实上,老子的哲学也没有以准确的概念作为推理的阶梯,因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但是,也必须理解,在他的时代,语言和语言表达都不发达,而作为规律,当时人们所认识和把握的具体规律少之又少,因而这种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作为“理念”、“规律、法则”这种意义上的理解又是绝对的。
同时老子认为“道”是一个统一宇宙万物的超级链接:“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实际上,规律性就是一种秩序性,宇宙万物、自然的事物和社会的事物都是统一在“道”(规律)中的,任何事物的纷呈存在绝不是杂乱无章的,任何事物包括现象的产生和呈现都是“道”作用的结果,它表达一种秩序性。“道”(规律)是不可见的,却是可感知它的存在的一个虚体。由此,老子表达了他的自然主义思想和理想,他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统一在规律的超级秩序性之中,由此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回归自然,建立“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和谐自然社会,所以,老子提出人类应该回归自然状态下的发展是来自哲学上的根源。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
① 冲:古字为盅(chong),器皿,空虚的意思。
② 盈:穷尽的意思。参看四十五章“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相同。
③ 兮:语气助词,比之与现代汉语的“啊”、“呀”相同。
④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这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这里的“其”字都是“道”本身的属性。
⑤ 湛:沉没水中为湛。形容“道”的隐而无形,而又确实存在。

【译文】“道”啊,它无形无状,是不可见的虚体,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万物都在用它而用不完。多么渊深啊,它好像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它自敛锋芒,解脱世间的纠纷,可以使自己融入世间的光辉里,也可以使自己混同世间的尘浊里。它隐没得那样无形无象,看似不存在却总是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似乎在天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