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心小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24:59
仁和小学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文 献 综 述
执笔人 李瑞兰
让学生主动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特点之一,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主体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愿学、好学、会学、善学,主动发展。这正是我们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九五”期间,我校对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了初步尝试,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学生有了良好的习惯,自觉的行为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
“十五”期间,为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经过深入学习研讨,我们认为应该把改革的着力点由注意学生发展外在条件的创设转向对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开发培养上。所以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背景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世界各国基础教育领域中,许多教育改革家非常重视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潜能,发挥其主体性,使教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承认人在发展中的自主性
十九世纪意大利教育家蒙尔梭利的自由教育理论,就有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他主张“教育不是教师给什么,而是帮助个人自然地实现自我的一个自然的创造过程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方欧洲新教育运动,确立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认为儿童先天具有善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十九世纪末以美国为首的“进步教育运动”提出:儿童对自己的学习有主动权,教师不是教头,是顾问和导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发现学习” ,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适应和跟上科技发展。提出: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打好基础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培养思考力、判断力、创造力为智育的基本任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主张学生通过自己发现而学,十分重视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提出:“教学要使学生具有愿意学习和能够学习的倾向性 ”。在我国历史上,教育家一贯提倡:谦虚、好学、主动学,重视学习中的自悟自得。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他人学习,以身作则,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孟子要求学习要发挥“自求自得”的精神,就是发挥人的自主性、主动性。教育家杨贤江在《学生自主必要及其事业》中提出:在小学教育阶段,犹主张自动主义,自学辅导主义, 以发展自动之能力。
《学记》在学习原则和方法上提供“善学”、“善问”,提出:“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家成仿吾提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十条要求:一、学习目的明确;二、刻苦钻研,独立思考;三、不怕考试,不考虑分数;四、学习方法先进;五、能灵活运用;六、善于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七、虚心请教,不自满;八、劳逸结合;九、又红又专;十、德、智、体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强调:学生学会了自学的本领,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将来离开了学校,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自我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人民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2、发挥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自主性的基本理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习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怎样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会是听教师的讲授,更重要的需要自己去思考,体验和建构,因为:
(1)、学习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活动。
(2)、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3)、新知识需要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应用,然后纳入他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新认知结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4)、教学应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问题情境是:知识发生的框架,知识产生于问题情境,教学从问题的解决得到发展。
(5)、问题情境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益探索
自建国以来,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提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曾有人进行过改革尝试,并获得一定成效。
1、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全国著名优秀教师,颇有影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改革“给学生插上自学的翅膀”,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结构体系等,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运用情境教学,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通过“形真、情深、主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自觉性。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姜乐仁教授主持研究的“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试验”, 运用“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为原则,构建了以“准备、诱发、释疑、转记、应用”为基本要素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从引发动机,明确目的开始,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操作演示 ,教师点拨,问题解决等一系列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探索性的学习。江苏省中青年特级教师邱学华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自学能力结合起来的小学教学尝试教学法实验,以学生主动尝试教师有效指导为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
总之,结合各学科特点,致力于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入手,挖掘学生内部学习潜力,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自主学习之路 。
2、建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一天约有4/5的时间在课堂上,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九、五期间,福建省德化县,以“问题自主解决 ”为课题,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在数学、语文学科进行了尝试。具体做法是:(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提出问题。(2)、交流合作,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联系实际,让学生自觉应用问题,还建立了“整体感知—自学理解—讨论释疑—点拨归纳—应用提高—拓展延伸”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出“自主学习中教师主导的策略”,要具有超前性、合作性、针对性、生成性。福建省“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他们通过“个案”的研究、传播、超越与发展,总结出课堂教学“四性”特点:(1)、课前自己学习的超前性和建构性;(2)、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合作性;(3)课堂教学的选择性与开放性;(4)、课堂教学的规定性和生成性。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观。北京大学附中张思明老师的“导学探索, 自主解决”数学教学模式,即:引导与问题的设置—探索讨论—自主解决问题—自我评价练习小结—求异探新、延伸问题链等步骤。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抓住:(1)、设置问题或构成问题环境;(2)、通过探索讨论,形成猜想或分解成有目标的“小任务”;(3)、激励学生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4)、引导评价及时总结巩固成果;(5)、求异探新,把过程延伸到课外和后读课程。北京市崇文区景泰小学“参与探究型课堂教学结构“以问题—探究—概括—质疑—提高”为基本环节,促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小学“有主、交往、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从课堂教学的主导、主体两方面概括为:教师:指导帮助—引导启发—参与点拨—检查反馈。学生:独立自学—交流合作—合作探讨—练习提高。四川绵阳市的罗明才等人经过探索,构建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为:制定目标—融洽关系—指导学法—及时归因—反馈强化—测试评定。
3、以此推动学校整体改革的研究
华东师大附小“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结合,改革思路”,从抓好双基入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武昌实验小学的整体改革实验,抓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培养目标,渗透自主学习精神。上海实验小学、北京景山学校,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包括课程、教材、教法及教学管理等,培养21世纪会学习的人。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的“我能行”,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小学的“双主体育人思路”无不都在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这些研究为我们的实践提高大量的可借鉴的经验。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深化点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整合性和系统性。因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是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善于学习,才能逐步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索精神,挖掘持久动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已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
在探索、确定这一研究课题过程中,我们先后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工作,围绕新课题的确定,合力筛选大量的书、报、刊物,检索其中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有关文章,我们认为成型经验的研究其特点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此基础之上更注重挖掘人的内部学习潜能,培养具有主动思维,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主动创造的自主精神。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教师、课程、教材及学生特点,体现以下三个要点: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生学习具有持久性的内在动力。
(2)、在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自我操纵学习,表现为:
(1)、主动性:即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能自始至终地参与有关教学的决策, 能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并实施符合自我发展可能的调整,成为学习的主人。
(2)、独立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独特的学习方法,独立策略性地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超前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而且能为自己寻到新的学习模式,以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发展的学习活动,能迎接学习中产生新问题的挑战。
自主学习的范围是广阔的,即课堂上学习、活动中学习、社会里学习,生活处处皆学习。从而形成开放性全新的大学习观。我们具体研究的是:课堂重在自主创新学习;活动重在自主合作学习;生活重在自主自立学习;社会重在人际交往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迎接处理好生活中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柳斌等主编《学校教育科研全书上、下》 人民日报出版社
(2)、徐汝玲等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外国教育室资料》 教育科学出版社
(3)、季萍等主编《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教育科学出版社
(5)、陶春辉等主编《让素质教育进课堂》 北京教育出版社
(6)、中央教科所主编《创新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7)、柳芳等主编《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