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进德格言一百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0:31:27

1.学佛不是空谈,而要切实去做。

 

2.受佛三皈五戒十善福德人也。善恶之事,由人造作,祸福由人,如影随形,响之应声。戒行之德,应之自然。(事佛吉凶经)

 

3.言行相应,不怀自大,不轻于众,除去骄傲,见有胜己,不生嫉妒,见贤勿慢,见善勿谤。(优婆戒经)

 

4.恶从心生,自以自戕,如铁生垢,消毁其形。(优婆戒经)

 

5.人有十事可愧:君不晓政,臣属无礼,受恩不报,过不能改,两夫一妻(两妻一夫),未嫁怀妊,习不成就,人有兵杖木能战斗,悭人观布施,下属不能使,是为十。

 

6.为名利发菩萨心,是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因,毫厘有差,天地悬殊,天地悬隔,错认定盘星,酿成毒药。

 

7.常想病时则尘心渐减,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8.佛言,得人身者,如掌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一口气不来,便向驴胞马腹乱撞,动经千生百劫,得出头来,知是几时?况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

 

9.极聪明人,反被聪明误,所以不能念佛求生西方。而愚人子女,反肯心厌娑婆,深求出离。当知彼是真愚痴,此乃大智慧,好恶易分,莫自昧也。

 

10.恶言骂詈,骄凌蔑人,兴起是非,疾怨滋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结忍恶,疾怨自灭。

 

11.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方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

 

12.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由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13.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其困难和负重所压倒。

 

14.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使下愚人不敢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佛教的最大纲领,曰净心第一,利他至上,也叫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为悟,为其主要大事。

 

15.佛教的宇宙观唯缘起论,其人生现唯作业感果论。所以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16.佛陀的遗教是:所有复合的事物都要衰亡,不只是自己简单地进入涅般,而要回到尘世为一切众生指明出苦的道路。

 

17.出家学佛不谈长生不死:所谓长生,就是“却病延年”的引申,一个人了解了许多养生必要的学识,使自己活着的时候无病无痛,快快活活的活着,且能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业多做出些贡献。万一到了死的时候,既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痛痛快快地死去,这便是人生最难求得的幸福。佛教所谓不死,不是指肉体生命的常在,它是精神生命的永恒。永恒的精神生命是超越于心物以外而独立存在的生命原始,自古以来所谓悟道修行的最高要求都是为了要找到这样东西,都是以找到这个境界为目的。

 

18.世有二者,可称健儿,一不造罪,二能忏悔。欲求忏悔,当洁其心,整肃其容。内怀惭愧,悲畅于外。起二种心,则无罪不灭,何者二种心?一惭、二愧,惭者能自忏悔,灭诸怨对;愧者能教他人解诸结缚;惭者能作众善,愧者见善能随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以有惭愧能令行人得无量功德。

 

19.不得绮语(华而不实之辞),当知谄曲华辞,构煽是非,为患不轻,恶报实重。

 

20.上殿、过堂、半月诵戒、结夏安居、生活相互是丛林根本制度,要努力作到。

 

21.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慈心,愍念众生。若使不知三宝,云何得起悲心,救摄一切。

 

22.忍辱是一种美德,可以增长福报。所以如果有人欺负你、冤枉你,你不必伤心,而且要感到欢喜,因为它能为你送来福德。

 

23.观念的正确与否,都直接影响一切修行及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正确的观念就是正知正见,如果观念不正,则无论信仰也好、求法也好,甚至任何做人处事,都因观念不正确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4.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5.涵养全得力于“缓”字,凡言语动静皆是。以虚养性,以德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26. 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熔则曰克治。

 

27.无欲谓之圣,寡欲谓之贤,多欲谓之凡,纵欲谓之狂。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28.怒是猛虎,欲是深渊;怒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惩怒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怒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29.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由。

 

30.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

 

31. 有才而性缓,定是人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气忌盛,心忌满。有作用者,气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32.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大。若决裂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愤,人卒以怨,我卒以损,此谓之至愚,耐得过时,使有无限用处。

 

33. 观贞操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见识。

 

34.世露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光天化日的气节,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论,自临深覆薄处得力。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35.人之为人,总要成为人们所不可少之人。若庸庸碌碌,可有可无,是谓醉生梦死,污秽天壤,虽富贵不足齿也。幸生期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

 

36.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雄浑,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群,是第三资质。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37.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38.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寒冰。利心正炽时,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39.人知言语足以彰吾德,而不知慎言语乃所以养吾德;人知饮食足以益吾身,而不知节饮食乃所以养吾身。

 

40.若能转物既如来,春暖花开处处开;不能转物砖磨镜,泥牛入海不回头。

 

41. 什么是佛弟子应具有性格:要怀抱出世的思想,要具备远离欲染的决心,要拥有忍让的气度,要呈现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风格,要含有宁愿自己吃亏诚厚待人的美德。

 

42.什么是佛弟子具有的情操:佛教的情操是讲究无偿的奉献,默默地牺牲。譬如释迦世尊在因地修行时,往往为了救护生灵,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那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的故事皆说明佛陀的慈悲心怀;佛陀自己除躬行实践慈悲救拔众生倒悬之苦外,并且时时教诚弟子要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佛教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思想,恰与世欲只知从他人之处获取,不肯付出些微的观念格格不入。但这恰好证明了佛法的伟大。

 

43.佛陀和凡人有什么不同?最显著的相异点,乃在于凡人以贪欲为快乐,而佛陀以贪欲为痛苦渊薮。在已觉悟的佛陀看来,世间的声誉利养,就像臭秽一样不值得去贪求。

   .佛陀的性格喜欢去追求理想,他所希望达到的,是追求到一个没有衰老现象,没有疾病痛苦、没有死亡恐怖,一切都至善至美、最真最圣的清净世界,常乐我净的境界,佛陀为了寻找这个无争无苦的理想世界,因此发起四弘誓愿:

        以无比的慈悲心化度一切顽强的众生,

        以坚韧的勇猛心断除一切障道的烦恼。

        以不懈的精进心学习一切趋道的法门,

        以无上的菩提心成就至极圆满的佛道。

        佛陀这一切异乎常人的性格情操,使他成为众生的慈父,救护世间的伟大世尊。

 

44.太虚大师赞佛题词:仰止为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既佛成,是名真现实。

 

45.怎样做一个住寺院的现代僧人:(一)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众第一,自己第二。事业第一,自己第二。佛教第一,自己第二。国家第一,自己第二。(二)先入世而后出世,先度生而后度死,先生活而后生死,先缩小而后扩大。(三)不私收徒众、不私蓄金钱、不私建场所、不私交信施。(四)不私自募化、不私自请托、置产业、不私造饮食。(五)要有佛教情操(既佛教性格、佛教仪表)。要有出于天性的牺牲奉献、忍耐慈悲、公正无私、诚恳淳朴的修养。要谛信因果,要具有惭愧的美德。

 

46.佛教对待人接物的态度:人生立身处世,自净三业为宗。思想言语行动,纯净至善积功。净心利他为善,损人利己恶冲。心灵美好表现,破我破私最尊。恶口畏如夏日,美言暖如春风。遵纪守法处世,光明磊落为人。谦虚礼貌平易,不可骄傲凌人。不可逞强逞霸,不可厉色高声,慈悲体贴大量,不可抑人自尊。不可诲淫诲盗,不可夸富夸能。不可强词夺理,不可缺忍动嗔。不可吝啬刻薄,不可养娇处尊。对己严肃不苛,处处宽厚待人。惭愧做人基础,人贵自知之明。积极献身社会,报答回向四恩。处处利人利己,自然祸去福临。

 

47.佛教讲究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美德。忏悔像清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远载我们到涅般解脱的彼岸。忏悔像明灯一样,能照破黑暗与光明。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身心。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美化心灵。忏悔认罪第一要有涤瑕荡垢的决心;第二要有祛恶向善的方法;第三要有净化身心的力量。

 

48.嫉妒别人的才能,诋毁别人的成就,恰恰暴露了自己的自私无能。

 

49.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妄。

 

50.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51、人若近贤良,譬如一张纸,以纸包麝香,因香而得香。人若近邪友,譬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鳖,因臭而得臭。

52、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53、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将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永远是个奴隶。

54、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当知定心是解脱之本,净意是进修之基。

55、调养怒中气,随防顺口言,留心忙里错,爱惜有时钱。

56、责人时,须想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律己时,须想着细行不矜难成大器。

57、人若开口便刻薄尖酸、好议论人者,不惟无福,且亦无寿。

58、平坦的道路好走,却磨炼不了意志;浅显的知识易学,却发现不了秘奥。

59、在悲伤的时刻,不能忘记信念;在最幸福的时刻,不能忘记人生有坎坷。

60、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线的风筝,只会在空中东摇西晃,最后必然丧失信心,失去前途。

61、平坦的道路,容易使人放肆而疏忽;艰难的曲径,却常常使人振作而谨慎。

6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自己。

63、太阳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消耗自己,无偿地供给万物以光和热。

64、希望,会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奢望,将使你的命运越变越坏。

65、你想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但愿你首先能吃得起苦。

66、从风雨中熬出来的幼苗,要比温室里的嫩芽更能经受住自然界的考验。

67、谦虚的人常思己过,骄傲的人只论他非。

68、人生应该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69、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大罪最难得一个悔字。

70、一个人最壮丽的是青春、最美好的是善意、最有价值的是人品、最长寿的是精神。

71、建立如法僧团,以戒为师,简约朴素“六和”生活(身和同居、口和无争,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使正法久住,是僧伽的崇高职责!

72、要建立好寺院的道风和学风!自初发心,以至成佛,恒以转迷为悟为最大事业。

73、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首先会遭到不幸。

74、不迁怒:富贵之人,气量或小,每因拂意,忿怒牢骚,迁怒无益,自他烦恼。海涵宽恕,是无价宝。

75、不偏见: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睹者小。若登高山,见自了了。

76、不嫉妒:人有才德,我当赞叹,彼于社会,必有贡献。若生嫉妒,是谓愚痴。

77、不赌博:赌钱博弈,丧志失时,专心于此,正事弃遗,有限光明,送之儿嬉,破家荡产,罪无了期.

78、不饮酒:酒是麻醉刺激品,饮必乱性,醉则反常,越礼犯分,最好勿吃,免致大祸。聪明智慧,常保清醒。

79、不吸烟:鸦片香烟,致病致癌,有害物质,促短寿命,口气常臭,其害多端。花钱买害,痴人可怜。

80、不说谎:心既不真,行何能正?愿诸同道,切勿妄语,口是心非,无好结局。

81、不邪淫:淫欲所害,伤身丧志,虽属夫妻,亦当节制。若是邪淫,犯法犯罪。清心寡欲,坚贞亮节,人人钦敬。

82、不偷盗: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偷人之物,折己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83、不杀生:凡属动物,皆有觉知,贪生怕死,唯命是惜,若戏玩杀,及杀而食,现生后世,决定报复。杀生短命,三途堕落。

84、仁慈:仁爱慈悲,心之生机,心如阳春,福泽愈深。若无仁心,必致残刻。纵有宿福,折尽消尽!

85、守信:守信之人,言不妄发,说到做到,不矜不伐。无信之人,事事皆假,人所厌弃,自食恶报。

86、尽忠:一秉真诚,不被妄侵,尽职负责,忠于祖国,有益社会,方不虚生。

87、知耻:耻之一字,人畜斯分,有则近圣,无则近兽。惭耻之服,无得暂卸,我佛训诲,庄严第一。

88、惜阴:七十古稀,弹指即过。寸阴是惜,何敢懈惰。努力勤学,立德立业。自利利他,为世作则。

89、择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相处,有损有益,益者近之,损者远之,劝善规过,他山之助。

90、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滴水虽微,渐盈大器。小善不积,无以成圣。莫轻小恶,以为无罪,小恶所积,足以灭身。吉凶祸福,皆由心作,因必有果,恰如其分!

91、浮生可见,如梦幻泡影,虽有相而终无;妙本难穷,谓真性灵明,虽无相而常有。

92、一念常惺,才避去神弓鬼矢;纤尘不染,方解开天罗地网。

93、风平浪静中,见人生之真机;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

94、身世多险途,急须寻求安宅;光阴同过客,切莫汩没主翁。

95、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96、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

97、修行之要,在于对治烦恼习气,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回光反照,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不可发。

98、心之本体,与佛无二,故佛令人成佛,以佛威德神力之智慧火,烹炼凡夫夹杂恼惑业之佛心,俾彼烦恼惑业,悉皆四散消落,惟留清净纯真之心。

99、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 乎?

100、众生之心,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今以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