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剥离福利还需政策跟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8:09:15
2009-10-19    作者:刘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据媒体报道,上海户籍将逐步剥离附着于户籍上的福利待遇,推动户籍管理向居住地服务管理转变,上海市政府正研究建立来沪人员“一证挂钩”的居住证制度,保障来沪人员就业、就学、就医等基本生活。此前,上海先后进行了四次户籍制度改革,前三次改革都只对高端人才开放,第四次改革则为持有400万居住证的外来人员转入户籍带来些许期望。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引发反响,民众企盼户籍改革的愿望很强烈。户籍制度本应是一个人口登记制度,但透过这张红本,却看到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小产权房、高考移民等也由此应运而生。
有专家说,城市户口的福利含金量造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悖论,越是在户口中附着较多福利内容的地区,户籍制度改革越难推进,建议把福利内容从户籍上剥离掉,或者把福利上的差距缩小到无须借助户籍即可共享。上海市户籍改革的导向值得肯定,但要转化为现实,还需要一系列政策与制度跟进。
首先,在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层面,逐步给予城市外来人口公正的待遇和保障,同时利用制度力量推进“城市人”向农村地区流动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努力消除“城市里的村庄”和“工人中的农民”现象,让参与城市建设的外来人口分享城市发展成果。受益农民在城市安家落户,同时释放出土地,土地流转就不再是难事,进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浙江省嘉兴等地试行居住证与社会保障、就业、居住、子女就读、计划生育等挂钩,让持证者享受一定的当地市民待遇和优惠政策。深圳市2008年8月1日起实施的居住证制度,让部分外来人员享受跟户籍市民一样的医疗、直接办理赴港澳商务签证、申请车辆入户和驾照的便利。
其次,中央继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政策、财政投资支持,欠发达地区应尽快通过加快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建设。让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镇,不仅可以减少人口在全国的大范围流动,还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
其实,早从2001年开始,绝大多数小城镇的户籍基本都对本地区农民开放了,但并没有带来大量农民迁入小城镇的情况。原因在于中小城镇不仅缺乏稳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而且本身能够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也非常有限,大部分农村人口宁愿外出去发达地区打工,也不愿意在本地小城镇落户。
在公共资源和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尺度也要拿捏准。我国有些地方的户籍制度改革步子较大,后来由于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公共设施和公共财政难以承受,又重新设置门槛。政策多变给城市和社会管理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河南郑州市就是一个例子。2001年郑州市实行新的户籍制度,并在2003年全面放开,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进城落户,原本并不宽裕的城市公共资源短缺更突出。由于本地财政资源不足,郑州最后只好叫停户籍制度改革。
整体来看,我国国民的整体福利还是薄弱,无论是市民还是农民,其本身的福利待遇都有必要再上一个台阶。户籍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加快社会福利改革,实现医疗、教育、社保一体化,户籍改革的压力方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