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学习是一种幸福(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42:53
2006-09-25 10:22:55
大中小
上周为爱代购网和清华紫光管理培训中心联合举办的“精华实战版MINI MBA北京地区开学典礼“致辞,受邀主讲《如何成为学习型管理者》。讲着讲着发现这个话题对很多管理者都是颇有意义的话题,而深入探讨这个话题的作品并不多,因此,特将其中部分观点整理成文共享。
在如今日益浮躁的社会,学习正在成为一种价值连城的奢侈品,因此,我时常说,自己能够学习是一种学习,而老板让你学习是一种幸运。从我自身来说,如果每天能有些新收获,能够学到些新东西,那么就感觉今天过得很充实,反之则有些荒废的感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确实是我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话题我们就不展开了。在工作/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情形下,怎样有效学习则很值得探究。学习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每个人的习惯和方法都不一样,只要有效果,你怎么来都可以,以下也只是我个人一些习惯与大家分享。
首先,学习不能赶时髦,无所谓什么是先进的,适用最好!
有一本书叫《管理百年》,我很喜欢,它以10年为单位,清晰地诠释了过去100年以来的各阶段西方管理思想,而这些管理思想在过去10年里一股脑地一窝蜂地冲进了我们的视野,于是大家都觉得管理思潮怎么变化这么快啊,都“消化不良”了,甚至很多的管理者为自己无法适用最新的管理思想而苦恼或觉得“自己土”“没面子”。其实大可不必。
如今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尤其在中国的今天,将西方上百年的经济发展史浓缩在几十年之中上演,奔驰、夏利、自行车、马车都在一条道上跑着。企业经营亦是如此,今天中国企业的多个阶段也是跨越时空被挤压在了一起,非要用管理奔驰的办法来管理马车,不仅没意义甚至会失败。因此,听起来可能会让人震惊,对于很多的中国企业来讲,也许适合你的管理思想要回到美国的三四十年代,甚至更早;那些最新的管理思想只适用于那些大型成功企业和新兴行业企业。
因此,要结合自己所处行业特点、自身企业所处阶段,才能进行有效地学习,千万不要赶时髦。只学适合的,不学时髦的!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所谓中国的优秀企业(那些开奔驰的,非垄断性和资源保护性企业),应该更多学习通用电气的基础管理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于韦尔奇的全球化战略能力,而对于那些尚未被公认为“中国优秀企业”的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则可以将通用电气暂时放在学习清单之外。
第二,真正的学习是“想、说、写、做”,不是“听、读、看”
通常人们以为学习就是“听、读、看”,其实真正的学习是“想、说、写、做”,而且人们通常以为这四个动作是并列的,但最恰当的理解应该为“思维的四个递进阶段”。如果能够参透这点,那么就几乎触摸到了学习的真谛。
“听、看、读”还是别人的思想,不属于自己,而“想、说、写、做”则意味着本我思维的递进、深入。伴随着四者之间的递进,本我的思维不断得到强化、验证、调整。
一个人总停留在“想”的阶段,往往总觉得自己是对的,甚至是全对,而且越“想”越觉得自己正确;而一旦说出来,不仅会获得受众的反馈,往往自己也觉得有些观点还经不起推敲,还要更细致地考究;而一旦敢于把“说”的成文写下来时,则很多东西就不敢写了,自己都觉得很不严谨,未见得站得住脚;而最终付诸实施时,真正能够按照当时“想”的去实施的,就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细细品味,很多人应该会有同感。
因此,学习就是要以“听、看、读”为起点,进入到“想、说、写、做”阶段,而且所进入阶段越靠后,学习效果越充分,学习收益才越大。可惜的是,很多学习者都本能地停留在“听、看、读”的阶段,部分是因为惯性,部分是突破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而多数人是尚未参透这个精髓。如果不能深入到“想、说、写、做”阶段,那么就跟没学习也差不多了。
不知不觉又写了不少了,“学习型管理者”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值得继续写下去。正如我在课堂上引用知名学者明茨伯格在《管理者而非MBA》中的一句话,“在课堂上,老师的收获可能大于学生”。我真的这么以为,每次上课都会给我新的思考、新的实践。这一次,我会把“学习型管理者”写成一个系列,今天就此先打住吧。休息一下,且听下周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