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君文集(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3:15:19


    潘伟君文集(3)
                                       

    看盘笔记(20060201)_投资股票的基本要点

    1、  不能着急
    大盘连跌几年,出现亏损的可能性相当大,但着急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点。任何时候都不能靠着急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一定不能着急,这是做股票的第一个要点。
    也许会问:“如何才算着急?”答案很简单:想骂人。如果老是想骂人,那么一定是着急了,赶紧提醒自己不要着急。

    2、  理性
    理性就是客观。以下两条是最忌讳的:
    自己买了股票就看“涨”,听不得别人说“跌”。
    自己没有股票就看“跌”。听不得别人说“涨”。
    正确的做法是:先客观地分析多空双方的理由,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操作策略。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两点,那么就具备了做股票的基础。
    今天想到写这些,主要是因为有不少朋友来信希望我对大盘甚至个股多提看法。其中不少朋友至今为止还比较着急,因为被套很多。但我觉得首先要打好基础,只要坚持留在这个市场上,机会多得很,不怕没有机会。几年都套下来了,并不急在这几天。

    现在要做的:
    第一步:争取做到前面的两点。
    也许已经做到了?说实话,真正做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只能是“争取做到”,包括我自己也还在不断“争取”当中。
    第二步:分析大盘。
    绝对不要以“重个股轻大盘”的说法来安慰自己,一般我们没有能力找到一小部分走势强于大盘的个股,所以大的趋势必须把握。
    这几天正在研判大盘,争取在立春之日(2月4日)或之前告知各位朋友。

    我们该学些什么?
    上个周日,几个业内的年轻朋友买了我刚刚出版的《大上海的梦想岁月》一书,便借签名的机会相约来拜。
    该书主要描写了主人公如何成为一个真正职业操盘手的过程,其中也提到了主人公化了大量的精力来学习各种证券理论,所以朋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学些什么?”
    书中提到了不少证券理论,比如波浪理论、周期理论等等,但实际上从事证券是进行真金白银的战斗,绝不是理论研究,因此其结果的重要性远大于研究过程。我们所学的必须是能够直接对投资有帮助的东西。有朋友就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化了一大堆时间用各种方法论证出来的结论却往往被老总扔在一边。我反倒认为这样的老总恰恰是明智的,因为这些老总起码知道这些理论的作用非常有限。
    笔者在本栏已经谈过,没有理论基础的理论与算命没有差别。比如波浪理论,比如周期理论等等,我们都看不到它们的理论基础。那么是不是就不要学了呢?也未必。比如技术分析一类的东西还是有一些作用的,但它的作用并不是直接指导买进或者卖出,而是告诉我们一些市场的交易情况,比如今天的收盘价是在近期的高位还是低位,比如近期上涨天数多还是下跌天数多,比如近期是上涨的股票多还是下跌的股票多等等,这些结果我们都可以参考。
    当然,如果你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对于市场上面所流行的各种经典理论都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并不代表你要依靠这些理论,而只是让你在百家争鸣的市场中更了解其他九十九家的观点,更有利于你在自己的公司内阐述自己的立场。
    《大上海的梦想岁月》中的主人公学了很多理论,但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这些理论。真正让主人公成功的关键在于市场潜意识的开发以及建立在对市场投资心态深刻了解的基础上的操盘技术。说到底,如果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上成为大赢家,首先就必须要有领先市场的意识,其次是要学会分析市场的心态,另外在大资金的运用上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盘面感觉。
    所以说我们真正要学的东西并不在书本上。比如市场的潜意识或者说是盘面的感觉,这就不是从哪一本书上就可以学到的。至于一些朋友提出关于操盘方面的技术,我觉得目前还没有在这方面形成理论,而且可能永远也成不了理论。我曾经谈过不少这方面的话题,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些小伎俩而已,《大上海的梦想岁月》一书中有比较多的描述,但也只能算是一家之言,以后我还将进行一些这方面的分析。
    其实做股票很难说清楚必须学习什么,就我自身而言,以前也曾经学习过各种经典理论,后来因为操盘的需要又努力培养盘面感觉,现在则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深感兴趣。尽管学习的内容一直在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象我们这种操盘手必须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一直学下去,直到退出为止。(潘伟君原创于2005年1月)

    除了等待还要努力

    据说现今市场上的投资者或者参与者绝大部分是96年以后进入的,对于93年大盘在几个月内从1500多点跌到300多点只是更多的从K线图上认识,直到经历了大盘从2200点下来几年的跌多涨少的煎熬后才开始逐步体会到股价下跌的可怕程度,尤其是那些相信西方理论的信奉者,不得不面对GDP持续增长但上证指数逐波下滑的局面。
    然而我们还是要依靠这个市场生存,而且因为没有做空机制而只能依靠单向做多。数年的大调整已经教育了绝大多数的投资人,使得盈利的预期一再降低。现在随便在哪一个场合,大家认同度最高的一个论点就是一年抓一次行情,其他时间只有等待。
    这个论点听上去不错,确实这几年每年也只有一次行情,抓住了也的确可以了却一年的心愿,但问题出在等待上。很简单,假如你每天都在坐等行情的到来,万一行情来了,你怎么才能确认行情已经启动?因为我们每次都看到有大量的资金被套在头部。就算你有敏锐的眼光判断出了真正的行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买什么?
    显然,天天坐等行情的人是无法在一千多家股票中买到好股票的。由于市场已经日涨夜大,熊市中的反弹行情已经很难做到个股的齐涨齐跌。所以在一年中绝大部分的等待时间里,我们还需要的是更加努力的工作,为个股的选择做准备。
    当然,努力也是要有方向的。在历时数年的调整以后,大量靠操纵股价进行盈利的模式正在退出市场,原先的庄家概念已经越来越淡化,市场正在进行一次开市以来最大的内部裂变。庄家的大量减少使得我们靠跟庄获利的预期降低,迫使我们对市场的赢利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前两年流行的价值发现模式其实只是基金联手哄抬某一板块的模式,但股价的定位将越来越依赖自身的效益这倒是不争的事实。按此逻辑,我们只要能够寻找出在不久的未来业绩能够大幅增长的公司,战胜市场是完全可能的。
    前两天我为一个职业投资朋友提供了一个方法,不算太难,但需要花费精力,朋友觉得可行,至于花费精力他觉得是应该的,因为他也认为没有靠等待能得到成功的。
    我的建议是关注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诸如资产重组之类的重大公告,但如果业绩会出现大幅提高的话一般二级市场的股价已经会有变化,因此我们继续拓宽思路,因为市场较注重短期行为,因此对于某些几年后才能出业绩的项目不太注意,所以我们就把眼光放到几年以后。实际上每年都会有好多公司通过新发、增发和配股产生新的项目,从中找出一些前景看好的公司加以跟踪,经过几年我们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年都会有一些公司的好项目完成,业绩存在大幅提高的可能。当然,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但是值得一试。(潘伟君原创)

    盈利的随想

    一位在券商处天天解盘的朋友来访,聊起一些投资者,感到自愧不如。尽管大盘的年线已经拉出两根阴线,但还是有出类拔萃者。
    大家都认为股票市场是少数人在赚钱,就象历来有“七亏二平一赚”的说法一样。但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有点含糊的,因为它只涉及人数而没有涉及资金的大小。道理很简单,如果其中的“一赚”是持有绝对多的资金的话,这部分资金获利甚至获大利的后果就是大盘的上涨,那么市场是不可能一路下跌的,但对于总的投资人数来说仍然有可能是“七亏二平一赚”
    比如基金,基金公司的人员比起4000多万投资者来说只能算是极小一部分。但他们掌控的资金却绝不是一小部分。现在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而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总流通市值也不到7千亿。如果基金都赚钱了,大盘自然就涨了,也不会跌到1000点下面去。2003年大盘之所以最后拉出年阳线,之所以出现投资人赚少亏多的二八现象,关键就在于基金赚钱了,基金的重仓股涨幅巨大,基金赚钱就意味着大盘的上涨。
    显然,只要是大资金赚钱市场就不会跌。按此逻辑,由于市场长期下跌,因此真正能够在市场上长期获利的只是一小部分资金,当然,所涉及到的人数一定也是少之又少。
    据此推理,在民间的投资者中一定会有不少高手,所以朋友的感叹是有道理的。
    然而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如果是高手,其财富的增长绝不会因为大盘下跌而停滞,因此在若干年以后同样会面临日长夜大的资金问题。比如投入在几十万元时是高手,到了几百万元或许还勉强是高手,但年均收益率已经下降,到了千万元级就会退出高手行列,而上亿的财富却总是那么遥远。这就是资金量的大小在起作用了。
    也许我们总是耳闻目睹一些传媒在宣传某某投资大师赚了多少多少钱,但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赚钱的方式。
    大师们的赚钱方式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老百姓拿的是自己的血汗钱,而大师们则主要是靠别人的钱。比如说当我告诉你某一个基金经理一年赚了500万元你绝对不要瞪大了眼,因为他管理的基金就有几十上百亿,他必须在基金管理费中分得一部分,加上在基金获利后奖励的一部分,这些收入并不过分。现在一家100亿元规模的基金其管理费超过一个亿,除去成本,每个人能够分到多少?加上盈利以后的提成,我们根本算不过来。
    巴菲特的起家靠的是私募基金,索罗斯靠的是对冲基金,彼得林奇靠的是共同基金。可以这么说,股票市场上的大亨级人物几乎都与基金相伴。
    当然,世界上也一定存在不靠基金的大亨。我曾经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独自住在一个墨西哥湾的私人小岛上,岛上没有其它人。他依靠发电机和卫星天线以及无线电话进行交易,觉得沉闷时便外出旅游。当时他不过20多岁。
    但不论怎么说,在市场上真正赚钱的话一定不是大资金。
    当然,如果市场处于牛市,那么几乎所有的资金都在赚钱,本文的讨论也就没有意义。

    回购与透支

    有老总的朋友来访,反正已经收盘,便一起聊聊。
    这两位朋友正与他人连手开发造楼,由于介入时机较晚只能拿别人的二手地。不知一些什么原因,到手的地块必须尽管造房,于是,本来只想通过再次转手而赚钱的念头只得打消,实实在在的开始造楼。但资金已经枯竭,因此只能用地抵押换来资金再造楼。以前也没有造过楼,实在没有想到中间还有数不清的花钱地方,最后楼尚未造到顶资金却没了底。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之一恐怕就是来寻觅资金的。
    说起做股票,他们并不是内行,但感觉保险的多,因为现在券商已经很少给客户透支,即使被套问题也不大,跌两成不过就是本钱打个八折,影响有限,硬是要出来也并非不可能。但他们现在就不一样了,贷款即将到期,到时侯地也许就是银行的了,没有了地这楼还怎么卖?把这个造了一半的烂楼卖掉还不知道有没有人肯买,愿意出多少价,所有的一切好象都是糊里糊涂的,就好象透支做股票被斩仓一样,但市值却总是搞不清楚,远没有做股票这么清楚,赢多少或者亏多少一目了然。
    做证券确实干干净净,即使象130亿规模的基金,净资产每时每刻都可以算出来。而一家实业公司,实在是很难计算净资产的。
    确实券商已经很少给客户透支了,似乎做股票也就不可能被消灭,但这是外行的理解。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庄家都在使用各式各样的融资手段进行运作,已经公开死亡的就有多家,传说的就更多了。融资做庄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透支做股票,这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据说现在已经将透支这种方法延伸到其它品种,比如国债。
    那两位朋友根本没有想到只做国债也可以通过透支而死掉的。
    用国债回购进行融资在业内是很常见的,但这里融进来的资金主要是买股票的,或者是再融给庄家做庄。但单单通过国债和回购进行交易的恐怕还是不多见,尤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可能根本就没有想到过。
    假设某人或者某机构手中有10个亿,全部买进一种国债,然后用买到的国债全部进行回购换回资金,这时市场已经少了这10个亿市值的流通国债。由于国债抵押有一定的折扣,这时回购进来的资金要少于10个亿。再将国债抵押得到的资金买进同一国债,再进行抵押,如此往复,用不了几个循环,这一品种的国债就将成为“庄股”,流通筹码大大减少。在这一过程中庄家所融到的资金可能是自有资金的10倍甚至20倍乃至更多,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透支倍率。
    有一个投资者拿了几个亿,然后用这种手法大量买进同一品种的国债,最后总共持有但已经被抵押的筹码超过一半达到100多个亿。不过最近好象已经被这样的超额“透支”而消灭。(潘伟君原创于2004年底)

    不熟不做

    老百姓有了一些余钱,便想着如何才能获取超过银行利率的回报,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投资方向,比如证券、期货、外汇、房产、字画、古董等等,甚至还出现了我等职业投资人。但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大家还是比较明确的,懂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对书画有造诣的就收藏字画,对汇率变化敏感的就炒汇,喜欢以小博大的就在期市中拼杀等等。然而只是确定大方向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一个行当里面也是千差万别。
    就那证券市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即使是目前国内的证券市场,也包括股票、基金、债券三个大类,其中还可细分为A股股票和B股股票,国债和企业债,还有可转换股票的债券,这些股票和债券的交易又可细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另外还有国债和企业债的抵押回购业务,以前还有过权证之类的交易。也许作为一个职业投资人对这些都应该熟悉,但作为一个普通投资人恐怕就很难做到了。
    实际上要想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即使作为职业投资人,也必须做到绝对熟悉才能大胆下单。自从加盟现在的公司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沪深两市的A股市场进行拼搏,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区域,因为我们对这个区域有着很深的了解。
    元旦与远在异乡的老总互贺新年时却被一传闻而震惊。据说是老总朋友的朋友,去年携千万元以上的资金转战香港H股市场,数仗下来收获颇丰,看着资金翻倍便根据经验开始缩手,转向新股认购。原只想保住胜利果实,不料这种在国内保赚不亏的新股认购方式却在香港遭遇滑铁卢。六毛多钱的认购价,百分之百中签,然而上市开盘后只有三毛多,帐面立马缩水一半,最后跌得只剩几分钱。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打折打到最低的一折!换句话说就是4元买进的股票现在只有0.4元。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在香港做股票是可以融资的,最高甚至可以1比9的比例进行融资。我们并不知道那位朋友的朋友是不是进行过融资。如果融资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即使以极低的1比1的比例进行融资,而且一开盘就坚决抛售并成功抛完,得到的资金也已经全部不属于自己的了。万一融资超过1比1,或者开盘后没有坚决抛售,结局可想而知。
    显然,即使投资方向相同,也要问问自己,到底对市场了解多少。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而要熟悉这个市场,没有几年的工夫是很难过关的。今年港股涨势如潮,但我的一个朋友在2002年买的股票到现在为止还有50%以上的帐面亏损。
    所以我一直坚持在沪深A股市场运作,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港股还是期货或者直接到美国去炒美股。因为我了解这里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市场已经有了很多的机会。同样可以赚钱,为什么非要到一个陌生的市场去?人的能力真的是极其有限的。

    散户为什么不能创设权证?

    有些事情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去想,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服从了。但我还是要呼吁:让我们想想吧!只有思考才会进步。
    现在市场允许我们老百姓买卖股票但却不允许我们老百姓创设权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不错,权证有风险,但实践已经证明股票的风险也很大。
    也许是客观上不允许?我们注意到,创设卖出权证只是需要资金做抵押,而创设买入权证只是需要股票做抵押。显然,只要手中握有股票或者资金做抵押,创设权证绝不应该只是券商的权利。我们广大的中小散户或者广大的法人机构都应该具有这个权利。


    从控股权看全流通对市场的压力

    尽管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对于全流通的恐惧无疑是股票市场下跌四年多的主要原因。目前,真正解决全流通问题的政策已经出台,方法也已经明确,因此未来的预期应该能够得到明确。然而从股权分置方案实施几个月来的情况看,市场依然处于迷茫中,上证指数也不过是在三次杀到千点大关以后回升了百余点。
    市场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根据有关资料,截止05年10月21日,沪市A股的总股本为4602亿股,而流通的A股股本为1414亿股,流通比率31%,如果非流通股全部进入流通市场的话流通量将增加两倍。鉴于公司的业绩和供求关系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个基本因素,因此在未来市场供应量将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股价的大幅度下跌在所难免。当然,这种由于供求状况而引起的股价下跌也有一定的底线,因为当股价逐步接近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时全流通也会遭遇阻碍。
    然而经过长期的下跌以后,市场的基本情况已经发生了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三大变化对于市场未来的发展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中第一条是市场的A股平均市盈率已经从60多倍下降到目前的14倍(以今年中报业绩计算),净资产倍率接近1.5倍,这样非流通股定价转让的大门已经关上。第二条就是全流通的改革即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是肯定在做了,而且在可以预期的时间范围内将会得到全部解决。在此之前所试点的几种方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否决,所以市场一直不知道什么时候真正做这件事。最后一条是解决的方法主要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从而获得流通权,而以前的国有股减持试点主要还是以定价转让给流通股股东为主,给市场一种圈钱的感觉。
    现在的对价大致可以定为每10股流通股得到3股,对价支付后第二年可以流通百分之五,第三年再流通百分之五,三年后应该还有九成的非流通股等待流通。从表面上看,确实有很多非流通股在等待流通,但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实际上市场最害怕的全流通压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为即使在未来的全流通时代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大股东的控股权。下面我们讨论在相应的控股权下市场未来的全流通压力到底有多大,以上海市场为例。
    目前沪市A股的总股本为4602亿股,流通的A股股本为1414亿股,流通比率31%。由于流通股一般将获得10送3的对价,因此全流通后流通股的股本是1414乘以1.3倍为1838亿股,那时流通股所占的比率提升到40%,非流通股还有2764亿股,是流通股的1.5倍。如果所有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都将股份抛掉而放弃上市公司,那么市场将接受原来市场规模1.5倍的非流通股入场,当然难以承受。但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必然会掌握一定的控股权,一些重要的国有企业也一定会将控股权保持在50%以上以达到绝对控股的目的。
    下表给出了市场上平均控股比例从30%到50%的有关分析:
    控股比例(%) 锁定股本 全流通 已经流通 未来流通 增加流通股本(%)
    30        1381     3221    1838      1383     75.24
    35        1611     2991    1838      1153     62.73
    40        1841     2761    1838       923     50.22
    45        2071     2531    1838       693     37.70
    50        2301     2301    1838       463     25.19
    锁定股本(亿股)=总股本(4602亿股)*控股比例
    全流通(亿股)=总股本(4602亿股)-锁定股本
    未来流通(亿股)=全流通-已经流通
    增加流通股本(亿股)=未来流通/已经流通*100
    结果显示,即使控股比例低到30%,那么市场的流通盘股本也要增加75%,压力确实不小。但如果控股比例达到50%,那么市场只要扩大25%,这一比例并不算大,只是相当于10配2.5股的配股上市,因为是分好几年陆续上市,因此市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实际上从上表看,即使控股比例达到40%,市场也不过扩大一半,加上分布在几年的时间内,相信市场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也许这个平均控股权比例会更低?我们没有足够的依据来做出判断。
    对于市场上平均的上市公司控股比例无法预料,但对于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为背景的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可以做一个假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几乎可以假定这些上市的控股比例会超过50%从而达到绝对控股的作用。目前的总股本排名显示,前30家公司其总股本都在20亿股以上,而且都是非常著名的超大型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大股东是国资委,因此我们将这30家公司的控股比例定在50%是合理的。根据统计,前30家公司的股本合计是2563亿股,其中流通A股合计是373亿股,预计获得10送3对价后流通股本为本458亿股(其中已经考虑到四家G股的因素),这时候我们发现这30家公司的流通比例只有17.87%,显然这些超级大公司将面临巨大的市场扩容压力。但从上市公司的家数上来说,这30家公司仅仅占有全部838家公司的3.58%,现在我们把这30家大公司排除在外,重新计算一下市场在排除了这30家大公司以后的情况。
    去掉前30家大公司,我们的一些基本数据有了变化,其中市场的总股本为原来的4602亿股减去这30家公司的2563亿股后的2039亿股,流通股本为1838亿股减去458亿股后的1380亿股,非流通股本为659亿股,已经只有流通股的48%。现在我们重新如下:
    控股比例(%) 锁定股本 全流通 已经流通 未来流通 增加流通股本(%)
        10         204     1835    1380     455      32.97
        15         306     1733    1380     353      25.58
    20         408     1631    1380     251      18.19
    25         510     1529    1380     149      10.80
    30         612     1427    1380      47       3.41
    35         714     1325    1380     -55       --
    结果大大地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在排除了前30家大公司以后,如果剩余的平均控股比例达到30%,市场只是象征性的增加3.41%的流通股,扩容的压力荡然无存。即使平均控股权下降到不可思议的10%也不过增加32.97%的筹码,仅仅相当于在数年之内所有的股票以10比3方式配股上市。
    无论如何,就绝大多数股票来说,其平均的市场扩容压力远远小于市场的感觉。当然,这是我们将前30家的大公司排除在外得到的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大公司的扩容压力巨大。以中国石化(600028)为例。该股总股本671亿股,流通股仅28亿股,流通比例只有4%。如果大股东愿意进行10送3的对价,那么流通股将变成36.4亿股,假设大股东的控股权为50%即最终保留335.5亿股,那么还有299.1亿股将会逐步推向市场,对于36.4亿股的流通市场来说将不得不扩大7倍以上!
    在做出以上分析之后,我们可以对未来几年的大盘有一个大致的把握。首先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全部完成的一年左右时间内,由于指数并不进行除权调整,因此市场自动进行的除权将对综合指数形成较大的压力,但市场中的流通市值很难再大幅度创出新低(不考虑在此其间的新股发行和新的融资)。而当一年期满后非流通股开始陆续流通以后市场将逐步进入适应期然后再转向发展期。到时我们将会迎来真正的牛市,但由于大市值公司依然受到大量非流通股流通的压力,综合指数的上升将会比较缓慢。


    挂单分析之挂单突增

    挂单就是在市场交易时段从交易所传出来的上下各五个买卖价位后面的等待买卖的数量。与上下各五个买卖价位一起,这十个数据组成了整个交易系统中最原始的公开数据。
    在交易过程中这十个数据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尤其是在成交量比较大的情况下甚至每刷新一次都会改变。就看盘而言,挂单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经常出现但也许并不为市场所重视的细节:挂单在极短的时间里突然增加。
    比如原来的接抛盘基本上都是二位数,也就是几千股,但突然间二位数全部或者是几乎全部都变成了三位数,这就是典型的挂单突增。
    多空双方是绝对不可能在几乎同一个时刻进入操作状态的,所以挂单突增是一种典型的非自然交易状态,它值得我们关注。
    从概念上说,接抛盘多是说明交易比较活跃,买卖双方参与意愿很强。但现在这些接抛盘是突然出现的,所以这只能是主力的单方面所为。主力将大量的筹码突然挂出来又是为了什么?
    市场显然不可能因为挂单突然增加也突然冲进来很多买单或者卖单,所以主力一直将挂单放在那里是毫无意义的。单子是用来进行交易的,因此主力的后续动作就一定是自己交易这些单子,起码是其中的相当一部分。
    主力自己交易就是对倒,对倒的目的往往是拉升股价。如果我们继续观察就会发现随后交易开始活跃,成交量比前面明显放大,股价出现上涨。
    当然这只是一次盘中的预备上涨时段,是一个很小的环节,对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所起的作用有限,但如果正在考虑买入这家股票的话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买点。
    挂单突增一般出现在指数盘中下跌以后的回稳阶段。如果指数接着出现一波更猛烈的下跌,那么主力即使不逆势拉升起码也会维护原来的价位,等到指数回稳后再拉升。
    由于接抛盘一起挂有明显的造市假象,而且主力会进行对倒交易,所以主力应该不在建仓期。


    随笔__无风险套利机会

    投资证券有风险,这恐怕谁都知道,但大量的资金存在银行里拿利息也实在太低了,因此寻找收益高于银行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就成为必须。
    最近在对一些有关权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原来的目的只是想通过权证作一些投机的买卖,却从中发现了一些以后可能会出现的没有任何风险的套利机会。
    目前上市交易的权证分为认购和认沽权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买入和卖出权证。从理论上来说认购权证总是有风险的。比如正股价格8元,权证到期认购价5元,而权证目前只要2元,看上去很合算,2元加上5元只要7元,比现在买正股合算多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时间,因为未进入行权期,所以不能以5元的价格向权证的发行方买进正股,所以还要等待,而在等待的过程中正股的价格有可能跌到7元以下甚至更低,这样到时就要亏损。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认购权证的风险,至于其中有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并不在讨论之列。
    然而认沽权证在理论上却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
    假设正股5元,认沽权证1元,权证到行权期可以将正股以7元的价格卖给权证发行方,这就出现了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只要我们同时买进正股和认沽权证,到行权期就可以以7元的价格卖给权证发行方,获利是1元(成本是正股5元和权证1元)。请注意,在未到行权期的等待时间段内,不论正股还是认沽权证的价格如何波动,我们最后的收益绝不会低于1元。如果正股和认沽权证在市场上的合计上涨幅度超过1元,我们在市场上兑现收益将更高。
    由于现在市场上的权证价位都非常高,所以以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是错了。
    今年4月7日,G沪机场(600009)的收盘价是11.50元,认沽权证的收盘价是1.65元,而2007年3月6日到期的行权价是13.60元。简单算一下,同时买进正股和认沽权证,每一股的全部费用是13.15元(11.50+1.65=13.15),加上交易成本是13.17元(网上交易手续费为千分之一,权证没有印花税),到时可兑现13.60元,收益率为3.26%,时间为一年不到,这里3.26%的收益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如果确实是只存银行的资金,那么绝对是好机会。
    当然,今天(5月19日)已经没有这种机会了,因为近期权证涨幅巨大。反过来看,如果我们在4月7日同时以收盘价买进G沪机场(600009)的正股和卖出权证,到今天(5月9日)已经可以从二级市场上获利15%以上!现在的正股价是13.47元,认沽权证价是1.74元,合计15.21元,收益超过15%(用15.21/13.17计算)。当然,如果当时只买正股那么收益会更高,但那是有风险的,原来只是单存银行的资金不应该这么做,关键是那样就无法保证3.26%的无风险收益。
    尽管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权证了,但相信以后还是会出现的,我将每天跟踪权证的价格变化,一旦再次出现这种机会将会在博客中记录。
    必须再次说明,类似的机会只是留给那些准备在银行中做定期存放的绝对不冒风险的资金。由于现在市场非常热闹,所以专门做二级市场的资金应该在冒一定风险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收益。
    其实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应该还有,比如G长江(600900)。该公司将发行一种新的认购权证,到期可以用5.50元的价格认购G长江(600900)新股,或者以1.80元的价格将认购权证卖给集团公司。这个案例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认识到这是一种远期新股发行。由于项目的需要,发行必须保证成功,因此认购权证的持有者必须完成认购新股,而权证的持有者无非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或者是集团公司。由于认购价5.50元加上1.80元的权证回购价一共是7.30元,所以7.30元对于正股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价位。由于认购权证可以以1.80元的价格卖给集团,因此认购权证的地板价应该在1.80元附近,也就是说除了原始持有者,否则只要是二级市场上买进权证的成本都应该在1.80元的上方。这样一旦到期,如果正股价格在7.30元之下,权证的持有者将只能选择将权证以1.80元的价格卖给集团,最后是集团以7.30元的成本(1.80+5.50)将新股认购进来,而这显然违背集团意愿。所以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方案,那么最后G长江(600900)的股价一定会远高于7.30元。因此如果在此期间正股的股价跌到7.30元以下,那就又出现了一次无风险的套利机会,股价低于7.30元越多无风险的收益也就越大。
    今天G长江(600900)收盘价正好是7.30元,让我们继续关注。
    也许还有其它的无风险套利机会,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把这种机会留给那些不愿意冒任何风险的银行存款。


    随笔__G原水与水价上调

    昨天(2006年5月16日星期二),包括《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在内的多家报纸都有推荐G原水(600649)的文章。推荐个股一般会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两方面来进行,现在我们不管技术面,看看基本面上的出发点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推荐文章都说到了水价,并且预期上海的自来水有可能涨价,作为提供上海水源的G原水自然就有业绩提升的预期。这里先分析一下历年来G原水的每股收益情况:
    年份  每股收益
    1995    0.20
    1996    0.21
    1997    0.23    10配 8,每股3.70元
    1998    0.24    10送 1.5
    1999    0.23    10送 1
    2000    0.22
    2001    0.21
    2002    0.22
    2003    0.23
    2004    0.23
    2005    0.20
    结论:每年的收益在0.20元稍多一些,请注意即使在配股或者送股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一个情况。
    在这十年间,上海已经多次向上调整了自来水的水价。
    显然,水价的调整与G原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这是数据告诉我们的。其实,G原水的本身经营特性已经决定了水价与其并没有直接关系。
    上海市民用的自来水其实并不是从G原水那里购买的。只要在上海待过的投资朋友都知道,市民每个月交的水费并不是交给G原水公司,而是交给自来水公司。当然,市民用的水确实是来源于G原水,只是因为中间还有自来水公司,所以水价的涨跌就有了悬机。
    自来水涨价了,老百姓用同样的水但付出了更多的钱,这些多余的钱直接进入自来水公司。自来水公司是从G原水那里进的水,但自来水公司给G原水的价格不会同步增长,因此自来水涨价与G原水的关系就不大了。
    现在的问题是G原水为什么不同步涨价?
    众所周知,自来水价格是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ZF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的。事实上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上海原来的自来水公司就一直亏损,每年ZF要贴补大量资金。将原水与自来水经营分开以后还是亏损。但经营原水的G原水是上市公司,因此不能亏损,而且业绩不能太差,大概就定出了一个0.20元略多一点的每股收益指标,然后根据这个指标倒过来算自来水公司买G原水的自来水的水价,至于这个水价与市民用水的水价并没有关系。如果购买原水的价格高了,那么自来水公司的亏损还是由ZF来补贴,反之则自来水公司有利润。
    我们会很自然的以为公司的收益是市场经营的结果,但有时侯是倒过来算的。
    所以除非G原水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否则它的每股收益还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当然,股价的涨跌并不完全依赖基本面,特别是短时期的涨跌,所以G原水的涨跌也可能与基本面关系不大,只是我们在操作的同时对它的基本面还是要有所了解。


    随笔__看出租汽车调价

    上海市出租汽车从5月11日开始上调价格,起租费由10元/3公里上调为11元/3公里,超起租里程由2元/公里上调为2.10元/公里。对于生活在上海的老百姓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有时候还是要乘出租汽车的,但对于做股票的人来说就不一定了,今天就有个朋友说出租汽车调价对于出租汽车公司是大利好,就像煤电调价一样会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
    出租汽车涨价会不会给出租汽车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呢?
    我们要注意整个调价方案。除了出租汽车运价调整以外其它有关的指标也作了同步调整。首先,出租汽车的月承包费用(即上交给公司的费用)由此前的9800元至10000余元统一下调到9500元,其次,出租汽车公司各种收费将降低、清理和规范,除修理费、清洁费、电话调度费等一些必须由公司统一收取的费用外,其他费用一律取消。
    整个调价方案显示,这次调价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出租汽车司机的成本同时提高收入以便应对高昂的油价,从而减免原来由ZF贴补的油费,受益者首先是ZF其次是司机。而出租汽车公司将减少收入,老百姓将多支出费用。

    随笔__长线与巴菲特的差异

    作为一代投资名家,巴菲特的大名在市场上似乎无人不晓,当然也就出现了很多巴菲特的追随者。作为市场中的一名老兵,我在这十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也在不断地变换着投资风格,最近,一些相识多年的朋友已经认定我是一个忠实的巴菲特信徒,因为近几年我持有股票的时间已经越来越长,特别是在某股的流通股名单中持续出现。
    其实各人有各人的思路,完全照搬他人的思路从而获得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很多,我的操作风格的改变也并非是因为有了巴菲特。其实在中国的股票市场创立以前巴菲特就已经获得了成功,要是完全学习巴菲特的话我的操作风格应该一开始就定下来,而绝不会从超短线逐步过度到中长线,实际上任何一种投资策略的形成都应该归功于市场。当巴菲特进入证券市场的时候美国的股票市场已经存续了100多年,但我进入市场的时候还只有八家股票!在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中进行投资是绝不可能套用成熟市场的方法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认识市场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经过十多年的磨练,我的持筹时间确实在增加,但这仍然不是完全的巴菲特方法翻版。当然,巴菲特主要也是采用长期持有的方法,只是切入的点不一样,也就是说选择股票的方法不一样。如果仅仅从持有筹码的时间上来加以判断,那么几年前大量被套在高位而不得不被动长期持有的投资方式也成了巴菲特的信徒。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持有筹码的原因和目的。
    巴菲特长线持有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回报能力。比如可口可乐公司,从一家无名小店到占据碳酸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就是靠公司本身超强的经营能力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从而达到发展自己的典范。如果我们要照搬巴菲特的方法,那么就意味着必须找出中国未来的可口可乐公司,相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个能力。也就是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所持有的股票尽管时间相对长一些但与巴菲特的差异还是很大。
    首先是持有的时间至少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算很长。尽管现在还在继续持有但最终持有多少时间无法确定,不过象巴菲特那样坚持几十年恐怕是不可能的。其次是目的,我所谓长线持有的目的往往并不是看好公司本身的发展,而是公司的转型。由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获利能力,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在谋求转型,以期从原来不景气的行业中逃离出来进入前景良好的行业。在这期间股价会有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来业绩较差甚至戴帽的公司来说一旦转形成功股价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我现在的操作策略正是寻找这样的公司,目前长线持有的某家公司就属于此类。既然目的是一次转型的重新定位,而转型的过程有可能相当复杂,所以持有的时间也就有可能比拉长,但并不会无休止地持有下去。一旦公司转型成功并且进入稳定期,那就应该考虑退出了。
    所以仅仅从持有的时间上来判断是否跟随巴菲特是不够的。

    随笔__买股与买房

    一个五一长假增进了朋友间的交往,也带出了很多话题。其中股票当然是一个极重要的话题,但房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这样两者之间的合议也就成为新的热点。
    对于买房和买股,大家的感觉是买房更实在,因为房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有地段、小区环境、房型等等因素辅助而成的,而股票除了一张交割单以外就什么也没有了,有点云里雾里的味道。
    其实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就是股票市场上常讲的投机与投资。
    如果同时从投资或者投机的角度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买房与买股是差不多的。
    如果是投机买股,一般是在价格上涨的阶段,买家考虑的是尽可能快地买进筹码,因此在很少考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往往只要自己给出一个理由就可以了,这些理由一般可以称之为“题材”。比如某公司有能源概念就是一个买进的理由,至于未来公司业绩是否增长则并不重要。这样买进的股票当然就只有一个“价格”的概念,心里空落落的。对于房产的投机来说也是如此。前两年上海房产市场热闹的时候同样是不看地段,不看房型甚至不问价钱,连排几天几夜的队抢购新房,这其实与股票投机并没有两样,都不会注意所买东西的内在价值。
    如果是投资,那么在买房的时候就会慎重多了,会房产本身的质地以及周边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买进的房产自然心中就有数了,感觉也踏实了。回到股票市场的投资其实也是这样。如果我们在买进股票之前对上市公司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那么你就不会感到买进的是一张虚无缥缈的交割单,而是实实在在的上市公司股权,它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在里面。
    也许朋友们会说,上市公司造假的很多。确实这种现象不少,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象美国这样经历了200余年历史的股票市场也还是会出现安然这样彻头彻尾造假的上市公司。所以我们不能随随便便买股票。其实话又说回来,房产也有被骗的时候,只是在房价上涨的时候好一些罢了。2000年前上海大量的烂尾楼工程可以说都是造假的案例,当时买房的风险是比较大的,这不单单是指房价,最后开发商逃之夭夭的案例并不在少数。
    我们之所以感觉买房比买股实在,其实是用投资买房与投机买股在进行比较,但这不是一个层次下进行的比较,因此没有实际意义。(潘伟君原创)

    随笔__老手不如新手

    本周四(4月26日)的聊天活动前主持人张小姐提前给出了一些议题,但有些议题并没有在聊天中谈及,其实这些议题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老股民不敌新股民。
    股民的称呼我并不赞同,应该是投资者。这里为了更平和些,干脆用老手和新手来代替。
    在今年的一波上涨行情中,我们确实可以发现很多新手赚的可以,于是便引发了“老手不如新手”的联想。
    拿老手和新手来比首先要确定内容,即比什么?一般来说是输赢。但我们知道,人非常胜将军亦非常败将军,几次的失误当在情理之中,因此比输赢至少还有一个时间的问题。在股票市场上这个时间段起码应该在一年或者以上。当然,如果新手做了这几个月就全身而退永远离开市场那就另当别论了。
    根据以往的经验,新手能否赚钱多数取绝于大盘的情况。也就是说新手的特点是牛市肯定赚钱而熊市肯定输钱,但老手的特点是牛市不一定赚大钱而熊市却又不一定输钱。因此就目前几个月的上升市场而言应该是新手获利更多一些,但除非新手现在就放下屠刀不再做股票,否则的话到年底再结算一下可能老手会追上来。
    新手之所以会在上涨的大盘中屡屡成功,其原因在于胆量,在于看到更多的获利前景。而老手每每注意的是风险,操作上自然更趋于保守。

    股票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投资朋友也并不会在做了几个月之后就离开市场,因此某几个月的胜败意义并不是很大。从历史上来说投资大师也会有失败的年份,也会在某一年败于一个新手,但这并没有改变什么,新手也不会就凭这一年的业绩而成为大师。
    作为新手,即使现在获得了胜利也要摆正位置,千万不要忘记在你获利的时候大盘在涨。只有当我们在大盘下跌的时候还在获利时才能够说明我们真正获得了成功。
    作为老手,即使暂时败于新手也很正常,因为老手始终把风险放在第一位,修炼的内功更深一些,投资更注重公司的品质,更能回避市场下跌的风险。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来日方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手并非没有翻盘的可能。
    老手尽管不如新手但并不意味着老手亏钱。投资的真正判别标准是大盘指数,只要跑赢大盘就是胜利,至少我们判别公众基金就是这样一个标准。(潘伟君原创)


    随笔__个股的可把握性分析

    投资股票,少不了要选择个股,因此也就派生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无论怎样选股,题材是必须要考虑的。尽管题材多种多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时间上做一个明确的分类并分析对应个股的可把握性。
    分类①:短线题材。
    出击短线题材个股几乎是每一个新手的向往,因为这样可以达到快速获利的目的。但却没有考虑到短线出击同样也有可能带来快速亏损。
    上市公司的题材有些历时很长有些则会很短,这是我们必须分清楚的。比如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被转让给外资题材,这个题材的背后是外资进入会使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出现增长。这似乎是一个长期题材,但如果我们没有十足的理由说服自己,那么最好还是把它看作一个短线的题材,实际上外资进入甚至成为大股东也有许多经营业绩下滑的实例。再比如公司收到一笔一次性收益如财政补贴等,这种收益只能对当期财务报表提供支撑,接着还是会恢复原样,所以这种题材也是典型的短线题材。再比如卖家当,卖出一块土地或者部分甚至全部其它公司的股权,这样带来的收益也是属于一次性的,所以也是短线题材。
    这些短线题材可能会带来股价的短期上涨,所以我们要研判它的可把握性。
    市场上每个投资者的信息来源渠道不一,分析决策的过程也不一样,最后采取行动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了。对于我们来说短线题材的把握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当前的股价是否已经反映了这个题材,如果已经有所反映,那么还会有多少上涨空间。;另一个是股价还没有反映,那么以后市场会不会认同这个题材。这两个问题是短线参与者永远的痛,因此可以说短线题材的可把握性是比较低的,我们历来提倡在短线交易中设立止损位也就是基于这一特点。
    结论很明显,短线题材的可把握性较低,操作的重点是必须设立止损位。

    分类②:中线题材。
    在经历了短线出击的屡屡失败之后不少投资者开始试图运作中线题材。所谓中线题材就是离题材兑现的时间长一些。比如今年以来盛行的资产重估题材,法人股流通带来的收益题材,迪斯尼乐园带来的增值题材等等。这些题材的兑现离现在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大都在一年之内,所以归入中线题材一类
    中线题材的特点仍然是一次性的。比如土地的大幅度增值是因为会计制度的变化,以后将随市场而变,不会再有突发性的增值。再比如法人股因为全流通而卖出也是一次性的收益。
    从可把握性上来说中线题材是比较高的,只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买点比较难以把握。因为在中线持有的过程中股价难免会有反复,如果买在相对的高位势必要冒被套的风险,最后能否解套是个变数。另外投资者还必须具备中线持有的定力。
    很多投资朋友将中线题材作为短线频繁出击的依据,这未尝不可但必须具备较强的盘面感觉和分析能力,一般不应提倡。

    分类③:长线题材。
    现在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关注的是长线题材,这里所说的长线是指一年以上的时间。
    长线题材其实只有一种,就是业绩增长,即使像太阳能、新能源一类的题材实际上也是看中它未来的业绩增长题材。当然,公司业绩增长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公司经营出色,比如行业时来运转大发展,比如公司投资新项目,比如公司转型等等。由于这类题材的兑现都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就归入长线题材一类。
    长线题材的可把握性比起短线题材来说要高一些,但比起中线题材要低一些。在操作中也有一个持有的定力问题,但切入时点的重要性远不及中线题材。其主要的精力应该是放在题材的确认上,也就是说必须确认个股的业绩在未来起码一年内有比较大的增长幅度而且现在股价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潘伟君原创)


    随笔__今天不看盘

    现在股票市场上有很多职业的投资者,就是以投资股票为工作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每天一定看盘,对于上证指数涨跌几个点或者手中筹码的价位变动十分敏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使这类投资者对于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也特别敏感,任何一个官方或者非官方有关政策方面的消息都会冲击自己的大脑神经。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正所谓是“人在江湖”的必然结果,但“每天一定看盘”的效果却并不一定好。
    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细分成两类,一类是以技术面为主的短线投资者,另外一类是以基本面为主的长线投资者,但事实上往往很难将某位投资者归入其中的哪一类。就我自己而言,似乎已经从几年前的纯短线过度到现在以长线为主,但短线的操作还是会有,只是不将所有的资金都用作短线,也不会每天每周都做短线。换句话说,长线的筹码一直会有但短线的操作就是断断续续的了。普通投资朋友大概也是这样一个情况,长线短线都做,但差异是长线筹码往往是被市场套住的筹码。
    假如你是短线投资者,一定希望每天都抓住当天或者第二天涨幅榜前几位的股票,所以将每天大量的时间化在盘面走势的跟踪分析判断上,以期达到自己的目的。从逻辑上来说这是对的,因为参与越多集会也就越多。我自己在本报也分析过各种盘面的细节,其中很多也是用于短线操作的。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如果我们天天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无意会使大脑过度疲劳,长期如此对身体形成伤害是必然的,而且由于大脑的疲劳使我们未必能够真正达到目的。有一句话叫做“恋爱中人的智商是最低的”,我则以为“连续看盘以后智商必然下降”,这是我个人多年投资生涯的经验总结。看看周围,有那么多上班的人千方百计挤出时间去休假、旅游,其目的不正是为了缓和一下被工作绑得紧紧的脑神经吗?普通打工者尚且如此关爱自己的身体,我们这些从事高度脑力劳动的投资者实在是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了。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凭自己的能耐,每天抓黑马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是一个长线投资者,那么就更加应该离市场远一些。长线投资者的目的是投资上市公司的未来,坚信目前股价被低估而以后会回升。也就是说长线投资者认为自己一定是比市场早一步发现了上市公司的内在或者未来的价值,因此一旦持有筹码以后唯一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市场的认同,这段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这中间股价也一定会有反复。如果我们还是要天天看盘,那么除了股价的上涨阶段以外也必然会经历股价的下跌阶段,这对自己的持筹信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往往会坚持不住。所以不如干脆适当给自己放放假,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
    有一句话叫做“旁观者清”。当我们离市场稍微远一些以后就会发现,自己对市场的总体走向似乎更能把握了,对于个股的涨跌也会看得更清。其实我的许多看盘细节的分析都是在不看盘的时候写的,很多时候市场正在交易但我却在静静的分析总结以往看盘经验。上周四(13日)大盘大跌,周五又大涨,但这两天我并没有看盘,正在给自己放假。这两天其实是做短线的好机会,但错过了也就错过了,毕竟长线筹码已经锁定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