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机关忙乱现象的哲学思考0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2:14:40

对机关忙乱现象的哲学思考

 

    当前一些领导机关中存在的“忙乱”现象,从根子上讲,在于没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有限与无限等关系,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造成的。那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认识、分析并克服这种忙乱现象呢?结合工作实际,我以为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要坚持用主要矛盾的观点来统揽全面建设,解决好包揽过多的问题

    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如果分不清该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那么对该事物性质的认识就一定是模糊的,对该事物采取的行动就必然是迟疑的;如果弄错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造成工作被动甚至失误。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抓不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一些领导和机关中司空见惯。比如,有的领导机关抓工作习惯于“一竿子插到底”,常常越过下一级甚至下两级抓工作,认为只有抓得越具体越深入,工作就越落实越到位。结果不但费力不少、效率不高,反而形成“上面越包、下面越靠——下面越靠、能力越弱——能力越弱、上面越包”这样一个怪圈。正如有些同志形容的那样:“你不放心,我就不用心;你不撒手,我就甩手;你要包揽,我就偷懒”。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要善于抓大事。领导机关抓工作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学会从错综复杂的工作中进行横向比较,找出对全局影响最大、最有决定意义的大事,从而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否则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势必会事倍功半。强调领导者要抓大事,并非可以不抓小事,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抓大事与抓小事的关系,掌握好一个“度”。一个领导如果经常包揽下边的事,唯恐他人不及我尽心,对下级职权范围内的事,总是自己插手去作决定,结果必然要分散自己抓大事的时间和精力,这不仅使本应自己干的工作受到影响,而且也很难保证领导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同时,领导如果包揽过多,放不开手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下级干部的懒惰习性,影响和制约干部素质的提高。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既要身体力行,又要善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上上下下干好自己该干的事。二是要善于抓关键。我们每个单位都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又彼此牵连、互相制约,可谓千头万绪。面对这种情况,怎样才能保证各项任务有条不紊都能得到落实?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善于抓关键。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讲的都是这个意思。作为总队一级,在指导工作中抓关键,就是要抓支队级单位党委和机关建设,切实发挥好“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就是要抓基层党支部建设,切实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和领导中队全面建设的能力;就是要抓基层干部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建设一支热爱基层、会抓基层、模范作用好的干部队伍。三是要善于“弹钢琴”。一个单位工作有主有次,问题有多有少,就是同一个单位,由于其基础和外部条件不一样,其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解决的办法既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效益,又不能十个指头按跳蚤,平均使用力量。必须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又要抓好非主要矛盾的解决,使中心工作与非中心工作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使其收到预期效果。

    二、要坚持用实践第一的观点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解决工作指导随意性的问题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反映在领导工作中,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当前,有的单位存在指导无计划,工作想到哪抓到哪、上级强调什么抓什么、什么工作出了问题就抓什么工作的问题,其根源在于对发展规律把握不够,工作随意性大,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正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增强工作的预见性。要通过分析总结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并在各个工作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措施提前作出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实践证明,对建设规律掌握得越准,预见性就越强,而所作的工作计划也就越科学合理,执行起来也比较顺利,就能有效地避免领导工作的“忙乱”现象。二是要把功夫下在抓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落实上。基层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动态之中又带有长期性,工作内容也带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工作必须经常抓,基础必须年年打。特别要引导办好天天必办的事,守好人人必守的规矩,尽好层层必尽的责任。各级领导和机关只有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和飘浮作风,下实功夫、慢功夫、细功夫,才能始终如一的抓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的落实。三是要坚持依据法规制度抓基层。要坚决纠正 “土政策”、“土规定”;要一级带一级,防止和克服越俎代疱等现象。领导机关必须强化法规意识,保证基层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三、要坚持用质量互变规律把握工作节奏,解决实效性差的问题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领导机关抓基层必须坚持用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来把握事物的质和量,在质和量的统一中寻求最佳结合点。当前,有的领导机关作风飘浮,下不去、蹲不住,热衷于电话来、电话去,用会议文电指导;有的领导机关安排部署工作不考虑下面的实际情况,一味强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逼着下面用设想代替工作,用计划代替成果,没有实效性可言。根治这种作风,使之真正有耕耘就有收获,一要加大“统”的力度。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一盘棋”的思想。下达指示、安排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掌握好工作节奏;对已确定的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未经党委研究,机关都不得擅自变更;凡涉及到全局的临时性工作任务,未经首长办公会批准,机关各部门不得随意安排;凡派往基层的工作组,没有事先向办公会报告,机关各部门不得擅自派出。二要端正评价机关工作的导向。党委、首长对机关工作的评价导向,往往是机关干部的努力方向。党委、首长评价机关工作成绩,不能光看业务工作做得怎样,更要看对待中心工作的态度如何,看业务工作在基层落实得如何?评价一个机关干部的工作,不能只用业务标准、单项标准去衡量,而要坚持加强基层全面建设这个大棋盘上来衡量和审视。要坚决纠正一些机关抓工作“不怕基层不满意,就怕上级不满意”,一味迎合上级、搞形式主义的不正之风。三要坚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践证明,领导机关在指导基层建设中只有坚持内容和形式相一致,领导机关的工作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取得整体效益。所以,必须防止和克服两种形而上学的观点:一种是形式主义观点,即片面夸大形式的作用,把形式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从而失去说服力;另一种是否定必要形式的虚无主义观点,即只讲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而否认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所以,各级一定要通过加强教育,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变成领导机关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要通过坚持“标本兼治”,把长期效益的制度建设和即时效益的具体规定结合起来,从而从根本上克服和纠正主观随意性,增强工作指导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