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周文王的即位與稱王問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29:14

也談周文王的即位與稱王問題

————讀清華簡《保訓》劄記

于振波(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首發)

 

  關於周文王生前是否稱王,此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周文王晚年已經稱王,如《史記·周本紀》就是這樣記述的;二是認為周文王沒有稱王,唐代以後這種觀點逐漸占上風。最近有學者根據清華大學藏戰國簡《保訓》篇相關資料,又提出新的觀點,認為《保訓》作為周文王臨終前給姬發留下的遺囑,其中“惟王五十年”一語表明周文王自即位起就已經稱王了。[1]

  問題是,能否根據“惟王五十年”一語,就可以斷定周文王自即位之年就已經稱王了?這一推論如果成立,似乎應當解答這樣的問題:第一,當時除商王而外,各諸侯是否有自己的紀年?第二,如果各諸侯有自己的紀年,那麼,當某個諸侯的稱號發生變化,紀年是否也必須隨之改為“元年”?

  關於第一點,商代的史料不能說明問題,但是西周的情況還是比較明確的。周武王滅商之後,所分封的各地諸侯,他們在尊奉周王正朔的同時,也都有自己的紀年,對此,《史記》各諸侯世家都有記載。由此推斷,商朝各諸侯應該也有自己的紀年,與西周時期的情況相去不遠。

  關於第二點,如果某個諸侯的稱號發生變化,稱號改變之年是否一定要改為“元年”?這個問題,商代的史料也不能提供相應的證據。我們知道,戰國時期,很多諸侯不滿足于已有的封號,競相稱“王”,雖然時代與商末周初相距較遠,也能提供某些佐證。筆者從《史記》中找到若干事例,其中多數在稱王之後,紀年並沒發生變化,例如:

  《史記·燕召公世家》:燕易王十年(公元前323年)稱王,次年為易王十一年。

  《史記·韓世家》:韓宣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2年)稱王,次年為宣惠王十二年。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威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31年),齊國在桂陵之戰中大敗魏國,“自稱為王以令天下”。齊宣王九年(公元前311年)與魏襄王在徐州會盟,諸侯互致王號。齊威王沒有把“自稱為王”之年改為“元年”,齊宣王也沒有在徐州會盟之後更改紀年。

  《史記·宋微子世家》:宋君偃十一年(公元前318年),自立為王,直到被齊、魏、楚三國伐滅,紀年都沒有發生變化。

  當然,也有稱王之後而“更元”者,例如:

  《史記·魏世家》:魏襄王元年(公元前318年),“與諸侯會徐州,相王也。追尊父惠王為王”。據考證,《史記》此處記載有誤,所謂“襄王元年”,應該是惠王“後元元年”。[2]

  《史記·秦本紀》:惠文君十四年(公元前324年)“更為元年”,估計也與稱王有關。

  但是,同樣在《史記·秦本紀》中,我們發現,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吞併關東六國之後,改稱“始皇帝”,以“稱成功,傳後世”,但是紀年仍然從“二十六年”開始,沒有改元。

  上些事例表明,戰國時期諸侯稱號的改變並不意味着必須改元。這些事例雖然時代較晚,但並非毫無價值。筆者認為,如果《保訓》確為周文王遺囑,那麼,其中“惟王五十年”一語,可以證明周文王在生前已經稱王,但是並不能證明他何時稱王。或許,《史記》中的相關記載是成立的,即周文王晚年已經稱王。筆者認為在沒有更多可靠的證據之前,僅僅根據“惟王五十年”就斷定周文王在即位之初已經稱王,恐怕為時過早。

   

  (編者按:本文收稿日期為2009年6月9日。)

 

 

--------------------------------------------------------------------------------

[1]劉國忠,《〈保訓〉與周文王稱王》,《光明日報》2009-4-27(12)“國學”。

[2]參見陳久金,《中朝日越四國歷史紀年表》(北京:群言出版社,2008),頁60。史書中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紀年混亂,本文相關紀年都根據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