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至》和六言_良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1:25:17
《八至》和六言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现在的读者,熟悉这首诗的恐怕不会太多。这首题为《八至》的六言诗,作者是唐代女诗人李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首绝妙的诗,其中的哲理,会使很多人感慨共鸣。四句诗,八个“至”,前面六至,是巧妙的铺垫。“至近至远东西”:最远和最近的,是人们所说的“东西”,这是指一个不确定的方位,可以遥不可及,也可以近在咫尺。“至深至浅清溪流”:最深和最浅的,是溪流,流水可以深不可测,也可以清浅见底。“至高至明日月”:这两至,情形有些不同,最高和最明亮的,是太阳和月亮,似乎少了前面四至的对称和悖反,如改成“至明至暗日月”,也许更有趣。李冶如在,不知是否会同意我的修改。全诗的点睛之笔,是最后那两至:“至亲至疏夫妻”。这样的议论,在当时很有惊世骇俗的味道。古时男尊女卑,女人被三纲五常压迫,“夫为妻纲”,夫妻之间,妻子只有顺从的权利。夫对妻,主权大于爱情;妻对夫,义务大于爱情。一个女人,敢在诗中作如此大胆的表达,在唐诗中少见。唐诗中女诗人的作品少,如此出格出新的作品,竟出自女性之手,那真是女诗人的骄傲。
    值得说一下的,是这首诗的形式。六言诗,在唐代并不多,《唐诗三百首》中,没有一首六言诗,《全唐诗》洋洋数万首,六言诗只有几十首。也许,六言诗的韵律和节奏,更像文章而不像诗歌。诗人们不喜欢这样的格律,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大诗人们甚至基本不用此格律。因为六言诗脍炙人口的名作少,被人传诵的作品也少,这种格律和形式,几乎被人忽略淡忘。
    追溯一下六言诗的源头,还是很有意思的。其实,东汉的抒情小赋中,就出现了大量六言的文字,虽未分行排列,但已有了六言诗的征象。如张衡的《征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尘埃以远逝,与世事乎长辞。”谁能说这不是六言诗呢。到建安时期,出现了完整的六言诗歌,孔融咏史的三首诗,被专家认为是现存最完整的六言诗,其中一首是对曹操的赞美:“从洛到许巍巍,曹公忧国无私,减去厨膳甘肥。群僚率从祁祁,虽得俸禄常饥,念我苦寒心悲。”和孔融同时代的曹丕、曹植,都写过有影响的六言诗,如曹植的《妾薄命》,是建安时期六言诗的扛鼎之作:“携玉手喜同车,北上云阁飞除。钓台蹇产清虚,池塘观沼可娱。仰泛龙舟绿波,俯擢神草枝柯。想彼宓妃洛河,退咏汉女湘娥。”到魏晋南北朝,嵇康、傅玄、陆机、庾阐等当时的文人,都写过出色的六言诗。
    到唐代,六言诗和五、七言诗歌一样,发展成为格律诗,虽不盛行,却时有佳作。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维的《辋川六言》,这是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描绘了田园风光和诗人悠闲的心情:“采菱渡头风急,杖策村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唐代另一位女诗人鱼玄机,也写过很有韵味的六言诗《隔汉江寄子安》:“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我以为,在存世的六言诗中,最出色的两首,正是两位唐代女诗人的作品。李冶和鱼玄机,她们的名字和六言诗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