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必须重视印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9:20:44
2006年10月26日 08:44:34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免费订手机版】
新华网专稿:提到印度时,国人的第一反应大多不屑。追究个中原因,除了颇为自得地认为印度"硬实力"尚难与中国相提并论之外,更多还是来自殖民地历史、两国军队交手记忆和媒体负面报道所形成的不良印象。这种感受长期积累下来,阻隔了对印度社会的深入洞察,乃至成为妨碍两国民间交往的一大感情路障。
就在国内除学界外对印度冷漠如初的同时,国际社会却悄然兴起了中印发展比较快,关于"龙象共舞"还是"龙象竞争"的话题络绎不绝,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一大看点。而美国、日本政界屡屡与印度政府的靠近亲热动作,也在现实主义逻辑的惯性作用下,难免成为国际社会对"中国威胁论"的旁系佐证。更有人大胆预测,21世纪将是印度的世纪,从而对"中国崛起"论提出了有力挑战。
显然,温差主要还是来自我们内部的热量不够。印度学之所以在中国始终不昌,根本原因还在于太多人缺乏战略思维和历史眼光,或者重强者轻弱者,或者重当前而轻长远,或者重局部而轻全局。所谓"印度阿三"的蔑称,与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把印度视为世界五个"主要和积极的地缘战略棋手"之一的重视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比。如果再考虑四大文明古国的身份、得天独厚的海陆地缘、一亿以上中产阶级的结构、IT产业巨头的财富和甘地主义的荣耀等因素,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多非难印度实际地位的理由。
然而,"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些都还不是引起我们重视印度的主要由头。毕竟,这些特质要么对中国没有多少影响力,要么有其它因素足够牵制。真正能够吸引我们眼球的,或许还是那些与中国崛起不可须臾分离的关键质素。
首先是历史的承接。印度是中国的近邻,两国自古以来就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解放后,印度是第二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共产党国家,"印中人民是兄弟"的口号真实反映了双边关系曾经达到的高度。在经历边界战争的顿挫之后,随着两国认识的深化和交往的深入,双边关系开始具备更为深厚的利益内涵,成为中国政府推动"睦邻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是经济的考量。对中国来说,积极发展对印经贸合作,有利于实现外贸对象的多元化和扩大国际市场、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促进西南地区开发;对印度来说,积极开展对华经贸合作,可以打开庞大的中国市场,帮助其东北地区保持繁荣与稳定。中印经济合作还可能打造一个巨大的经济共同体。摩根士丹利证券曾预计,中印经济在未来10至15年内有融合的空间。
再次是政治的需要。两国在人权、军控、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往往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立场,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并有利于维护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此外,双方在地区事务中也可找到合作领域。
最后一个原因则在于国家安全的必须。对中国来说,尽管一个实现核武装且爱指手画脚的印度老让人偶尔有种"卧榻之侧"的感觉,但强固后背、避免两线作战毕竟既是兵家常识也是现实需要,印度在这方面具有其它国家不可替代的作用,稳定尚有争议的中印边境将为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崛起"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况且,未来亚洲共同体的建设同样很难离开这个南亚大国的积极参与,"中俄印"战略三角的大胆设想也从侧面昭示了历史发展的另一种可能轨迹。此外,如果善于从时间纵向考虑美国霸权诉求序列的话,一个富于长远战略预见、不甘心成为"多米诺骨效应"最后一人从而愿与中国展开全方位合作的印度,就更没有任何理由不立即进入我们的大战略视野。
德国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说过,"战争是机会的领域"。今天,当印度与中国感情日渐升温(虽然不时有些插曲),双边关系有可能实现新的跨越时,国人岂不应该稍稍偏转目光,把更多的关注乃至温情投给这个也许不够讨人喜欢却常常有着伟大雄心的国度吗?(沁荣)
声明:本文为新华网专稿,任何媒体或网站(含网络供稿用户)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评论

相关稿件
·真让人吃惊:原来印度青年眼中的中国竟是这样的
·"世界最严格基金"相中中国 曾舍弃中国选择印度
·印度青年团访华感慨多 一下飞机就被上海镇住
·经济特区为何在资本主义的印度出师不利?
·且慢为印度穷人不“仇富”叫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请您发表感言,注意文明用语并遵守相关规定。
查看评论留言须知

(责任编辑: 万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