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 社会主义是理智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7:53:55



   当下位置:主页 -旗帜论坛 -追求真理 - 帖子阅读 [ 进入框架 ]
本版版主:
主帖标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 社会主义是理智的选择收藏
林敬成

经验:46
注册:2010年1月5日
主题开放   ——   欢迎跟帖! 文章ID:641197 2010-1-21 10:22:20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 社会主义是理智的选择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席卷全球。危机为何会发生?后果如何?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滞涨危机后,发达国家为化解危机,减税刺激经济增长,加上欠发达国家经济起步和对外开放,出现对投资的巨额需求,但投资和经济快速增长并没有化解消费需求不足的趋势,反而投资过快增长抬高总供给加深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一旦经济趋于饱和,投资阻滞和消费需求萎缩共同作用,生产过剩危机的发生有其内在必然性。过剩经济的发展将加快社会生产向国家集中调控转型,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科学的主导地位。
一.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们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文明就是在为满足和提高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20世纪下半页,人类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水平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1950年, 人们的需求基本停留在追求温饱型的需求阶段。二战后长期和平的环境,为人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少了战争,人类注重对自身高层次需求的研究、开发,尤其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形成了人类高层次,文明发达的需求,而人类持续开发、提高的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拉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目前,人类需求以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为基础,超过半世纪的深入研究、开发,得到高层度的满足。没有消费品种创新,社会总需求不会急速增长,决定世界经济进入缓慢发展的时期。
经济饱和,即社会有购买力的需求小于社会产出供给能力。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消费力决定社会有购买力的需求的规模,进而间接决定社会有效的总供给的规模,没有有购买力的需求承接的社会产出供给量是不能维持的。而市场经济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决定工资购买力过低,使劳动者的消费需求不能达到最大开发,也决定社会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获得最充分发展。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劳动者的需求远没有满足而生产就已过剩。
必须清醒看到,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因为人们的需求由“温饱”型向现代化需求转化形成巨大需求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条件。21世纪是否还有这样的机遇?知识经济能否使人们已现代化的需求更新, 创造拉动经济大增长的新需求?还有环境和资源能否忍受人类急速膨胀的需求?
发展经济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也受需求限制。考察需求就可明了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需求=消费+投资。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立法建立了最低劳动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高税收和财政再分配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使广大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和消费能力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70年代资本主义滞涨危机以后,发达国家普遍降低税率以刺激投资,以扩大投资拉动消费。由于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起步,形成对投资和资本设备的巨大需求,各国减税政策正好助长了投资快速增长和供给过度膨胀,投资需求旺盛暂时掩盖了消费过弱的矛盾。但是消费过弱,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低工资,劳动产出与劳动者的消费力相差过大,经济不可能长期在不平衡中发展。
二、就业人口过剩与消费需求过弱互为因果
供需平衡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供需平衡是最重要、最硬性的基础平衡, 劳动人口失衡必然导致劳动工资水平下降和消费需求减弱。
20世纪下半页世界和平稳定的环境不仅造就了经济高增长, 而且造就了人口的高速增长。1950年至今,世界人口由25.2亿增至61亿, 增加了1.42倍, 人口剧增必然带来劳动人口激增。与劳动人口激增成反比的是科技进步使传统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缩减。80年代以后, 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生产信息化、自动化层度越来越高,智能机器的使用使企业经营者获得低廉、稳定、高效的劳动力替代品,市场经济成本、品质的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大力使用智能机器,智能设备取代人力劳动日渐发展,生产力提高越来越多表现为设备性能的开发、人力劳动的节省。劳动人口惯性急增与生产智能化对人力劳动需求的减少双向作用,使就业人口过剩逐渐加剧。现代科技的发展, 使人们较易养活目前的人口, 人口老年化不可怕, 可怕的是日益严峻的就业难题。劳动力过剩就业竞争剧烈将导致劳动工资下降,劳动工资下降消费需求减弱导致原有生产规模过剩,循环发展。由于劳动人口增加的巨大惯性、滞后性,和生产智能化的加快,劳动人口供需失衡在可预见的将来只会越来越严峻。
战后发达国家劳动工资水平之所以能随着经济发展相应提高,劳动者的消费力和社会总需求不断扩大,与社会总供给形成互动,促使社会生产持续发展,一个必备条件就是劳动人口供需基本平衡。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由1950年8.1 亿到世纪末11.8亿, 50年增长46%(同期欠发达国家人口由17.1亿增至约49亿, 净增1.86倍,发达地区人口由占世界总人口32.1%下降至不足20%), 经济发展新创造出来的劳动职位与劳动人口的增长基本一致,劳动力供需平衡促成劳动分配的合理化和发达国家劳动工资的提高。80年代后,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欠发达国家经济起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流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欠发达国家迁移,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但由于欠发达国家大量剩余劳动力及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取向,把低工资作为吸引投资重要措施条件,在国外投资者得到丰厚的投资回报的同时,就业者仅够“温饱”的工资水平未能使大量引进投资的“外向型经济”国家培养出与本国经济发展形成互动的国内需求,都不得不把出口,把国外需求、把依赖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供需平衡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尽管在引进的初始阶段,会出现经济高增长的时期,原本压抑的资源开发、升值,使消费资金急速膨胀,先富起来的人对进口汽车等奢侈品的消费形成时段性的强大需求,但广大劳动者的购买力这一块社会的基本需求不能同步扩张,开放初期的需求旺潮很快会过去,没有国内持续扩张的需求拉动,高增长不能持久,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劳动者收入处于停滞,甚至下降的状况。过去20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起步,以劳动者消费力为基础的社会消费需求总量有巨大增长,但消费需求的增长大大低于社会产出总供给的增长,这个不平衡最终将危及社会生产平衡发展的内在机制。
三、投资消化不良使需求不足雪上加霜
为了保持和获取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发达国家都加大了产业结构更新、高新科技开发和应用的投入,从上世纪80年代美日经济科技霸主地位的竞争到90年代美欧的角逐, 都迫使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 而70年代未期各国政府为了化解滞胀危机普遍实行减税为投资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新产品和技术设备的产品周期越来越缩短,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很多原本很繁杂、昂贵的技术设备变得简单、价格适宜,加快了发达国家新设备的购置、更新,也刺激了欠发达国家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甚至重复建设。日本80年代资产大幅升值期间加大投资, 由此造成过剩的生产能力整整一个90年代不能消化; 美国近年投资过大, 生产能力过剩也日渐显露; 而新兴的靠引进二手技术发展加工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国家更是生产能力过剩,产销困难。而就产业而言,除少量高新科技行业外,钢铁、汽车、纺织、机械制造,各行各业生产能力过剩难有幸免,冷峻的事实表明,生产能力过剩,投资消化不良是全球性、普遍性的,虽然从微观上看,还存在大量的投资和竞争机遇,但在宏观上,就全球经济整体而言,已不能靠加大投资弥补消费需求不足获得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并且投资过快增长抬高总供给大幅加大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而投资过大占用未来年月的投资需求将加剧未来岁月的供需不平衡。当前生产过剩的矛盾实际是70年代以来各国为化解滞胀危机减税鼓励投资的副产品,当投资出现阻滞不能用加大投资补充越来越严重的消费相对不足,投资萎缩和消费需求不足共同作用,把需求不足、生产过剩的矛盾迅速展现出来。7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刺激投资化解滞胀危机的办法本身就潜伏着更严峻的生产过剩危机。
四、欠发达国家的潜在需求不能成为与增长互动的有效需求
有一点是无可异议的,全球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远没有饱和,占全球人口 80%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的需求还远远没有满足。但是,欠发达国家的潜在市场不能充分成为全球经济的有效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受到本国生产力水平,而且受到外来竞争的限制,欠发达国家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拼命压低劳动工资水平,使各国在经济增长时,劳动者的消费能力维持在“温饱”水平,未能培养出与生产发展相承互动的消费需求。人们把发展中国家低工资归因于劳动生产率低,这不能解释生产同样品质的商品,在发达国家要付出比欠发达国家多10倍的报酬,这实际是利用穷困国家经济落后劳动力过剩实现资本(主要是国外资本)对劳动者的不公平分配。从经济学角度看,欠发达国家劳动产出成果与劳动者购买力严重失衡就为日后的过剩危机埋下祸根。
经济全球化,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使欠发达国家无法培养与本国经济增长互动的内需,欠发达国家过剩劳动力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快发达国家劳动力供需失衡,和劳动工资水平下降。发达国家由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欢迎移民到现在基本拒绝移民的政策转变,反映了发达国家不断收紧的对本国劳动力市场的保护,但经济全球化必然使劳动力市场国际化,商品移动代替劳动人口移动使发达国家对本国劳动力市场的保护无效,而欠发达国家难以扩张的内需又使发达国家无法得到预期的出口市场,如果欠发达国家的廉价出口商品威胁了发达国家的就业和稳定,极力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发达国家必将回复贸易保护主义的旧伎俩。经济全球化的反作用不可小视。
五、饱和经济的发展将印证马克思经济学的远见和生命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作了深刻的阐述:“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 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资本论》新华出版社《影响世界的著名文献 经济版》694页〉
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主要在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严谨和对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把握。单就发展生产力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条件下有巨大的优势,并且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丰富多彩令人留恋,本来在马克思预见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后再向计划调控体制过渡不仅水到渠成,而且是对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的维护和发展。但广大欠发达国家不仅因为国内劳动人口严重过剩、生产力不发达,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受发达国家经济竞争和压制,不可能靠市场经济使本国经济高度发展,以贫富分化为特征的发展不仅造成社会不稳定而且不可能创造推动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即使发达国家,一旦生产力发展到与垄断竞争不相容,新的生产方式也必将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经营竞争,最终也将消灭经营竞争,目前逾演逾烈的大企业为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额的兼并潮就是市场竞争走向未路的表现(兼并不是竞争的终结,而是新的更大规模竞争的开始)。竞争规模越来越大,空间越来越小,状况越来越惨烈,直到超越社会的承受力。社会经济走向规模化和加强集中协调是必然的趋势。国家利用信息通讯手段全面掌握各种市场信息,统一高效组织生产已不是“天方夜谭”,而且是效率与效益统一的必要条件。并且使用智能机器等现代设备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可以使劳动成为人生的第一需要。马克思的预见有实现的现实性。
上个世纪之交(十九世纪/二十世纪),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终结,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与越来越强。国家为保障社会稳定,只有二种解决办法:一是大幅提高税收,对企业和就业人员征收越来越高额的社会保障基金,使国家有能力对失业者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活保障,保持社会稳定;一是国家更多地占有生产资料,直接经营。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规律决定的,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积量变到质变,直到向社会生产计划化过渡。这个世纪之交,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任何一个新产品如果不更新升级,不用二年都会饱和,饱和经济使这个过渡急切的现实的展现在人们面前。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就不能正确预见和把握这个过渡。
人类社会有很大的继承性,过去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否定和排斥市场经济包含的科学成份是错误的。应该肯定,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在经济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时,对加快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优势和动力,一旦经济趋于饱和,原有行业资本为维持原有利益和生存及新兴资本寻找出路挑起新的竞争使竞争更加剧烈, 自由竞争反过来成为市场经济不受控制的杀手。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甚至缺少必要的调控工具(信息技术),教条地实行“计划体制”,加上政治运动干扰,不能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进步性,但把社会主义经济定格在过去僵化的计划体制加以否定,看不到计划调控的进步性和社会经济必然向计划调控进化的趋势,一样背离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经济学原理。
关于未来的经济模式,马克思接着写道,“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里包含二层内容,一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而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决定生产的计划性, 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和生产的计划性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和必然的发展结果;二是消费的“个人所有制”,以充分发挥“劳动者个人的自由个性”。二者的结合还应通过市场实现,生产的计划性必须而且只能以劳动者的需求为基础,但这个市场不同于作为特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和生产的计划性及其与生活消费的“个人所有制”结合的模式将是新的经济科学的研究课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西方经济学家开始认同计划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必然发展,后来资本主义生产顺风顺水使人们忘却了这个认同,也使不少社会主义国家放弃了原来的信念和制度。当前笼罩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危机使越来越多西方卓识经济学家看到资本主义的失败, 危机的演化将使人们最终认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承认社会向生产计划化为特征的社会主义进化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