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潜江副市长的“韩战”博客(附《悲壮韩战纪念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10/14 09:13:4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韩战纪念园.jpg:
资料图:韩战纪念园
以下为《悲壮,韩战纪念园》原文
悲壮韩战纪念园
郑家荣
到了美国首都华盛顿,除了参观其白宫、国会山庄、航天博物馆等景点外,剩下的就是看公园、纪念园了。
华盛顿到处都是公园、纪念园、纪念馆之类的人造景点。也许是美国建国历史太短的原因,很多我们认为并不重大的事件,美国也建起了纪念园和纪念馆,如二战纪念园、韩战纪念园、越战纪念墙等等。我看美国近些年又出兵前南斯拉夫、出兵阿富汗、出兵伊拉克等国家,那么位于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的华盛顿市区的这片森林中可能又要辟地修几位纪念园了。
韩战纪念园建在国会山庄与林肯纪念堂相对应的一片森林公园中。如果没有导游引导,闲逛之中也很容易发现这座纪念园。因为韩战纪念园中一片碧绿的草地上矗立着比真人要大一点的十九位战士组成的银灰色不锈钢的群雕特别显眼,从这群战士惊恐万状的表情中我们领略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战争场景。这组群雕设计者从人惧怕死亡的本质出发,淋漓尽致的展示了美国参战士兵面对血与火、生与死,杀戮与遭杀时刻,那恐惧复杂的心态和行为。
这些将士都是身披斗蓬,头戴钢盔,或手提钢枪,或手举剌刀,或手持步话机,个个形态生硬。当他们面对异国(韩、朝)中不明情况的敌人和随时可能踏上的地雷,心中十分虚怕。有的猫咪式地弯腰小心谨慎亦步亦趋前行;有的好象遭遇敌军的突然袭击,惊恐地张嘴大叫;有的手持无线电台,其负重前行的痛苦状尽显脸上;有的伤残者拄着捌杖艰难前行;还有的面对战争好像一脸茫然,是不知所措的随行者…..。这些战士前面是一面美国国旗,这面国旗不是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和和平,而是将这些热血男儿引向死亡。我认为现在审视这场战争,无论是将还是兵,大多是茫然;无论是胜还是负,对美国人来说都是悲怆。
群雕设计者将整个气候与环境融为一体。将生命危在旦夕的这些普通士兵恐惧战争的形态活生生的移入了这座纪念园。没有我国战争或英雄人物纪念馆(园)中的那种同仇敌忾、气壮山河,英勇献身而大义凛然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高大形象。
我走进这个纪念园,已是寒风萧瑟的初冬,而这群战士面对其寒流也仍然要“搜索前进”。由此我想到了当烈日炎炎,当冬雪皑皑,当暴雨倾盆,当狂风扫过,这些战士都得挺着。设计者这种传真的写实手法的确产生了与众不同,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纪念园南面还有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这个墙上还隐现蚀刻着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脸部是韩战无名英雄的真实纪录临刻的。纪念墙磨光的花岗岩与开阔地带群雕融合一体,它告诉了我们一组沉重数字。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最早是南韩与北朝鲜两大阵营为“统一”、“解放”、“主义”的内战。后来美国为巩固其亚太区战略地位,操纵联合国组成了所谓联合国军扶持南朝政权,与前苏联出武器资金、中国出军人(中国人民自愿军)支持的北朝鲜政权开战。实际上形成了共产国际为一体的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两大阵营的对垒。
战争是残酷的,是无情的,是没有胜利者的。最后到1953年7月27日停火,历时三年,几千亿的美元损失且不说。从下面碑文上可以看到:韩战联合国军死伤628833人,其中美国军阵亡54246人。另据悉,美军还负伤10.32万人,另有8142人失踪,被俘虏3746人,共损失16.9万人。中国人民自愿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阵亡11.4万人,另因救治无效死亡2.16万人,还有2.9万人失踪。
悲壮,韩战纪念园!
该文是作者访美参观韩战纪念园后,于2009年5月14日在其网络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这篇博文最后发出感叹:“悲壮,韩战纪念园!”在跟帖中,网民认为,“把朝鲜战争叫成韩战”实在无知,作为一名中国人,本应该以胜利者的心理去参观一个战败者的纪念馆,然后告诫对方:你们不应该打那场战争。
细心的网民发现,该副市长“考察”足迹遍布欧美。网民质疑:“他去干吗的?考察,学习,还是公费旅游?……市长先生的美国'考察'收获如果仅仅是'韩战'之类的,那咱小老百姓可要打'寒战'了。”
1月14日上午,其博文和所有评论已经显示无法访问,而从作者博客文章列表中发现,该文已经被删除。
《悲壮,韩战纪念园》作者郑家荣简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潜江市副市长郑家荣.jpg:
郑家荣照片
郑家荣,男,汉族,湖北潜江人,1958年1月生,大学文化程度,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入党,现任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76年9月 潜江县总口农场三分场小学、中学任教
1978年8月 荆州财校学习
1980年7月 潜江县(市)供销职工中专学校教师、副校长
1991年9月 调潜江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1993年2月 潜江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1994年4月 潜江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副主任
1995年5月 潜江市张金镇党委副书记、代镇长
1995年7月 潜江市张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6年2月 潜江市张金镇党委书记
1998年10月 潜江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999年2月 潜江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2000年10月 潜江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2001年9月 潜江市市长助理、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2004年1月 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韩战纪念园(Korea Veterans Memorial)简介 韩战纪念群雕图片 华盛顿韩战纪念碑,准确地说,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园区,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9个与真人尺度相仿的美国军人雕塑群。这些不锈钢雕塑是写实的。这些雕塑被拉成散兵线,撒开在一片长满青草的开阔地上,“搜索前进”。他们头戴钢盔,持枪驱前,表情复杂:无柰?紧张?恐怖?警惕?兼而又之,战地的残酷气氛弥漫在整个园区。这是一群普通士兵,是韩战中无数美国大兵的缩影。他们的脚,此刻就结结实实地踏在这片开阔地上,可以想像,当烈日炎炎,当狂风扫过,当暴雨倾注,当皑皑冬雪覆盖在这片开阔地和士兵们的身上,人们对战场的严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会产生怎么样的强烈震振! 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岗岩纪念墙。在这座墙上,隐现着浅浅蚀刻的许多士兵的脸部,这些形象不仅是写实的,甚至可以说是真实的。因为所有这些脸部,都是根据韩战新闻照片中美军各个兵种的无名士兵的真实记录,临摹刻摹的。纪念墙的花岗岩是磨光的,开阔地的塑像群因此而映射在墙上。随著人们的脚步移动,两组形象便流动地,互为背景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仿佛置身战场,再次领略到战争的残酷。这座墙的尽头,是整个纪念园的点睛之笔,上书“freedom is not free”,中文译为:“自由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自由不是免费的”。 第三部分,是一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上面刻有方字。其中一块置于雕塑群的正前方,上面用英文写着一段碑文,中文意为:“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 另有几块则朴素地写着韩战中死亡的美军人数、联合国军人数等。 伯里克利,一位古希腊著名的政治家,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在一次阵亡将士的国葬典礼上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演说。他提出:“每一个人在整个国家顺利前进的时候所能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利益得到满足而整个国家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些,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了的话,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之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基于这一认识,伯里克利认为,为国捐躯的英雄是“生命的顶点,也是光辉的顶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韩战纪念群雕.jpg:
潜江市副市长郑某标题为《悲壮韩战纪念园》的博客文章,遭到网民强烈抨击。其实,更应该关注各地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内容,通过信息公开与制度建设,才能全面提升政府官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
1月13日,天涯社区、东湖社区等国内知名论坛上出现了一则《副市长和他的“志愿军”》的博文,转载了潜江市副市长郑某标题为《悲壮韩战纪念园》的博客文章。记者发现,该副市长屡次出国考察、将抗美援朝战争照搬国外称呼等,均遭到网民强烈抨击。(据1月14日荆楚网报道)
因为关注其对朝鲜战争的称谓,网友们接着对副市长考察的国外路线与博文进行严厉批评,细心的网友们也“考察”了该副市长的博文:2007年6月到2008年1月,博主记录了欧洲“考察”的博文,而2009年1月到2009年6月,又记录了美国“考察”的博文,数十处国内外的名胜古迹多见于其博文之中。
说实在话,通过博客,我们看到的这位副市长无论是工作还是考察,都是尽心尽力,并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通过他的博客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不是这位副市长个人问题,而是地方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外出考察,它所需要花费的纳税人资金相当大,到欧美诸国考察一趟,少则两三万,多则十万八万元人民币。而与沿海或西藏等地的政府间联系与考察,也相当频繁,这些“考察”是不是必要,它对各地具体工作的意义,都有待评估;其二是通过这位副市长的博客,我们可以看到官员们的兴奋点与关注点,其工作手记中,我们很难看到他与当地市民的互动,更没有看到他访贫问苦、到敬老院或孤儿院里做慈善关怀了。
笔者进而访问该副市长所在城市政府的网站,该网站政务公开的内容居然到了2006年就“休克”了,这家政府网站应该是应付当年上级政府要求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而开通,开通之后,就再无更新。
公款出国考察早已为公众所诟病,大家知道这种有名无实的考察更多的是出国旅游,对官员实际工作并无太大影响,旅行社需要公务游客,官员需要借考察旅游,这样就形成一个利益共谋关系,而审批出国考察往往在同级政府内完成,这就形成了每年庞大的官员出国考察潮。通过各地政府网站,我们都能看到政府频繁出国考察的记录。要遏制这种出国考察风,应该将各级政府出国的审批权放到各地人大机关,并提前一个月在网络公开,使公众提前知道政府有关部门出国考察的路线与动机,考察之后要向各地人大机关提交报告,并通过网络公开。
政府官员写博客应该得到提倡,上级组织部门可以通过官员博客来认识了解官员的生活、读书、旅行、工作、建议等相关信息,政府提倡官员读书不如让官员写博客,并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使其工作成效通过写博客而受公众监督,而官员也可通过博客与百姓互动,以提升工作效率。而广大网民不应该过于苛责政府官员博客中出现的枝节性错误,更应该关注各地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内容,通过信息公开与制度建设,才能全面提升政府官员的素质与服务水平。□吴祚来(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