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2009年农历四月初八(五月二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48:18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2009年农历四月初八(五月二日)(2009-05-02 00:04:50) 标签:2009年 本师 农历四月初八 圣诞 释迦牟尼佛 五月二日 文化 分类:佛菩萨

2009年农历四月初八(五月二日)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赞叹恭贺!

 

据载,2549年前的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今尼泊尔境内)。佛陀一生示现八相成道,演说生命宇宙究竟,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佛陀诞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因此在纪念佛陀诞辰时,佛教四众弟子亦以各种香汤灌洗佛像,燃香散花供佛,从而形成了佛诞浴佛的传统。今天,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将按照悠久的佛教传统,隆重庆祝佛诞。 如今,佛教正在东方和西方同时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宗教政策的贯彻,佛教正在被重新地普遍认识。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曾感叹道:“中国的佛教真是伟大啊,伟大的国家必护持伟大的佛教,伟大的佛教必利乐伟大的国家!我们要赞叹:大中国有佛!” 让我们共同缅怀佛陀,共同祈愿,愿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佛法久住、佛日增辉!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编辑本段]〖浴佛〗

  浴佛又称灌佛,在古印度原始佛教中即为一种重要仪式,溯其来源,大而言之,其源乃在古印度的社会风俗之中,小而言之,其源则在释迦降生的历史传说之中。从大的方面看,浴佛似乎是从古印度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的,据载,当时流行的婆罗门教即行一种浴像的仪式,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清洁,浴佛的起源可能与此有关。从小的方面看,浴佛是由一个重要的佛教故事演化而来的。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所记载,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之时,路经蓝毗尼园,行至无忧树下(亦称婆罗树或波罗叉树),诞生了悉达多太子,此时,难陀和优波难陀龙王(另一说称有九龙)吐清净水,灌太子身。这一历史传说在古印度时即已流行,近代在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罗伐底出土的佛传雕刻,都有反映这种情景的构图。这一传说可能直接导致了浴佛仪式在我国的流行。因为,我国后世浴佛往往是在佛陀诞生之日举行。浴佛在古印度即相当流行,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灌沐尊仪章》卷四记载道:“大师虽灭,形像尚存,翘心如在,理应尊敬。……西国诸寺,灌沐尊仪,每于禺中之时,授事便呜楗椎,寺庭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取金、银、铜、石之像,置以铜、金、木、石盘。内令诸妓女奏其音乐,涂以磨香,灌以香水,以净白□而揩拭之,然后安置殿中,布诸花彩。此乃寺众之仪。……大者半月、月尽合众共为;小者随己所能每须洗沐。斯则所费虽少,而福利尤多。”随着佛教的传入,浴佛仪式亦很早就开始在我国流行。据《吴书·刘繇传》卷四附记笮融事迹说:“笮融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漕运。……乃大起浮屠祠。……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样大规模的佛教仪式场面大概就是我国“浴佛会”早期的盛况。在佛教的流播过程中,浴佛逐渐流行于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两晋南北朝时代,趋于普及。据《高僧传·佛图澄传》卷十载:“石勒诸稚子,多在佛寺中养之。每至四月八日,勒躬自诣寺灌佛,为儿发愿。”《佛祖统纪》卷三十六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条亦称:“四月八日,帝于内殿灌佛斋僧。”另据《宋书·刘敬宣传》卷四十七载:“四月八日,敬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下自胜。”上述记载表明,这段时期浴佛仪式在我国境内各民族当中均已相当流行了。我国浴佛的日期,古来即有多种的说法。在古印度,浴佛并不专在佛诞生日举行,例如唐义净所译《浴佛功德经》即只称日日澡沐尊仪,可获得大利益,并无固定日期。浴佛传入中国,情况则有所变化,逐渐固定在佛诞日浴佛,赞宁于《僧史略》上“浴佛”条曾解释道:“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为佛生日也。”但关于佛诞日,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古印度亦因传承不同而有不同规定。因此,浴佛时间亦有多种规定。仅从我国历史的记载来看,情况就相当复杂多变。后汉时笮融的浴佛日期未见明记;北朝多于四月八日浴佛。(在敦煌石室遗书中发现的诸多写卷,均明确四月八日为佛诞日)而自梁经唐至于辽初,又大抵在二月八日;宋代北方改用腊八,南方则用四月八日。据梁代《荆楚岁时记》记载,二月八日为佛诞日;《续高僧·释玄琬传》卷二十二说:“琬以二月八日大圣诞沐之辰,追惟旧绪,敬崇浴具。每年此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另《辽史·礼志》卷五十三记载,辽时以二月八日为佛诞日。至宋代,佛诞日多定为腊月八日。宋赞宁《僧史略》卷上“佛诞生年代”条称:“今东京(宋都开封)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但也有称腊月八日为佛成道日而浴佛的,如宋《丹霞淳禅师录·腊八上堂》说:“屈指欣逢腊月八,释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后追先事,重把香汤浴佛身。”而宋代在江南一般又多以四月八日为佛诞浴佛之日。据《岁时杂记》称:“诸经说佛生日不同,其指言四月八日生者为多,……故用四月八日灌佛也。今但南方皆用此日,兆人专用腊月八日,近岁因圆照禅师(1020-1099)来慧林(禅院),始用此日行《摩诃刹头经》法;自是稍稍遵(之)。……其后宋都开封诸寺,多采用四月八日浴佛。”另《东京梦华录》卷八亦说:“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禅院各有浴佛斋会,煎香药糖水相遗,名曰‘浴佛水’。”及至元代,著名的《幻住庵清规》和《敕修百丈清规》均定四月八日为释迦诞辰,这样中国佛教才算有了统一的浴佛日期。关于印度浴佛的方法,宝思惟译的《浴像功德经》记载得最为详细清楚,该经称:“若欲浴像,应以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川芎、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种种妙香,随所得者,以为汤水,置净器中。先作方坛,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诸香水次第浴之。用诸香水讫,复以净水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许洗像水,置自头上,初于像上下水之时,应诵以偈:‘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 我国寺院浴佛去唐以前的仪制已难查考,唐代流行的仪制,由于会昌法难也已失传。现存唐《浴像仪轨》(见《续藏》第二编第九套第四册)是唐慧琳为了改革我国传统四册浴佛仪制,根据古印“僧园每日浴像”,结合偈、赞、密咒等所写出的构想,因与我国流行的仪制意义不同,没有获得推广。元代《敕修百丈清规·报本章》卷二的“佛降诞”条中,对浴佛仪制有了明确的规定并广为奉行,该条称:“至日(四月八日),库司严设花亭,中置佛降生像,于香汤盆内,安二小杓。佛前敷陈供养毕,住持上堂祝香云:‘佛诞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宝香,供养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上酬慈荫。所冀法界众生,念念诸佛出现于世。’次说法竟,……领众同到殿上,向佛排立足。住持上香三拜…住持跪炉。维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众水;一佛出世,各坐一华。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洒而四生润。’宣疏毕,唱浴佛偈。”(偈见如上《浴像功德经》)一面反复唱偈,一面让僧众浴佛,最后并以浴佛的功德回向于无上的佛果菩提。明清两代的浴佛大抵遵行《敕修百丈清规》中的仪制,但亦有所删改,比如按照《敕修百丈清规》的规则,寺院在浴佛的当天,有煎“香汤”和造“黑饭”供众的习惯,而到明清时则渐不通行。然而,虽说《敕修百丈清规》有很大影响,但有些寺院的浴佛方法还是与它的规定有所不同,大致说来这些寺院浴佛更侧重于法会的仪规,具体分为四个步骤来进行。第一,恭迎佛像。佛诞之日,僧众搭衣持具上殿,按东西序位次分班而立。闻磬声向上顶礼三拜后,六人出班恭迎佛像。二引礼执引磬,二执事托香盘,主法僧居后,侍者随行,同声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佛像从经楼上迎到大殿中,主法僧上香、展具、顶礼三拜,大众一起唱赞:“稽首皈依大觉尊,无上能仁,观见众生受苦辛。下兜率天宫,皇宫降迹,雪岭修因。鹊巢顶,三层垒,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觉尊,不堕沉沦。”第二,安座沐浴。大殿钟鼓齐鸣,主法僧将佛像安座金盆中,然后上香、展具、向佛顶礼三拜或九拜。大众同念《沐浴真言》,三称“南无香云盖菩萨”,然后唱赞:“菩萨下云中,降生净饭王宫。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中。”第三,祝圣绕佛。主法僧闻磬声顶礼三拜,恭说颂词。大众同唱《佛宝赞》,接唱《赞佛偈》:“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唱毕开始绕佛,边绕佛,边称念:“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第四,回向皈依。绕佛后归本位,先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然后唱《三皈依》:“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浴佛法会功德圆满,引磬声起,大众齐唱:“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现在,于佛诞日举行浴佛法会已成为我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庆祝仪式,并深入于民俗当中。

[编辑本段]〖补充说明〗

  佛祖和佛教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
  天,正在宫中的净饭王接到皇后家中送来的喜报,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
  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所以他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的。从小释迦
  牟尼就特别的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一个为什么,非要得
  出答案不可。
  净饭王非常喜欢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大王。但是老国王总
  为这个小王子担心,因为他总愿意思考一些在老国王看来十分荒唐的事情。比如他问,同样
  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的子子孙孙都是婆罗门,
  首陀罗的子子孙孙永远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老国王回答不出来,只好说这是上天安排
  的,但悉达多说,他不相信,又说他要找到一个让人人平等的办法。
  悉达多19岁的时候,同表妹结了婚,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
  有一天,悉达多出城游玩,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走出不远又看
  见一个病人倒卧在污泥中,正遇着一群鸟啄食一具尸体。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怎么回事,
  过路人说:“真是少见多怪,这种事经常发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宫后,他一直在思考这
  个问题,十分的烦闷和苦恼。他在想: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又有一天,悉达多看见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捧着一个瓦钵,现出一副悠然自得,富足快
  乐的样子。王子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达多赶忙向修道者
  行礼,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修道者对他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
  脱。”
  回宫后,王子又在想那个修道者的话,很激动,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第二天早晨,他
  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
  但悉达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出家修道。他悄悄走过妻子的房间,看见她怀抱着儿子,
  想走进去看上一眼。但是,他终于停住了脚步,叹息说:“要修道是多难啊!”终于,他下
  定决心,抛开妻儿,毅然离开了家。
  第二天,悉达多走出了国境,在一条河边拔剑剃掉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
  老国王不见了儿子,急得要命,派了几个人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达多,但
  他坚决不肯回家。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学习哲学,又跟随苦行僧学道。当
  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找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悉达多也
  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仍然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只有
  身体强壮,才能找到真理。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后6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
  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身心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
  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6年。
  在他35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
  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
  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加牟尼的学说和精神感动好许多人,其中也有许多婆罗门和刹帝利种姓的人。越来越
  多的人接受了释加牟尼的的教诲。
  释加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
  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
  苦。“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
  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
  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
  就得修道。
  释加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
  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
  姑)。他们必须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
  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
  今世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
  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释迦牟尼给几个弟子讲道来到一条河边,然后就到河里洗
  了个澡。洗完澡后,弟子们在几棵婆罗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庆,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
  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
  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说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们为了怀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
  导,就在寺庙里塑造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农历4月8日)称做
  “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农历12月8日)称为“腊八节”。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
  利”。后来,有8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
  牟尼的景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7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
  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
  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编辑本段]〖佛祖事迹〗

  27、 象猴得渡
  释迦牟尼一日坐在尼连禅河边菩提树下静思,一只猕猴手捧蜜果,一头大象鼻卷竹筒甘泉悄悄跪伏于前。佛祖睁慧眼询问其故。
  猕猴答道:“我原居住山麓林中,有亲眷数百,每日攀树摘果自在生活。但王子游猎射杀我辈,伙伴尽皆丧身,我幸攀树枝荡过溪流而免。今剩一身,求佛祖救度。
  大象也说:“我所居处附近有一恶人,对我象群十分凶狠,陷阱捕捉,刀箭杀伤,我为避灭祸逃匿于此,幸遇佛祖,祈求庇护。
  释迦牟尼听后,对象猴说道:“伤生害命是佛门第一大戒,滥施强暴的人终将受惩。你们欲要解脱苦厄,须精修磨炼。”说罢遂与象猴同饮甘泉,分食蜜果。象猴大喜,叩拜佛祖,投入尼连禅河,溺水而死,待转世为人,再出家修行,以求解脱。
  今河畔林中,佛度象猴处,仍有遗迹可寻。
  28、 普渡众生
  ① 佛陀带领摩诃迦枼等三位弟子到古印度迦尸弥罗国传教。
  ② 国内有一青年名毗闍先,心地善良。当时久旱无雨,他就到旷野撒谷物喂鸟,以此向天祈雨。
  ③ 毗闍先父母年迈多病,他尽心奉养,非常孝顺。
  ④ 毗闍先妻子贤惠,幼子乖巧,家庭和睦幸福。
  ⑤ 他好学不倦,略有积蓄,就请妻子购回书籍学习,求取真知。
  ⑥ 毗闍先勤劳仁厚,常于夜半起来为饲养的性畜加添饲料。
  ⑦ 持之以恒不失善行的毗闍先为佛陀赏识,就吩咐摩诃迦枼前往渡化他。
  毗闍先悉听了迦枼尊者的种种教诲,明白了许多真谛,遂皈依了佛陀,后来成为著名的在家弟子。
  29、 佛渡众生
  ① 古印度摩揭陀国某村有一少女名叫优那陀耶。她父母双亡,一人为生。
  ② 她摆设一个小摊,出售水果蔬菜等杂货。由于买卖公平,生意还不错。
  ③ 后来,她与同村一个青年经为夫妇,婚后感情融洽,丈夫料理生意,她在家中操持家务。
  ④ 不久,她生了一个可爱的孩子,家庭生活更增添了乐趣。
  ⑤ 可异好景不长,丈夫因病去世后,幼子亦即患病身亡,她抱着死去的孩子来到正在菩提树下坐禅的佛陀前祈求超度。
  ⑥ 佛陀对她讲道:娑婆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苦”。人生皆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苦、别离苦。生活在尘世上,就是生活在“苦”中。
  ⑦ 优那陀耶回村后,迫于生计,便求助粼里时逢瘟疫流行,病死之人甚多,人人自顾不及,无力相助。
  ⑧ 她深感丧夫失子以及人世生活之苦,忆及佛陀的教诲,决心脱离苦海。优那陀耶皈依了佛门,佛陀应允收她为徒。后来,她精心修行,终成正果。
  30、 普渡众生
  ① 中印度摩罗拘陀国有位妇女名叫波摩,她丈夫虽非常富有,但男耕女织,感情甚笃。
  ② 每逢丈夫在田间忙碌时,波摩忙完家务,总要到田里去帮助他。他们还有两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③ 有一天,丈夫去地里后,波摩在海边的树下给小儿子喂乳,大儿子在海滩上嬉戏。她轻拍小儿子,幸福充满她的心田。
  ④ 但是,人世间的幸福不会是长久的,波摩哪里知道,当她喂完幼儿,把他放在树下的时候,灾难已开始降临到她身上了——
  ⑤ 正在田地收割庄稼的丈夫,被窜出的一条毒蛇咬了一口,很快就毒发身亡……
  ⑥ 一只凶猛的兀鹫,忽然从天而降,叨起树下的幼儿,刹时便无影无踪……
  ⑦ 大海掀起了汹涌的浪涛,卷起了正在海滩的大儿子……
  ⑧ 短短的一天之内,波摩便失去了丈夫和两个娇儿。她悲痛欲绝,望着正在焚烧丈夫遗体的火焰,深感世间之苦。家破人亡的波摩皈依了佛陀,虔诚地祈求解脱。在佛陀的点化下,她潜心修行,勇猛精进,后来成为有名的佛门女弟子。
  31、 佛说前生
  佛陀有一次向弟子们这样说:
  以前有一国王叫勒那跋弥,他秉性善良,体察民情,得到百戴,由于无子,他虔诚祈祷天帝,不久王后就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人称善事太子,太子少时即十分听慧,熟读经书,深明其义理。
  他常端坐菩提树下静思,或听僧众诵经讲道,看见过他的人,都说他相貌堂堂,酷似天帝。
  一日,他途经郊外,见农夫犁田,便下车试之,随即看见了这样一件事——耕地之时,地中的许多虫蚁被驱出:一只蛤蟆趁机饱餐虫蚁;尔后一条蛇又吞食了蛤蟆;接着一只大雕飞来啄食了那条蛇。
  太子看后,感慨不已,心尤不乐。他一面随国师遍访名山,求学寻道,一面劝告父母多做善事,更加体恤民间疾苦。后来,当善事太子到了绀琉璃山时,众多天女手持珠宝,奉献于他。佛陀最后说道:那时的善事太子,就是现在的我啊!勒那跋弥国王就是现在的净饭王,那时的王后就是我母亲摩诃波耶。佛诞节的由来

2500多年前农历4月8日印度迦毘罗卫国的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树下,生下了悉达多太子,也就是后来出家成道的佛陀。太子诞生后,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意思是说:「我乃是宇宙最尊贵的觉者,我将广度一切沉沦生死的众生。」,随即有两股水从天泻下,沐浴在王子的身上。后来,佛教徒每年为庆祝佛陀诞辰就沿用比例举行浴佛仪式。

一、浴佛的意义:

淨化个人的身口意,我们手持淨水向悉达多太子象沐浴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行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淨,希望社会清淨安宁,没有暴力、诈欺、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淨,并且藉着浴佛的功德,淨化自己的烦恼尘垢,美化我们的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清淨的淨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

二、浴佛的利益:

1、可得无为法。

2、可得精进力。

3、可得大智慧。

4、可生转轮王。

5、可得人天富贵。

6、可得子孙延绵。

7、可得无病长寿。

8、可得善神拥护。

9、可得无上佛道。

另外,在《浴佛功德经》中,所提及的利益有:

1、现受富乐,无病延年。

2、于所愿求,无不遂意。

3、亲友眷属,悉皆安稳。

4、长辞八难,永出苦缘。

5、不受女身,速成证觉。

三、如何浴佛?

《浴佛功德经》中提到:

1、以牛头栴檀、自檀、紫檀陈沉木,薰陆鬱金香,龙脑香,零陵沉香等,放于乾淨的石上磨成泥状製作香水,放于乾淨的容器中。

2、以好的土做檀,可以方可以圆,大小皆可随之变化上置浴床中间安置佛像。

3、浴佛以其香汤沐浴,再以清水重沐,所用之水必须乾淨。

4、两指取香水自顶上灌,此水又称吉祥水。

5、手要轻,不要让淨水溅出脚踩。

6、用软毛巾将佛像拭淨,并烧好香,遍薰四方。

四、浴佛应抱持何种心?

1、应以信心为之—要生欢喜心,深信功德,一杓水浇下,灌木如来同时也将自己的心洗淨。

2、应以诚心为之—浴佛形像如佛在,已立世间第一福,并迴向法界一切众生,共植福慧,结此圣缘。

3、应以正心为之—求障消除,求心清淨,愿以浴佛功德,祈求世界和平,民生乐利。

五、世界各国浴佛盛况:

中国历史上,当政者启建浴佛法会的最早事蹟有:

1、高僧传地九中说:后赵石勒,于每年四月八日,躬身诣寺,浴佛为儿发愿。

2、佛祖统计第三十六中说:刘宋大明六年四月八日,帝于内殿修浴佛法会,浴佛斋僧。

3、唐义淨〈寄归传〉中说:佛诞节当天,西域各寺院张施宝盖,殿侧罗列香瓶。僧人在佛像上涂以磨香,灌以香水,在以白巾拭乾,然后将佛像置在布满彩花的大殿中。最后,大众还要在自己头顶上滴几滴吉祥水,以表生清淨心,荡去昏沉之业。

4、《三国志.吴书》中说:每逢浴佛节,寺院都在路边陈设饭食,供往来人们自由取食。「经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且万人」。可见当时的中国,浴佛之意,除身口意之外,更有广结十方缘、与民同庆之意。

东南亚:

1、马来西亚和印尼虽以回教为主,但新历五月第一个月圆日(卫赛节)却是国定纪念日。在这一天,佛教徒纪念佛陀三件大事:降生、成道、涅槃。各个寺院,除了在门口插上教旗与国旗外,电视台、学校、甚至电影院等大型公共场所,均有佛教故事及话剧演出。各佛教团体也举办卫赛卡比赛,征文或演讲比赛景象热烈。吉隆坡最令人瞩目的就是晚间大游行,有佛教团体制作的花车及数十万信众,每人一手拿着莲花蜡烛,一手挥着教旗的庞大队伍,在每人口诵佛号声中,连续两三个小时,行走穿梭于主要街道,结束后集合诵经迴向。

2、有佛教国家之称的泰国,每到佛陀日,信徒就前往寺庙诵经,并以莲花、香及蜡烛供养佛陀,更有人购买一小片金泊绕佛三匝后,贴于佛陀的金身上。

2、韩国则在过完新年后,就忙着佛诞节的准备,信徒往往分组至寺庙发心煳莲花灯,千百盏明灯高悬,光明灿烂。

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亦不断追求名利,物质生活虽丰富,但精神压力日增,致使心灵空虚。际此浴佛节日,一同浴佛,洗涤烦心,亦可思维佛陀教诲。如能信仰贩依,更可开拓自我的明淨空间,建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致使个人生活更添姿彩,社会风气日趋祥和、世界和平更是可期。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



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诞生佛陀降生于人间,为世间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农历四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我们满怀感恩的心情来纪念伟大的佛陀.在佛诞节这天各地寺院将举行浴佛法会,以浴佛的功德能够增长福慧,净化身心.

我们虽然来自世界各地,清净自心,庄严国土是佛子们的共同心愿.无论您现在身在何方,都请您为心中留存一份怀念和感恩...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浴佛节的来历

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毘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空中直泻下兩条银涟似的净水沐浴在太子的身上。佛弟子们为庆祝和纪念佛陀诞辰就沿用此形式举行"浴佛仪式".

浴佛的意义

浴佛的意义净化个人的身口意,当手持净水沐浴悉达多太子像时,内心应当诚恳祝祷,唱颂"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愿袪除贪欲、瞋恨、愚痴的污垢,让自行身行、语言、心意都能保持洁净;希望社会清净安宁,没有暴力、诈欺、邪恶等事件,环境能够优美清净;并且籍浴佛的功德,净化自心的烦恼尘垢,美化社会国土,转五浊恶世为净土,导邪曲人心为善良菩提,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义!浴佛,象征着我们洗去内心的污垢,使我们心灵得到净化,显现每一个人本来具有的佛性,典礼的仪式是为提醒我们纪念佛性的伟大,用仪式激发我们对佛法的敬仰,修学的热忱,这才是佛陀化世的本怀。

浴佛节的精神


佛陀的诞生为世间带来清凉的佛法,更为迷失的众生找到一条解脱之道,因此在佛诞日,我们举行浴佛法会,来庆祝佛诞与感念佛恩。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为香,忍辱为水,精进为力,智能为镜,慈悲为药,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爱,沐浴自己,将种种烦恼化为欢喜、自在、清凉。大众用香汤灌沐,藉香花净水灌沐佛像,恭敬供养,祈增福慧,同时亦提醒自己外离身垢、内离心染,时时刻刻保持身心清净,藉此启发内心的慈悲与智能,时时以承续佛法慧命为业,让佛的慈光永照人间。这就是浴佛的真义。



浴佛法事仪规

诸师排班,出堂迎请(用律腔称诵“迎请太子”)
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迎请至大殿,诸师排班完毕。)
二、唱赞
菩萨下云中,降生净梵王宫,摩耶右胁娩金童,天乐奏长空,目顾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九龙吐水沐慈容,万法得正宗。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主法呼“我佛如来有沐浴真言”,诸师共和“今当持诵”
唵 底沙底沙 僧伽 娑诃(七遍)
四、沐浴偈
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海。
五浊众生离尘垢,同证如来净法身。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开始浴佛)
五、佛宝赞
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六、回向
浴佛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诸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2009年农历四月初八(五月二日) 农历四月初八?恭逢释迦牟尼佛圣诞 >>内地>>信息>>佛教导航 07年4月2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献给全天下默默无闻的父亲{2009年6月21日 农历五月二十九 星期日} - 娄底论坛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2009年9月1日(农历7月13)大势至菩萨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07年4月6日(农历二月十九日)恭逢观世音菩萨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释迦牟尼佛.(二)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本师释迦牟尼佛(佛祖)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07年1月5日(农历11月17日)阿弥陀佛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直播:水仙花雕刻与养护(农历十二月初八) 恭贺佛祖释迦牟尼佛圣诞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 阿弥陀佛圣诞日 06年11月20日(农历9月30)药师佛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07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一) 弥勒菩萨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09年04月11日(农历3月16)准提菩萨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达摩祖师圣诞08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初五)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8年8月13日(农历7月13)大势至菩萨圣诞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达摩祖师圣诞06年11月25日(农历十月初五) - 佛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