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人民币升值将削弱中国竞争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2:17:27

160.人民币升值将削弱中国竞争力?

本期主持:
本期嘉宾:刘红鹰 网易财富中心总监
钮文新 《财经时报》总编辑
  • 刘红鹰
      继上周小幅升值后,前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强“破8”。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各方见解不一。有人认为人民币的汇率必须要回归其市场价格,不然就会扭曲各方资金走向和资源配置。也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将会对中国的全球竞争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应该保持汇率不变。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起起落落,人民币兑美元终于在周一突破8.0关口。你如何看待人民币升值及各方观点?
  • 钮文新 
      汇率和利率一样,它的变动都是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而言,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所谓中国商品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无非是说中国的商品更便宜。

      在开放初期,正值国际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一些被西方淘汰的产业急于转移到资源相对丰富、价格比较低、劳动力价格也便宜--总之是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但20多年过去了,当中国真得变成了世界工厂的时候,我们的资源开始匮乏、环境开始恶化。这时候人们需要反思,这样做是否合算?我们的确赚了一点“洋钱”,可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往往得不偿失。

      再换一个角度看,当我们的资源匮乏之后,我们必须大规模地进口,于是问题就来了。原材料进口价格大幅上升,但加工后的产成品价格却因市场竞争激烈而无法上涨,甚至下降。这就造成中国近五年以来的一个非常痛苦的后果--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出口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恶化的结果是:中国的企业利润空间不断收窄。前年开始中国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民工荒”,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是当地民工收入太低,资本家太黑。但是,谁都没去讨论,民工收入为什么会如此之低?为什么资本家宁愿停工也不给民工增加收入?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的直接后果。

      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支付民工更高的收入要求,那怎么办?如果靠单个企业去和市场较量--提价或没有满意的利润不卖,这不现实,也不符合经济规律。单个企业根本没有能力去和市场较劲,而较劲的结果是企业自己死亡。

      所以像这样的问题就是宏观问题了。怎么办?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是改善贸易条件恶化最好的武器,它直接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进口价格的普遍下降,抑制不必要的低成本出口,对中国的资源、环境都有保护作用。

      凭什么“中国制造”不值钱?凭什么中国制造变成“垃圾货”?你去看看,国际上有多少名牌商品在中国加工,凭什么贴上人家的商标就身价百倍。

      这都是问题,说明我们缺少自主品牌。我们不应当简单地追求出口数量,也不是简单地追求出口质量,同时还要追求出口效益。既然中国要治理过度出口,所谓人民币升值会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的说法也就不成立了。

      但是,这不能解决中国商品出口目前所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国人企业的自己和自己的恶性竞争,其实出口价格下降,更多的原因就在于此。再有就是,分散的自我竞争,使中国企业毫无谈价能力,任由外国采购商宰割。

      从金融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低估也不利于中国的宏观调控。中国央行说,第一季度的外汇占款依然主导着人民币的投放,十分被动

      经济上极不合算,我们耗费了大把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好不容易换回了一点外汇,然后再把这个钱借给美国人用。同时,美国人再用美元的贬值消耗掉我们微薄的商品出口利润和投资的利息收益。

      你说我们在干什么?这不是瞎忙活!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利大弊小。但不可以猛然升值。其实市场有一个定律,不怕涨也不怕跌,怕的是大起大落。有控制地缓步而行,大家都有反应和决策的时间。市场需要反应的时间,企业需要找到避险的方法,有了办法就不怕了。如果没有反应时间,一下子大家都死了。。     

      (2006-05-17)

      [反对意见:如果您不认同(或认同)嘉宾的观点或有其它看法,请跟帖留言或者给我们来信:bizpl@126.com ]

      以上均代表个人观点。独家内容,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更多商业评论

相关文章
  • 中国联通首季盈利13.88亿人民币 同比增31%
  • 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将扩大5倍
  • 任志刚:人民币大幅升值有风险
  • 巴克莱:新汇率政策将出台 人民币汇率将更具弹性
  • 中海油首季收入飙升45.1% 高达166.6亿元人民币
推荐文章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有区别地调整住房信贷政策
  • 一汽丰田就渗油事件致歉 仍坚称不符合召回规定
  • 劳动部副部长:垄断行业工资过高 收入与贡献背离
  • 中行今起招股767亿港元 创国内IPO最高纪录